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46)
2023(4612)
2022(3672)
2021(3564)
2020(2819)
2019(6223)
2018(6354)
2017(12216)
2016(6492)
2015(7173)
2014(7089)
2013(7130)
2012(6542)
2011(6090)
2010(6231)
2009(5920)
2008(5886)
2007(5578)
2006(5224)
2005(4616)
作者
(18438)
(16371)
(15600)
(14844)
(9552)
(7727)
(6961)
(6166)
(6122)
(5649)
(5393)
(5255)
(4890)
(4861)
(4767)
(4687)
(4674)
(4563)
(4308)
(4306)
(3999)
(3997)
(3899)
(3833)
(3745)
(3663)
(3574)
(3331)
(3266)
(3258)
学科
(47655)
农业(31836)
(31296)
经济(31274)
(29604)
业经(15461)
管理(14346)
农业经济(12213)
(9352)
企业(9352)
(9306)
农村(9289)
(8824)
方法(8021)
发展(7749)
(7747)
建设(7240)
地方(7085)
(7071)
数学(6968)
土地(6938)
数学方法(6908)
中国(6904)
及其(6541)
(6527)
劳动(6527)
农业劳动(6307)
收入(6186)
(6156)
人口(6079)
机构
学院(97412)
大学(91312)
(40649)
管理(40541)
(40266)
经济(39480)
理学(35019)
理学院(34760)
管理学(34268)
管理学院(34109)
研究(30634)
农业(30335)
中国(26683)
业大(22795)
农业大学(18510)
科学(18419)
(18179)
中心(17176)
(15982)
(15396)
(15110)
经济管理(14422)
(14119)
研究所(13467)
(12507)
师范(12435)
(12410)
财经(12401)
(12359)
(11963)
基金
项目(64175)
研究(50987)
科学(50647)
基金(46384)
(39576)
国家(39091)
科学基金(33799)
社会(33147)
社会科(30799)
社会科学(30793)
(26795)
(25679)
基金项目(25311)
编号(24259)
教育(20449)
(20223)
自然(19807)
成果(19434)
自然科(19318)
自然科学(19316)
自然科学基金(19001)
资助(16996)
(14973)
(14088)
(13789)
国家社会(13755)
课题(13680)
(13311)
(13211)
重点(13178)
期刊
(52906)
经济(52906)
(50143)
农业(34184)
研究(22785)
中国(22186)
业经(17369)
学报(16394)
科学(14741)
(14426)
农业经济(14158)
农村(13238)
(13238)
大学(13054)
学学(12519)
(12046)
金融(12046)
(11082)
农村经济(8905)
问题(8348)
(8333)
管理(7939)
图书(7825)
世界(7458)
社会(7314)
经济问题(7234)
技术(7001)
社会科(6972)
社会科学(6972)
业大(6299)
共检索到148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葆春  熊伟  
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农村经济主体之间广泛而大量地存在着“低诚信度”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完善。诚信缺失的行为选择与信息不对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农村经济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现象表现在许多方面,并由此导致了经济主体诚信缺失行为选择,阻碍农村经济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在广大农村界定明晰产权,建设社会信用制度,增强法律和行政监管力度,优化文化道德环境,构建农村诚信信息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葆春  方天堃  
一、问题的引出 近来,以张维迎、林毅夫、吴敬琏等为代表的诸多经济学家都十分关注中国的诚信缺失以及信用体系建立的问题。林毅夫在《后发国家如何建立信用体系?》一文中指出:"信用问题已经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这是目前的共识……中国的信用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领域:国有企业的三角债,国有银行的呆帐、坏帐,上市公司的虚假信息以及中介机构的元信誉等等。"张维迎在《产权、政府与信誉》、《信息、信任与法律》等书中,都阐述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宏山  
营销道德的缺失干扰了人们正常生活,阻碍了社会健康发展,诚信成为当今社会一个热点问题。从信息不对称理论看,当今营销道德的失范,经济人动机是诱因,信息不对称是必要条件,失范的营销活动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也劣化了资源配置,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治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爱东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生命和灵魂 ,保险经营和服务最根本的要求是诚信原则。