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8)
2023(9057)
2022(7402)
2021(6980)
2020(5963)
2019(13591)
2018(13448)
2017(26526)
2016(13464)
2015(15101)
2014(14728)
2013(13987)
2012(12420)
2011(10566)
2010(10144)
2009(9029)
2008(8296)
2007(6632)
2006(5294)
2005(4272)
作者
(33352)
(27788)
(27495)
(26305)
(17677)
(13087)
(12784)
(10927)
(10771)
(9639)
(9635)
(9292)
(8672)
(8362)
(8335)
(8324)
(8128)
(8123)
(8091)
(7821)
(6564)
(6533)
(6431)
(6395)
(6308)
(6163)
(5986)
(5866)
(5574)
(5409)
学科
(50918)
经济(50871)
管理(42112)
(38964)
(33214)
企业(33214)
方法(28404)
数学(25466)
数学方法(25122)
(16172)
(12551)
中国(12195)
业经(12092)
(11522)
财务(11483)
财务管理(11449)
企业财务(10953)
(10862)
(10494)
银行(10491)
(9913)
(9832)
金融(9829)
(9491)
贸易(9487)
(9269)
理论(8601)
农业(8595)
技术(8508)
(7923)
机构
大学(175247)
学院(173774)
管理(77198)
(72264)
经济(70989)
理学(67459)
理学院(66903)
管理学(65910)
管理学院(65563)
研究(47503)
中国(41294)
(34172)
(33768)
财经(28396)
中心(27144)
科学(26474)
(26159)
(23829)
业大(23279)
经济学(23004)
(21988)
财经大学(21755)
经济学院(21022)
(20817)
师范(20632)
商学(20261)
商学院(20080)
经济管理(19834)
北京(19805)
(19724)
基金
项目(129309)
科学(104872)
基金(98005)
研究(96813)
(83836)
国家(83179)
科学基金(74636)
社会(64546)
社会科(61442)
社会科学(61429)
基金项目(52548)
(48957)
自然(47715)
自然科(46738)
自然科学(46728)
自然科学基金(45910)
教育(44963)
(41164)
编号(39418)
资助(38408)
成果(30574)
(29646)
重点(28284)
国家社会(27906)
(27821)
教育部(26633)
(26467)
人文(26374)
创新(25971)
项目编号(25698)
期刊
(65695)
经济(65695)
研究(45713)
(28060)
中国(26467)
管理(26048)
学报(22586)
(22282)
金融(22282)
科学(20982)
大学(18344)
(18225)
学学(17171)
技术(15914)
教育(14559)
财经(13656)
农业(11830)
(11633)
业经(11461)
图书(11398)
经济研究(11002)
理论(10855)
实践(10186)
(10186)
情报(9820)
财会(9400)
问题(8669)
技术经济(7997)
统计(7803)
会计(7707)
共检索到238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阳  黄皖璇  罗荣华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发布贷款公告后的股价反应为切入点,探究了不同贷款安排下的监督作用。结果显示,首先,无论获得单一还是共同授信,公司市场价值都会显著下降,说明贷款难以对我国上市公司发挥甄别和监督作用。其次,共同授信的股价反应甚至比单一贷款更加负面,原因在于共同授信银行之间的非合作会引发竞相放贷、再协商成本上升等问题,且资金来源的增加更易导致关联交易和掏空,使得贷款监督作用进一步恶化。最后,当共同授信中第一大银行贷款比例较高时公司价值下降最多,此时集中的贷款结构及重点监督虽然有助于提升监督效率,但同时也会向市场传达出借款人信息不对称更加严重的信号,且监督收益不能覆盖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擎  蔡栋梁  
在银行信贷市场上,企业变换贷款银行是否存在转移成本进而影响其贷款决策?本文通过事件研究发现,续新贷款的超额收益显著高于新贷款的超额收益,间接证明了我国信贷市场上存在转移成本,并且该转移成本随企业特征与贷款特征变化而不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白世贞  张琳  
不对称信息下物流服务供应链质量监督是物流服务供应链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考虑一个物流服务提供商和集成商的供应链结构,在对称信息下质量监督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对称信息下Bayes-Nash均衡模型并给出了均衡解,模型进一步考虑了引入物流服务集成商本身受到惩罚因素及提供商之间竞争因素对质量监督的影响,分别得出了新的Bayes-Nash均衡解。此外,对比了引入这两种因素前后提供商和集成商质量决策的变化并给出了提高物流服务供应链质量水平的措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彭海珍  任荣明  
在管制背景中 ,管制者和企业双方之间总是存在不对称信息 ,激励相容机制可以诱导企业报告真实情况且对所有人都是最优的选择。然而 ,在一个完整的、有效的激励相容管制机制设计中 ,不仅要考虑不对称信息问题 ,还必须考虑管制者对企业服从行为的监督承诺问题。本文以对企业的环境管制为背景 ,研究在同时出现不对称信息和管制者监督执行两方面问题的情形下 ,最优激励相容环境管制的设计 ,并且和最优一致环境管制的设计进行比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毛锦  肖泉  蔡淑琴  
本文以银行抵/质押借款合同设计为研究对象,将关于企业在信用评级中未考察的新信息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在模型中考虑因其变化而产生信息不对称状况的变化,进而对银行决策以及信用风险的影响;引入信息不对称度和信息准确度,分析银行贷款决策,提出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银行合约设计模型。最后指出模型在银行贷款实际中的应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隽  
