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85)
2023(8501)
2022(7016)
2021(6270)
2020(5050)
2019(11265)
2018(11001)
2017(21147)
2016(10862)
2015(11977)
2014(11763)
2013(11631)
2012(11116)
2011(10213)
2010(10730)
2009(10283)
2008(9271)
2007(8433)
2006(7916)
2005(7675)
作者
(31105)
(25484)
(25358)
(23886)
(16232)
(12168)
(11634)
(10072)
(9762)
(9339)
(8682)
(8608)
(8227)
(8061)
(7945)
(7886)
(7421)
(7381)
(7361)
(7265)
(6626)
(6212)
(6062)
(5905)
(5838)
(5777)
(5740)
(5681)
(5161)
(5155)
学科
(50242)
经济(50201)
(32262)
管理(30653)
(25838)
金融(25838)
(25258)
企业(25258)
中国(23898)
(23562)
银行(23554)
(22994)
地方(19670)
业经(15040)
(14571)
(13493)
方法(12598)
(12209)
中国金融(11094)
农业(10652)
数学(10287)
数学方法(10194)
地方经济(9978)
(9820)
(9652)
财务(9619)
财务管理(9605)
企业财务(9314)
产业(9002)
(8925)
机构
学院(151828)
大学(148134)
(64525)
经济(63043)
管理(55748)
研究(55045)
中国(49701)
理学(45504)
理学院(44989)
管理学(44388)
管理学院(44097)
(32656)
(32222)
科学(30977)
中心(27723)
(27631)
(24520)
研究所(24470)
财经(24298)
(23664)
(21815)
北京(21507)
(21377)
(20958)
师范(20753)
(20576)
经济学(19901)
银行(19799)
(19467)
(18716)
基金
项目(92133)
研究(72420)
科学(72314)
基金(64228)
(54470)
国家(53913)
科学基金(46471)
社会(45848)
社会科(43582)
社会科学(43577)
(37745)
基金项目(33345)
教育(31478)
编号(31420)
(30518)
自然(26912)
成果(26725)
(26472)
自然科(26283)
自然科学(26279)
资助(26044)
自然科学基金(25813)
发展(21865)
课题(21587)
(21487)
重点(20711)
项目编号(19864)
(19697)
(19012)
国家社会(18826)
期刊
(79786)
经济(79786)
研究(50978)
中国(37754)
(33802)
金融(33802)
(24853)
(23597)
管理(21679)
学报(19700)
科学(18312)
教育(18236)
农业(15454)
大学(14936)
业经(14635)
学学(13696)
技术(13519)
经济研究(13131)
财经(12106)
图书(11659)
(10380)
问题(9726)
理论(9225)
实践(8436)
(8436)
书馆(8048)
图书馆(8048)
(7899)
(7873)
论坛(7873)
共检索到260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生蕾  
立足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属性,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分析信息不对称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相生关系,探讨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消除信息不对称、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娄飞鹏  
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方面,供应链金融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但要求金融机构全面掌握融资主体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对信息的收集处理要求较高。信息不对称对传统金融机构发展该项业务形成了较大制约。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看,互联网金融可以低成本、高频次获取客户信息,并且借助大数据分析保证其真实可信,从而在发展供应链金融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为更好地利用互联网金融发展供应链金融,需要选择好供应链金融产品,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打通客户的全产业链,提供链式金融服务,做好金融机构和客户的信息系统连通,以便更好地了解客户信息,综合利用技术和专业手段做好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作功  李慧洋  孙璐璐  
数字金融的逻辑起点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严重的治理与监管问题。数字金融在缓解传统的信息不对称的同时又引致了严重的数据不对称,表现在数据规模和质量的不对称、数据技术的不对称、数据管理的不对称、数据效用的不对称、数据外部性的不对称、数据监管的不对称。与信息不对称相比,数据不对称是基础层面的不对称,对市场主体的影响显得更为深刻。数字金融平台具有"数据垄断"的优势,而普通金融消费者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要治理数字普惠金融的数据不对称,需要采取加快制定完善的数据法律法规、强化金融数据平台的治理与监管、开发政府实时监管技术平台、构建数字普惠金融适当性服务体系等措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建材  蔡镇声  
本文基于珠三角的调查,分析了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困境,归纳了解决中小微金融服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实践探索,提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的解决方案,即基于信息共享机制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其思路是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整合政府部门、人行征信中心、金融机构、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的有关中小微企业(主)的各种信息和信用资源,构建中小微企业信用数据库,可有效降低金融机构开展中小微金融业务的成本,激发金融机构开展中小微企业贷款的动力,减少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研究设计了"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的架构和交易流程等。最后,分析了该解决方案的创新之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雷  颜芳  
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正成为我国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的新选择。本文以理论模型为基础,通过收集筛选某著名P2P平台的58766条小微借贷信息,运用Logistic回归和逐步回归进行大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借款金额、利率、期限等"硬"信息对小微融资的影响明显弱于实名认证、信用表现等"软"信息。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处理机制有助于提高小微融资可获得性和降低融资成本,要进一步发挥互联网金融作用,需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强化信息风险防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都成祥  
