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34)
2023(5202)
2022(4146)
2021(3802)
2020(3355)
2019(7329)
2018(7011)
2017(14199)
2016(7086)
2015(7924)
2014(7839)
2013(7628)
2012(7004)
2011(6238)
2010(6524)
2009(6836)
2008(5845)
2007(5325)
2006(4868)
2005(4673)
作者
(19024)
(15448)
(15212)
(14635)
(9777)
(7358)
(7327)
(6323)
(5871)
(5747)
(5304)
(5174)
(4995)
(4870)
(4753)
(4586)
(4583)
(4500)
(4425)
(4344)
(3802)
(3783)
(3596)
(3538)
(3535)
(3496)
(3371)
(3353)
(3093)
(3087)
学科
(26678)
(26229)
金融(26229)
(24918)
经济(24888)
(24272)
银行(24272)
(23470)
管理(22880)
(21707)
企业(21707)
中国(17080)
(12713)
方法(11735)
中国金融(11187)
(11121)
(10806)
保险(10715)
(10588)
财务(10567)
财务管理(10552)
数学(10263)
企业财务(10233)
数学方法(10176)
业经(7623)
理论(6353)
地方(6233)
(6084)
业务(6031)
制度(5957)
机构
大学(96299)
学院(95774)
(40767)
经济(39783)
管理(39261)
中国(34215)
理学(31984)
理学院(31747)
管理学(31307)
管理学院(31133)
研究(26783)
(25344)
财经(19629)
(19373)
(19161)
金融(19047)
(19032)
银行(18275)
(17723)
(17142)
中心(17052)
财经大学(14929)
人民(14841)
(14339)
国人(13974)
中国人(13929)
经济学(13764)
中国人民(13371)
科学(13012)
(12928)
基金
项目(58467)
科学(46300)
研究(45040)
基金(43932)
(36246)
国家(35924)
科学基金(32169)
社会(29821)
社会科(28326)
社会科学(28321)
基金项目(22696)
(21856)
自然(19544)
教育(19414)
编号(19264)
自然科(19159)
自然科学(19156)
自然科学基金(18865)
资助(18769)
(17786)
成果(16954)
项目编号(13488)
(12855)
国家社会(12616)
(12517)
重点(12461)
(12250)
(12165)
人文(11906)
(11857)
期刊
(40517)
经济(40517)
(34675)
金融(34675)
研究(32341)
(21037)
中国(19119)
管理(13010)
学报(11326)
财经(10028)
(9863)
科学(9423)
大学(8692)
理论(8317)
(8276)
学学(8127)
实践(7781)
(7781)
图书(7697)
财会(6667)
经济研究(6572)
技术(6559)
中国金融(5978)
情报(5960)
会计(5659)
业经(5367)
农业(5216)
书馆(5056)
图书馆(5056)
教育(4977)
共检索到158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玉梅  王昌昊  王倩  
近年来,我国民间融资中各参与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逐渐加剧。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民间融资中介的风险控制能力越弱、借款人的违约风险越大和违约成本越小,借款人的还款概率就越低。信息不对称导致委托代理问题,破坏权利义务的对等关系,弱化自律他律效果,引发民间融资高风险。只有将公正、平等、诚信等金融伦理核心理念贯穿于民间融资各主体及融资全过程,才能有效防范民间融资风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金河  
一、民间高风险融资的表现形式一是企业高息民间借贷。部分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资金短缺,不能从银行得到贷款,向民间借贷机构和企业、个人高息借贷。高息贷款抬高了企业经营成本,如不能以经营利润按期偿还,便以新的高利贷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寒迪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出了金融伦理缺失问题,金融机构缺乏社会责任、金融市场伦理缺失是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根源之一。本文在全面分析了金融市场伦理缺失的根源之后,指出了金融市场伦理构建途径在于对金融市场的从业者进行必要的"责任"伦理文化教育;调动金融市场的责任主体自觉自愿地参与责任伦理的建设,变道德他律为道德自律;发挥政府和监管者在金融市场伦理建设中的舆论导向功能;营造金融市场的伦理文化,做到"文化管人";将伦理投资产品理念引入金融产品开发的视野;加强金融机构伦理规范化整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磊  
目前我国金融信用缺失已成为金融行业备受关注的问题,其所导致的金融信用危机是社会伦理危机的一种表现。本文尝试从经济伦理角度解读这一现象,并从社会伦理制度建设、政府监管等方面阐述应对方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志强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在我国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上溯到《周礼》:"听称责以傅别。"所谓"称责"就是借贷。中国的民间借贷发生既早,则必有其深刻的原因在。这原因就在于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基础上形成的以儒家道德为核心支撑的社会伦理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芳  何剑  
文章以2011—2020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改善信息不对称问题两种机制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公司治理水平在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财务风险之间发挥着正向调节效应;基于异质性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抑制作用在小规模、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文章从推进数字金融的拓展与应用、完善企业自身风险管理体系以及优化数字金融监管三方面提出了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芳  何剑  
文章以2011—2020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改善信息不对称问题两种机制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公司治理水平在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财务风险之间发挥着正向调节效应;基于异质性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抑制作用在小规模、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文章从推进数字金融的拓展与应用、完善企业自身风险管理体系以及优化数字金融监管三方面提出了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仁安  王凯  
企业的发展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发展,而融资则是众多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银行贷款是我国企业融资首选,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得这个过程难以顺利进行。分析在银行拥有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对合并均衡、分开均衡以及混合策略均衡的探讨,得出其均衡策略,并给出相应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鸿志  何小锋  
本文从资产风险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了资产风险的信息不对称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重要因素,有助于解释以往各种不同股权融资偏好理论的分歧。另外,显著性检验结果也表明传统权衡理论不能排斥实证结论,进一步证明了结论的有效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凌远  尤航  
缓解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约束是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也是"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的首要目标。借助始于2011年的"科技和金融结合"这一外生政策冲击构造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有效缓解了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融资约束,这一结论在考虑识别假设条件和一系列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后依然成立;影响机制检验发现,试点政策通过"信息平台效应"与"认证效应"降低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进而引导信贷资源更多地流向中小型科技企业,使其融资约束得到缓解;异质性分析发现,试点政策效应主要存在于小规模企业和民营企业,而金融市场化程度越低的地区,该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越大。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海海  郭新华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其获得的金融资源极不相称,金融市场制度存在明显的功能缺位,民营企业难以获得与国有企业同等的融资待遇。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信息不对称,而之所以产生信息不对称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金融中介的稀缺。建议加大建立健全金融中介的步伐,减少信息不对称,推动民营企业走出融资困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敏  
本文以2012—2016年深圳中小版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供应链融资、信息不对称与企业融资约束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越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增大。通过供应链融资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而且这种缓解作用因企业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程度而异,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这种缓解作用就会越明显。这表明企业在融入供应链后,可以利用供应链核心企业获得各类优势资源,增强与银行间的沟通互信,实现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多融资的目的,有效缓解企业融资压力。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邱笛  
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中小企业对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本文对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进行考察,并从理论上分析关系型融资这种融资制度安排的作用机制,进一步运用博弈方法对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关系型融资效率问题加以探讨。研究发现,关系型融资是解决金融市场失灵的有效制度安排,能够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晓菊  
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此起彼伏,金融市场不稳定因素剧增。近二、三年来持续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经济危机、巴西的金融动荡、日本、韩国、泰国的大量企业和金融机构倒闭,从不同角度证明了金融风险对经济稳定发展和银行稳健经营的威胁与挑战。随着经济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