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64)
- 2023(17423)
- 2022(15153)
- 2021(13984)
- 2020(11932)
- 2019(27059)
- 2018(26582)
- 2017(51260)
- 2016(27612)
- 2015(30787)
- 2014(30296)
- 2013(29720)
- 2012(26961)
- 2011(24137)
- 2010(23647)
- 2009(21643)
- 2008(21156)
- 2007(18237)
- 2006(15775)
- 2005(13337)
- 学科
- 济(109620)
- 经济(109501)
- 管理(83463)
- 业(80711)
- 企(68188)
- 企业(68188)
- 方法(56647)
- 数学(50189)
- 数学方法(49605)
- 财(31489)
- 农(27879)
- 中国(26504)
- 业经(24178)
- 学(23387)
- 务(21386)
- 财务(21309)
- 财务管理(21269)
- 贸(20794)
- 贸易(20786)
- 制(20480)
- 企业财务(20303)
- 易(20130)
- 地方(19480)
- 农业(18584)
- 技术(17648)
- 理论(17430)
- 环境(16661)
- 融(16376)
- 金融(16374)
- 和(16273)
- 机构
- 大学(394253)
- 学院(390623)
- 管理(159039)
- 济(155458)
- 经济(152363)
- 理学(139370)
- 理学院(137906)
- 管理学(135354)
- 管理学院(134653)
- 研究(125124)
- 中国(92982)
- 京(81774)
- 科学(78996)
- 财(71430)
- 农(66774)
- 业大(62568)
- 所(61851)
- 财经(59024)
- 中心(58324)
- 研究所(56751)
- 江(54248)
- 经(53975)
- 农业(52967)
- 北京(50583)
- 范(48215)
- 师范(47603)
- 经济学(47487)
- 院(45295)
- 财经大学(44502)
- 州(44338)
- 基金
- 项目(278629)
- 科学(219152)
- 基金(205265)
- 研究(195800)
- 家(181128)
- 国家(179709)
- 科学基金(155111)
- 社会(124884)
- 社会科(118608)
- 社会科学(118577)
- 基金项目(109354)
- 省(107594)
- 自然(104408)
- 自然科(102110)
- 自然科学(102082)
- 自然科学基金(100287)
- 划(91393)
- 教育(90212)
- 资助(84968)
- 编号(77935)
- 重点(61925)
- 部(61236)
- 成果(60762)
- 创(58010)
- 发(57411)
- 科研(54356)
- 创新(54183)
- 教育部(52625)
- 课题(52168)
- 国家社会(52056)
- 期刊
- 济(156180)
- 经济(156180)
- 研究(106509)
- 学报(68552)
- 中国(65300)
- 科学(59106)
- 农(58056)
- 管理(55934)
- 财(55831)
- 大学(50977)
- 学学(48334)
- 农业(39725)
- 教育(34678)
- 融(32723)
- 金融(32723)
- 技术(32075)
- 财经(28920)
- 业经(26058)
- 经济研究(25907)
- 经(24589)
- 图书(21139)
- 业(20663)
- 问题(20605)
- 理论(19626)
- 科技(19140)
- 版(18931)
- 技术经济(18404)
- 统计(18276)
- 实践(17921)
- 践(17921)
共检索到545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邢嘉威
本文以2011—2017年间发生在我国A股市场的公开市场回购事件为样本,探究了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对股票回购宣告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公开市场回购取得显著正向的宣告效应,该效应与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成正比,与既有估值水平成反比。这说明信息不对称程度对股票回购宣告效应具有较强的解释力,验证了"信号传递假说"在A股市场的适用性。
关键词:
股票回购 宣告效应 信息不对称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韩永斌
随着股票回购的日益普及,公开市场回购方式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从回购动机、回购公司特征、回购所产生的市场效应以及回购过程中内部人交易行为等方面,对公开市场股票回购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综述,并结合我国股票回购发展现状做简要的评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曜 何帅
本文以2005年以后我国证券市场的公开市场流通股股份回购为研究对象,着重于动机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存在两种类别的宣告回购的公司:一类公司的宣告动因即真实动因,回购公告中的信息含量符合价值低估假说、财务灵活性假说和自由现金流假说等;另一类公司的回购宣告动因不全面,存在隐藏动因,甚至宣告动因本身并不真实。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动因的差异化,本文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吕兆德 杜炳昕
自2005年开始,我国A股市场股票回购的主要方式为交易模式更为透明的公开市场收购。本文梳理了自2005年以来我国所有公开市场回购的样本,并从公司控制人和管理层股权变动的角度,基于公司的财务指标及其公告后的市场反应,研究了我国公开市场回购公司的真实回购动因。研究发现,在股票回购公告前后发生股权增减变动的公司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其财务指标与市场反应全面弱于股权没有发生变动的回购公司,其公告中的宣告目的与真实回购目的不符,主要体现在股票回购不是为了传递企业未来良好业绩和当前市场价格被低估的信息,而是为了实现控制人和公司管理层个体财富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公开市场 股票回购 机会主义 回购动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文 李涛
信号理论认为公司通过股票回购可以向市场传递公司价值低估的信号,但是股票回购计划的非强制性会降低公司回购信号的可靠性。文章认为回购计划公告前的内部人股票购买能够加强公司股票回购信号的可靠性,并据此以2007—2020年中国A股进行股票回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内部人股票购买与公司股票回购公告的市场反应以及回购完成比例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内部人股票购买显著提高了公司股票回购公告的市场反应以及回购的完成比例,并且主要表现在董事会规模较小、内部董事占比较低的公司以及民营上市公司中。文章的研究对内部人交易和公司股票回购的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股票回购 内部人股票购买 信号理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文 李涛
