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6)
- 2023(11593)
- 2022(9717)
- 2021(8890)
- 2020(7712)
- 2019(17480)
- 2018(17297)
- 2017(33582)
- 2016(18099)
- 2015(20563)
- 2014(20796)
- 2013(20131)
- 2012(18322)
- 2011(16523)
- 2010(16988)
- 2009(16522)
- 2008(15569)
- 2007(14209)
- 2006(12632)
- 2005(11803)
- 学科
- 济(69746)
- 经济(69639)
- 管理(59616)
- 业(53513)
- 企(47722)
- 企业(47722)
- 银(34777)
- 银行(34632)
- 方法(33086)
- 行(32962)
- 融(31017)
- 金融(31010)
- 数学(29204)
- 数学方法(28776)
- 制(27421)
- 中国(24930)
- 财(24240)
- 业经(16744)
- 务(16685)
- 财务(16626)
- 财务管理(16593)
- 企业财务(15869)
- 体(15595)
- 农(15566)
- 度(15053)
- 制度(15039)
- 理论(14061)
- 学(13674)
- 地方(13520)
- 业务(12604)
- 机构
- 大学(251382)
- 学院(250020)
- 济(101562)
- 经济(99191)
- 管理(97024)
- 理学(82044)
- 理学院(81209)
- 研究(80214)
- 管理学(79559)
- 管理学院(79103)
- 中国(75419)
- 财(54629)
- 京(52610)
- 科学(46037)
- 财经(42246)
- 中心(40963)
- 所(39838)
- 江(39283)
- 农(39049)
- 经(38155)
- 研究所(35471)
- 银(34068)
- 业大(33971)
- 北京(33035)
- 银行(32713)
- 州(32508)
- 经济学(32292)
- 财经大学(31578)
- 行(30528)
- 农业(30511)
- 基金
- 项目(162131)
- 科学(128231)
- 研究(119164)
- 基金(118883)
- 家(102241)
- 国家(101414)
- 科学基金(88188)
- 社会(76451)
- 社会科(72633)
- 社会科学(72622)
- 省(63562)
- 基金项目(61797)
- 自然(56279)
- 教育(55929)
- 自然科(55074)
- 自然科学(55062)
- 自然科学基金(54095)
- 划(52873)
- 资助(50137)
- 编号(48568)
- 成果(41282)
- 重点(36394)
- 部(36158)
- 制(34149)
- 创(34042)
- 课题(33683)
- 发(33060)
- 创新(31869)
- 国家社会(31851)
- 教育部(31788)
- 期刊
- 济(109131)
- 经济(109131)
- 研究(76829)
- 中国(55837)
- 融(51859)
- 金融(51859)
- 财(45370)
- 学报(37983)
- 管理(37087)
- 农(35128)
- 科学(33361)
- 大学(29042)
- 学学(27324)
- 教育(25991)
- 财经(21998)
- 技术(21775)
- 农业(21029)
- 经(18683)
- 经济研究(17570)
- 业经(16464)
- 理论(14822)
- 问题(13569)
- 实践(13561)
- 践(13561)
- 统计(13483)
- 图书(13069)
- 策(12493)
- 财会(12420)
- 会计(12046)
- 技术经济(11476)
共检索到398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璟 王长江 刘晓辉
企业的外源融资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理论文献常常将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通资金的行为看做是保持距离型融资(arm's-length financing), 而把企业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获得资金融通的间接融资模式分为交易型融资(transaction-based fi- nancing)与关系型融资(relationship finan- (cing)。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戴季梅
外汇体制改革对中国银行业务的影响及对策戴季梅今年初出台的新的外汇管理体制标志着我国的外汇管理已从以计划分配为主,过渡到让市场在外汇资源配置、使用中起主导作用的新的阶段。它不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将起到直接推动作用,也是与国际经济接轨,向人民币自由...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之亮
在竞争压力推动下,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导向,商业银行有必要时常关注消费者的金融消费体验,并持续提升体验满意度。本文在分析传统银行服务与电子银行服务的差异和互补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持续提高金融消费体验满意度为宗旨的电子银行发展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
金融消费 消费体验 电子银行 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葛伟国
城商行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一五"期间,城商行主要关注于特色化业务创新和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经营机制、内部管理体制和信息科技治理机制。然而,城商行因发展历史短、可借鉴模式少、发展初期未重视IT建设等原因,在IT建设方面尚存在IT治理体系不完善、全面支持业务能力较弱、电子流程化建设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和系统灵活度不够等问题。从整体信息化建设水平来看,目前城商行的IT建设还处于技术提供和应用导向阶段,离实现IT与业务的和谐融合尚有一定差距。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程静
本文在分析网上银行业务的竞争优势及高风险性的基础上,着重揭示网上银行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运作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将二者有机结合,使它们优势互补,以推进金融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和丽
个人金融服务是一个蕴含巨大机遇和广阔前景的市场。各商业银行纷纷将眼光投向以个人金融服务市场 ,它无疑是银行的“黄金业务”。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金融环境中 ,随着全球化个人金融服务的扩大 ,将会给国内个人金融市场带来冲击 ,谁抢占了个人金融业务 ,把营销做好 ,谁就能长盛不衰。
