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5)
- 2023(12176)
- 2022(10079)
- 2021(9271)
- 2020(7368)
- 2019(16579)
- 2018(16039)
- 2017(30482)
- 2016(15992)
- 2015(17696)
- 2014(17465)
- 2013(17464)
- 2012(16511)
- 2011(15278)
- 2010(15832)
- 2009(15129)
- 2008(14023)
- 2007(12922)
- 2006(11995)
- 2005(11354)
- 学科
- 济(73166)
- 经济(73089)
- 业(56349)
- 农(50202)
- 管理(41753)
- 农业(33878)
- 企(33742)
- 企业(33742)
- 中国(28689)
- 融(27004)
- 金融(27003)
- 银(25523)
- 银行(25506)
- 行(24837)
- 业经(24276)
- 地方(24101)
- 方法(20190)
- 制(17957)
- 财(17032)
- 数学(16536)
- 数学方法(16382)
- 发(15074)
- 贸(13645)
- 贸易(13626)
- 易(13210)
- 农业经济(12736)
- 学(12506)
- 发展(12077)
- 展(12050)
- 体(11646)
- 机构
- 学院(232238)
- 大学(225895)
- 济(98181)
- 经济(96032)
- 管理(89658)
- 研究(80947)
- 理学(75518)
- 理学院(74731)
- 管理学(73730)
- 管理学院(73293)
- 中国(70651)
- 农(55391)
- 京(47838)
- 科学(46594)
- 财(44886)
- 农业(41701)
- 中心(41061)
- 所(40307)
- 业大(37446)
- 江(37184)
- 研究所(35900)
- 财经(34399)
- 范(31895)
- 师范(31607)
- 经(31141)
- 州(30967)
- 北京(30215)
- 经济学(28374)
- 院(27655)
- 省(26933)
- 基金
- 项目(147277)
- 科学(116817)
- 研究(114563)
- 基金(105486)
- 家(90192)
- 国家(89275)
- 科学基金(77216)
- 社会(74312)
- 社会科(69982)
- 社会科学(69969)
- 省(60009)
- 基金项目(55813)
- 编号(49787)
- 教育(49690)
- 划(48071)
- 自然(45923)
- 自然科(44856)
- 自然科学(44851)
- 自然科学基金(44068)
- 资助(41240)
- 成果(41018)
- 发(38005)
- 课题(32945)
- 重点(32254)
- 部(31858)
- 农(31758)
- 发展(31285)
- 创(31069)
- 展(30779)
- 国家社会(30729)
- 期刊
- 济(123015)
- 经济(123015)
- 研究(69881)
- 农(61438)
- 中国(57234)
- 融(41744)
- 金融(41744)
- 农业(40993)
- 学报(33549)
- 科学(32482)
- 财(32392)
- 管理(30177)
- 业经(27115)
- 大学(26549)
- 教育(25122)
- 学学(24980)
- 技术(19494)
- 业(18812)
- 经济研究(16939)
- 问题(16665)
- 财经(16397)
- 农村(15812)
- 村(15812)
- 农业经济(15327)
- 图书(14227)
- 经(13998)
- 世界(13277)
- 版(12804)
- 经济问题(12209)
- 理论(11975)
共检索到378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正庆 李海海
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不能有效地满足农户信贷需求,其根本原因是金融供给的约束下农户特征造成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农村信贷市场固有内在矛盾和现实约束条件的背景下,信息不对称问题难以通过合作银行乃至社区银行的改革来解决。当前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发展信用网络组织,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缓解农村融资困境。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息不对称 信用网络组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蕾
近年来在央行货币政策趋紧的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中小企业密集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出现了倒闭潮,其生存状况甚至比金融危机的时候还要艰难。针对该情况,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分析了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商业银行信贷人员与商业银行、中介机构与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与民间资本这四重信息不对称关系,借助海英纳模型,得出解决信息不对称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环节,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困境 信息不对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晓梅
我国的农业中小企业作为中小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以及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但发展资金的严重短缺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以间接融资为主要融资方式的农业中小企业,银行贷款是其融资的重要渠道。然而在农业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银行的"惜贷"和"慎贷"普遍存在,信贷配给问题突出,使得大多数农业中小企业难以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资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为信息不对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海燕 张乐柱 任成龙
在信贷市场上,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金融机构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成为制约合作社信贷融资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基于这一背景,借助信息经济学及博弈论理论,尝试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金融机构间信贷融资的动态博弈模型,剖析导致合作社信贷融资困境的深层原因,提出引入惩罚-补偿机制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破解合作社信贷融资难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柳超 张沂琳
