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2)
2023(9891)
2022(8515)
2021(7848)
2020(6983)
2019(16293)
2018(16038)
2017(31293)
2016(16640)
2015(18786)
2014(19024)
2013(19186)
2012(18023)
2011(16492)
2010(17065)
2009(16565)
2008(16022)
2007(14884)
2006(13193)
2005(12168)
作者
(49081)
(40754)
(40643)
(39143)
(25943)
(19616)
(18970)
(15724)
(15697)
(14904)
(13770)
(13768)
(12997)
(12984)
(12889)
(12691)
(12258)
(11924)
(11920)
(11836)
(10328)
(9938)
(9919)
(9463)
(9341)
(9309)
(9080)
(9059)
(8247)
(8098)
学科
(75789)
经济(75721)
管理(50355)
(47603)
(40009)
企业(40009)
方法(32283)
数学(27672)
(27461)
金融(27458)
数学方法(27370)
中国(25394)
(25195)
银行(25169)
(24333)
(22589)
(18845)
(17002)
业经(15894)
(15708)
地方(15545)
(15075)
财务(15026)
财务管理(14992)
企业财务(14357)
理论(13886)
(13228)
贸易(13215)
(12824)
农业(12608)
机构
大学(249346)
学院(244485)
(101790)
经济(99542)
管理(91857)
研究(82103)
理学(77097)
理学院(76232)
管理学(74897)
管理学院(74405)
中国(69627)
(52810)
(52123)
科学(48136)
(42009)
中心(40741)
财经(40660)
(40105)
(38745)
研究所(37623)
(36571)
业大(34014)
北京(33704)
(33193)
师范(32910)
经济学(32518)
(31709)
农业(31389)
财经大学(29996)
经济学院(29417)
基金
项目(150958)
科学(117847)
研究(112882)
基金(109063)
(93729)
国家(92915)
科学基金(79092)
社会(71086)
社会科(67425)
社会科学(67403)
(58452)
基金项目(57169)
教育(52216)
(49155)
自然(49139)
自然科(48025)
自然科学(48009)
编号(47523)
自然科学基金(47166)
资助(45279)
成果(41406)
(34032)
重点(33956)
(32365)
课题(31902)
(30930)
项目编号(29916)
教育部(29496)
国家社会(29386)
(29290)
期刊
(113063)
经济(113063)
研究(77207)
中国(50518)
(43764)
学报(38997)
(38872)
金融(38872)
(35982)
科学(33452)
管理(31950)
大学(29176)
教育(27506)
学学(26759)
农业(22573)
财经(21951)
技术(20391)
(18825)
经济研究(18049)
图书(16995)
业经(16726)
问题(15422)
理论(14735)
实践(13478)
(13478)
(12714)
技术经济(12494)
(12457)
书馆(11874)
图书馆(11874)
共检索到385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京奎  
本文在一个不对称信息框架下分析了银行和房地产投资者之间的行动选择,认为在单重博弈中,只要房地产市场没有出现太糟糕的事情,提供金融支持是银行的最优选择。在多重博弈中,双方将根据对方过去的行动来更新自己的信念。在借款人不良贷款行为对银行的收益影响足够小的情况下,借款人采取信誉低的行动,银行采取金融支持力度高的行动,将是多重博弈的均衡解。在银行存在沉没成本的情况下,这种均衡在短期内也没有被改变,直接推动了房地产泡沫的形成。然而,在长期内这种均衡会因为参与者对市场景气的信心发生逆转而被打破,最终的均衡将是借款人采取信誉低的行动,银行采取金融支持力度低的行动,最终导致房地产泡沫彻底破灭。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京奎  
本文在一个信息不对称框架下分析了市场繁荣和非理性繁荣时期开发商和置业者的战略选择,认为在信念和反馈效应的作用下,开发商和置业者之间的互动行为将导致房地产价格不断变化。只有当置业者认为市场处于一种非理性繁荣时,房地产市场中才不会出现跟风和正反馈行为,才会抑止房地产投机泡沫的产生。其他情况下,策略信念的临界值都由对方的信念和收益决定。在反馈效应的作用下,他们的行动将导致市场投机行为迅速蔓延,最终形成房地产泡沫。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善华  
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房地产开发所需资金主要由金融机构提供,由此产生一个悖论:缺少金融支持房地产业发展就会滞后,其运行效率将下降;金融支持过度又会导致房地产进入非理性繁荣期,甚至出现价格泡沫。本文立足于此背景,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视角,结合我国的实际,从现象描述和理论研究出发,探讨金融支持过度对房地产泡沫形成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振国  王利  
笔者利用博弈论从微观个体的角度出发,论证了房地产泡沫的产生、膨胀、破裂是微观个体理性选择的均衡结果,如果没有合适的干预机制,商业银行的个体理性会诱发银行危机,证明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同时也对泡沫干预政策不能产生预期影响的原因做了分析,并提出了为控制房地产泡沫采用“自动调节器”所需规则的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京奎  
本文在房地产市场局部均衡的框架下,探讨了金融支持过度与房地产泡沫生成和演化的过程,提出了金融支持过度假说,认为如果房地产开发商和置业者都可以从银行取得贷款,当房地产市场存在群体投机行为时,房地产价格将高于基础价格,并且会随着金融支持力度的增加而不断上升,这一上升的部分我们称之为泡沫。此时,如果房地产借款者违约行为迅速蔓延,房地产泡沫将随之破灭,并有引发金融危机的危险。本文最后利用文中所确定的衡量金融支持过度的临界值,对我国房地产金融支持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柏杰  冯宗宪  
