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89)
2023(8142)
2022(6655)
2021(5892)
2020(5298)
2019(11954)
2018(11874)
2017(23976)
2016(12452)
2015(13829)
2014(13881)
2013(13979)
2012(12601)
2011(10957)
2010(11022)
2009(10913)
2008(11471)
2007(10529)
2006(9610)
2005(9084)
作者
(35381)
(29375)
(29373)
(27590)
(18796)
(13954)
(13566)
(11234)
(11120)
(10928)
(9926)
(9915)
(9784)
(9165)
(9151)
(8714)
(8677)
(8496)
(8430)
(8311)
(7260)
(7193)
(7046)
(6758)
(6621)
(6594)
(6588)
(6429)
(5783)
(5687)
学科
(76810)
(73953)
企业(73953)
(63912)
经济(63846)
管理(59244)
方法(31009)
业经(25974)
(25177)
数学(23244)
数学方法(23145)
(21319)
财务(21308)
财务管理(21295)
企业财务(20317)
(19521)
(18896)
(17797)
银行(17652)
(16314)
技术(16071)
农业(14561)
(13031)
(12572)
企业经济(12172)
理论(12057)
中国(11662)
(11572)
经营(11466)
(11455)
机构
学院(188143)
大学(184029)
(85493)
管理(84754)
经济(84140)
理学(71951)
理学院(71432)
管理学(70777)
管理学院(70453)
研究(51443)
中国(50254)
(43116)
(36951)
财经(34358)
(31111)
(29329)
(28331)
科学(26690)
商学(25607)
经济学(25567)
中心(25515)
商学院(25397)
财经大学(25315)
(24620)
(23897)
业大(23652)
经济学院(23261)
北京(22803)
(22295)
经济管理(22262)
基金
项目(114951)
科学(94002)
基金(87539)
研究(86178)
(73261)
国家(72567)
科学基金(66345)
社会(58310)
社会科(55613)
社会科学(55601)
基金项目(46762)
(44778)
自然(42430)
自然科(41602)
自然科学(41593)
自然科学基金(40999)
教育(37980)
资助(35462)
(35387)
编号(34456)
(30920)
(27552)
成果(26533)
(26002)
创新(24697)
国家社会(24383)
重点(24305)
人文(23799)
(23732)
(23523)
期刊
(96153)
经济(96153)
研究(55255)
(39041)
管理(36331)
中国(32127)
(31608)
金融(31608)
(25881)
科学(22006)
学报(20593)
财经(18323)
技术(17878)
业经(17245)
农业(16854)
大学(16351)
学学(15733)
(15695)
经济研究(14865)
技术经济(13089)
财会(12886)
问题(12268)
(11745)
现代(10621)
商业(10310)
会计(10261)
理论(10221)
(10118)
国际(9991)
世界(9883)
共检索到291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罗付岩  
以2003~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规模和深度两个变量来表示银企关系,实证检验了银企关系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银企关系对过度投资的影响不显著,但是能够显著的抑制投资不足;银企关系与现金缺口具有替代效应,银企关系越紧密,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将会减弱,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就会增加,现金缺口减小,从而缓解公司的融资约束,增加了投资效率。进一步分组研究发现,非国有企业、中小企业、西部区域的上市公司银企关系相对于对应组能够显著抑制投资不足。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冲  郭琪  
当前国内部分地区企业资金链紧张,违约风险不断发酵,部分企业的授信风险正蔓延成区域风险,这些问题反映了当前基于"多对多"的普通银企关系的信贷管理制度的弊端。主办银行制度"一对一"的特点有利于构建稳定、排他、密切的银企关系,进而通过促进信息透明和稳定预期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金融风险的有效防控。本文通过对1844家企业的实证分析,发现主办银行制度更适用于信息不对称程度较强的领域。因此,可以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最为严重的中小微企业、三农领域率先实施,实现融资与增信的双促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豹  黄祖辉  
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银企信用关系的扭曲,是银企金融交易中存在的最大问题。由于不完全契约、不对称信息和信用的次优博弈等市场缺陷的存在,银企金融交易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存在不可避免。目前,运用制度创新的手段,改善微观经济运行环境,加强银企信用的培育是解决银企债务风险的一条有效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发友  俞健  
本文应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银企信贷行为动态博弈模型。基于这一模型,分析了银企信贷行为的动态演化过程与演化稳定策略,并探讨了其控制因素和可能的控制方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涂杰平  夏彦娉  
中小企业失信于商业银行是造成如今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源,而使得中小企业贷前隐藏信息,贷后偏离合约规定,发生违约行为又是取决于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分别从贷款发生前和贷款发生后的两个方面,研究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博弈,并提出创建全面的信息网络、提高违约惩罚成本以及引入物流金融做贷款担保等方式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难题,促成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共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万伦来  曹沥伟  
