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92)
- 2023(5966)
- 2022(5078)
- 2021(4869)
- 2020(4037)
- 2019(9239)
- 2018(8875)
- 2017(18301)
- 2016(9869)
- 2015(10959)
- 2014(10764)
- 2013(10369)
- 2012(9668)
- 2011(8519)
- 2010(8923)
- 2009(8579)
- 2008(8891)
- 2007(8130)
- 2006(7623)
- 2005(7007)
- 学科
- 管理(41108)
- 业(39741)
- 济(38205)
- 经济(38159)
- 企(36139)
- 企业(36139)
- 财(20332)
- 方法(17168)
- 务(16093)
- 财务(16071)
- 财务管理(16047)
- 企业财务(15589)
- 数学(14853)
- 数学方法(14677)
- 农(10477)
- 制(9760)
- 业经(9451)
- 策(9411)
- 中国(9044)
- 体(6859)
- 及其(6509)
- 农业(6481)
- 贸(6436)
- 贸易(6431)
- 银(6304)
- 银行(6304)
- 易(6300)
- 理论(6244)
- 划(6231)
- 技术(6034)
- 机构
- 大学(139161)
- 学院(139025)
- 管理(60167)
- 济(59335)
- 经济(58117)
- 理学(50964)
- 理学院(50589)
- 管理学(50070)
- 管理学院(49784)
- 研究(42187)
- 中国(35220)
- 财(34321)
- 京(27919)
- 财经(25977)
- 经(23490)
- 江(21122)
- 科学(20842)
- 中心(20447)
- 所(19702)
- 财经大学(19217)
- 北京(17816)
- 州(17070)
- 经济学(16959)
- 研究所(16941)
- 商学(16748)
- 商学院(16592)
- 范(15881)
- 师范(15801)
- 院(15269)
- 农(15267)
- 基金
- 项目(83445)
- 科学(67419)
- 研究(65601)
- 基金(62469)
- 家(51955)
- 国家(51488)
- 科学基金(46100)
- 社会(42479)
- 社会科(40362)
- 社会科学(40352)
- 基金项目(32234)
- 省(30512)
- 教育(30076)
- 自然(28789)
- 编号(28284)
- 自然科(28148)
- 自然科学(28142)
- 自然科学基金(27686)
- 资助(26158)
- 划(25753)
- 成果(25286)
- 部(19678)
- 项目编号(19085)
- 性(17975)
- 课题(17897)
- 重点(17812)
- 教育部(17749)
- 人文(17743)
- 国家社会(17296)
- 制(17022)
共检索到219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萍 邓可斌
投资决策是企业公司财务决策中最重要的决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司治理理论被逐步运用于现代企业投资领域的研究。然而已有的理论研究倾向于只从一个侧面解释公司的投资决策,割裂了上述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本文拟综合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和公司治理理论建立一个一般理论模型来研究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问题,从而为公司的最优投资决策提供理论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
投资 信息不对称 委托代理 公司治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倪敏 张耀中
国内外研究文献表明,在不同制度背景的市场环境中,公司股权再融资后均出现业绩下降现象。本文指出,造成业绩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这一冲突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通过引发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导致公司业绩下降。在此基础上,基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运用Myers和Majlu(f1984)的模型框架,对上市公司配股融资后的会计业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配股后公司业绩出现了显著下滑,在股权集中的治理结构下,控股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是造成业绩下滑的直接原因,包括配股前的盈余管理和配股后的圈钱行为;公司治理结构对业绩下降具有重要影响,随着股权集中度的增加,发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波 马乐声 陈德棉
本文分析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并从减小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使委托代理双方利益趋向一致的角度出发,设计一系列风险防范对策。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风险防范措施:形成市场声誉约束机制、合理设计风险投资家的报酬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之间的风险防范措施:严格的项目筛选、对风险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分段投资、采取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对风险企业管理层实行股票期权、加强对风险企业的控制和监管。
关键词:
风险投资 信息不对称 委托代理 风险防范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谢亮 朱少强
本文运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信息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认为存在着与信息市场有关的多级委托/代理关系。与传统力图回避或减少代理人的观点不同,本文提出引入第三博弈方,建立与该市场交易有关的新的委托代理关系,是防止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代理人败德行为的可行办法之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祖光
