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53)
2023(14647)
2022(12179)
2021(11466)
2020(9950)
2019(22833)
2018(22685)
2017(44431)
2016(23483)
2015(26524)
2014(26494)
2013(26196)
2012(24106)
2011(21505)
2010(21642)
2009(20847)
2008(19869)
2007(17916)
2006(15585)
2005(13959)
作者
(66241)
(55781)
(55127)
(52983)
(35051)
(26646)
(25667)
(21904)
(21172)
(19859)
(18926)
(18755)
(17387)
(17331)
(17162)
(17120)
(16851)
(16306)
(16072)
(15925)
(13579)
(13573)
(13556)
(12926)
(12715)
(12651)
(12324)
(12266)
(11304)
(11035)
学科
(97615)
经济(97520)
(78396)
管理(66720)
(55043)
企业(55043)
(48267)
方法(46302)
数学(41403)
数学方法(40940)
农业(31990)
中国(30089)
(29309)
金融(29306)
(28848)
(28845)
银行(28823)
(27612)
业经(25231)
(23519)
(19857)
财务(19799)
财务管理(19753)
地方(19676)
企业财务(18885)
(18466)
贸易(18455)
(18033)
(17360)
理论(15158)
机构
学院(332512)
大学(329271)
(138977)
经济(136155)
管理(134705)
理学(115612)
理学院(114540)
管理学(112658)
管理学院(112048)
研究(102841)
中国(91894)
(68603)
(66995)
(65994)
科学(61452)
中心(54207)
农业(52965)
财经(52744)
业大(52333)
(50826)
(49910)
(47997)
研究所(45884)
经济学(42514)
北京(41342)
(40447)
(39568)
师范(39171)
财经大学(39127)
经济学院(38712)
基金
项目(221995)
科学(175469)
基金(163300)
研究(162924)
(140781)
国家(139573)
科学基金(121380)
社会(104435)
社会科(98825)
社会科学(98797)
基金项目(86999)
(86929)
自然(78554)
自然科(76773)
自然科学(76752)
自然科学基金(75409)
教育(73574)
(71739)
编号(67869)
资助(66906)
成果(53852)
(49632)
重点(48876)
(47194)
(46202)
课题(43917)
国家社会(43411)
创新(43165)
科研(43125)
教育部(42716)
期刊
(148675)
经济(148675)
研究(92829)
(68457)
中国(62664)
(53126)
金融(53126)
(52152)
学报(49276)
科学(45478)
农业(45301)
管理(43155)
大学(38108)
学学(36293)
业经(29474)
技术(28165)
财经(25597)
教育(24892)
(22529)
经济研究(21903)
(21715)
问题(20585)
理论(18257)
实践(16820)
(16820)
(16793)
图书(16530)
统计(16487)
技术经济(16458)
农村(16360)
共检索到493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刁怀宏  
本文从农贷市场的不对称信息视角,集中讨论了农户与贷款者的信贷行为关系。通过分析他们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两类性质后,从信号博弈角度分析了农地使用权抵押对降低农贷风险的信号发送过程,并给出了基于贷款者的农地抵押金融合约模型。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农地使用权抵押金融既可以提高农贷资金的安全性,又蕴涵着农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的可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险生  郭忠兴  
本文以同心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运行机制。系统梳理了同心模式的运作过程,并刻画了该模式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从信用社的定价策略与合作社的治理机制两方面深入剖析了同心模式的运作机理。研究表明,同心模式采取了抵押与贷款相分离的融资机制及"农地抵押+团体贷款"复合型担保措施,通过组建融资中介、实施复合抵押、推动市场整合显著改善了普通农户的土地抵押信贷配给。同心信用社的统一定价和信贷配给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策略选择;合作社将团体信用应用于内部治理意在明晰连带责任与共有信用的产权,从而促进团体间竞争,降低合作社监督及执行合约的费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毛锦  肖泉  蔡淑琴  
本文以银行抵/质押借款合同设计为研究对象,将关于企业在信用评级中未考察的新信息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在模型中考虑因其变化而产生信息不对称状况的变化,进而对银行决策以及信用风险的影响;引入信息不对称度和信息准确度,分析银行贷款决策,提出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银行合约设计模型。最后指出模型在银行贷款实际中的应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小龙  郭沛  
研究目的:从风险规避的角度研究其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吉林、山东、陕西和湖南4省559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风险规避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出的可能性和农地转出的规模,但并不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入的可能性和农地转入的规模。(2)户主的性别、年龄、非农就业经历及村级流转管制等也是影响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应通过做细做实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强对流转的规范管制、推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来促进农地使用权有序流转。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易海峰  
