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2)
- 2023(9502)
- 2022(8262)
- 2021(7793)
- 2020(6806)
- 2019(15685)
- 2018(15480)
- 2017(29730)
- 2016(15225)
- 2015(17031)
- 2014(16720)
- 2013(16093)
- 2012(14310)
- 2011(12500)
- 2010(12164)
- 2009(10940)
- 2008(10483)
- 2007(8653)
- 2006(7065)
- 2005(5603)
- 学科
- 济(64149)
- 经济(64089)
- 管理(53694)
- 业(49927)
- 企(43767)
- 企业(43767)
- 方法(37724)
- 数学(34092)
- 数学方法(33536)
- 财(18138)
- 农(14384)
- 务(13403)
- 业经(13378)
- 财务(13344)
- 中国(13340)
- 财务管理(13319)
- 企业财务(12701)
- 贸(11662)
- 贸易(11659)
- 学(11433)
- 易(11358)
- 理论(11175)
- 技术(10144)
- 和(9849)
- 农业(9678)
- 环境(9601)
- 地方(9415)
- 销(9384)
- 供销(9381)
- 制(8818)
- 机构
- 大学(210736)
- 学院(209860)
- 管理(91995)
- 济(84099)
- 经济(82619)
- 理学(81347)
- 理学院(80594)
- 管理学(78872)
- 管理学院(78493)
- 研究(58337)
- 中国(44164)
- 京(41509)
- 财(38028)
- 科学(35613)
- 财经(31910)
- 业大(30679)
- 中心(29745)
- 经(29286)
- 农(28082)
- 江(27844)
- 所(26431)
- 经济学(25587)
- 北京(24942)
- 范(24846)
- 师范(24509)
- 商学(24275)
- 财经大学(24243)
- 研究所(24211)
- 商学院(24052)
- 经济管理(23658)
- 基金
- 项目(155002)
- 科学(124818)
- 基金(116677)
- 研究(110762)
- 家(101071)
- 国家(100288)
- 科学基金(89538)
- 社会(71985)
- 社会科(68486)
- 社会科学(68471)
- 基金项目(61927)
- 自然(60594)
- 省(59808)
- 自然科(59205)
- 自然科学(59188)
- 自然科学基金(58175)
- 教育(52858)
- 划(50008)
- 资助(48124)
- 编号(44095)
- 部(34626)
- 重点(34022)
- 成果(33497)
- 创(32797)
- 发(30935)
- 教育部(30652)
- 创新(30581)
- 科研(30522)
- 国家社会(30274)
- 大学(30121)
共检索到279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雅婷 李自杰 张般若
以2003—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以中国高铁开通的“准自然实验”为契机,衡量信息不对称的改变对企业供应商关系型交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地级市的高铁开通显著降低了企业供应商关系型交易,且经过工具变量等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此外,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情况下,高铁对供应商关系型交易的影响更显著;从企业特质角度进行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非国有企业以及市场竞争压力较大的企业,高铁对供应商关系型交易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论表明,高铁有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间关系型交易行为,降低企业供应链风险,促进市场化交易。实证结果凸显了软信息对于企业交易模式选择和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克平 孔东民 杨薇
本文利用中国高铁开通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高铁开通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著提高了所在地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在利用安慰剂检验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对于内部控制质量较弱、外部监管较弱的企业以及国有企业,高铁开通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开通有助于降低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监督成本,进而提高会计稳健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监管机构和企业如何提高会计稳健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对准则制定机构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以发挥会计稳健性的作用亦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铁 会计稳健性 资本市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吉赟 杨青
本文采集了2006-2016年中国200个地级市高铁开通站点的数据,并与1559家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匹配,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高铁开通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通车之后,沿线公司的专利授权、专利申请数量显著增加,且主要由发明专利驱动。机制分析发现高铁开通提升了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技术员工在沿线企业的占比。此外,异质性研究发现,高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位于大中型城市的企业和属于高创新强度行业的企业。本文较细致地研究了高铁开通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且揭示了高铁对人力资本的运输效应。
关键词:
高铁 高技能劳动力 企业创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姚圣 洪媛
分析师预测存在"本地优势"的现象,高铁开通带来的空间压缩、地理易达性是否会对分析师的预测行为产生影响?基于信息不对称角度,采用地级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4年的数据,检验高铁开通前后分析师预测偏差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所在城市高铁开通后分析师对该地区企业的预测偏差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高铁效应对欠发达地区企业和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企业带来的影响更加显著。此外,通过路径分析发现高铁开通显著增加了企业的分析师关注度和调研次数,揭示了高铁开通对分析师预测偏差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既是对企业层面研究高铁效应的理论补充,同时也是对分析师预测偏差地理影响因素研究的拓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傅国林 潘雄锋 陈禹
从信号理论出发,提出境外投资者可以作为信号帮助政府筛选企业从而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基于我国"沪港通"的准自然实验为本文提供了"干净"的实证场景,定量结果显示:沪股通标的的企业获得政府研发资助的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特别是在规模较小、处于高科技领域和无形资产构成较高的企业中。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基于此情景下的政府研发资助企业更可能高效地使用政府资助资金并提升企业绩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饶品贵 王得力 李晓溪
高铁开通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从而降低企业获取信息的机会成本、直接的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这使得企业有动机调整现有的供应商分布。本文利用中国高铁开通的"准自然实验",基于双重差分模型(DID)的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所在城市开通高铁后,企业与供应商的平均地理距离明显增加,供应商的分布也更为分散;为解决内生性问题,本文基于城市地理特征构造工具变量,并发现了一致的结果。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行业竞争程度较高、民营企业、制造业企业和供应商集中度较低的样本中,高铁开通对供应商分布的影响更为明显。针对其具体作用机制,本文发现高铁开通的影响主要见诸于有机场、互联网普及率较高以及铁路货运量增加的地区,表明高铁开通强化了信息环境对供应商分布的影响。经济后果方面,本文发现高铁开通后,企业经营绩效出现显著上升。本文还进一步提供了交通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研究证据。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地理距离 信息成本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文雯 黄雨婷 宋建波
