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5)
- 2023(10740)
- 2022(9091)
- 2021(8709)
- 2020(7263)
- 2019(16251)
- 2018(16211)
- 2017(31727)
- 2016(17255)
- 2015(19241)
- 2014(19082)
- 2013(18722)
- 2012(17229)
- 2011(15375)
- 2010(15761)
- 2009(15045)
- 2008(15136)
- 2007(13439)
- 2006(12153)
- 2005(11092)
- 学科
- 济(61593)
- 经济(61522)
- 管理(56442)
- 业(51483)
- 企(42042)
- 企业(42042)
- 财(32598)
- 方法(26226)
- 数学(22771)
- 数学方法(22433)
- 中国(21090)
- 农(19915)
- 制(17818)
- 务(17157)
- 财务(17124)
- 财务管理(17073)
- 企业财务(16298)
- 业经(14412)
- 银(13807)
- 银行(13793)
- 财政(13746)
- 贸(13623)
- 贸易(13616)
- 易(13335)
- 行(13072)
- 学(12933)
- 农业(12304)
- 策(12145)
- 地方(11977)
- 体(11228)
- 机构
- 学院(242021)
- 大学(238922)
- 济(97544)
- 经济(95279)
- 管理(91551)
- 研究(79271)
- 理学(77314)
- 理学院(76539)
- 管理学(75285)
- 管理学院(74818)
- 中国(63369)
- 财(58538)
- 京(49944)
- 科学(46903)
- 财经(41973)
- 所(40356)
- 经(37826)
- 江(37342)
- 中心(36997)
- 农(36681)
- 研究所(35612)
- 业大(32020)
- 北京(31834)
- 范(30740)
- 财经大学(30630)
- 师范(30469)
- 州(30193)
- 经济学(29540)
- 农业(28764)
- 院(28335)
- 基金
- 项目(149362)
- 科学(116984)
- 研究(113018)
- 基金(107278)
- 家(92274)
- 国家(91496)
- 科学基金(78031)
- 社会(70375)
- 社会科(66695)
- 社会科学(66678)
- 省(58349)
- 基金项目(55291)
- 教育(52444)
- 自然(49153)
- 划(48895)
- 编号(48368)
- 自然科(47993)
- 自然科学(47978)
- 自然科学基金(47122)
- 资助(44943)
- 成果(41681)
- 重点(33387)
- 部(33234)
- 课题(32840)
- 发(31925)
- 性(31378)
- 项目编号(30608)
- 创(30587)
- 教育部(28713)
- 创新(28586)
共检索到376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庆纲 ,王桂芳 ,张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汪川 汪红驹
本文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以及情景模拟方法对我国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常态"条件下我国扩张型财政政策的政策空间。实证分析的结论显示,我国政府部门存在较好的财政纪律有助于避免债务负担率的无限上升;同时,目前债务和赤字率的上升会随着未来经济增速的恢复自动下降,不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实质性损害。情景模拟的结论也显示,随着未来扩张型财政政策的推行,未来五年我国财政赤字率将处在4%—5%的范围,而政府部门债务率将处于60%—70%高负债区间,但我国政府部门债务仍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汪川 汪红驹
本文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以及情景模拟方法对我国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常态"条件下我国扩张型财政政策的政策空间。实证分析的结论显示,我国政府部门存在较好的财政纪律有助于避免债务负担率的无限上升;同时,目前债务和赤字率的上升会随着未来经济增速的恢复自动下降,不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实质性损害。情景模拟的结论也显示,随着未来扩张型财政政策的推行,未来五年我国财政赤字率将处在4%—5%的范围,而政府部门债务率将处于60%—70%高负债区间,但我国政府部门债务仍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面对"新常态"的挑战,未来我国扩张型财政政策应以实现结构性调整和服务供给侧改革为目标,同时注重防范财政风险向金融部门的蔓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松明
本文分别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我国政府债务风险和公共部门投资的挤出效应三个方面考察了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 ,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还为时尚早 ;我国单纯的国债风险并不高 ,但是我国政府的综合债务风险却相当大 ,控制我国综合债务风险的关键是控制存量 ;我国公共部门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不明显 ,当前民间投资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另一种“挤出效应” ,即对民间投资的歧视和限制 ,要改变这种情况的主要方法是改革
关键词:
债务率 赤字率 挤出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娟
积极财政政策是中央在特定条件下实行的特殊政策 ,不能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长期依赖 ;但由于经济内在增长机制仍未形成 ,目前 ,保持政策的可持续性 ,仍然是保持我国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政策重点 ,并且这种政策还应持续一定时期
关键词:
政府投资 赤字财政 可持续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青
