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66)
- 2023(15254)
- 2022(12784)
- 2021(12044)
- 2020(10270)
- 2019(23435)
- 2018(23232)
- 2017(45631)
- 2016(24337)
- 2015(27392)
- 2014(27140)
- 2013(27076)
- 2012(24705)
- 2011(21859)
- 2010(22247)
- 2009(21371)
- 2008(20544)
- 2007(18393)
- 2006(16468)
- 2005(15102)
- 学科
- 济(101759)
- 经济(101632)
- 业(97112)
- 企(88504)
- 企业(88504)
- 管理(85904)
- 方法(45499)
- 数学(35527)
- 数学方法(35100)
- 业经(34112)
- 财(33470)
- 农(31368)
- 中国(29657)
- 融(28195)
- 金融(28194)
- 银(26873)
- 银行(26841)
- 行(25809)
- 务(25423)
- 财务(25352)
- 财务管理(25317)
- 企业财务(24057)
- 制(23832)
- 农业(22497)
- 理论(20800)
- 技术(20427)
- 地方(20015)
- 和(18852)
- 学(17564)
- 贸(17511)
- 机构
- 学院(348114)
- 大学(345124)
- 管理(145500)
- 济(141378)
- 经济(138334)
- 理学(124039)
- 理学院(122840)
- 管理学(121082)
- 管理学院(120447)
- 研究(108193)
- 中国(92353)
- 京(73599)
- 财(68814)
- 科学(64168)
- 农(54562)
- 财经(54534)
- 所(53475)
- 江(52581)
- 中心(52369)
- 经(49346)
- 业大(48782)
- 研究所(47842)
- 北京(46820)
- 州(43665)
- 农业(42342)
- 范(42331)
- 师范(42011)
- 经济学(41571)
- 财经大学(40316)
- 商学(39321)
- 基金
- 项目(227211)
- 科学(180008)
- 研究(170916)
- 基金(165401)
- 家(141273)
- 国家(139960)
- 科学基金(122797)
- 社会(107673)
- 社会科(102119)
- 社会科学(102091)
- 省(89448)
- 基金项目(88108)
- 自然(79153)
- 自然科(77374)
- 自然科学(77359)
- 教育(77050)
- 自然科学基金(76012)
- 划(73286)
- 编号(71288)
- 资助(68182)
- 成果(57675)
- 部(49749)
- 重点(49549)
- 创(49436)
- 发(48123)
- 课题(47275)
- 创新(45402)
- 项目编号(45174)
- 业(43628)
- 国家社会(43594)
- 期刊
- 济(160346)
- 经济(160346)
- 研究(105557)
- 中国(65237)
- 管理(57053)
- 财(56566)
- 农(50898)
- 融(48133)
- 金融(48133)
- 学报(47892)
- 科学(45418)
- 大学(36805)
- 教育(34615)
- 学学(34515)
- 农业(34091)
- 技术(31144)
- 业经(28265)
- 财经(27335)
- 经济研究(24006)
- 经(23310)
- 问题(20583)
- 图书(19752)
- 理论(19397)
- 业(19176)
- 技术经济(18945)
- 实践(17633)
- 践(17633)
- 现代(17441)
- 财会(17362)
- 商业(16005)
共检索到529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剑锋
由于中小企业固有的身份劣势,不仅分散的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问题,集群企业也同样如此,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及集群的发展。本文首先从一般意义上分析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贷款风险和贷款成本方面的差异;然后重点考察了中小企业集群的信息传播机制和潜在融资优势。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成本较高,但不一定存在高风险,特别对集群企业来说,银行可以利用多种信息渠道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贷款风险和成本都可以降低。最后,针对改善中小企业及集群融资环境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集群 信贷融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熊泽森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问题仍然是"融资难"。为此,本文借助于"金融缺口"理论再次考察中小企业信贷约束困境,并从信息不对称视角,深层分析了信贷约束的原因,最后,为化解我国中小企业信贷约束,探讨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安排。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贷融资 信息不对称 信贷制度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陈四清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创业或发展时期而亟需资金,除了股东投入的少量原始资本以及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自然负债外,自身经营积累的资本十分微弱,内源融资极其有限。外源融资中股票市场的门槛较高,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不具备上市资格,因此,其外源融资更多地依赖于银行贷款,但有关资料表明中小企业贷款申请遭拒率高达56%。造成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路径梗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资金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肖兰华 杨刚强
我国农村中小企业规模小,产品和技术落后,且治理结构不规范,信用缺失,财务信息不透明,在与银行的信贷融资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银行的信贷风险上升,交易成本增加。由此导致银行出现了信贷配给问题,也使农村中小企业面临融资信贷难。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缓解银行对农村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对策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慧慧 杜静然 李睿
资金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瓶颈。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小企业财务核算不规范和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是造成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原因,并基于此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健全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加强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机制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信息不对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庆元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小企业获取大银行融资困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小企业融资模型,进而分析其融资难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及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滨 骆毓燕 黄蕾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其资本的多少相关,而资本的筹集可通过融资的方式解决,但本文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池昭梅
信息不对称是指从事交易活动的双方对交易对象及环境状态的认识存在差别,其中只有一方拥有交易信息,或一方比另一方拥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钟田丽 弥跃旭 王丽春
信息不对称影响企业融资成本、融资结构和融资行为。无论是收益导向还是价值导向 ,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成长较快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会更多。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和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低下。作为资金供给方的政府和金融机构 ,应当重新考察企业融资制度 ,降低融资市场的“逆向选择” ;作为资金需求方的中小企业 ,则应提高融资管理水平 ,降低“道德风险”所产生的融资成本。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 融资 市场失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晓梅
我国的农业中小企业作为中小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以及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但发展资金的严重短缺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以间接融资为主要融资方式的农业中小企业,银行贷款是其融资的重要渠道。然而在农业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银行的"惜贷"和"慎贷"普遍存在,信贷配给问题突出,使得大多数农业中小企业难以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资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为信息不对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马松 潘珊 姚长辉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银行、企业及担保机构的逆向选择模型,研究了在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中担保机构对企业信贷行为的影响。分析表明: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可以有效增加进入信贷市场的企业规模,而引入商业性担保机构则无法起到积极作用。进一步地,在垄断的信贷市场中,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降低了银行利润,提高了企业利润,社会总福利不变;随着信贷市场的完善,在完全竞争的信贷市场中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可有效提高社会总福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希 顾磊
文章拟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个角度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形成的内在根本原因做出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质量信号博弈模型和声誉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了解决信贷配给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信贷配给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郝丽萍 谭庆美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为了使融资能够顺利进行,投融资双方必须进行信息的交流。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建立了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分析表明,本文所选信号能准确地反映出中小企业的预期盈利水平,降低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丰来 黄永航
本文对基于中小企业与银行信息不对称程度较大企业更为严重的假设,套用信贷配给理论的观点来解释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难问题的思路提出了批评,认为大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并不必然亚于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导致银行信贷配给的根本原因,但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都存在,中小企业受银行信贷配给影响更大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其特殊的治理结构。文章对加剧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特殊制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治理结构 信息不对称 信贷配给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魏露盈 库向芳 周锋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导致了其融资困难。本文认为,作为资金需求方的中小企业,应提高其融资管理水平,降低“道德风险”所产生的融资成本。而作为资金供给方的政府和金融机构,应研究制定中小企业融资制度,降低融资市场的“逆向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