在经济学领域内,“信息不对称”现象是指市场交易双方在信息掌握上的不平衡状态。由于职业教育的多主体性,“信息不对称”现象在职业教育领域内同样广泛存在。在多主体信息不对称的视角下,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表现为四个方面,即政府与学校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办学定位偏差,产业与学校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人才供求错配,学校与学校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区域发展失衡,学生与学校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基本认知失准。因此,职业教育应该优化政策传达途径,实现办学合理定位;预测区域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实现人才供需对接;构建院校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全面完善人才培养环节,实现信息双向互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信息不对称 发展困境 破解之道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海海 郭新华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其获得的金融资源极不相称,金融市场制度存在明显的功能缺位,民营企业难以获得与国有企业同等的融资待遇。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信息不对称,而之所以产生信息不对称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金融中介的稀缺。建议加大建立健全金融中介的步伐,减少信息不对称,推动民营企业走出融资困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广明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半壁江山的中小企业,在出口创汇、繁荣市场、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面和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促进国民经济的国际化和市场化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一个最普遍和关键的制约因素就是融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创新商业银行与专业担保机构合作的模式和发展,利用关系型贷款进行担保的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是消除信息不对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信息不对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莹
中小企业在就业、经济增长、提高生产率、创新、减少贫困等领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以中国为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率高达60%,对税收的贡献率高达50%,对城镇居民就业的贡献率高达75%。随着世界经济多元化发展,世界各国都开始关注和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与中小企业的巨大贡献形成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希 顾磊
文章拟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个角度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形成的内在根本原因做出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质量信号博弈模型和声誉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了解决信贷配给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信贷配给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小明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P2P网络借贷是我国传统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也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然而,出借人作为信息劣势方,与P2P平台和借款人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的广泛存在。在决策时,由于借款人众多且分散,道德风险更难被掌握,出借人会更加注重甄选P2P平台,由此产生了市场分割,形成投资市场与借贷市场的“双市场”。有限理性条件下,出借人受利益驱动选择劣质P2P平台、劣质借款人,导致P2P网络借贷市场的柠檬困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小明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P2P网络借贷是我国传统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也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然而,出借人作为信息劣势方,与P2P平台和借款人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的广泛存在。在决策时,由于借款人众多且分散,道德风险更难被掌握,出借人会更加注重甄选P2P平台,由此产生了市场分割,形成投资市场与借贷市场的"双市场"。有限理性条件下,出借人受利益驱动选择劣质P2P平台、劣质借款人,导致P2P网络借贷市场的柠檬困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婧 王力恒 何广文
异地个人经营者贷款时面临借款者和银行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贷款审查和监管成本过高等问题,加之缺乏抵押物,导致其者难以获得银行贷款支持。论文针对羊毛衫企业开展的"加盟商"贷款进行个案研究,并进行了个人经营者、银行和生产企业三方的信贷模型分析。研究表明,银行和生产企业的联合能够有效化解银行与异地个人经营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困境,实现三方共赢,提高社会整体福利。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志刚
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影响公司的融资决策。本文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公司债券融资发展的负面影响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公司债券融资的成本增加 ,从而使公司的债务融资结构倾向于银行融资 ,故欲加强公司债券融资的发展 ,就必须有效弱化信息不对称问题。我国公司债券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来源于金融基础设施的落后以及体制问题。因而解决公司债券融资发展障碍的根本措施在于大力发展金融基础设施、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进程并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发展。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公司债券融资 金融基础设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作功 李慧洋 孙璐璐
数字金融的逻辑起点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严重的治理与监管问题。数字金融在缓解传统的信息不对称的同时又引致了严重的数据不对称,表现在数据规模和质量的不对称、数据技术的不对称、数据管理的不对称、数据效用的不对称、数据外部性的不对称、数据监管的不对称。与信息不对称相比,数据不对称是基础层面的不对称,对市场主体的影响显得更为深刻。数字金融平台具有"数据垄断"的优势,而普通金融消费者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要治理数字普惠金融的数据不对称,需要采取加快制定完善的数据法律法规、强化金融数据平台的治理与监管、开发政府实时监管技术平台、构建数字普惠金融适当性服务体系等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姚永明
我国农户融资难从表面上看是公办金融机构不愿向农户贷款,而根源则是其与农户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破解农户融资难题,一方面需要推行农户信用体系建设,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另一方面需要建立近离农户的民办金融组织,重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性 农村金融体系 农户融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