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64)
2023(8021)
2022(6852)
2021(6211)
2020(5228)
2019(11324)
2018(11445)
2017(21614)
2016(11428)
2015(12649)
2014(12133)
2013(11377)
2012(10006)
2011(9092)
2010(9083)
2009(9043)
2008(8584)
2007(7657)
2006(6832)
2005(6318)
作者
(30355)
(25319)
(25264)
(23988)
(15955)
(11962)
(11503)
(9595)
(9576)
(9053)
(8494)
(8488)
(7966)
(7932)
(7782)
(7660)
(7649)
(7454)
(7328)
(7242)
(6314)
(6169)
(5816)
(5794)
(5709)
(5655)
(5647)
(5598)
(5027)
(4935)
学科
管理(41709)
(38243)
经济(38163)
(34733)
(30924)
企业(30924)
(15633)
方法(14351)
(13563)
业经(11736)
数学(11650)
数学方法(11449)
(11040)
中国(10828)
(10470)
财务(10439)
财务管理(10417)
企业财务(9902)
(9313)
体制(8000)
理论(7830)
(7824)
银行(7816)
(7802)
(7585)
贸易(7581)
(7416)
(7408)
(7116)
金融(7113)
机构
学院(155851)
大学(154695)
管理(61108)
(60528)
经济(59201)
理学(51917)
理学院(51398)
管理学(50570)
管理学院(50264)
研究(48205)
中国(37691)
(33091)
(31556)
科学(27630)
财经(25314)
(23897)
中心(23286)
(22933)
(22736)
(20775)
研究所(20248)
业大(20183)
(19573)
师范(19379)
北京(19269)
(19181)
财经大学(18636)
经济学(18467)
(17682)
经济学院(16467)
基金
项目(103247)
科学(82197)
研究(79032)
基金(75239)
(64507)
国家(63994)
科学基金(55949)
社会(51118)
社会科(48429)
社会科学(48422)
(40472)
基金项目(39482)
教育(36599)
自然(34682)
自然科(33891)
自然科学(33883)
编号(33841)
(33529)
自然科学基金(33275)
资助(29536)
成果(28532)
(25353)
重点(23093)
(22639)
课题(22391)
(21974)
项目编号(21959)
(21387)
国家社会(21375)
创新(20597)
期刊
(70313)
经济(70313)
研究(45383)
中国(32449)
(28426)
管理(23420)
学报(22018)
(19927)
科学(19818)
教育(17623)
大学(16777)
学学(15573)
(14686)
金融(14686)
农业(13121)
技术(13001)
财经(12769)
业经(12693)
经济研究(11553)
图书(10970)
(10908)
问题(8496)
理论(8472)
财会(8353)
会计(7960)
情报(7742)
实践(7728)
(7728)
书馆(7367)
图书馆(7367)
共检索到237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贺云龙  黄欣  郑琦  
本文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高管晋升制度创新的过密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高管晋升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高管职级差距在阈值内愈高,导致的利益趋同效应愈显著,企业绩效也愈好;高管晋升制度创新与企业边际绩效显著负相关,陷入过密化困境,高管职级差距超出阈值时,非理性竞争增强,高管晋升制度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高管政治晋升激励效应比非国有企业更显著,非国有企业因晋升资源较少,更容易出现过密化;高管性别歧视会抑制晋升的激励效应。基于上述结论,从优化高管晋升制度创新资源分配机制、完善高管晋升监督体系与协同推进高管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珉  秦兴方  
晋升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但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忽视。晋升制度相对于企业制度发展严重滞后,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制度解决人的问题。因此,文章首先对近年来晋升理论的研究方向和现状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利用简单的博弈分析指出传统晋升制度的弊端,最后提出完善晋升制度的措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范谊  
新加坡教师晋升制度评介范谊教师晋升制度,作为教师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环节,在稳定师资队伍、激发教师潜力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种合理的教师晋升制度,能够有效地调动并保持教师的工作热情,唤起并促进教师的敬业精神。相反,一种不合理的教师晋升制度,则可能打...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苏屹  樊起铭  李丹  
以367名中国企业员工为研究样本,探讨了中国情境下晋升制度模糊化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机制,构建了基于组织认同和心理安全感的被调节中介作用的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晋升制度模糊化对员工离职倾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认同完全中介了晋升制度模糊化对员工离职倾向的正向关系,个体心理安全感调节了晋升制度模糊化对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个体心理安全感负向调节了组织认同在晋升制度模糊化与员工离职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缪国书  张洛丹  
公务员在人性假设上属于"政治人",具有政治上的特殊追求,对他们的激励应该把握其职业特性。本文认为,晋升激励是公务员激励机制中最为有效的手段,应该充分重视和不断完善我国公务员晋升制度,使之充分发挥有效的激励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蒋凯  
