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08)
2023(13773)
2022(11618)
2021(10550)
2020(9151)
2019(20558)
2018(20481)
2017(39711)
2016(21339)
2015(23824)
2014(23694)
2013(23351)
2012(21334)
2011(19106)
2010(19497)
2009(18870)
2008(19140)
2007(17567)
2006(15347)
2005(14159)
作者
(60917)
(51111)
(50680)
(48328)
(32696)
(24397)
(23444)
(19717)
(19101)
(18377)
(17101)
(17035)
(16325)
(15837)
(15804)
(15656)
(15496)
(15190)
(14840)
(14632)
(12587)
(12428)
(12423)
(11642)
(11502)
(11465)
(11417)
(11345)
(10132)
(10125)
学科
(93473)
经济(93359)
(92861)
(83237)
企业(83237)
管理(78086)
方法(43940)
数学(34358)
数学方法(34038)
(31903)
业经(31104)
(29731)
(24318)
财务(24286)
财务管理(24249)
企业财务(23003)
中国(22721)
(20855)
农业(20833)
理论(19273)
技术(18521)
(17333)
(17199)
贸易(17189)
(16663)
(16458)
银行(16437)
(16198)
(15570)
(15544)
机构
学院(314537)
大学(309534)
(131255)
经济(128627)
管理(128435)
理学(109209)
理学院(108187)
管理学(106664)
管理学院(106072)
研究(94139)
中国(79755)
(65490)
(63791)
科学(55416)
财经(51620)
(51327)
(48881)
(47072)
(46625)
中心(45870)
业大(43410)
研究所(42005)
农业(40308)
经济学(39929)
北京(39864)
(39084)
财经大学(37911)
(36879)
师范(36548)
经济学院(36243)
基金
项目(197754)
科学(157103)
研究(147983)
基金(144294)
(123057)
国家(121925)
科学基金(106961)
社会(95074)
社会科(89979)
社会科学(89957)
(78482)
基金项目(76022)
自然(68176)
教育(67683)
自然科(66648)
自然科学(66630)
自然科学基金(65524)
(64179)
编号(62214)
资助(58890)
成果(50018)
(43860)
(43849)
重点(43731)
(42017)
(41666)
课题(40596)
创新(40164)
项目编号(39277)
国家社会(38854)
期刊
(149160)
经济(149160)
研究(91264)
中国(57380)
(55888)
管理(49331)
(47527)
学报(42140)
科学(40189)
(34784)
金融(34784)
大学(31906)
农业(31897)
学学(30185)
技术(28650)
教育(27838)
业经(26772)
财经(26198)
经济研究(23252)
(22447)
(19527)
问题(19204)
技术经济(18240)
财会(17380)
理论(16162)
商业(15898)
(15588)
图书(15498)
现代(15381)
会计(14754)
共检索到471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敖慧  司炜  
信用担保是国际公认的高风险行业,信用担保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是信用担保风险客观存在且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的表现形式,并提出了解决信用担保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付俊文  赵红  
文章根据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应用数理模型探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存在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条件,得出的结论是:在中小企业无任何抵押担保品的前提下,虽然担保机构部分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并末解决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反而可能加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形成信用担保悖论。只有中小企业提供了足额的担保品以后,信用担保机构的存在才有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良  
一、文献回顾担保行业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是相生相伴的,其行业风险高,影响面广,这些使得对其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就我国担保行业实际运用来看,其服务对象多为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差,资产规模小,风险大,商业银行不愿意向其提供贷款。这就造成了担保行业发展受阻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两头困境"。因此,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国外学者基本上是在非对称信息理论下研究信用担保风险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胜刚  胡海波  
本文首先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回顾了西方信贷融资担保理论的重大进展,然后通过数理建模分析了信用担保机构的两种风险控制手段—比例担保和反担保的不同组合对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不同影响。
[期刊] 征信  [作者] 何涌  邹筱  
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充当着银行与贷款人之间信用桥梁的作用。信用可以弥补一些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银行等金融机构则可以通过转嫁的方式将成本转移到信用担保机构。通过数理分析得出:对中小企业政策扶持程度越高、信用担保机构与政府的资本结构关联程度越低,越可以明显增加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利润。政府可以用市场化手段管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就能明显增加担保机构的利润,从而鼓励信用担保机构充当中小企业的融资中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梅强  秦默  顾振伟  
首先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回顾了西方担保理论的重大进展,然后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三个角度展开研究。结果得出:银行贷款利率、担保机构调查费用、担保比例与企业投资项目成功概率均不是单调关系;而担保比例、贷款利率、再担保比例与担保机构以及再担保机构的期望也不是单调关系。结果证明了信用担保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反担保、担保比例和再担保比例能够减轻逆向选择问题的程度,保证担保资金的安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冬梅  沈友娣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和最具成长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融资难也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在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了信用担保风险产生的微观机理,建立了不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对引入信用担保机制后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均衡选择决策进行了探讨,阐明了信用担保机制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的内在机理,最后提出了信用担保风险规避的措施。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马松  潘珊  姚长辉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银行、企业及担保机构的逆向选择模型,研究了在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中担保机构对企业信贷行为的影响。分析表明: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可以有效增加进入信贷市场的企业规模,而引入商业性担保机构则无法起到积极作用。进一步地,在垄断的信贷市场中,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降低了银行利润,提高了企业利润,社会总福利不变;随着信贷市场的完善,在完全竞争的信贷市场中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可有效提高社会总福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郝丽霞  
据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10年我国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23万户,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大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我国主板市场门槛过高,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且风险投资基金发育不完善,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主要依靠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的间接融资来完成的。中小企业由于其信息缺少透明度、抵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镭  倪爱东  
文章通过信息经济学中不对称信息理论的分析,指出为了减少中小企业在信用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信用平台,以促进信用信息的传递,使得中小企业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的信誉,从而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信用失范问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国忻  
信用与风险管理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立足于市场并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从信用担保机构的目标客户特性及职能定位、担保项目组合、协调银保风险共担关系等三个层面分析得出,增强规模实力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升信用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基础,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彬  王艳丽  
担保机构如何管理和控制风险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对中小企业信誉担保机构风险管理能力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对实证进行了计算与分析。
[期刊] 征信  [作者] 米文通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运行特点决定其风险分散机制异常重要。但是,当前银行分担风险不足、再担保处于探索阶段、担保机构风险承担能力有限、政策扶助软约束和过度依靠反担保,使整个信用担保体系事后风险分担不合理。因此,需要通过行业整合、健全再担保体系、政策扶助法制化和合理划分银行与担保机构之间风险承担比例等措施来完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爱萍  
信用担保业是高风险行业,能否有效地防范与控制担保风险决定着担保机构能否可持续发展。因此,担保机构的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指出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面临的各种风险,然后分析了防范与控制这些风险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