完善诚信体系、规范诚信秩序是当前中国保险体制改革和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要构建中国保险诚信体系 ,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改善信用秩序 ,惩戒失信行为 ;必须确立诚信体系的征信制度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建立健全企业与个人的信用评级制度 ,规范市场信息传递机制 ;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推进、培育信用中介机构的建立 ,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来规范信用中介机构的运作 ;必须建立和健全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机制和自律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海林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就举世瞩目。但不可否认,也带来了三大问题:一是收入两极分化,差距过大;二是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三是道德滑坡,拜金主义蔓延。诚信缺失可能属于上述第三大问题中的一个小问题。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由此我想起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2000年4月,我到英格兰中央银行参加培训,来函中明确宾馆住宿费由中英双方各承担一半,但相关负责人员和我都忽略了,以为对方全部承担。我自己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海燕  李宁  
文章分析了当代会计诚信缺乏的原因并提出了对应措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桂英  
近几年来,会计诚信缺失象毒瘤一样蔓延。知名国际会计公司安达信造假丑闻,震惊了世界。会计造假手段多种多样,不断翻新:虚假注册资金、骗取上市资格、套取国家资金、隐瞒各项收入、虚增虚减利润、逃避国家税务、逃废银行债务等。会计信息失真一般由两种情况造成:一是会计工作失误。会计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吕俊藏  
本文从伦理、经济、法律三个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诚信纳税缺失的原因。文章认为,纳税人首先是一个“社会的人”,社会的文化背景以及传统习惯会影响其对善恶的判断,进而形成指导其行为的道德意识;同时纳税人又是一个“理性的人”,社会的经济、法律制度以及税收征管手段的强弱都会对其经济行为产生制约或推进作用。因此,构建诚信纳税体系须从多方面入手,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燕  李晏墅  
当前广泛存在的诚信危机正严重阻碍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要促进合作的形成和市场的有序运行,提高社会或组织中个体的道德信念水平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首先运用博弈论的研究工具探讨了道德信念内在激励的作用机理,详尽地分析了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主要决定及影响因素,并进而提出了诚信缺失的道德治理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俞萍  
经济活动主体相互的诚信保障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转的道德基础。然而,现实中我国"诚信缺失"的严重现象表明,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讲诚实、守信用的社会体系已势在必行。具体而言,应建立守信奖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大力加强信用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建立信用信息管理制度、企业信用评级制度、组建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等,以形成良好的信用防范机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吉鹏  
在市场经济时代,无论是从民众意识层来说,还是从技术、商业环境来讲,小农经济文化的"诚信"体系已无法支撑现代企业发展。企业的诚信问题一直是社会讨论不休的热点话题。大量的不诚信行为,也许不仅是世风日下、是非不清甚至道德沦丧这么简单,笔者认为,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小农经济文化不适应现代经济要求的一个具体表现。由小农经济文化"自律"理念构建的诚信体系,无法发挥市场经济的契约约束效力,自然无法兼顾多方利益。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玉梅  王昌昊  王倩  
近年来,我国民间融资中各参与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逐渐加剧。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民间融资中介的风险控制能力越弱、借款人的违约风险越大和违约成本越小,借款人的还款概率就越低。信息不对称导致委托代理问题,破坏权利义务的对等关系,弱化自律他律效果,引发民间融资高风险。只有将公正、平等、诚信等金融伦理核心理念贯穿于民间融资各主体及融资全过程,才能有效防范民间融资风险。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岳凤霞  
听力通道缺失者在左右轴线水平维度与垂直维度存在英语时空隐喻不对称现象:在左右轴线水平维度形成了与健听者类似的"左—过去"、"右—将来"的英语时空隐喻;在垂直维度并未形成与健听者类似的"上—过去"、"下—将来"的英语时空隐喻。学习和使用手语帮助听力通道缺失者形成了左右轴线水平维度英语时空隐喻,却阻碍了其垂直维度英语时空隐喻的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