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36)
- 2023(10983)
- 2022(9183)
- 2021(8868)
- 2020(7416)
- 2019(17075)
- 2018(16594)
- 2017(32170)
- 2016(16517)
- 2015(18787)
- 2014(18298)
- 2013(17859)
- 2012(16280)
- 2011(14514)
- 2010(13836)
- 2009(12592)
- 2008(11984)
- 2007(10016)
- 2006(8424)
- 2005(7515)
- 学科
- 济(72577)
- 经济(72510)
- 管理(49850)
- 业(46691)
- 企(38516)
- 企业(38516)
- 方法(38177)
- 数学(34889)
- 数学方法(34533)
- 中国(20552)
- 财(20020)
- 农(17048)
- 贸(15573)
- 贸易(15561)
- 易(15257)
- 业经(14266)
- 务(13513)
- 财务(13472)
- 财务管理(13446)
- 企业财务(12919)
- 制(12655)
- 融(11913)
- 金融(11912)
- 银(11677)
- 银行(11674)
- 行(11068)
- 农业(10865)
- 学(10859)
- 环境(10127)
- 技术(9998)
- 机构
- 大学(235051)
- 学院(230433)
- 济(108074)
- 经济(106527)
- 管理(96733)
- 理学(83914)
- 理学院(83172)
- 管理学(82031)
- 管理学院(81579)
- 研究(75211)
- 中国(62044)
- 财(49207)
- 京(47845)
- 财经(40470)
- 科学(40169)
- 经(37339)
- 中心(36537)
- 经济学(35444)
- 所(34631)
- 经济学院(32130)
- 研究所(31350)
- 财经大学(30741)
- 农(30145)
- 北京(29933)
- 江(29893)
- 业大(29468)
- 院(27031)
- 范(26445)
- 商学(26359)
- 师范(26209)
- 基金
- 项目(160697)
- 科学(130011)
- 基金(124018)
- 研究(118103)
- 家(107198)
- 国家(106446)
- 科学基金(93772)
- 社会(80321)
- 社会科(76586)
- 社会科学(76568)
- 基金项目(64810)
- 自然(59494)
- 自然科(58230)
- 自然科学(58217)
- 自然科学基金(57250)
- 省(56971)
- 教育(53708)
- 资助(51282)
- 划(49270)
- 编号(45702)
- 部(38019)
- 成果(36044)
- 国家社会(35740)
- 重点(35198)
- 教育部(33832)
- 创(33732)
- 发(33116)
- 人文(32515)
- 创新(31760)
- 大学(31500)
- 期刊
- 济(104559)
- 经济(104559)
- 研究(66946)
- 中国(39353)
- 财(38813)
- 管理(34937)
- 学报(30865)
- 科学(30262)
- 农(25160)
- 融(24703)
- 金融(24703)
- 大学(24560)
- 学学(22946)
- 财经(20859)
- 技术(19894)
- 经济研究(18805)
- 经(17886)
- 农业(17510)
- 教育(15713)
- 业经(14733)
- 问题(14152)
- 贸(13958)
- 理论(13111)
- 图书(12929)
- 统计(12590)
- 世界(12427)
- 国际(12419)
- 技术经济(11765)
- 实践(11610)
- 践(11610)
共检索到332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雪莹 焦健
担保是解决债券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机制。逆向选择理论强调担保能够缓解事前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理论则强调担保有助于解决事后信息不对称。两种理论对于债务人风险程度与采取担保的可能性、担保与债务利率之间的关系给出不同的预测。文章以2008-2015年间中国债券市场的实际数据为样本对以上两类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在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研究发现,债券发行人风险越高,越有可能采取担保;在控制其它因素的情况下,相较于同一债券信用评级的无担保债券,担保债券具有较高的发行利差。研究结果表明道德风险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债券发行人的担保行为。
关键词:
债券担保 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芳 周红
担保和审计是债务契约的重要构成,理解两者的关系对于提高债务契约效率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至关重要。本文以2008年至2013年中国债券市场非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不同担保方式与独立审计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关联方担保与高质量审计显著正相关,同属地方国资委企业担保与高质量审计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只有在提供关联方担保的企业中,高质量审计才能显著降低债券融资成本。上述结果说明,当企业采用具有正面效应的担保方式时,担保与独立审计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当企业采用具有负面效应的担保方式时,独立审计能够作为一种补充机制以缓解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代理冲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章向东 陈林峰
本文采取卡方检验的方法,结合国内的数据和实际情况对迁移矩阵的级别进行有效性检验以及研究能否按照组别划分来进行验证,并且对不同行业的迁移矩阵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对信用评级迁移矩阵分析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
债券市场 信用评级 迁移有效性 迁移矩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素杰
文章探讨了债券通对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的意义。首先,介绍了债券通的概念、运作方式及其作为一个投资渠道的特点。接着,从扩大投资者基础、提高市场流动性、提升国际化水平和促进市场发展与成熟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债券通对中国债券市场的积极影响。最后,提出了优化债券通运行的建议,包括优化运行机制和加强监管与风险管理。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石峰 秦磊