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大背景下我国应否减税一直是个热点问题,本文是其中一方面观点的代表。该文主要致力于回答三个问题:一是对1998年以来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的看法,作者认为政策性、临时性因素造成的增收不可忽视,而且税收超常增长也不能成为减税的理由;二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否意味着必须减税,作者从减税与增支两种手段的效应角度,从财政赤字角度,说明目前不能大规模减税;三是减税能否有效拉动内需,作者从我国的税制结构,从目前内需不足的原因角度说明减税不能有效拉动内需增长。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减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子基
财政平衡理论是财政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收支矛盾是财政的主要矛盾,财政收支矛盾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其运动轨迹表现为“不平衡-平衡-不平衡”;另一方面,财政收支又是彼此依存、相互统一的,即绝对的财政收支矛盾(不平衡)可以转化为相对的财政收支统一(平衡)。因此,财政收支运动是按照“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转迹向前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实质上是财政风险的控制问题;“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既有共通之处,也有差异之处。因此从整体上和中长期战略上看,必须实施平衡的财政政策。
关键词:
财政收支 财政平衡 财政政策 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刘国艳 王元 王蕴 刘雪燕 许生
为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自2008年年末我国开始实施以大力度的减税、大规模的政府投资为主要特点,以大量的债券发行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为融资手段的、财政直接扩张与间接扩张并用的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从实施效果来看,本轮积极财政在总量型经济指标上表现较为明显,数量分析表明其对经济和投资增长的效果都优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保八"目标的实现作出了实质性贡献。但同时,本轮积极财政政策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此外,还带来了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膨胀,尤其是利用政府融资平台筹资形成的政府债务"信贷化"倾向,可能导致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相互传导、叠加,对保持财政可持...
关键词:
积极财政 政策转型 可持续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平 洪源
当前我国国债规模进行现实考察 ,然后利用国债规模与经济增长、财政赤字的动态关系 ,构建了国债规模的稳定发展模型 ,并运用该模型对我国以前年度的国债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 ,从而得出我国国债规模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条件 ,最后以 2 0 0 1年为初始条件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下的国债规模的长远变化进行了预测 ,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潜在的扩张空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洪 马栓友 马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洪 马栓友 马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韩文秀 刘 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庄海燕
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四年来取得了巨大成效,促进了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但宏观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是否意味着我国已经摆脱内需不足的阴影?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已经有效地拉动了内需的增长?本文根据总需求模型,分析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三大需求的影响效果,并且就如何更有效地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拉动作用,给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积极的财政政策 总需求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安体富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已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已经形成,并正在增强。因此,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但是鉴于我国经济中尚存在的问题和国内外的历史经验,应采取渐进式的“淡出”方式,可以把今明两年作为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过渡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步“淡出”,应当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在调控目标、调控方式、调控手段和方法组合上进行适时调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安体富
本文分析认为,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受政府财力、财政风险的制约及“挤出效应”、旧体制复归等负面因素的影响,有必要适时“淡出”直至退出;同时,据对近年尤其是2003年上半年经济形势的判断,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但鉴于我国经济中尚存在的问题和国内外的历史经验,应采取渐进式的“淡出”方式,可以把2003年、2004年作为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过渡年。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淡出” 财政风险 宏观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