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0)
2023(9766)
2022(8767)
2021(8423)
2020(7109)
2019(16621)
2018(16776)
2017(32764)
2016(17735)
2015(20053)
2014(19925)
2013(19787)
2012(17952)
2011(16010)
2010(15810)
2009(14411)
2008(14143)
2007(12095)
2006(10620)
2005(9161)
作者
(50862)
(41996)
(41672)
(39666)
(26863)
(20174)
(19011)
(16626)
(16070)
(15083)
(14562)
(13856)
(13198)
(13188)
(12839)
(12699)
(12679)
(12538)
(12107)
(11862)
(10529)
(10273)
(10083)
(9582)
(9368)
(9361)
(9329)
(9276)
(8404)
(8325)
学科
(70389)
经济(70306)
管理(56180)
(53100)
(46750)
企业(46750)
方法(36146)
数学(31230)
数学方法(30907)
(20317)
(16494)
中国(15929)
业经(15897)
(15830)
(14926)
财务(14866)
财务管理(14848)
企业财务(14272)
地方(13166)
理论(12617)
(11966)
(11810)
(11493)
贸易(11489)
技术(11286)
(11091)
农业(11070)
环境(10508)
(9739)
教育(9231)
机构
大学(253737)
学院(249952)
管理(106128)
(94125)
理学(92743)
经济(92001)
理学院(91751)
管理学(90205)
管理学院(89760)
研究(78014)
中国(56641)
(53776)
科学(49720)
(44045)
(38617)
业大(37380)
(36531)
财经(36308)
中心(35596)
研究所(35292)
(34136)
北京(33976)
(33036)
(32457)
师范(32195)
(28903)
农业(28643)
(28217)
商学(27718)
商学院(27420)
基金
项目(175716)
科学(138299)
基金(128419)
研究(128150)
(111104)
国家(110188)
科学基金(95765)
社会(79173)
社会科(74946)
社会科学(74925)
基金项目(69483)
(67652)
自然(64233)
自然科(62771)
自然科学(62756)
自然科学基金(61665)
教育(58566)
(57115)
编号(53205)
资助(53024)
成果(42915)
(38563)
重点(38104)
(36308)
(35432)
课题(34858)
项目编号(34047)
科研(33809)
创新(33708)
教育部(33256)
期刊
(97802)
经济(97802)
研究(70237)
中国(41352)
学报(40102)
管理(37400)
科学(35971)
(34112)
(31922)
大学(29664)
学学(27604)
教育(26148)
农业(22675)
技术(20692)
(18719)
金融(18719)
图书(18024)
财经(17307)
业经(16100)
经济研究(15256)
理论(14775)
(14452)
实践(13899)
(13899)
情报(13612)
问题(12507)
科技(12312)
技术经济(11968)
书馆(11631)
图书馆(11631)
共检索到349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昕  
在中国,外资股市场上的股票价格比相同公司在A股市场上的股票价格要低,这就是所谓的外资股"折价"现象,本文以A股、H股双重上市公司的H股折价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寻找影响折价及其程度的关键性因素。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因素是影响H股折价程度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并且A股、H股市场间的信息不对称存在着方向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丁庭栋  
本文探讨新上市公司是否由于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其新股折价幅度较大。同时探讨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时,上市后高管持股比例是否会增加。结果发现,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的新上市公司,其新股折价幅度较大。以上市后一年为计算期间,则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大时,新股长期性折价幅度也越大,但不显著。一般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时,新股上市折价幅度也较大。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的公司,其管理层可能隐瞒了不好信息,上市后高管持股比例并没有显著的增加,反而降低了。这说明,会计性信息不对称是公司上市时形成新股折价幅度与管理层内部交易的原因之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戴德明  邓璠  
国外研究者一般认为,上市公司存在着多元化折价问题。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而言,多元化折价现象是否存在以及多元化折价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相关研究却很少。文章通过计算超额价值,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也存在多元化折价现象,而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多元化折价的主要因素。文章还发现,多元化扩张行为会导致信息不对称水平的上升,从而使多元化折价问题更为严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华  张程睿  
寻求IPO定价与分配的有效机制以提高市场效率,是财务和金融学者探究"IPO折价之谜"的重大意义所在。本文立足于不对称信息理论,将IPO折价的起因分别归类于因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问题以及优质公司的信号传递,并对相关理论进行述评,指出行为金融学的引入以及有关代理冲突与IPO新股分配机制的研究已逐渐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中国的IPO折价研究需要西方成熟理论和经验的引导,但同时又不能脱离中国的实际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军华  
以2006—2010年间实施新股增发的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分析师关注度对增发折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度较高的上市公司具有较低的投资者间估值分歧和增发折价;分析师能力和盈余预测分歧对增发折价没有显著影响;分析师关注度的提高给分析师能力强的公司带来的增发折价降低幅度大于给分析师能力不强的公司带来的效果。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闫巍  
本文从价格变化与交易量关系和信息不对称程度对量价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中国A股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前价格变化与交易量之间存在单向量价关系,改革完成后存在双向量价关系,且交易量中引起股价变化的部分主要是非预期成交量。此外,信息不对称程度对量价关系有制约作用,但结果不是十分显著。结果表明中国A股股市当前仍然"非有效",但总体上日渐趋近于西方成熟市场,市场更为规范,信息透明化程度更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宫汝凯  
