- 年份
- 2024(13081)
- 2023(19165)
- 2022(16440)
- 2021(15310)
- 2020(12882)
- 2019(29537)
- 2018(29024)
- 2017(56279)
- 2016(30193)
- 2015(33830)
- 2014(33266)
- 2013(32508)
- 2012(29632)
- 2011(26320)
- 2010(26401)
- 2009(24748)
- 2008(23434)
- 2007(20582)
- 2006(18090)
- 2005(16046)
- 学科
- 济(119512)
- 经济(119377)
- 管理(89725)
- 业(85286)
- 企(72198)
- 企业(72198)
- 方法(57271)
- 数学(50133)
- 数学方法(49454)
- 中国(35139)
- 财(34843)
- 农(31527)
- 融(30103)
- 金融(30100)
- 银(28912)
- 银行(28859)
- 行(27661)
- 业经(27308)
- 制(25834)
- 学(25414)
- 地方(23896)
- 务(23751)
- 财务(23662)
- 财务管理(23607)
- 企业财务(22521)
- 贸(22066)
- 贸易(22047)
- 易(21395)
- 理论(21077)
- 农业(20846)
- 机构
- 大学(420067)
- 学院(419353)
- 济(167850)
- 管理(166387)
- 经济(164212)
- 理学(143693)
- 理学院(142206)
- 管理学(139530)
- 管理学院(138782)
- 研究(135165)
- 中国(108333)
- 京(87802)
- 科学(82306)
- 财(80149)
- 所(66447)
- 农(65074)
- 中心(64941)
- 财经(64735)
- 业大(61211)
- 江(60839)
- 研究所(60171)
- 经(58859)
- 北京(55202)
- 范(53925)
- 师范(53370)
- 经济学(51753)
- 农业(50860)
- 州(50287)
- 院(49324)
- 财经大学(48427)
- 基金
- 项目(286745)
- 科学(225706)
- 研究(209423)
- 基金(208907)
- 家(181273)
- 国家(179782)
- 科学基金(155723)
- 社会(132462)
- 社会科(125626)
- 社会科学(125595)
- 省(111730)
- 基金项目(110198)
- 自然(101628)
- 自然科(99338)
- 自然科学(99314)
- 自然科学基金(97535)
- 教育(97286)
- 划(93579)
- 资助(87348)
- 编号(85581)
- 成果(69090)
- 重点(63994)
- 部(63195)
- 发(60256)
- 创(59475)
- 课题(58253)
- 创新(55506)
- 科研(55352)
- 教育部(54839)
- 国家社会(54614)
- 期刊
- 济(178344)
- 经济(178344)
- 研究(122665)
- 中国(76332)
- 学报(65874)
- 财(62955)
- 管理(60265)
- 科学(58882)
- 农(58013)
- 融(50287)
- 金融(50287)
- 大学(50142)
- 学学(47061)
- 教育(44355)
- 农业(39071)
- 技术(36070)
- 财经(32153)
- 业经(29913)
- 经济研究(29548)
- 经(27467)
- 图书(23447)
- 问题(23098)
- 理论(22026)
- 统计(20032)
- 实践(19972)
- 践(19972)
- 技术经济(19616)
- 业(19487)
- 商业(19007)
- 版(18975)
共检索到615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辉 顾乃康
传统的公司财务理论与实证研究大多仅关注信息不对称对公司融资行为的影响,而甚少关注信息不对称对现金持有的作用。通过发掘现有理论中蕴含的信息不对称与现金持有量之间的理论关系,并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借鉴市场微观结构研究中测度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方法,可以考察信息不对称程度与现金持有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投资者保护程度、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和股权分置改革等对这一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程度与现金持有量显著正相关,投资者保护程度越低、两权分离度越高,这一正相关关系就越强,而股权分置改革弱化了这一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屈文洲 谢雅璐 叶玉妹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研究是当前投资理论研究的主流方向之一。当前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诸多争议,其中公司融资约束程度的度量问题是争论的焦点。本文借鉴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中的信息不对称指标PIN值作为融资约束的代理指标,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水平越高,则公司的投资支出越低。进一步的检验发现,信息不对称水平较高的公司,其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也较高,并且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本文的研究不仅体现了新的研究视角、方法和思路,丰富了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领域的相关文献,而且可以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企业的投融资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惠
本文运用微观结构理论分析了羊群和泡沫现象产生的原因———信息不对称。噪声信号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使得交易者面临信息提取的问题 ,需要依靠对市场公开指标的观察来推测信息。信息收集上的正反馈效应导致了羊群和信息串联现象 ,投机者对自身信息的忽视和对短期外生变量的过分关注 ,导致“不利信息被暂时遗忘” ,价格出现不能用基础因素解释的上涨。但另一方面 ,未释放信息的累积越多 ,泡沫崩溃的概率和预期套利收益越高 ,直到微小的信息都可以促发羊群的杀跌行为和资金的加速流出 ,甚至泡沫的崩溃 ,使被积聚的信息迅速释放。最后 ,得出结论 ,泡沫的产生需要以信息流为中心和动力 ,以信心为支撑 ,以资金流动来配合...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羊群行为 泡沫、膨胀、崩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晓玲 詹志华 张亚琼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显著偏高。本文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信息问题和代理问题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并在考虑公司特征和行业差异的前提下,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动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外部融资困难不是我国上市公司大量持有现金的主要原因;股东和经理之间的代理问题以及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害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同时存在,并导致企业持有大量现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杜晓颖 阳雪
本文基于PIN方法考察了传统的信息不对称代理变量和这一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规模越小、成长机会越高、换手率越低、财务杠杆水平越高、资产有形率越低、资本支出水平越高、机构持股比率越高以及非流通股占比越高,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但是,由于这些变量对PIN值的解释力并不强,因而,在相关的实证检验中,我们仍需要采用一些能够直接测度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指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宪振
信息不对称一直以来是会计学信息披露研究的热点议题,降低信息不对称是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审计师声誉能够通过信号传递缓解信息不对称,但研究中缺少直接的经验证据。本文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中的知情交易概率对信息不对称进行衡量,通过实证检验审计师声誉与信息不对称的关系,揭示审计师声誉对于投资者的信息价值。结果表明高声誉审计师能够显著降低信息不对称,审计师声誉对于投资者而言是具有信息价值的,我国的审计师声誉机制正逐步形成。
