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43)
- 2023(6578)
- 2022(5669)
- 2021(5193)
- 2020(4290)
- 2019(10139)
- 2018(10034)
- 2017(20127)
- 2016(10365)
- 2015(11587)
- 2014(11512)
- 2013(11306)
- 2012(10599)
- 2011(9763)
- 2010(10012)
- 2009(9337)
- 2008(9313)
- 2007(8342)
- 2006(7674)
- 2005(7150)
- 学科
- 济(44596)
- 经济(44562)
- 管理(33003)
- 业(29214)
- 企(24482)
- 企业(24482)
- 方法(15838)
- 数学(13719)
- 数学方法(13456)
- 财(12317)
- 农(12076)
- 中国(11354)
- 贸(10379)
- 贸易(10372)
- 易(10095)
- 业经(9561)
- 地方(9554)
- 制(9030)
- 策(9030)
- 务(7669)
- 理论(7657)
- 财务(7638)
- 财务管理(7627)
- 农业(7497)
- 银(7378)
- 银行(7374)
- 企业财务(7303)
- 行(7075)
- 融(6944)
- 金融(6944)
- 机构
- 学院(144685)
- 大学(144524)
- 济(63036)
- 经济(61645)
- 管理(58548)
- 研究(49759)
- 理学(48996)
- 理学院(48552)
- 管理学(47770)
- 管理学院(47473)
- 中国(40524)
- 财(31969)
- 京(30001)
- 科学(26228)
- 所(24129)
- 财经(24024)
- 中心(23989)
- 江(23132)
- 经(21741)
- 研究所(21135)
- 农(19626)
- 北京(19322)
- 范(18974)
- 师范(18871)
- 州(18775)
- 经济学(18427)
- 院(17769)
- 财经大学(17607)
- 业大(17073)
- 经济学院(16454)
- 基金
- 项目(89243)
- 科学(71393)
- 研究(70357)
- 基金(65241)
- 家(54875)
- 国家(54436)
- 科学基金(47593)
- 社会(44584)
- 社会科(42336)
- 社会科学(42329)
- 省(33982)
- 基金项目(32973)
- 教育(32439)
- 编号(30391)
- 自然(29134)
- 划(28617)
- 自然科(28496)
- 自然科学(28489)
- 自然科学基金(28012)
- 资助(27693)
- 成果(27106)
- 课题(20598)
- 部(20194)
- 重点(19587)
- 发(19302)
- 项目编号(19255)
- 创(18345)
- 性(18191)
- 国家社会(18145)
- 教育部(17915)
共检索到238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济生 冉生欣
本文以两国模型为基本分析框架,研究了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非单一货币合作区遭受随机性不对称冲击时的政策协调问题。作者构造了一个适合非单一货币区的通货膨胀规则,以最大化期望效用为政策目标得到了一个它在信息对称情形下的最优解,但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这样的最优解无法实现,只能选择一种次优的均衡解。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随机经济冲击 通货膨胀规则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海鸥 虞伟荣
现代西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理论指出 ,信息不对称和金融加速器效应是阻碍信贷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 ,这种情况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我国尤为突出。文章介绍和分析了这两个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有关概念 ,以及它们在我国的表现形式和影响 ,证明信贷传导不畅是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偏低的重要原因 ,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主要在于疏通信贷渠道中存在的货币政策传导障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胜 彭鑫瑶
本文发展了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模型,重点分析了基于不对称价格粘性下的最优货币政策问题。在假定本国实行LCP而外国实行PCP的情况下,我们发现国内外的生产力冲击对本国最优货币政策的影响更加复杂,其影响程度与货币需求弹性的大小密切相关。在纳什均衡时,外国货币当局拥有实施货币政策的占优策略,而本国最优货币政策则取决于外国货币当局的决策。此外,定价机制的不对称性导致了两国福利效应的差异,纳什均衡时本国居民遭受经济扭曲的福利损失要低于外国居民;而合作均衡则能有效地提高纳什均衡时两国总体的福利水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荣哲 农丽娜
资本流动的不对称管理对于货币政策制定者而言有利有弊。虽然这种管理模式有助于加快经济增长速度、降低失业率以及避免国际收支出现较大的逆差等等,但是它却使得资源配置效率下降。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和发展,政府也正在逐步地调整原有的资本流动管理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谭华清 琚璇
根据伯南克相关理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资产负债表渠道,一个是信贷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主要受利率影响,而信贷渠道是受到信贷可得量的影响。在完全市场化的货币市场,量的调整会导致利率的调整,这样,不管是调整货币量,还是调整利率都会影响这两个渠道。伯南克关于货币政策的描述有一个潜在的假设,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完全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耿识博 谢士强 董军
