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2)
- 2023(10121)
- 2022(8577)
- 2021(8025)
- 2020(6877)
- 2019(15530)
- 2018(15090)
- 2017(29739)
- 2016(15586)
- 2015(17266)
- 2014(16534)
- 2013(15716)
- 2012(13970)
- 2011(12061)
- 2010(11459)
- 2009(10287)
- 2008(9928)
- 2007(8319)
- 2006(6871)
- 2005(5858)
- 学科
- 济(59879)
- 经济(59821)
- 管理(54329)
- 业(50971)
- 企(45987)
- 企业(45987)
- 方法(33616)
- 数学(29791)
- 数学方法(29392)
- 财(23317)
- 务(18415)
- 财务(18377)
- 财务管理(18345)
- 企业财务(17713)
- 业经(14317)
- 农(13582)
- 中国(13100)
- 制(10939)
- 理论(9951)
- 学(9800)
- 技术(9612)
- 贸(9576)
- 贸易(9570)
- 易(9366)
- 和(9339)
- 环境(9048)
- 农业(8856)
- 划(8671)
- 信息(8369)
- 体(8223)
- 机构
- 大学(205267)
- 学院(203303)
- 管理(89691)
- 济(83152)
- 经济(81729)
- 理学(78884)
- 理学院(78233)
- 管理学(77000)
- 管理学院(76590)
- 研究(56361)
- 中国(45111)
- 财(40848)
- 京(40516)
- 财经(33552)
- 科学(31816)
- 经(30855)
- 中心(29545)
- 业大(27164)
- 江(27144)
- 经济学(25734)
- 财经大学(25555)
- 所(24240)
- 商学(24212)
- 北京(24151)
- 农(24145)
- 商学院(23987)
- 范(23699)
- 师范(23483)
- 经济学院(23437)
- 经济管理(22669)
- 基金
- 项目(146759)
- 科学(118758)
- 基金(111417)
- 研究(108686)
- 家(95768)
- 国家(95004)
- 科学基金(85080)
- 社会(72093)
- 社会科(68576)
- 社会科学(68561)
- 基金项目(59186)
- 自然(55130)
- 省(55005)
- 自然科(53967)
- 自然科学(53956)
- 自然科学基金(53035)
- 教育(50306)
- 划(46397)
- 资助(44397)
- 编号(44350)
- 成果(35097)
- 部(33336)
- 重点(32192)
- 创(31221)
- 国家社会(31106)
- 教育部(29914)
- 人文(29653)
- 项目编号(29464)
- 发(29308)
- 创新(29098)
共检索到280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志威 孙海刚
本文为了研究中国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公司治理和现金持有价值之间的关系,以沪深上市公司2004-2009年数据为基础,利用知情交易概率作为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代理变量,以高管持股比例作为公司治理代理变量,利用公司各种财务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发现信息不对称与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价值呈显著负相关,高管持股比例和现金持有价值显著正相关,支持自由现金流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管理者越可能滥用现金,导致现金持有价值下降,而提高公司治理,加强投资者保护可以提高现金持有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钟海燕
一、引言近年来,有关现金持有决策的研究主题已经逐渐转到目标现金持有水平和现金持有动态调整问题上来。根据传统的权衡理论,当现金持有的边际成本与现金持有的边际收益相等时,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将达到最优,并且当企业偏离目标现金持有水平时,可以立即向目标现金持有水平进行调整而没有延迟。但根据动态权衡理论,在现实世界中由于市场摩擦和调整成本的存在,企业向目标现金持有水平的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部分的向目标现金持有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苑莹 乔嗣佳
本文以2000-2012年689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来分析持续经营的公司持有现金的边际价值。研究结果发现,对于本文所选取的样本而言,持续经营的上市公司持有现金的边际价值约为1.36元,要高于全体A股上市公司的总体水平。这说明公司的经营持续性会提高所持有的现金的边际价值。本文以SA指数作为融资约束标准,样本进一步细分为融资约束组和无融资约束组,结果发现面临融资约束的上市公司持有现金的市场价值要高于无融资约束的公司。不仅如此,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无融资约束样本,杠杆水平和现金持有量对现金边际价值的影响变得不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余兰
本文运用我国电力上市公司2003—2012年数据研究股权结构与现金持有价值的关系,结果发现:电力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价值与国有股比例、社会公众股比例显著正相关,与管理者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与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法人股比例没有明确的相关性。
关键词:
电力上市公司 股权结构 现金持有价值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国强
该文采用样本公司2002年以来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外资参股与上市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外资参股对上市公司价值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外资参股后上市公司价值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该文也证实了国民收入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货币供应量都与上市公司价值正相关,但人民币汇率与上市公司价值负相关。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了提升上市公司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
外资参股 上市公司价值 非平稳面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松勤 徐经长