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普遍存在于金融市场中,由于对企业信息掌握的不对称给银行发放贷款带来重大的风险隐患,农村信用社的脆弱风险防范体系更加要着重提防信息不对称对信贷发放的负面影响,将由此而带来的信贷风险将至最低成为了农村信用社的迫切需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宋怡欣  
按揭贷款市场的主要风险来源于信息不对称。外部监管与内部风控缺一不可,国内立法崇尚以解决市场缺陷为核心的实用主义立法,注重外部监管;国外强调建立自由市场,由此形成强调形式主义的内部风控立法,两者在基础制度、表外业务制度与系统性风险制度三个层面构成了风控体系。就我国而言风控体系的发展目标是外部监管的间接化与风控行为的自主化,但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侧重点存在差异。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毅  向党  
项目贷款因其周期长、额度大,历来是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重点;同时,又因其收益期长、综合收益较高且稳定,成为各家商业银行营销的热点。然而信息不对称问题在项目贷款中的影响十分明显。项目业主可能对项目的建设投资、开工时机和预期收益有良好的把握,而银行相对处于信息缺乏的弱势地位。项目评估的准确度直接影响信贷审批决
[期刊] 征信  [作者] 金虎斌  王璐  
房地产市场上房地产企业、消费者、银行和地方政府等各种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表现出形形色色的违法违规失信行为,最终引起房地产市场价格机制失灵、效率低下。因此,今后应建立房地产企业征信体系,建立规范化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的信用评级和对房地产企业的监管;同时,不断完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凯思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村土地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同时也间接影响着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与国家粮食安全。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着诸多问题。对此,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助力城乡统筹发展,各地区还需要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出发,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璇  
我国基层财政支出监督仍然存在财政支出监督效率不高,道德风险突出等情况。究其原因,在于财政支出监督系统的不完善,造成了监督方和被监督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增加财政支出监督的风险。基于此,文章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视角入手,分析我国基层财政支出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区块链技术的手段,破解基层财政支出监督信息化建设中的不足,对基层财政支出监督信息化体系进行重构,实现监管信息的对称,为基层财政支出监督信息化建设提供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科  裴平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和贷款人类型的视角,选取"人人贷"平台数据,对网络借贷平台上贷款人羊群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网络借贷平台上存在着贷款人羊群效应,2012年后,平台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信息不对称是影响贷款人羊群效应的重要因素,其中,硬信息的不对称会强化贷款人羊群效应,在硬信息不足的情况下,软信息的不对称也会加剧这种效应。贷款人专业能力对羊群效应具有显著影响,贷款频次较低或新近注册的贷款人表现出更强的羊群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江龙  
本文依据公共财政学原理和契约经济学及委托一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来探讨财政监督制度安排的理论依据,以期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公共财政下财政监督制度产生的内在规律,搞好财政监督制度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和解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锦淼  刘倩  郭升  
人民银行会计联行监督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会计联行风险的主要诱因。人类有限性、制度安排、被监督者篡改会计信息、监督者个体能力存在差异等是产生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原因。抑制会计联行监督中信息不对称的路径选择有实施持续动态的监督、加强沟通、实行诚信承诺、提高监督者信息甄别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君君  赵贵玉  
通过对银企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贷款供需情况进行分析,指出由于软信息所反映的企业未来价值是隐性的,因此规模匹配只能在有限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本文认为:中小企业申请的贷款数额相对于其自身规模及债务清偿能力过大,是其难以从银行获得足够资金支持的原因;分散和转移银行提供超过中小企业债务清偿能力的贷款的风险才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有效途径。据此,本文提出两种新型的银行贷款风险分散和转移模式——还贷保险模式和股权激励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