海外某著名研究型大学建立和完善教师职务晋升制度,促进了该校制度建设,更重要的是为保持高水平师资队伍、开展高水平教学科研和实现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转型提供了必要的保障。该校教师职务晋升制度发挥了积极评价和正向激励作用,体现出明确校院系的职责和任务、制定清晰的职务晋升标准、建立国际同行评审制度、完善校院内部管理制度、尊重并妥善处理学科差异等显著特点,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广明  张奇峰  
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独立审计制度做出了解释。在独立审计市场中 ,由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是危及注册会计师行业能否存在、发展的根本问题。独立审计制度 ,具体说来 ,包括市场准入制度、声誉和规模机制、组织形式的选择、独立审计准则、职业道德准则、质量控制准则和承担剩余风险机制 ,可以看成是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一系列精巧、复杂的契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其法  
我国目前医疗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基本上是随机配对,一次性的医患关系,医生面临着创收与医生的专业服务价值被低估的压力,形成了严重扭曲的医生激励与控制机制,导致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医疗问题,如“红包”、“用药过量”、“药价虚高”、“药品回扣”和“医患关系紧张”等。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在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起一个能够长期合作的关系,将形成良好的医生激励与控制机制,改善或解决目前存在的医患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1 医疗市场是一个信息明显不对称的市场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人不具有完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禹鹏  赵禹骅  
在庇古与科斯理论的基础上,排污管理制度中引入了市场机制,但是,在排污管理体系中,市场运作只针对排污产权,排污收费权仍属行政行为,导致了排污监管不力的问题。为此,本文从产权的基本概念出发,回顾排污管理制度变迁的历史,讨论行政经营行为的低效率与企业经营行为的高效率,论述排污收费权的产权属性,提出排污收费者企业化的设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国华  余宙  
在报价驱动交易系统(quote-drivensystem)中,做市商先建立某种证券一定的库存,根据市场行情和供求关系,同时推出买入价格和卖出价格,买入价格低于卖出价格,其差额叫做市商价差(spread),宣布愿以该买入价格买入或以该卖出价格出售某种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封进  谢宇菲  王子太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面临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合适的待遇保障模式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本文基于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实践,首先从理论上论证了几种常见的待遇保障模式对于申请者高报失能程度的激励,再利用典型城市长护险政策和实际运行数据检验了个体高报失能程度的行为。本文实证研究表明,给予重度失能者现金补贴的模式有高报激励,使低失能者评为高失能者的概率显著提高7.0~11.0个百分点,异质性分析发现高报问题在初始健康状况较好的群体中更严重。本文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案,采用福利分析的模拟结果表明,增加重度失能者可报销的护理服务限额的方案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增进最重度失能者福利。基于长护险服务使用情况给予现金补贴的方案,对高报的激励也小于基于特定失能等级给予现金补贴的情况,但会引发道德风险。党的二十大报告已将“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作为健全我国社保体系的目标之一,本文的结论可为长护险制度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晓梅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日益加重。有效的独立审计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财务信息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在企业契约理论的框架下,考察了独立审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1)为了降低企业各种要素投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2)生产要素在企业和市场之间的流动,使潜在投资者也产生了审计需求;(3)企业间竞争促进了审计的职业化和行业竞争。研究表明,企业相关利益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促进了独立审计制度与审计行业的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凤莲  倪国爱  
公司债市场的发展以信用为基石,但债主体间信息不对称导致信用难以构建,不利于我国公司债市场的发展。本文探讨了解决公司债市场参与主体间信息不对称的制度基础:完善公司信用评级制度;实行公司债信用保险制度;科学化债务布置结构;借鉴民间金融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的模式,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政府需要进行渐进式基础制度建设以克服公司债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状况。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群  徐云  
面对东南亚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近出现了不少防范游资、化解金融风险的观点。这些观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对游资实行较严格的管制,使游资“不游”。但是应该看到,游资对经济的发展有其积极的一面,并且这种做法也有背于经济一体化及金融全球化的大趋势;另一观点认为,防范游资应着眼于健全和完善国内金融体制,减少泡沫经济成份。这种办法是治本之计,但制度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善和提高的。因此,本文所要分析的是,在制度既定。能力既定的前提下,当游资威胁到一国汇率稳定和经济安全时,政府在长期利益和短期损失的权衡比较中,应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以作出最优战略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