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89)
2023(9371)
2022(7384)
2021(6642)
2020(5757)
2019(12558)
2018(12351)
2017(24195)
2016(12380)
2015(13623)
2014(13432)
2013(13400)
2012(11994)
2011(10529)
2010(10960)
2009(11096)
2008(10431)
2007(9584)
2006(8613)
2005(8268)
作者
(34212)
(28220)
(28070)
(26367)
(18223)
(13405)
(12884)
(10947)
(10586)
(10326)
(9574)
(9569)
(9312)
(8828)
(8774)
(8603)
(8334)
(8235)
(8143)
(7940)
(6948)
(6811)
(6748)
(6552)
(6405)
(6384)
(6346)
(6101)
(5591)
(5443)
学科
(75539)
(72045)
企业(72045)
(58658)
经济(58592)
管理(56500)
业经(27786)
(25827)
金融(25827)
(24364)
方法(24078)
(23526)
银行(23524)
(22883)
(20832)
财务(20809)
财务管理(20790)
(20652)
企业财务(19790)
中国(19162)
(16939)
数学(16500)
数学方法(16391)
农业(16203)
技术(15461)
(13365)
理论(13345)
(12299)
企业经济(12024)
(11837)
机构
学院(180889)
大学(173311)
(80424)
经济(79013)
管理(78773)
理学(66315)
理学院(65821)
管理学(65288)
管理学院(64942)
中国(51165)
研究(50564)
(40860)
(35012)
财经(32014)
(28886)
(28760)
(27422)
中心(27092)
科学(26304)
经济学(24215)
(23875)
商学(23721)
(23699)
商学院(23513)
财经大学(23469)
业大(22141)
经济学院(22014)
北京(21528)
(21496)
农业(21067)
基金
项目(111042)
科学(90135)
研究(85758)
基金(82695)
(68920)
国家(68212)
科学基金(62237)
社会(57354)
社会科(54634)
社会科学(54623)
(44689)
基金项目(43829)
自然(38344)
自然科(37567)
自然科学(37560)
教育(37071)
自然科学基金(37015)
编号(35329)
(34731)
资助(32858)
(30055)
成果(27874)
(27403)
创新(24563)
(24203)
(24125)
国家社会(23987)
重点(23959)
(23911)
项目编号(23434)
期刊
(93061)
经济(93061)
研究(52732)
(37154)
(35339)
金融(35339)
管理(34455)
中国(34200)
(26572)
科学(19875)
学报(18990)
业经(17589)
技术(17581)
农业(17319)
财经(16775)
大学(15227)
学学(14600)
(14438)
经济研究(14169)
财会(12516)
(11752)
技术经济(11655)
问题(11394)
现代(10344)
会计(10268)
教育(10238)
理论(10032)
商业(9525)
世界(9212)
(9052)
共检索到286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建新  陈冬  
信息不对称是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这在理论界已达成共识。但小企业封闭的信息传递机制是与其简单的治理结构相适应的,片面强调小企业要加强向外界传递信息,由小企业自身来缓解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局限性。由融资供给方主动收集据以进行融资决策的小企业信息因交易成本过高亦不可行。与传统融资决策使用的基于财务数据的信息不同,信息中介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并有偿提供的小企业主或主要所有者个人信用信息和小企业信用信息———第三方信用信息,能够准确预测违约风险,是融资供给方获取小企业融资信息的新途径,为缓解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治理小企业融资难提供了与“金融机构观”不同的新思路。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林飞  闫景民  史运昌  
第三方物流作为供应链融资中控制风险的关键要素较好地解决了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首先,第三方物流凭借专业技能对动产进行监管,使之成为银行愿意接受的抵押品;其次,第三方物流作为银行的代理人,为银行提供更多的有关中小企业的信息;再次,第三方物流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中小企业以动产进行反担保,这三条措施减轻了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理模型证明第三方物流在消解信息不对称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路运锋  
作为提供结算信用担保的中介服务方式的第三方支付,是解决电子商务支付安全和交易信用保证的理想选择。但是,第三方支付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强化了第三方支付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阻碍了电子交易的快速发展。为解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第三方支付问题,应建立健全交易认证制度,建立覆盖全国的电子商务信息披露系统,加强各市场参与主体的信用管理,完善电子商务法规体系,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跃辉  
中央政府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是对地方政府落实政策情况的一种有效评价,也是约束地方政府行为的一种有效机制。本文基于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地方政府行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地方政府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种行为,需要第三方评估机构加以纠正的理论。本文针对在我国第三方评估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积极推动专业化、独立化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培育"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滨  骆毓燕  黄蕾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其资本的多少相关,而资本的筹集可通过融资的方式解决,但本文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池昭梅  
信息不对称是指从事交易活动的双方对交易对象及环境状态的认识存在差别,其中只有一方拥有交易信息,或一方比另一方拥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陈四清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创业或发展时期而亟需资金,除了股东投入的少量原始资本以及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自然负债外,自身经营积累的资本十分微弱,内源融资极其有限。外源融资中股票市场的门槛较高,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不具备上市资格,因此,其外源融资更多地依赖于银行贷款,但有关资料表明中小企业贷款申请遭拒率高达56%。造成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路径梗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资金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慧慧  杜静然  李睿  
资金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瓶颈。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小企业财务核算不规范和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是造成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原因,并基于此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健全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加强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机制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钟田丽  弥跃旭  王丽春  
信息不对称影响企业融资成本、融资结构和融资行为。无论是收益导向还是价值导向 ,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成长较快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会更多。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和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低下。作为资金供给方的政府和金融机构 ,应当重新考察企业融资制度 ,降低融资市场的“逆向选择” ;作为资金需求方的中小企业 ,则应提高融资管理水平 ,降低“道德风险”所产生的融资成本。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成虎  李育林  
第三方电子支付作为信用中介,能够以其自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替代电子商务活动中使用商业信用的风险性和不稳定性,以此为基础建立交易信用关系,可以解决电子商务活动中买卖双方的信用问题。第三方电子支付实质上是电子商务中的信用中介,是买卖双方动态博弈无法取得有效均衡而借助于外力的产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丰来  黄永航  
本文对基于中小企业与银行信息不对称程度较大企业更为严重的假设,套用信贷配给理论的观点来解释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难问题的思路提出了批评,认为大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并不必然亚于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导致银行信贷配给的根本原因,但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都存在,中小企业受银行信贷配给影响更大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其特殊的治理结构。文章对加剧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特殊制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俊江  于众  
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它主要源于信贷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其影响机制是事前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银行的逆向选择行为,事名的信息不对称则会诱发小企业的道德风险,二者最终都会弱化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为化解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政府需要在健全法律环境、给予政策扶持、提供信用担保、推动制度创新四个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庆元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小企业获取大银行融资困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小企业融资模型,进而分析其融资难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及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魏露盈  库向芳  周锋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导致了其融资困难。本文认为,作为资金需求方的中小企业,应提高其融资管理水平,降低“道德风险”所产生的融资成本。而作为资金供给方的政府和金融机构,应研究制定中小企业融资制度,降低融资市场的“逆向选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黎刚华  
在我国转轨时期,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是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利用信息不称理论作为分析的基础,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在于融资体制创新,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