以博弈分析法为基础,并对风险类型和风险偏好等因素进行分析可获得参与人的行动规则和效用水平。以此研究政策性保险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就会发现,政策性保险、风险无差异曲线、风险偏好和风险类型等因素对保险人零期望利润曲线影响较大。研究还发现,当高风险类型的概率足够低或项目获得政策性保险支持时,零期望利润曲线就向低风险无差异曲线倾斜,甚至有可能位于低风险类型无差异曲线之上。此时,各类风险水平的投保人都参与保险,不仅资金安全有保障,小微企业也能获得充足的低成本资金用于生产,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小明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P2P网络借贷是我国传统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也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然而,出借人作为信息劣势方,与P2P平台和借款人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的广泛存在。在决策时,由于借款人众多且分散,道德风险更难被掌握,出借人会更加注重甄选P2P平台,由此产生了市场分割,形成投资市场与借贷市场的“双市场”。有限理性条件下,出借人受利益驱动选择劣质P2P平台、劣质借款人,导致P2P网络借贷市场的柠檬困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肖英  何奇龙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模式,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却带来了极大的违约风险。将贷款人和借款人借贷行为纳入重复博弈的框架,构建了无征信体系下的有限次和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分析重复博弈次数对均衡结果的影响,得出"冷酷战略"成为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条件。引入征信体系后,通过借贷双方静态博弈分析,得出信用博弈混合策略均衡结果,据此,提出建设全面共享的征信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小明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P2P网络借贷是我国传统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也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然而,出借人作为信息劣势方,与P2P平台和借款人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的广泛存在。在决策时,由于借款人众多且分散,道德风险更难被掌握,出借人会更加注重甄选P2P平台,由此产生了市场分割,形成投资市场与借贷市场的"双市场"。有限理性条件下,出借人受利益驱动选择劣质P2P平台、劣质借款人,导致P2P网络借贷市场的柠檬困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肖英  何奇龙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模式,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却带来了极大的违约风险。将贷款人和借款人借贷行为纳入重复博弈的框架,构建了无征信体系下的有限次和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分析重复博弈次数对均衡结果的影响,得出"冷酷战略"成为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条件。引入征信体系后,通过借贷双方静态博弈分析,得出信用博弈混合策略均衡结果,据此,提出建设全面共享的征信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勇  李辉富  
文章指出,信息不对称问题会严重阻碍微型金融的发展。信息越是对称,交易将越方便,市场将越发达,解决好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摩擦对微型金融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重点分析因信息不对称对微型金融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完善法律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扶持交易商发展、完善保险制度和减少政府干预等促进巴基斯坦微型金融发展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建刚  王修华  
二元经济结构下,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严重使得地方中小企业、农民等中小资金需求者向金融机构融资困难;与大型金融机构相比,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都具有弱化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内在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利用和发挥好其信息优势是解决当前地方中小企业和农民融资难,并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现实路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许永兵  
本文认为,信息不对称引致的信用缺失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我国电子商务除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外,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提高信用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文章提出,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和机制,使信息公众化、公开化;提高企业组织化程度;制定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健全法制,约束企业交易行为,提高其信用度;消除信息不对称,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晓霁  陈雪如  
近年来,互联网股权众筹在我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受到了广大创业融资者的青睐。然而我们发现,互联网股权众筹作为一种新型开放式的创业投资模式,更容易受到信息不对称因素的影响。文章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互联网股权众筹的参与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关系,探究了因此引发的各项风险问题及其特征并给出了防范、解决的实践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仲光  张维  
在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进程中 ,不确定性与信息不对称性两个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两个概念的提出大大推进了现代金融学的发展。以以上两个概念为线索概述了近代金融理论与方法在各个阶段的发展与主要研究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