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2)
- 2023(9623)
- 2022(7936)
- 2021(7282)
- 2020(6317)
- 2019(13961)
- 2018(13683)
- 2017(26318)
- 2016(14033)
- 2015(15907)
- 2014(15781)
- 2013(15428)
- 2012(14015)
- 2011(12432)
- 2010(12898)
- 2009(12947)
- 2008(12500)
- 2007(11602)
- 2006(10551)
- 2005(10055)
- 学科
- 管理(59632)
- 业(53611)
- 济(48683)
- 经济(48592)
- 企(47911)
- 企业(47911)
- 融(28045)
- 金融(28043)
- 银(27377)
- 银行(27372)
- 行(26223)
- 财(25679)
- 中国(22020)
- 制(21518)
- 方法(20042)
- 务(19092)
- 财务(19045)
- 财务管理(19004)
- 企业财务(18199)
- 数学(16405)
- 数学方法(16250)
- 业经(14819)
- 体(12731)
- 农(11795)
- 中国金融(11359)
- 体制(11260)
- 险(11241)
- 保险(11150)
- 理论(10947)
- 度(10697)
- 机构
- 大学(193301)
- 学院(192155)
- 济(80050)
- 管理(79647)
- 经济(78054)
- 理学(64608)
- 理学院(64034)
- 管理学(63302)
- 管理学院(62896)
- 中国(59569)
- 研究(57469)
- 财(49512)
- 京(40286)
- 财经(36497)
- 经(32895)
- 中心(31395)
- 江(31353)
- 科学(29695)
- 财经大学(27303)
- 所(27293)
- 州(25808)
- 银(25748)
- 北京(25535)
- 经济学(25232)
- 融(24922)
- 银行(24776)
- 金融(24457)
- 农(23896)
- 研究所(23593)
- 行(23308)
- 基金
- 项目(116085)
- 科学(92125)
- 研究(89026)
- 基金(86067)
- 家(72214)
- 国家(71601)
- 科学基金(63472)
- 社会(57996)
- 社会科(55077)
- 社会科学(55065)
- 基金项目(44832)
- 省(44217)
- 教育(40233)
- 自然(39194)
- 自然科(38324)
- 自然科学(38317)
- 自然科学基金(37693)
- 编号(36897)
- 划(36320)
- 资助(35478)
- 成果(32136)
- 制(28553)
- 部(26292)
- 重点(25334)
- 创(24571)
- 项目编号(24522)
- 课题(24435)
- 国家社会(24403)
- 性(24310)
- 教育部(23654)
共检索到322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晓菊
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此起彼伏,金融市场不稳定因素剧增。近二、三年来持续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经济危机、巴西的金融动荡、日本、韩国、泰国的大量企业和金融机构倒闭,从不同角度证明了金融风险对经济稳定发展和银行稳健经营的威胁与挑战。随着经济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新华
林业保险经营的最大挑战是对风险的控制。林农和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林农投保时产生逆向选择偏好,并引发道德风险的根本原因。分析林业保险的信息不对称条件,可以从政府对林业保险准公共产品的特性进行政策补贴,建立多元化风险控制主体,通过合理的保险经营模式等方面降低道德风险,控制林业保险的整体风险。
关键词:
林业保险 风险控制 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鲍星 李巍 李泉
本文通过网络爬虫构建商业银行金融科技运用指数,利用2013-2018年中国银行业的数据,研究金融科技运用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商业银行金融科技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水平、改善银企信贷层面信息不对称,进而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对于信贷结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银行,金融科技运用的技术红利更高,能够有效缓解其信贷风险。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干胜道 王磊
审计风险来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信息不对称。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与方法对我国政府审计风险的控制提出了一些对策,如构造政府审计信息平台、建立和完善审计日记和复审制度等。
关键词:
政府审计 信息不对称 审计风险 逆向选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琳 施建军
文章研究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形式及其形成诱因,分析信息不对称对电子商务风险的作用过程,最后提出电子商务风险控制的基本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孜山 周文 李友爱
金融业经营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金融业蕴藏着较大的风险。我国金融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间接融资,即商业银行放款的形式进行的,这使得商业银行成为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承担者,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银行业风险。因此,本文以银行业风险为对象,从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角度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海珍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加上家庭结构小型化和空巢家庭增加,使得住房反抵押贷款这种养老方式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但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反抵押贷款市场上存在着逆选择现象与道德风险。文章从经济学角度,运用图形和数学模型分析住房反抵押贷款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风险的机理及其所引发的后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防范措施。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露 李勇建
信息不对称风险广泛存在于保兑仓融资过程当中,本文运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刻画融资系统成员关系,运用动态规划优化分析方法求解对应博弈均衡策略。总结出需求信息不对称的三种表现形式:信息造假,信息优势及信息隐匿,分析各类信息不对称情形对融资系统所造成影响,并相应提出实现信息显示功能的契约甄别机制。研究表明:零售商可从信息不对称中获取巨大信息优势,但对其他成员造成损害,其中信息隐匿对生产商损害程度更高;二部定价机制可实现信息甄别,但生产商须为之付出信息租金,造成效率损失;而合理参数设定下的二部定价加回购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改进融资系统及各成员收益,甚至达到次协调状态,最终实现融资成员收益的帕累托改进。本研究对于控制供应链融资中的信息风险、改善融资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曲智超
信息不对称是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在金融衍生工具公司内部、交易者、经纪机构、监管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容易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通过分析衍生工具公司内部所有者与交易员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说明了收益比率和风险选择是造成交易员过度承担风险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金融衍生工具 信息不对称 风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向文华
因为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加剧;解决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办法是增加信息的透明度,改变传统的监管方式,加强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审慎监管,以消解金融风险的累积和防范金融危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心来
相机控制权安排是风险投资合约的中心问题之一。在风险资本融资时,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问题。创业家向风险资本家转移的控制权是显示其类型的信号,这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问题。拥有相机控制权的风险资本家会根据事后的信息决定是否对风险企业进行干预。如果进行干预,创业家得不到私人利益。因此,风险资本家拥有相机控制权,对好创业家来说,成本是很低的,对坏创业家而言,是很大的威胁,从而使好创业家得到融资的同时,减少了坏创业家进行融资的可能性。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风险企业 相机控制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荣贞 殷元星 王帅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之一,P2P网络借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和个人融资难问题。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P2P网络借贷平台面临的跑路、诈骗和"庞氏骗局"等问题也愈发严重。本文对国内外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运营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挖掘其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并通过信贷"柠檬"模型分析了平台中风险问题的形成机制,进而提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防控措施:完善平台信用评价体系,构建平台抵押担保体系,建立平台五元三层监管体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荣贞 殷元星 王帅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之一,P2P网络借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和个人融资难问题。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P2P网络借贷平台面临的跑路、诈骗和"庞氏骗局"等问题也愈发严重。本文对国内外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运营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挖掘其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并通过信贷"柠檬"模型分析了平台中风险问题的形成机制,进而提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防控措施:完善平台信用评价体系,构建平台抵押担保体系,建立平台五元三层监管体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蕾 张向丽 池国华
本文以2007-2015年A股上市银行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和动态面板模型检验内部控制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能够显著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的风险防控作用在系统重要性银行中更加显著;进一步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两个视角,探究内部控制抑制银行信贷风险的具体路径,结果发现,代理成本在内部控制抑制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而信息不对称并没有发挥这一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