文章基于一个企业产出水平具有异质性的搜寻和匹配模型,分析了在对称信息与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劳动市场长期失业率之间的差异。文章研究表明,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了银行放贷和企业还贷的成本,从而增加了劳动市场长期失业率。同时,由于短期内企业"如实宣布产出水平"的承诺不是一个动态一致的承诺,因此银行缺乏激励放弃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增加的代理成本,这使得长期劳动失业率难以有效地降低。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欧阳凌  欧阳令南  周红霞  
本文针对股权分置和股权全流通的制度安排,在不同信息状态下研究了企业的投资行为。研究表明,信息对称时,股权全流通制度下企业投资行为达到最优,股权分置制度下国有资产的高折算溢价使得企业存在投资过度行为;信息不对称时,股权分置制度下低质量企业表现出更多投资过度行为,高质量企业表现出更多投资不足行为。证券监管部门近期应该促使股权全流通,远期应该重视规范企业信息披露,从而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的效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阳  沈洪涛  周艳坤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本文以2013-2016年深交所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环境治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环境治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环境信息披露较差以及本地子公司较多的企业中,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的环境治理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考察实地调研对企业环境治理的影响路径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推动了企业环境治理的资本市场监督和媒体监督。本文的研究验证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拓宽了实地调研经济后果的研究领域,对于深入理解并推动我国企业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蓓  袁建国  
通过构造二阶段投资模型,本文探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经理人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真实融资约束企业和伪融资约束企业,经理人过度自信心理偏误可能引发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过度自信程度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有正向影响;对于过度自信程度轻微的劣质企业,投资对现金流不敏感,经理人心理偏误仅在举债筹资时可能引发过度投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菡  张裕强  
影响银行动产抵押业务发展的核心因素,是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没有相对独立的第三方为银行提供准确的信息。而通过物联网将银行风险管理、企业生产经营和商品交易流通等进行融合,能够从根本上消除或弱化传统动产抵押的瓶颈,推动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创新。中货公司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货物变化等信息进行动态化监测、过程化管理,为银行提供金融信息服务,有效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可以作为中小企业增信、发展普惠金融的一种有效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艳芳  蒋瑜峰  
本文探讨了企业非效率投资产生的根源,依据会计信息质量理论分析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在资本市场上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治理企业非效率投资的途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文超  王小丹  
在政府推动经济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企业在预测市场运行态势和政策变动趋势方面处于信息劣势,由此引发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地方政府人事变更会重塑地方政商格局,导致原有政企沟通机制失效,由此带来的政企关系重构会加剧政企信息不对称。基于2012年中国企业营商环境调查数据,立足于考察政企关系重构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政企关系重构对企业产能利用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对于大企业而言更弱。机制检验表明,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提升,政企关系重构降低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效应将减弱,而政府干预未能对政企关系重构与企业产能利用率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效应。上述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研究结论不仅为理解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制度成因提供了新证据,更为完善企业营商环境、夯实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的微观基础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聂永刚  伍龙英  
本文以2011—2020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资本效率的影响,以及信息不对称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传导作用。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程度越高,国有企业的资本效率越高;混合所有制改革程度对国有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具有抑制作用,能促进企业信息质量的提高;信息不对称程度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程度和国有企业资本效率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