本文以凯恩斯宏观调控理论为基础,在乘数不对称和经济非均质性条件下,通过构建和比较货币政策区内不对称效应和区间不对称效应模型,揭示了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的不对称影响。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乘数 区域不对称效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政策的外溢效应凸显了国际协调的重要性,而全球化逆流泛起加大了政策国际协调的难度。经历各种波动和危机后,国际上已经建立了各种多边和双边协调机制,但一些经济体往往习惯于单打独斗甚至以邻为壑。这并不奇怪。一国宏观政策本身具有主权性、防御性、竞争性,他国难以控制,国际规则约束力也不如预期的强。因此,对任何经济体而言,关键在于能否因时而变,改革和完善自身的宏观政策,以提高政策的弹性和效率。
关键词:
国际协调 宏观审慎政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开军 张子刚
供应链是以资源外用为特征的集成企业网络,供应链管理强调用系统的观点提高整个供应链效率。对不对称信息环境下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明影响协调机制的因素和协调机制的任务,进而建立更为有效的协调机制。
关键词:
不对称信息 供应链管理 协调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玉燕 李帮义 丁立波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于丽娟 李雪 祝爱民
针对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层供应链,其中制造商拥有网络直销渠道和传统零售渠道组成的多渠道问题,运用stackelberg博弈分别进行了制造商和零售商需求信息不对称时二者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时的最优定价分析,结果表明分散控制会降低供应链的总体效率,继而为了提高多渠道供应链的效率,通过数量折扣模型对多渠道供应链进行协调定价,最后进行了算例验证及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数量折扣模型能使多渠道供应链中的制造商和传统零售商达到双赢,它是合理有效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蒲艳萍 邓佑甜
文章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指示变量,利用基于可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波分析就货币政策对我国东、中、西部经济的区域影响效应进行初评研究的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不对称性差异,货币政策对东部经济增长的效应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弱;货币供给对东、中、西部经就是增长的贡献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动趋势;货币供应量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晓夏
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在中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实践中表现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找到矛盾的成因,在形成这一效应的多个因素中,金融结构的区域差异原因尤为突出。借助国内新近的乘数货币政策效应不对称模型研究成果,详尽分析了其中的金融结构因素,从而论证金融结构的区域差异是形成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的重要原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伟进 胡春田
VAR模型实证显示货币政策对城乡居民消费存在显著不对称效应,乡村居民消费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程度较城镇居民更大且调整时间更长。为深入剖析货币政策城乡不对称效应的产生机制,文章从城乡区域的金融发展不平衡视角,提供了一个城乡居民具有资产配置选择差异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理论模型。结果显示:DSGE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出VAR模型中城乡居民消费对货币政策冲击具有不对称调整的脉冲响应路径;而城乡居民资产配置选择差异正是造成货币政策城乡不对称效应的重要解释因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海珍 王开阳
货币政策协调过程中,对经济前景的预测信息会对央行的策略选择有决定性影响。本文将非对称信息引入两国开放经济模型中,分析并比较不同信息共享策略与协调策略对国家产出与通胀波动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1)掌握信息优势的国家应当将对经济前景的预测信息分享给他国,这样经济冲击能充分反映在经济预期中,同时减少两国的产出与通胀波动;(2)在信息共享的条件下,货币政策协调能同时提高两国福利;(3)对于信息无法充分共享的情况,本文进一步给出了央行选择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条件;(4)多数情况下,更好的经济预测能力具有正外部性。以上结论启示我国央行应加强预期引导工作,并积极与国外央行和研究部门交流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彤
随着国际经济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货币政策差异不断形成资本套利空间,国际资本流动涉及国家的范围、规模和频率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国家货币的国际化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多极化,通过溢出效应对周边国家和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博弈均衡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与合作、缓解和逆转经济衰退提供有力的分析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