当前,在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人们经常讨论到的一个经济对策问题是委托代理问题。众所周知,国家代表全体人民作为国有资产的委托人,委托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代理经营国有资产,从而双方形成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各自都有独立的利益,他们的目标函数是不一致的。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委托人应当如何采取对策,防止代理人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增瑞
本文从不对称信息的角度分析了创业资本中三方当事人企业家、风险投资家和投资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即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之间、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之间的博弈关系。提出在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之间风险投资家应承担无限责任,并应建立信誉机制;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之间应签订可转换优先股的契约,以转移风险。
关键词:
创业资本 不对称信息 委托代理 博弈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祖光
基数确定,是委托—代理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委托—代理问题凡涉及量化指标,如利润额、销售额等,必定存在一个基数确定问题。因为委托人既然要把一个量化的任务委托给代理人,必然要确定基数;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基数,就被认为是完成了委托的任务,就可以得到奖励。但如何正确地确定基数?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正确地确定基数之所以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朱军 顾为东
针对代理人逆向选择导致委托人无法将契约与代理人类型状态直接关联的矛盾,研究了信息不对称下委托代理契约的纳什实施性问题。通过建立信号空间上的纳什均衡与有效配置的映射关系,将委托人契约与代理人状态联系起来,并以完全信息下委托人的最优契约和逆向选择下的次优契约为例,研究分析委托人契约纳什实施的性质,当且仅当委托契约满足激励相容约束时,才具备纳什实施的惟一性,该结果为实务契约设计逼近激励可行契约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委托-代理 契约 纳什实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蓓 袁建国
通过构造二阶段投资模型,本文探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经理人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真实融资约束企业和伪融资约束企业,经理人过度自信心理偏误可能引发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过度自信程度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有正向影响;对于过度自信程度轻微的劣质企业,投资对现金流不敏感,经理人心理偏误仅在举债筹资时可能引发过度投资。
关键词:
过度自信 投资 信息不对称 融资约束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志华 张志元
非对称信息与公司的投资决策王志华张志元(山东经济学院财政金融系250014)一、引言非对称信息产生于经济学的许多实际问题中,例如银行与贷款企业之间,股东与公司的经理之间,保险公司与其客户之间。在上述有关的问题中,我们将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称为代理人(a...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徐红 施国洪 贡文伟
针对双重信息不对称问题,从制造商视角研究如何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博弈论为基本工具,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信号甄别原理,在传统的激励契约模型基础上,考虑回收商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从而构建一种新的激励机制模型,借助模型求解并进行了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回收商投入的个人资本金与其努力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即回收商的个人资本金投入越多,越能激发回收商的工作热情,他越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水平;回收能力越强的回收商越愿意选择需要承担较大风险的契约,从而有利于制造商更好地抉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响 刘悦
利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制造商与零售门店所组成服务供应链的契约模型,分析前者制定委托代理契约使后者进行有成本地市场需求信息获取的决策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在契约决策中存在阈值政策。当信息获取成本低于阈值时,制造商采用获取市场需求信息的分离均衡契约,反之则采用不获取信息的混同均衡契约;信息获取后存在两种作用相反的效应:一是有利于制造商制定有效的分离均衡契约以及零售门店的服务水平,从而使双方的期望利润最大化,二是委托代理关系中作为强势一方的制造商也失去了攫取供应链中更多利润的能力,这也使得零售门店可以获得额外利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璞玉 郑晶 孙红
养殖户预防要素投入不足和隐瞒疫情可能导致动物疫病爆发和蔓延,造成巨大损失。通过构建养殖户重大疫病防控决策树,说明了养殖户违规行为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讨论了疫情披露和预防要素投入的激励相容条件,认为补偿除弥补扑杀损失功能外,也应通过激励养殖户预防要素投入而成为公共风险管理的工具,并通过案例验证了理论模型。以理论分析为依据,认为当前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政策存在重监管、轻激励、补偿程度低和补偿机制失当等问题,并可有以下改进:第一,增加扑杀补偿程度和违规惩罚程度可以激励养殖户披露疫情,其中,增加惩罚是更加节约成本的方式;第二,在补偿机制的设计中加入信号显示变量,实现养殖户投入社会最优防疫要素水平的激励相容条件。其中,信号显示机制可以包含并综合考虑这三种机制:按规模差别化补偿;染病率与补偿呈反比的机制(如只对存活的禽畜进行补偿);相对染病率比较的补偿机制,即补偿不仅依赖该养殖户染病情况,还部分依赖与同区域内同类型养殖户的染病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