本文以中国2003~2011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就整体层面而言,机构投资者并没有对现金持有价值产生显著的影响。然而按市场化程度高低分组来研究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环境下,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现金持有价值;而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环境下,机构投资者持股反而损害公司现金持有价值。这一结论说明,只有在合适的制度环境下,机构投资者的积极治理效应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这一实证结果也为中国当前正在深化的市场化改革以及实施的机构投资者战略提供了直接证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晓玲 詹志华 张亚琼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显著偏高。本文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信息问题和代理问题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并在考虑公司特征和行业差异的前提下,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动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外部融资困难不是我国上市公司大量持有现金的主要原因;股东和经理之间的代理问题以及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害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同时存在,并导致企业持有大量现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益 刘自城
知情交易概率是指知情交易委托单占总交易委托单的比重,用于度量我国知情交易强度。R2代表公司回报率能被市场回报率解释的程度,R2越大,股价信息含量越低。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来考察知情交易概率与股价信息含量的关系,发现知情交易概率越低,R2越高,股价信息含量越低。在控制了流动性与部分公司财务指标后,实证结果依然显示我国股价信息含量与知情交易概率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我国知情交易者进行交易时,更有利于公司特质信息进入股票价格。
关键词:
知情交易概率 股价信息含量 公司特质信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洪登永 俞红海
基于沪深股市高管交易行为信息披露,在对高管卖出行为短期市场效应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高管买入、卖出行为的短期和长期市场效应及其产生根源。结果发现,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高管买入行为有显著为正的市场效应,而卖出具有显著为负的市场效应,并且交易量越大、日内交易次数越多,市场效应越强烈。进一步结合公司治理理论发现,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导致更强的买入市场效应,而法制环境抑制了买入市场效应。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杨兴全 张照南 吴昊旻
本文以2002-2006年非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公司超额持有现金是否导致过度投资,进而检验公司治理环境的改善能否抑制超额持有现金导致的过度投资行为,以及公司治理环境的这种作用是否与公司终极控制人性质有关。结果发现,公司超额持有现金会导致过度投资行为,而公司治理环境的改进有利于抑制公司超额持有现金导致的过度投资行为,但上市公司的国有性质弱化了公司治理环境的这种治理效应。
关键词:
治理环境 超额持有现金 过度投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作功 李慧洋 孙璐璐
数字金融的逻辑起点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严重的治理与监管问题。数字金融在缓解传统的信息不对称的同时又引致了严重的数据不对称,表现在数据规模和质量的不对称、数据技术的不对称、数据管理的不对称、数据效用的不对称、数据外部性的不对称、数据监管的不对称。与信息不对称相比,数据不对称是基础层面的不对称,对市场主体的影响显得更为深刻。数字金融平台具有"数据垄断"的优势,而普通金融消费者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要治理数字普惠金融的数据不对称,需要采取加快制定完善的数据法律法规、强化金融数据平台的治理与监管、开发政府实时监管技术平台、构建数字普惠金融适当性服务体系等措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志刚 张洁
经济变量的协同波动是学术界、宏观政策制定者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时间序列数据的共同周期检验方法扩展至面板数据,提出非平稳面板数据的非线性共同周期检验方法。本文根据数据特征,将共同周期划分为强降秩结构共同周期和弱降秩结构共同周期,分别在强降秩结构数据和弱降秩结构数据中提出共同周期检验统计量,并提出区分强降秩结构数据和弱降秩结构数据的统计量。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检验统计量的极限分布都是卡方分布,并且各检验统计量都表现出良好的有限样本性质,因此,本文提出的非平稳面板数据的非线性共同周期检验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关键词:
面板数据 非线性 共同周期 检验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海燕
数据结构的准确判定是模型设定与参数估计的前提,是保证实证研究结论可靠性的关键。文章对非平稳面板数据模型中共同因子、同质和异质结构变化的最经典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再结合实际经济数据给出共同因子与结构变化交互效应的实证结果,结果发现,非平稳面板数据模型中结构变化并不一定独立于共同因子,而有可能是共同因子发生了结构变化。因此,构建非平稳面板数据模型时应通过恰当的检验方法准确判定数据结构,避免因直接套用理论而得到的伪结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春峰 于婧晗 房振明
在资本市场中,信息的经济意义表现得最为突出,主导这个结果的关键因素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估价之间存在着较大程度的关联性。定期报告作为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其披露的盈余信息应是投资者最关注的信息,以公司年报信息披露为事件,研究了交易量对于年报披露事件的反应以及超常交易量与信息不对称指标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与国外发达市场不同,在年报披露前,中国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交易量不减反增,而且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继续交易,投资者并没有选择延迟交易以降低风险,这说明中国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并不理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建新 李青原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金融中介功能演变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该条件下金融中介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数理经济模型,分析了现行金融市场上金融中介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因,提出了如何才能驱使其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对策,构筑了其积极参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运作平台。并借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金融中介 公司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