信息传导的非同步和投资者情绪变化是股票市场的两个典型特征,前者会引发投资者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后者主要体现为投资者过度自信,两者共同作用影响股票价格变动。本文将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过度自信情绪置于同一个分析框架,建立两阶段动态序贯定价理论模型研究现实市场上信息传导过程中股价变动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面临新信息的进入,投资者对股票收益预期的调整与均衡价格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2)面临有利消息时,过度自信投资者比例越大,股票的均衡价格越高,投资收益将越低;面临不利消息时则相反;(3)随着过度自信投资者比例以及过度自信程度升高,市场风险溢价将下降;(4)投资者群体在信息传导过程中出现分化,对股价变动形成异质信念,未获取信息和获取信息但未出现过度自信的投资者认为股价被高估,获取信息且出现过度自信的投资者认为价格被低估,促使更多的交易,引发市场成交量和股价变动;(5)过度自信投资者比例与过度自信程度提高均会对市场效率产生正向影响,而对市场深度具有负向效应。最后,基于理论结果对非对称性和持续性等典型的市场波动性特征进行解释。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文武  叶聪颖  汪涛  
自2008年全球股市崩盘和2015年下半年中国发生股灾以来,股价崩盘的机制和防范方法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以2008-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并购商誉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商誉值的增加,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商誉值在公司和市场层面通过信息不对称来影响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凯  孙乐  安岗  李斌  
本文考察了供应链中供应商和零售存在需求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不同数量折扣契约的有效性及其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在需求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两种数量折扣契约具有非等效性;两种情况下随着需求不确定性的增大,两种数量折扣契约促使供应链协调运作的有效性都逐渐减小。当需求不确定性较小时,全量折扣契约优于增量折扣契约;当需求不确定性较大时,增量折扣契约优于全量折扣契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雅璐  王冲  
选取2002~2011年的A股数据,从媒体的治理机制出发,考察了媒体报道、信息不对称与股价暴跌风险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显示,媒体跟踪能够降低公司股价面临的暴跌风险,并且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公司中,媒体的治理功能更为显著。这表明,在投资者保护体制亟待完善的背景下,提高媒体报道的自由度,鼓励媒体监督证券市场,也是降低股价暴跌风险的一种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叶振飞  陈伟忠  
本文考虑做市商制度下的股价操纵。我们在Glosten-Milgrom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证券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分析了基于交易基础上的股价操纵。由于证券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参与者买卖交易的不对称。我们在两个不对称假设条件下,理论上证明了未知情交易者股价操纵获利的可能,并考察了做市商的均衡定价策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春峰  李思成  房振明  
本文以投资者对股票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研究了股价延迟现象的成因。实证检验了投资者认知度与股价延迟现象之间的关系,并且发现投资者对股票认知水平的提高能够缓解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证明了投资者间信息不对称水平也是股价延迟现象的成因,进入市场参与博弈的知情交易者的数量越多,或非知情交易者数量越少,以及二者同时发生时,股价延迟越严重。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只有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制度建设,适当地培育机构投资者及各种中介机构,通过对投资者的合理引导及构建信息环境透明的市场,才能有效缓解价格延迟现象,增强我国股票市场价格发现的效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代昀昊  唐齐鸣  刘莎莎  
本文考察机构投资者与公司股价暴跌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信息不对称程度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未来股价的暴跌风险显著正相关;(2)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时,机构投资者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更显著;(3)此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未来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作用在"牛市"与"熊市"阶段并无明显差异。本文对规范机构投资者发展等方面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剑蕾  栗媛  
本文以1997—2016年间中国A股2464家IPO公司为样本,从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探索了市场化进程对IPO抑价的影响及其理论解释。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对IPO抑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赢者诅咒"理论、事前不确定性假说以及信号理论这三类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检验表明,仅有事前不确定性假说解释了市场化进程与IPO抑价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市场化进程对IPO抑价的负向影响在询价机制时期表现更为显著,表明市场化进程影响的是IPO发行价格而非首日交易价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史永东  蒋贤锋  
本文以中国股票市场历史上所有发生过内幕交易的股票为样本,在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内幕交易对股票价格和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同时,对内幕交易者是否获得了超常收益(非法所得)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内幕交易使股票的平均价格上升,同时也增加了价格的波动性。内幕交易从总体上加剧了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而信息披露则有利于减少这种不对称的程度。此外,我们对检验结果进行了简单的解释并给出了防范内幕交易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