本文基于高铁开通的准自然实验场景,选取2005~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高铁开通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开通显著提升了沿线城市企业的投资效率,且主要表现为降低了投资不足;高铁开通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在东部发达地区和非创新型行业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对企业绩效产生了明显的促进效应。本文研究从微观企业层面拓展了高铁建设的经济后果研究,对国家加快高铁建设、优化高铁布局,进一步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带动作用亦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婧 方军雄 秦璇
交通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创新则是经济增长最为持久的动力。本文利用高铁开通的外生冲击检验交通条件变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能够显著促进当地企业的创新投资。进一步地,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高融资约束、高科技行业及民营企业当中。同时,主要的影响渠道包括技术人才的流动、信息环境的改善和融资约束的缓解等。这表明,交通改善有助于加快区域创新要素流动,促进企业创新的投入产出活动。
关键词:
高铁开通 要素流动 创新投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诸竹君 黄先海 王煌
本文以高铁开通为背景研究了经济地理重构对工业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完善会通过竞争逃避效应、创新溢出(虹吸)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作用于企业创新活动,从企业和城市—行业层面变量影响当地企业创新水平。通过高铁开通的准自然实验检验表明:高铁开通城市的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均显著提升,这一正向影响存在空间维度的"U型"曲线关系,距离创新中心相对更远的企业受到正向影响更大。行业层面异质性检验表明,接近技术前沿和更具比较优势的行业获得更大正向效应。本文揭示了高铁建设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和创新体系的一种微观机制。
关键词:
高铁开通 企业创新 准自然实验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袁齐 洪正
本文利用"十五规划"后2002—2011年间的"国退民进"浪潮作为自然实验,通过倍差法以及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国有企业民营化过程中所有权结构变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原国有企业在进行了民营化后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成果有了较高的提升,民营化后专利产出提升了200%~300%;第二,原国有企业在民营化后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发生了改变,内部信息传递成本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进而弱化了委托代理问题;第三,所有权结构的变化正是通过信息成本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弱化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了中介影响。本文不仅从所有权结构的新视角补充和拓展了技术创新的现有研究,而且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效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证据。
关键词:
所有权结构 信息不对称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峥
为了提高培训效果,企业通过外包方式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实施培训。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有可能选择并不胜任的培训服务商,从而影响培训质量。本文对选择培训外包供应商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即企业需要主动采取信号甄别措施,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选择具有胜任能力的合作伙伴。
关键词:
培训 外包供应商 信息不对称 对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吕飞 马士华
本文研究的装配系统由两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组成,其中一个供应商的成本信息为公共信息,另一个供应商的成本信息为其私有信息,制造商通过设计契约来揭示该私有信息。作为装配系统的主导者,制造商一方面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另一方面希望通过系统协同来获得更多的利润。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对两个供应商都采用批发价契约时,无法揭示供应商的私有信息;制造商对信息公开的供应商采用批发价契约,对拥有私有信息的供应商采用价格补贴契约时,可以揭示供应商的私有信息,但不能实现装配系统的整体协同;制造商对两个供应商都采用价格补贴契约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吕飞 马士华
本文研究的装配系统由两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组成,其中一个供应商的成本信息为公共信息,另一个供应商的成本信息为其私有信息,制造商通过设计契约来揭示该私有信息。作为装配系统的主导者,制造商一方面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另一方面希望通过系统协同来获得更多的利润。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对两个供应商都采用批发价契约时,无法揭示供应商的私有信息;制造商对信息公开的供应商采用批发价契约,对拥有私有信息的供应商采用价格补贴契约时,可以揭示供应商的私有信息,但不能实现装配系统的整体协同;制造商对两个供应商都采用价格补贴契约时,在成功揭示供应商的私有信息的同时,也实现了装配系统的整体协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同制造商对两个供应商分别提供批发价契约和价格补贴契约时相比,制造商对两个供应商都提供价格补贴契约时,私有信息的揭示区间会变大,系统总利润和拥有私有信息的供应商的利润会增加,信息公开的供应商的利润会降低,制造商的利润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慧娟
伴随着实体经济的下滑,积压着大量库存的各级供应商出现融资困难,一方面是虚拟金融红遍全国,另一方面是实体经济融资无门。对供应商的存货进行质押贷款有利于盘活实体经济,为供应商提供新的融资渠道。因此引入违约成本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监管的存货质押贷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银行面临的信息失真问题,同时降低供应商承受的贷款利率γ1,提高质押率α,使整个质押贷款各方都受益。但违约成本和第三方监管物流企业的机制设计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否则会增加供应商违约的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胜蓝 刘晓玲
本文利用中国城际高铁开通对公司产品质量保证动机产生的外生变化来考察其如何影响公司的商业信用供给决策。高铁开通通过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了公司与客户之间的交易量,不仅可以降低公司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还可以促使公司提高产品质量,削弱了公司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而提供商业信用的动机。借助高铁开通在时间和空间上错列发生的特征,构建准自然实验情境,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方法的检验,结果表明高铁开通使公司商业信用供给减少约3.51%。研究发现,交易量提高是高铁开通减少公司商业信用供给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事前信息不对称程度较大、关系专用性投资水平较高和产品质量保证需求较低的公司,高铁开通导致公司商业信用供给减少更多。本文研究为商业信用供给的产品质量保证理论提供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研究结论对于理解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以及公司商业信用供给决策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