为了对中国债券市场动态利率期限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技术构建了中国债券市场动态利率模型。本文模型根据数据的可观测结构进行建模,通过迭代计算寻找不可观测状态变量的最优估计值和隐含参数,很好地解决了传统计量方法中因为变量不可观测而无法获得真实数据所带来的研究困难。同时通过模型有效性的模拟实验和中国债券市场同业拆借利率的实证研究,证明了模型对利率期限结构在一段时间内的动态变化估计结果准确,在建模样本期内利率的动态变化能够得到有效的分析和预测。本文的研究为中国债券市场动态利率管理和定价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的解决渠道。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荟竹 李文伟
本文研究了债券市场分割与信息有效性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债券市场的分割通过流动性损失和信息不对称两个渠道,影响了价格的信息有效性。在实证分析中,本文采用重标极差分析法对债券市场信息效率进行度量,并以同一债券在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间的绝对价差度量信息不对称程度,同时以债券成交量、成交频率度量流动性。本文利用跨市场债券数据,通过非平衡面板模型证明了在分割债券市场中,两市场定价偏离程度与信息有效性存在负相关关系,而流动性则与信息有效性呈现正相关关系。本研究成果对提高债券市场的价格信息发现功能等领域的研究及政策制定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市场分割 信息有效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英富 李梦寒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存在明显的市场分割现象和非均衡性。我国债券市场必须转型,即:将分割的债券市场转变为统一的债券市场,将非均衡的债券市场转变为均衡的债券市场。
关键词:
债券市场 市场分割 非均衡性 转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世武 邢丽
债券向来被认为是一种风险较低、收益稳定的投资对象,但是如果其定价出现偏差,一样会带来较高的风险。目前研究债券定价的文献大多数都集中在二级市场债券流通价格的估计上,而债券在发行时价格的合理与否却鲜有人关注,以至于某些券种在上市后的价格与发行时相比有较大的波动。文章着重研究不同种类的债券在一级市场上发行定价以及在二级市场上市的合理价格等问题,应用现金流贴现的思想,结合不同种类债券的特点,介绍几种定价模型,对不同定价方法在我国债券市场上应用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几点提高定价准确性的建议。
关键词:
新债发行 定价模型 定价方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一鸣 王立夫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成熟有效的债券市场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中国债券市场配置效率如何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借用Wurgler资本配置效率度量思路,加入债券融资惯性和其他财务指标变化构建一个影响债券融资的动态面板模型,探究不同行业债券融资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从动态角度分析不同年份的债券配置效率变化。本文通过实证发现:中国债券市场配置效率总体水平偏低,地方国有企业债券资金主要流向了盈利能力下降的行业;债券市场融资存在显著的惯性效应,过去融资增长较快的行业将延续较高增长势头;债券市场配置效率波动较大,但2016年之后债劵市场整体配置效率得到提高,尤其是中央国有企业债券市场受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博森 吕元稹 叶永新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的违约现象呈增加趋势,如何合理估计债券价格,有效度量政府隐性担保,保障投资者权益成为市场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可违约债券CIR仿射定价模型基础上引入政府隐性担保作用,并运用卡尔曼滤波法对该隐性担保作用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1)自2011年地方国有企业债、中央国有企业债和民营企业债开始频繁交易以来,政府隐性担保长期显著存在于我国债券市场中;(2)市场对于隐性担保预期理性,具体表现为不同信用评级、不同债券种类间隐性担保水平有明显区别:AA评级中央企业债和地方国有企业债的定价中,分别隐含着对应政府以39.9%和6.7%概率进行的隐性担保,而类似隐性担保在AA+评级中央企业债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丽
分析公司债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后果和处理方式的特点,以及政府在减少公司债券市场信息不对称方面应该发挥的作用。指出我国政府对公司债券的利率管制和强制担保要求等不当干预加重了公司债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阻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建议取消政府在公司债券市场上的不当干预、将公司债券的主要投资者定位于机构投资者、完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公司债券 信息不对称 政府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涛
中国债券市场的回顾与展望刘涛债券作为国家、银行和企业向社会直接融资的一种手段,作为城乡居民和机构投资者投资的一种金融商品,近几年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青睐。但是,当我们走过1993年之后,回顾我国的债券市场不难发现,1993年是我国债券市场较为清冷、...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小锐 翟旭东
中国债券市场的风险与收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小锐,翟旭东自1981年我国首次发行国库券以来,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已经历了13个年头。在这13年中,债券种类由1981年时的国库券一种发展为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国家代理机构债券、外币债券等五大类共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