关键词:
审计师声誉 信息不对称 知情交易概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静 陈璇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IPO抑价理论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焦点。以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在沪深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A股的公司作为样本,选取IPO公司的价值评估信息以及衡量公司价值不确定性程度的指标作为变量建立模型,对基于信息不对称的IPO抑价理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用信息不对称理论来解释中国A股市场的IPO抑价现象是有效的。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IPO 抑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雷 颜芳
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正成为我国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的新选择。本文以理论模型为基础,通过收集筛选某著名P2P平台的58766条小微借贷信息,运用Logistic回归和逐步回归进行大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借款金额、利率、期限等"硬"信息对小微融资的影响明显弱于实名认证、信用表现等"软"信息。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处理机制有助于提高小微融资可获得性和降低融资成本,要进一步发挥互联网金融作用,需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强化信息风险防控。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小微企业 信息不对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卿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高度分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样本。本文从终极控制人的视角,以我国2003-2007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及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随着终极控股股东现金流权的增加而趋于下降;伴随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水平的增加而上升。这种结果和自由现金流假说一致,即控股股东拥有过多的自由现金流可能导致过度投资,并且这种过度投资问题在资产收益率低的公司里更加严重。我们的结果不仅解决了以往关于现金流
关键词:
企业投资 控制权 现金流权 股权结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炳利
本文针对企业年金发展滞后,利用博弈论考察信息不对称下雇主和雇员参与企业年金的微观激励机制。企业年金的人力资源管理价值是雇主的主要激励。在企业内部,雇主希望通过提供企业年金提升工作效率并留住雇员,但效果有待检验;在企业外部,雇主希望以企业年金为信号吸引优秀雇员,但雇主间的竞争、雇员对雇主行为的理解以及雇员的预期增大了雇主收益的不确定性。雇员参加企业年金计划旨在为养老提供储备,这有赖于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的质量和费率。政府规制无法确保机构的质量,增加了雇员收益的不确定性;有效地规制可能导致的垄断和高费率,侵蚀雇员利益。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推演。政策应该着眼于提高雇主和雇员在企业年金市场的预期收益。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企业年金 激励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鸿志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现象,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资产风险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此现象的重要原因,此理论也有助于解释以往各种不同股权融资偏好理论的分歧。另外,显著性检验结果也表明传统权衡理论和负债能力理论不能排斥实证结论,进一步证明了结论的有效性。
关键词:
股权融资偏好 信息不对称 资产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曲国华 曲卫华 李春华 张振华 张强
由于环境信息的缺失,投资者不得不赔偿企业环境行为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文本分别从信息不对称,环境审计制度与方法两个方面对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环境会计和审计制度方法工具的影响分析。依据目前研究理论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研究问题需要,本文提出将行为博弈函数模型引入到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分析中,以此来构建第三方国际环境审计项目工具,尽可能减少环境信息黑箱问题;并认为企业环境行为决策应该向模糊多准则群决策方法,多Agent主体思想方法转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曲国华 曲卫华 李春华 张振华 张强
由于环境信息的缺失,投资者不得不赔偿企业环境行为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文本分别从信息不对称,环境审计制度与方法两个方面对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环境会计和审计制度方法工具的影响分析。依据目前研究理论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研究问题需要,本文提出将行为博弈函数模型引入到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分析中,以此来构建第三方国际环境审计项目工具,尽可能减少环境信息黑箱问题;并认为企业环境行为决策应该向模糊多准则群决策方法,多Agent主体思想方法转变。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原野 白彩全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完善,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将参与其中,然而机构交易的市场功能尚未有定论。本文在理性预期的理论框架下分析了机构交易规模对市场信息环境的影响。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的信息交易将使价格更有效地反映资产潜在收益,从而提高市场效率;然而由于市场短期内仍存在大量个人投资者,机构交易规模扩大可能加剧个人投资者的逆向选择与羊群效应,从而降低市场流动性。为验证这一结论,本文结合我国开放式主动基金的详细持仓数据和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机构交易规模对股市定价效率和流动性的影响,得到了与理论模型一致的结论。本文一方面肯定了我国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战略规划对市场定价效率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提示了投资者结构变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市场流动性风险。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 定价效率 流动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春光
既有的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主要是运用金融深化理论,将完全信息作为其理论前提,很难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实践作出合理的解释。根据斯蒂格利茨等人的研究,由于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代理人风险,价格机制的完美作用必须以完善的制度安排为基础,包括清晰的产权安排、金融体系的信息发现功能、宏观经济稳定机制、金融监管机制和完善的法制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