从金融支持的视角出发,利用我国2006~2011年的数据从全国层面和京津沪渝等省际层面研究发现,全国房价趋于合理,但京津沪的房价泡沫严重,这与我国的金融支持过度密切相关;货币政策工具对房价作用的有效性在全国层面上表现明显,但对京津沪的作用不显著,说明对于房价泡沫除了要控制金融支持过度外还要控制非理性泡沫,更要防止紧缩货币政策对房价的过度挤压,避免刺穿泡沫给实体经济带来的破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茂伟  夏德东  费磊  
作为国内的三线城市之一,近年来山东省日照市房地产价格逐年上涨,房地产信贷规模逐步增大。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13年8月百城房价指数报告,日照房价涨幅已列全国第三。本文拟对近年来的日照房地产市场泡沫程度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施小蓉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金融资金的过度支持使得房地产业产生了一定的泡沫。本文通过实证和有关指标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的风险情况以及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关联性,提出了拓宽融资渠道,抑制房地产泡沫,规避金融风险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梦玄  曹阳  
房地产泡沫近年来一直是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以行为金融理论为基础,从房地产市场微观主体行为的新视角出发,萃取了逆向选择、羊群效应和蓬齐对策三个因子并根据其概念的本质分析形成对各因子的计算公式,在构建房地产市场局部均衡模型测算我国房地产泡沫度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实证分析了三个因子对1997—2011年我国房地产泡沫的解释度。研究发现,逆向选择、羊群效应和蓬齐对策对我国房地产泡沫具有良好的解释能力,其中,逆向选择的解释效力最强。当前我国房地产泡沫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需求的不合理、信贷资金的大量进入、房地产市场主体心理预期的过分乐观以及土地和财政制度的缺陷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金长宏  
本文根据房地产泡沫的涵义及其形成的原因,阐述了房地产泡沫测度的主要方法,并剖析了所述方法的基本思路与操作程序,以期能对完善房地产泡沫测度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所裨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国进  刘金娥  
房地产基本价值是由其未来的现金流(即租金)和贴现率决定的,异质信念与通胀幻觉分别从投资者对房地产未来现金流分布的信念差异和对贴现率的估计偏差两方面解释了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制。本文基于1994~20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季度数据,利用时变现值模型估计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价值,进而给出房地产价格泡沫,并检验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异质信念和通胀幻觉都勾勒出了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形成的画面,但相对于通胀幻觉,异质信念是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形成的主导因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善华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房地产业是否出现泡沫,房地产泡沫是否引发金融泡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剖析了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泡沫的主要机理,同时从金融泡沫的角度出发,通过条件假设,简化推导出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借贷市场失衡的房地产泡沫率临界值,进而以现实泡沫率与泡沫率临界值的比较分析,判定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泡沫的可能性,并针对其中最具影响的关键因素提出了防范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泡沫的措施。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轩  
国内学者对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及其崩溃问题存在一定认识误区。实际上,经济高速增长和快速城市化往往伴随着房地产价格高涨甚至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泡沫未必导致泡沫经济,也不必然发生崩溃,而是可能通过有效释放或挤出加以消融。日本1980年代中期出现的房地产泡沫,源于没有刚性需求的房地产炒作,其最终"崩溃"并不是泡沫爆裂后房地产价格的断崖式下跌,而是在日本政府直接干预下的逐渐挤出,并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缓慢下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宋超英  张乾  
运用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通过分析房地产市场微观主体从泡沫形成至泡沫破裂各阶段的心理和行为过程,探究了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内在机理,并揭示了泡沫非理性的本质。最后针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非理性行为,提出应通过制度设计及借助税收杠杆等政策工具来规范房产交易、抑制过度投机,从而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房价过度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