本文从我国农户贷款的现状与风险出发,通过构建实现信贷合约的理论博弈模型,分析信贷合约实现的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改善农户贷款环境、促进农户信贷合约达成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士华  郭雨林  杨涛  
针对信息不对称下的农村信贷市场,本文基于金融联结机制模型,分析农户信贷资金配置策略问题,认为,在金融联结机制下,贷款违约的惩罚力度将对信贷资金配置策略产生重要影响,实证证实了在高惩罚的配置策略中,贷款人发放贷款时,其可能更加关注借款人未来偿还因素的甄别和监督;在低惩罚的配置策略中,贷款人发放贷款时,其更多注重有关借款人履约特征方面的甄别和监督。政策含义在于设计有效的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部门之间合作的激励机制,强化农村信贷合约有效履行的制度设施,以及在既有的农村金融存量基础上,通过类似于金融联结的农村信贷制度创新,来整合与深化农村金融市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润慈  石晓平  关长坤  蓝菁  
研究目的:揭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影响农户信贷可得性的作用机理,并检验风险分担机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方法:运用PSM-DID方法、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研究结果:(1)农地抵押政策可以提高大规模农户的信贷可得性;(2)农地作为抵押物的处置风险是影响农地抵押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农地抵押+农地流转市场”和“农地抵押+第三方组织”两种风险分担机制均能有效降低农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的处置风险,进而可以强化农地抵押政策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改善作用。研究结论:农地抵押政策的进一步推行需要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降低农地的处置风险,以提高农户的信贷可得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刁怀宏  刘峰  
农村改革以来形成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中国目前基本的农地制度安排,其地权特征可以概括为农地的集体所有权不变而农户家庭拥有承包经营权。但是,这一以集中体现“公平与效率”性质的农地承包经营权为核心架构的经营体制自诞生至今始终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一方面需要不断强化农户的承包经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强  张颖慧  罗剑朝  
根据合约理论,比较了农地金融三个可能的切入点:保障型耕地、发展型耕地与"四荒"地。所对应三种合约所面临的交易费用及风险规避需要,得出"四荒"地合约包含的交易费用最低,又最大化的体现了合约方风险规避的需要,成为最优的合约选择;发展型耕地合约仅次于"四荒"地,是次优但可行的合约选择;保障型合约是最不经济的合约选择,因此在现阶段,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应将"四荒"地或发展型耕地作为切入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隽  
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普遍存在于金融市场中,由于对企业信息掌握的不对称给银行发放贷款带来重大的风险隐患,农村信用社的脆弱风险防范体系更加要着重提防信息不对称对信贷发放的负面影响,将由此而带来的信贷风险将至最低成为了农村信用社的迫切需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虎  罗剑朝  张珩  
本文以宁夏和陕西地区6427户农户数据为例,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了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均促进了农户收入增长,参与农地抵押贷款提高了农户户均收入18228.8元、户均农业收入9807.9元。不同教育背景、年龄段农户贷款后的收入增长存在差异,户主学历为高中及以上的农户家庭,贷款后的收入增长较强烈,农地抵押贷款后也会获得比其他形式贷款更好的收入增长;户主年龄在29岁及以下、5059岁的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后可以获得较高的户均收入增长。现阶段,相比于其他贷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虎  罗剑朝  张珩  
本文以宁夏和陕西地区6427户农户数据为例,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了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均促进了农户收入增长,参与农地抵押贷款提高了农户户均收入18228.8元、户均农业收入9807.9元。不同教育背景、年龄段农户贷款后的收入增长存在差异,户主学历为高中及以上的农户家庭,贷款后的收入增长较强烈,农地抵押贷款后也会获得比其他形式贷款更好的收入增长;户主年龄在29岁及以下、50~59岁的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后可以获得较高的户均收入增长。现阶段,相比于其他贷款,农地抵押贷款对农户户均收入的促进作用并无优势,但对农户农业收入的促进作用显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姚永明  
我国农户融资难从表面上看是公办金融机构不愿向农户贷款,而根源则是其与农户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破解农户融资难题,一方面需要推行农户信用体系建设,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另一方面需要建立近离农户的民办金融组织,重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叶维武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的不对称极易诱发市场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导致市场功能的失灵和市场效率的损失。对于存在大量不对称信息的农村金融市场,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作为信息缺乏的一方,信贷供给者宁可放弃一些交易机会也不愿承担农户的信用风险,即所谓的"逆向选择";另一方面,作为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农户往往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发生"道德风险"。运用"信息熵"工具分析农户信贷需求与决策,认为通过农户主动的"信号传递"和信贷供给者设计出的一系列不同信用风险下的包含信息监督与激励机制的信贷合同可以化解上述机会主义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