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95)
- 2023(8196)
- 2022(6810)
- 2021(6245)
- 2020(5286)
- 2019(11397)
- 2018(11048)
- 2017(21184)
- 2016(10925)
- 2015(11924)
- 2014(11234)
- 2013(10809)
- 2012(9609)
- 2011(8494)
- 2010(8677)
- 2009(8764)
- 2008(7735)
- 2007(6885)
- 2006(6148)
- 2005(5742)
- 学科
- 济(33925)
- 经济(33885)
- 业(33654)
- 管理(31644)
- 企(27260)
- 企业(27260)
- 融(26543)
- 金融(26542)
- 银(24776)
- 银行(24769)
- 行(23933)
- 中国(19920)
- 财(15095)
- 方法(14558)
- 制(14342)
- 数学(12575)
- 数学方法(12423)
- 务(11799)
- 财务(11770)
- 财务管理(11752)
- 企业财务(11289)
- 中国金融(11230)
- 险(10848)
- 保险(10757)
- 业经(10389)
- 农(10141)
- 理论(8788)
- 度(8378)
- 制度(8375)
- 地方(8145)
- 机构
- 学院(140146)
- 大学(139805)
- 济(55445)
- 管理(54629)
- 经济(53902)
- 理学(45235)
- 理学院(44853)
- 管理学(44083)
- 管理学院(43831)
- 中国(43539)
- 研究(42465)
- 财(31757)
- 京(28137)
- 财经(24537)
- 中心(23614)
- 科学(22207)
- 经(22161)
- 江(21298)
- 融(21143)
- 金融(20762)
- 银(20627)
- 银行(19799)
- 所(19187)
- 州(18628)
- 行(18579)
- 财经大学(18468)
- 农(18240)
- 经济学(17833)
- 北京(17709)
- 人民(17213)
- 基金
- 项目(89796)
- 科学(70549)
- 研究(70234)
- 基金(64741)
- 家(54297)
- 国家(53800)
- 科学基金(47390)
- 社会(44401)
- 社会科(42096)
- 社会科学(42090)
- 省(35672)
- 基金项目(33469)
- 教育(32313)
- 编号(31075)
- 自然(29022)
- 划(28979)
- 自然科(28421)
- 自然科学(28413)
- 自然科学基金(27921)
- 资助(26726)
- 成果(25750)
- 项目编号(20243)
- 课题(20206)
- 重点(19796)
- 创(19474)
- 部(19131)
- 发(18841)
- 性(18676)
- 国家社会(18186)
- 创新(18165)
共检索到223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曲智超
信息不对称是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在金融衍生工具公司内部、交易者、经纪机构、监管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容易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通过分析衍生工具公司内部所有者与交易员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说明了收益比率和风险选择是造成交易员过度承担风险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金融衍生工具 信息不对称 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爱俭
金融衍生工具特点及风险管理●王爱俭金融衍生工具是基于或衍生于金融基础产品(如货币、汇率、利率、股票指数等)的金融工具。与其他金融工具不同的是,衍生工具自身并不具有价值,其价格是从可以运用衍生工具进行买卖的货币、汇率、证券等的价值衍生出来的。这种衍生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忠郴 肖华茵
金融衍生工具是相对于基本金融工具而言的、创新的金融工具,其主要 功能在于规避风险或投机,由此派生的潜在风险主要是过度投机风险。目前,金融衍生 工具潜在的投机风险测量大都是从定量分析出发采用国际清算银行提出的VaR方法,这种 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利用综合集成思想将风险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给 出风险区间估计的概率统计方法,有利于金融衍生工具运用者双方能预先掌握自身风险 状况,达到调整策略、降低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
金融衍生工具 潜在风险 风险区间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顾海峰
从信息经济学角度,通过运用数理金融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并结合现代金融学中的定性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信用担保风险形成的金融机理问题,为我国信用担保业的科学运营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研究对于构建完备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切实有效地发挥其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具有很好地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信用担保 风险 成因 治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郑明川 徐翠萍
加入WTO将推动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进一步发展。如何适当而有效地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是准则制定者、金融监管者和广大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国内外这方面研究基础上 ,提出将VaR (value -at-risk)披露纳入我国衍生金融工具披露模式的设想 ,并对风险披露方案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信息披露 风险管理 VaR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少华 李盈璇
衍生金融工具体现出比传统金融工具更大的风险,而公司的信息披露是信息使用者的主要信息来源,因此信息披露应发挥其在风险估计和预测方面的作用。文章首先对2007年这一特殊时期中国上市公司持有衍生金融工具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然后对上市公司2007年财务报告中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内容进行整理,通过比较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内容,发现目前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主要停留在揭示阶段,有关风险的信息披露不足。本文最后从披露原则和披露内容两方面对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风险 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韩立岩 刘庆富 惠晓峰
2017年以来特别是进入2018年,中国高度重视金融安全,中央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今后3年三大攻坚战的首位,并明确指出"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中国的金融市场,一方面有了更深入的发展,如金融科技的推广、新的衍生产品的推出、期权的使用面扩大等;另一方面,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增加,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也使市场的波动加剧,风险得到更充分的显现。在学术界,与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去杠杆相关的衍生品工具创新、衍生品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岭
衍生金融工具易带来巨大的风险,如何有效地披露这些风险,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在深入研究了VaR模型在国内外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披露运用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会计体系披露衍生金融工具VaR风险的建议,从而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丽莉 丁东洋
信用风险转移在分散和降低银行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从而影响金融稳定。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构建的一般均衡模型结果表明:理想的信用风险转移有利于提高金融稳定和效率,不会对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威胁。信用风险转移的主要问题在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监管的低效,这将导致风险的不适度集中、风险定价不准确以及缺乏透明度等,这些问题将给金融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秦启岭
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及会计处理天津财经学院秦启岭一、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分析衍生金融工具可被用来改变证券的风险特性,例如改变通货的币别,改变利率结构,可使投资者获得最有利的投资或借款机会,或者隔离其所处地位的风险。根据研究,新金融工具及技巧,本质上是...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唐建平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与适度会计控制●唐建平近年来国际、国内曾连续发生多起大机构因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造成巨额亏损事件,使许多投资机构对投资衍生金融工具望而生畏。但分析其原因,问题不在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身,而是在具体操作时,对其可能产生的风险控制不够。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海瑛
衍生金融工具是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产物,具有规避风险和引发风险的两重性。我国入世后,该市场必将在现有基础上迅速扩张,其隐含风险不可忽视。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法律,在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同时注重稳定金融市场秩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