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0)
2023(8888)
2022(7554)
2021(6854)
2020(5847)
2019(13061)
2018(12723)
2017(25266)
2016(12916)
2015(14256)
2014(13594)
2013(13179)
2012(11674)
2011(10238)
2010(10448)
2009(10478)
2008(9470)
2007(8433)
2006(7677)
2005(6936)
作者
(33493)
(27672)
(27610)
(26103)
(17391)
(13221)
(12801)
(10455)
(10356)
(9860)
(9187)
(9071)
(8572)
(8379)
(8345)
(8281)
(8082)
(8044)
(8004)
(7882)
(6673)
(6641)
(6575)
(6230)
(6223)
(6189)
(6050)
(6019)
(5432)
(5334)
学科
(52803)
经济(52746)
(47839)
管理(46937)
(43647)
企业(43647)
(26480)
金融(26479)
方法(25734)
(23648)
(23345)
银行(23335)
数学(22805)
数学方法(22650)
(22553)
(19193)
财务(19165)
中国(19153)
财务管理(19144)
企业财务(18557)
(14296)
业经(13157)
(11771)
中国金融(11092)
地方(10643)
(9604)
理论(9408)
(8987)
贸易(8975)
(8723)
机构
学院(175158)
大学(173882)
(74722)
经济(73273)
管理(71940)
理学(61945)
理学院(61461)
管理学(60585)
管理学院(60294)
研究(49644)
中国(46914)
(39885)
(33520)
财经(31882)
(28845)
中心(26175)
科学(25959)
(24351)
财经大学(23980)
经济学(23437)
(23128)
(22128)
金融(21684)
商学(21549)
商学院(21352)
(21311)
经济学院(21308)
(20798)
业大(20712)
北京(20689)
基金
项目(112554)
科学(90214)
研究(84929)
基金(84025)
(70642)
国家(70044)
科学基金(62645)
社会(56288)
社会科(53694)
社会科学(53687)
基金项目(44664)
(43633)
自然(39377)
教育(38958)
自然科(38586)
自然科学(38578)
自然科学基金(37959)
(35638)
编号(35530)
资助(34299)
成果(28880)
(25103)
重点(24565)
(24490)
项目编号(23934)
国家社会(23309)
(23195)
人文(23095)
创新(22791)
教育部(22756)
期刊
(78137)
经济(78137)
研究(50696)
(34897)
(33868)
金融(33868)
中国(30066)
管理(26628)
学报(21755)
科学(19873)
(18288)
大学(16672)
财经(16377)
学学(15791)
经济研究(13946)
(13840)
技术(13452)
教育(13103)
业经(12997)
农业(11565)
财会(11506)
理论(10233)
图书(9798)
会计(9693)
国际(9399)
问题(9351)
实践(9303)
(9303)
(9271)
商业(8759)
共检索到264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文  
企业投资效率主要表现为投资规模是否适当。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是投资非效率的主要表现。本文以信息不对称为分析框架,探讨信息不对称下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及内源融资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管征  张世坤  
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增发和配股。如何对这两种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在Myers和Majluf框架模型下,运用Wu和Wang(2002)模型对上市公司正确选择配股或增发方式进行股权再融资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中国市场的修正模型。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中国,增发是上市公司管理者的首选方式,但从外部流通股股东和提高市场效率来说,应该提倡采用配股方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清香  姚顺雨  何洁  谢姝琳  
众所周知,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那么在信息不对称下选择正确的融资方式就成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突破口。因此,本文通过博弈分析,构建银行与小微企业和民间投资者与小微企业的博弈模型以研究小微企业应该选择的融资方式。结果表明:在信息不对称下且无法提供担保的情况下,小微企业应该选择民间借贷进行融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锡良  郭斌  
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系统地分析了企业债务融资方式选择问题,认为银行贷款融资因在信息生产和监控方面比企业债券融资更具比较优势而成为企业债务融资的首选,企业债券融资更适宜于一些特殊的企业群体,企业债券的大力发展有赖一定的市场条件,以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仁安  王凯  
企业的发展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发展,而融资则是众多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银行贷款是我国企业融资首选,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得这个过程难以顺利进行。分析在银行拥有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对合并均衡、分开均衡以及混合策略均衡的探讨,得出其均衡策略,并给出相应对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邱笛  
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中小企业对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本文对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进行考察,并从理论上分析关系型融资这种融资制度安排的作用机制,进一步运用博弈方法对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关系型融资效率问题加以探讨。研究发现,关系型融资是解决金融市场失灵的有效制度安排,能够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罗付岩  
以2003~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规模和深度两个变量来表示银企关系,实证检验了银企关系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银企关系对过度投资的影响不显著,但是能够显著的抑制投资不足;银企关系与现金缺口具有替代效应,银企关系越紧密,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将会减弱,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就会增加,现金缺口减小,从而缓解公司的融资约束,增加了投资效率。进一步分组研究发现,非国有企业、中小企业、西部区域的上市公司银企关系相对于对应组能够显著抑制投资不足。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程书芹  
本文认为,由于上市公司和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存在委托代理问题,通过实施良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可以减少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价值。而完善运行良好的信息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核心所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兴全  李伟  宋慧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薇薇  
经济新常态,研发投入在企业资源分配中的比例不断增长。研发投入具有的风险会导致研发企业融资价格提高,产生融资约束。文章使用2007—2015年中国A股持续在市的制造业公司数据,研究发现研发投入与融资价格显著正相关;如果企业增加研发信息披露,降低信息不对称,研发投入的价格效应会降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康霖  徐子尧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视角分析了我国可转换债券融资。模型分析表明,可转债作为一种混合证券,由于内嵌转换期权,在初始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条件下,随着信息的逐步公开化,投资者可以据此选择转股或继续持有以保证其获得预期收益;发行公司通过对可转债赎回条款的良好设计,可以免于承受信息不对称下股权再融资的逆向选择成本。文章进一步以我国上市公司2001—2006年可转债和增发的拟发行公告和正式发行公告作为研究事件,发现发行可转债对上市公司股价的负效应小于增发,这支持了本文的理论模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覃家琦  
作为经济学理论核心框架的阿罗—德布鲁模型假设信息完全与信息对称。但现实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性。如果在阿罗—德布鲁模型框架下研究不对称信息问题 ,那么企业融资将成为该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对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企业融资的几个简化模型进行了介绍 ,并作了简单总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薇薇  
经济新常态,研发投入在企业资源分配中的比例不断增长。研发投入具有的风险会导致研发企业融资价格提高,产生融资约束。文章使用2007—2015年中国A股持续在市的制造业公司数据,研究发现研发投入与融资价格显著正相关;如果企业增加研发信息披露,降低信息不对称,研发投入的价格效应会降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建新  李青原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金融中介功能演变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该条件下金融中介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数理经济模型,分析了现行金融市场上金融中介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因,提出了如何才能驱使其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对策,构筑了其积极参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运作平台。并借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艳  赵根  
本文以200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结果发现,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能够在降低"道德风险"的基础上降低"逆向选择",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从而支持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对公司治理具有优化作用的观点。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需要进一步认识并发挥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治理效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