信号理论认为公司通过股票回购可以向市场传递公司价值低估的信号,但是股票回购计划的非强制性会降低公司回购信号的可靠性。文章认为回购计划公告前的内部人股票购买能够加强公司股票回购信号的可靠性,并据此以2007—2020年中国A股进行股票回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内部人股票购买与公司股票回购公告的市场反应以及回购完成比例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内部人股票购买显著提高了公司股票回购公告的市场反应以及回购的完成比例,并且主要表现在董事会规模较小、内部董事占比较低的公司以及民营上市公司中。文章的研究对内部人交易和公司股票回购的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股票回购 内部人股票购买 信号理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铮 张文
股票回购是西方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财务战略,在我国则受到相当的限制,上市公司无法将其视为一种常用资本运营工具。本文将通过对比西方成熟证券市场的股票回购行为和我国股票回购的特点,分析《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和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股票回购 上市公司 市场价值 定向回购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贺恩远
一、引言股票回购指上市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从市场上回购本公司股票的行为,是上市公司优化治理结构、稳定股价的重要手段。股票回购起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涨",政府为鼓励企业投资,限制上市公司以现金形式发放股利,上市公司开始采用股票回购的形式回报投资者。2000年,美国证监会(SEC)制定10b5-1规则后,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开始蓬勃发展。2018年度,美国上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何瑛 李娇 王增民
本文以我国公开市场股份回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公司治理机制、公司财务等相关理论,设计了股份回购行为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鉴于股份回购的灵活性导致其在宣告和实施两个阶段存在时间差异,并可能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故本文将基于财务状况和公司治理两个视角,从公开宣告和实施两个阶段分别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公开市场股份回购在宣告和实施两个阶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经营业绩、股利支付水平、现金持有水平以及股权集中度是影响上市公司宣告股份回购的关键因素,而上市公司实施回购行为则受到股价表现以及自身现金流水平的共同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虹 李焱
研究新兴市场股票回购公告的价值效应,对理解和发挥股票回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异常绩效指标(API)法和事件研究法,以2008—2012年间的中国和印度股票回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计量和观测两市股价在公告日前后的价值反应方向、强度、持续时长和变化趋势。得到短期内,中国和印度公开市场股票回购均存在显著正向的公告价值效应,中国市场的反应效果更加显著,但在回购一年后,印度公司的累计超常收益高达27.35%,而中国公司的只有0.67%,且行业差距较大,存在着相反的趋势,回购动机不同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七中 韩建清
本文采用事项研究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分别研究了股票回购公告日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正向反应显著,财务因素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而非财务因素是否具有影响力尚需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
股票回购 事项研究 因素分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虹 刘佳
本文以1994~2007年间,在我国A股市场、香港H股市场和美国N股市场发布公告股票回购计划的中国公司为分析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中国内地、香港和纽约3地股票市场对我国公司股票回购计划信号传递效应的异同,表明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强弱以及政府干预程度的不同是导致股票回购效应差异化的主要原因。以期帮助中小投资者正确解读股票回购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晟 阚沂伟
自2018年放开对股份回购的约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公开市场股份回购市场快速发展,回购行为突增。本文基于2018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四季度上市公司公开市场股份回购数据,探讨股份回购行为对股价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公开市场股份回购行为能够显著降低股票价格的波动率和振幅,有效提高了股票价格稳定性。具体而言,当上市公司出于提振股价的目的开展股份回购时,股价稳定作用更显著。机制分析表明,股份回购主要通过提振投资者信心和降低分析师预测偏差促进股票价格稳定。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牛市行情,股份回购行为在熊市行情中对股价稳定的作用更显著;通过对股价波动率进行分解发现,股份回购行为稳定股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降低股票价格的异质性波动。本文的研究丰富了股份回购和股价稳定的相关研究,对股份回购以及资本市场风险防范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股份回购 股价稳定 市场信心 异质性波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向德伟
股票回购(Share repurchase),是指上市公司以一定的价格购回公司已经发行在外的股份,它是国外成熟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实现反收购、优化资本结构、利润分配、员工持股计划等目的而常用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目前,我国对上市公司实施股票回购还没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虹
利用股票回购与每股收益变化之间的关系提供经济信号理论假设,随着美国公司股票回购的日益普遍,已经变得弱化或消失,股票回购的真正价值最终还是回归到股票价格与期望价值之间的经济利益。中国证卷市场上的股票回购开始于1992年,2005年成为市场新热点。在股权分置改革之时,股票回购将会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新兴的金融工具。但要特别注意对于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完善股票回购的制度。
关键词:
股票回购 动机 演变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