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44)
2023(5440)
2022(4412)
2021(4048)
2020(3515)
2019(7793)
2018(7477)
2017(14421)
2016(7231)
2015(8310)
2014(7984)
2013(7995)
2012(7417)
2011(6453)
2010(6873)
2009(6815)
2008(5691)
2007(5182)
2006(4800)
2005(4453)
作者
(20735)
(16770)
(16579)
(15917)
(10613)
(8065)
(7771)
(6755)
(6370)
(6084)
(5760)
(5691)
(5354)
(5303)
(5139)
(5082)
(4900)
(4854)
(4783)
(4760)
(4181)
(4070)
(3996)
(3881)
(3793)
(3767)
(3697)
(3678)
(3455)
(3347)
学科
(25963)
金融(25963)
管理(25297)
(24899)
经济(24876)
(24486)
(23238)
银行(23230)
(22584)
(22113)
企业(22113)
中国(15229)
(12578)
(12411)
方法(11026)
中国金融(10990)
(9885)
财务(9862)
财务管理(9841)
企业财务(9575)
数学(9514)
数学方法(9419)
业经(8114)
(6789)
制度(6787)
地方(6561)
(6472)
理论(6328)
(6141)
信息(6013)
机构
大学(100775)
学院(98067)
(41063)
管理(40029)
经济(39874)
理学(33242)
理学院(32976)
中国(32603)
管理学(32520)
管理学院(32336)
研究(31504)
(23031)
(20669)
中心(18265)
财经(17911)
(17141)
银行(16403)
(16358)
(16244)
金融(16051)
科学(15791)
(15307)
(15144)
(14259)
人民(13892)
财经大学(13631)
(13459)
经济学(13448)
(13336)
北京(13128)
基金
项目(63713)
科学(50307)
研究(48263)
基金(47017)
(39938)
国家(39612)
科学基金(34997)
社会(30993)
社会科(29583)
社会科学(29578)
(24790)
基金项目(24636)
教育(22242)
自然(21918)
自然科(21464)
自然科学(21458)
自然科学基金(21095)
编号(20500)
(20191)
资助(19636)
成果(17448)
重点(14086)
(14083)
项目编号(13926)
(13639)
课题(13270)
国家社会(13142)
(13000)
创新(12791)
教育部(12601)
期刊
(41983)
经济(41983)
研究(32271)
(29304)
金融(29304)
中国(22854)
(19455)
管理(13616)
学报(13595)
(11606)
科学(11009)
教育(10460)
大学(10361)
学学(9550)
财经(9190)
图书(7889)
(7688)
理论(7674)
技术(7267)
实践(7167)
(7167)
(6997)
农业(6979)
经济研究(6648)
情报(6221)
财会(6064)
业经(5582)
会计(5300)
中国金融(5209)
书馆(5118)
共检索到161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雯  谭燕芝  
本文拟建立不完全信息动态监督博弈,分析各种博弈均衡的约束条件,针对性地调整相关变量大小,从而提高金融监管机构的可置信的监管威胁,有效降低银行违规操作概率,扩大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合法参与衍生品投资的范围,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成  蔡达建  张炜  
文章依据逆向选择理论构建模型对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金融衍生品OTC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在OTC市场不是以优质产品退出市场的形式直接表现,而是以低质量产品大量进入高质量产品"蜕变"为低质量产品的隐蔽形式来完成,是引发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针对金融衍生品市场逆向选择问题,需要加强对金融衍生品OTC市场的制度约束,提高市场的准入标准,精细金融衍生品的标准化程度,加强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猛  
金融衍生产品可谓此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监管当局都在探索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加强监管。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各国衍生品监管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了各国监管当局提出的衍生品监管改进措施,并分析了这些措施的改革效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谭燕芝  文慧  毛军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晗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国际金融领域金融衍生产品的迅速发展已经给传统金融监管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监管方式和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我国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参与程度正日益加深 ,因此 ,探讨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监管非常必要。
[期刊] 征信  [作者] 殷林森  汤偲仪  
信用衍生品是商业银行转移信用风险的重要风险管理工具,但在信用风险转移过程中易导致商业银行弱化贷款审查监督力度,形成道德风险。通过构建商业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与商业银行道德风险行为间的博弈均衡状态以及影响该状态的因素,建议监管机构应加大对商业银行道德风险行为的惩罚力度,并视商业银行道德风险行为产生超额收益的大小合理调整其监管频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智勇  刘任重  
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杠杆效应等因素的存在,蕴含着大量的风险。我国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刚刚起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机制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总结国内文献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国际通行做法,随后分析了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完善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祁东  
伴随着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完善对其监管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基于对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及监管现状的分析,针对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货币信贷处课题组  易寿生  涂德君  
近年来,全球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快速发展及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出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缺陷和风险管理的不足。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如何构建有效的监管体系确保市场健康发展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该文立足于当今国际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实践,以次贷危机为视角分析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体系的薄弱、不足及将来的监管动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晴  
所谓衍生性,是较基础性而言,衍生不可怕,可怕的是衍生的无限性扩张。当金融创新的链条过于冗长时,每一个节点的断裂都会成为整个系统发生瘫痪的随机概率。以本轮金融危机为例,假定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为最原始的基础性产品,通过资产证券化过程派生出的次级抵押贷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谭春枝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停滞后,目前再度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如何对衍生品交易实施有效的监管也开始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传统的金融监管在面对衍生品的诸多特征时显得力不从心,实施相应的监管体制改革已十分迫切。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敏  
规则导向与原则导向监管优劣势各异,但现代金融监管趋势是原则导向监管。原则导向监管的核心在于构建对话关系,顺利实施该监管的优势明显。美国在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制度设计上已经凸显原则导向的优势,可资借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熊玉莲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对金融衍生品风险的资本充足性监管问题日益突出。巴塞尔协议为银行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资本充足性监管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管理思路和框架,但现有监管无论在适用范围还是风险覆盖方面仍然存在缺陷。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金融衍生品交易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要利润来源和竞争焦点。在对银行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资本充足监管中,我们应重视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建立灵活的资本补充机制,完善对金融衍生品的独立估值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苟文峰  李丹妮  
文章通过对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新型金融衍生产品的高风险性和监管缺失研究,认为防范新型金融衍生产品风险必须通过明确界定金融衍生品依托的基础资产标准,强化标的资产质量的基础环节监管;通过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将所有创造风险和掩盖风险的机构都纳入监管的范围之内;同时,应加快对新型金融衍生品风险监管技术的研究,打破分业监管职能,建立统一监管体制,做到监管技术上的全局性、系统性和高效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谭春枝  黄建丹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传统金融监管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提高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应从内部控制、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以及国际合作五个方面来构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