关键词:
营销 品牌 创新 商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斌
一、金融脱媒机理"脱媒"是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词,当时是指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当货币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机构可支付的存款利率水平时,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就会大量流向货币市场的现象。对这现象诠释涌现出许多理论,其中最具有说服力的是 Merton(1995)提出的金融中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于长林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外经贸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坚持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了今年进一步深化对外经贸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围绕建立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又适应国际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宝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晓斐 邝婉桦 林立超
影子银行是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变化的催化剂,受到全球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金融科技增长对中国委托贷款规模增量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而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同样为国民经济的结构性优化提供了臂助。文章基于2013—2018年间省际经验数据,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是委托贷款规模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便在控制了其他潜在可能影响影子银行规模的诸多因素的前提下。融资隐蔽性为影子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天然屏障,而银行急切凭借金融创新机制舒缓经营压力的做法同样可能催生影子银行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科技 委托贷款 固定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晓斐 邝婉桦 林立超
影子银行是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变化的催化剂,受到全球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金融科技增长对中国委托贷款规模增量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而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同样为国民经济的结构性优化提供了臂助。文章基于2013—2018年间省际经验数据,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是委托贷款规模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便在控制了其他潜在可能影响影子银行规模的诸多因素的前提下。融资隐蔽性为影子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天然屏障,而银行急切凭借金融创新机制舒缓经营压力的做法同样可能催生影子银行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科技 委托贷款 固定效应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鲍星 李巍 李泉
本文通过网络爬虫构建商业银行金融科技运用指数,利用2013-2018年中国银行业的数据,研究金融科技运用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商业银行金融科技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水平、改善银企信贷层面信息不对称,进而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对于信贷结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银行,金融科技运用的技术红利更高,能够有效缓解其信贷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燕子
金融创新对于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核心是外部流动性的改善和信息对称性的提高对于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决策的影响。通过构建三周期声誉模型,引入更高的资产流动性,在这一外部环境基础上,信息不对称性的降低,改变了银行业务部门发放贷款的决策和风险偏好,从而影响银行利润和银行风险,最终影响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一方面,由于外部流动性的改善,银行部门更倾向于持有风险资产,降低无风险资产在整个贷款中的比重,银行预期利润升高,改变了银行的风险偏好,客观上增大了银行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性的降低,整个社会对于
关键词:
金融创新 声誉模型 商业银行 信息不对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邱兆祥 粟勤
将信息不对称理论纳入银行业市场竞争模型是当前跨经济学与金融学两个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从理清产业组织理论中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竞争和现代金融学中银行业信息不对称研究的发展脉络出发,对信息不对称与银行信息垄断和市场进入壁垒、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银行的市场竞争行为等文献进行综述,评估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测量方法和实证分析结果。希望此综述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银行业 市场竞争 市场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