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42)
2023(10687)
2022(8828)
2021(8150)
2020(6652)
2019(15219)
2018(14917)
2017(28645)
2016(14894)
2015(16824)
2014(16794)
2013(16974)
2012(16217)
2011(15076)
2010(14822)
2009(13867)
2008(13673)
2007(12109)
2006(10991)
2005(10142)
作者
(44130)
(37006)
(36717)
(35310)
(23527)
(17446)
(16613)
(14290)
(14087)
(13228)
(13007)
(12171)
(11923)
(11895)
(11660)
(11414)
(10931)
(10628)
(10582)
(10201)
(9458)
(8917)
(8771)
(8481)
(8431)
(8298)
(8069)
(7553)
(7432)
(7281)
学科
(93610)
经济(93542)
管理(42301)
(37851)
方法(33927)
数学(30261)
(30116)
企业(30116)
数学方法(30087)
中国(22478)
地方(20212)
(18369)
业经(17508)
(15818)
(15707)
(15119)
贸易(15112)
(14708)
地方经济(14606)
产业(13569)
(13502)
(12106)
金融(12106)
环境(11621)
(11558)
银行(11547)
农业(11438)
(11228)
(10642)
(10561)
机构
大学(231471)
学院(228551)
(116817)
经济(115117)
管理(86479)
研究(85973)
理学(74027)
理学院(73211)
管理学(72303)
管理学院(71855)
中国(66293)
(49522)
(48386)
科学(47309)
(42927)
财经(40186)
经济学(39300)
研究所(38884)
中心(38076)
(36754)
经济学院(35294)
(33592)
(32349)
北京(31101)
财经大学(30080)
(30048)
业大(29083)
(27541)
师范(27312)
科学院(26500)
基金
项目(147931)
科学(118661)
基金(112203)
研究(107853)
(97902)
国家(97258)
科学基金(83276)
社会(74609)
社会科(71242)
社会科学(71227)
基金项目(57885)
(53442)
自然(50625)
自然科(49515)
自然科学(49502)
自然科学基金(48710)
教育(47091)
资助(46863)
(45467)
编号(40389)
(34444)
(33633)
国家社会(33475)
成果(33234)
重点(33067)
(30212)
教育部(30133)
中国(29804)
人文(29033)
创新(28562)
期刊
(129139)
经济(129139)
研究(72512)
中国(43950)
(36687)
管理(33383)
学报(33233)
科学(31773)
(29986)
大学(25235)
学学(23916)
经济研究(23580)
(21920)
金融(21920)
财经(21785)
农业(20718)
(19146)
技术(18364)
问题(17199)
业经(17021)
(15612)
世界(14783)
教育(14423)
国际(13919)
技术经济(13552)
理论(13116)
统计(12961)
(11974)
实践(11313)
(11313)
共检索到353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新伟  王琦  王益君  
本文以价格粘性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包含信息粘性与非信息粘性的产业菲利普斯曲线方程,利用产业中观数据测算并验证了我国三大产业中信息—价格双粘性问题,阐释了产业信息—价格双粘性特征对产业核心经济变量及福利损失的影响。结果显示:1.我国第一、第二产业具有信息—价格双粘性特征,不仅具有价格粘性,同时还具有信息粘性特征。2.不同产业信息粘性与非信息粘性对价格粘性的影响不同。第一产业中信息粘性对价格粘性的影响为80%,非信息粘性为20%,第二产业中非信息粘性对价格粘性的影响为47%-62%,信息粘性对价格粘性为38%-53%,第三产业中,非信息粘性对价格粘性的影响为100%。3.产业的信息—价格双粘性特征对产业经济变量及福利损失具有较大影响,其会增强产业核心经济变量的波动性,放大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信息粘性理论的深化与拓展,也从另一个视角为我国产业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提供了新解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居营  周可  
本文通过考察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性的特征事实,构建农业、非农两部门DSGE模型,引入价格粘性异质性的假设,研究产业结构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并通过对价格粘性异质性的敏感性分析,探讨了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经济波动的"稳定器"效应。研究发现:由于服务业、工业、农业的部门价格粘性依次递减,产业结构升级下部门价格粘性增大是降低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当面临外生冲击时,产业结构升级能够通过非农部门价格粘性的增大,来缓和部门间的价格调整,平抑资本投入的波动幅度,并改善部门间的劳动力要素配置,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经济波动的"稳定器"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隋建利  龚凯林  
本文通过构建包括11种结构冲击以及2种粘性机制的异质性部门(消费品部门、资本品部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NK-DSGE)模型,详细刻画了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冲击缘由及其传导机制。研究结论显示:(1)无论是消费品部门还是资本品部门,两部门产品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粘性程度都普遍较高。与产品市场相比较,劳动力市场潜存更高的粘性程度和更强的定价阻力。(2)微观部门异质性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部门专有产品价格加成冲击对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方向截然不同,而部门专有技术冲击对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3)资本品部门技术冲击、投资边际效率冲击、消费偏好冲击、货币政策冲击能够解释超过90%的居民消费、居民投资、总产出波动。此外,结构冲击的边际贡献存在较强动态特征,投资边际效率冲击的贡献率普遍显著上升,货币政策冲击的贡献率普遍明显下降。(4)中国实际GDP增长缺口主要由投资边际效率冲击、消费偏好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驱动,而名义加成冲击、技术冲击以及财政政策冲击的贡献相对较小,且由投资边际效率冲击以及消费偏好冲击所代表的需求层面冲击与货币政策冲击的贡献方向基本相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新伟  
粘性价格与弹性价格机制是经济学中对市场价格确定的两种不同的假设,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中价格可以随着供求或者其他影响因素的调整而自由波动,而凯恩斯经济学则认为现实中价格具有粘性特征。那么现实中,粘性价格与弹性价格机制对一国经济变量的影响是怎样的呢?其对经济主体的福利损失情况影响又是怎样的呢?这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本文以粘性价格微观理论为基础,将粘性价格纳入宏观经济的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包含家庭、企业、中间产品部门、最终产品部门以及粘性价格部门的五部门DSGE模型,并利用我国1993Q1-2016Q4的季度数据,比较了在不同的粘性价格与弹性价格模型框架下,不同的价格确定模式对我国经济系统变量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第一,在粘性价格下,由于市场价格水平不能及时对冲击做出反应,各经济变量受政策冲击的影响比较大;而在弹性价格模式下,由于价格可以随着市场的状况进行及时调整,因此,经济系统受到的冲击比较小。第二,粘性价格框架下,宏观经济变量对于稳态值的偏离程度要远大于弹性价格框架下变量的偏离程度,从经济主体的福利损失来看,粘性价格框架下经济主体的福利损失要大于弹性价格框架下的福利损失。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新伟  余力  
目前,将金融摩擦明确纳入粘性价格的分析框架内,研究金融摩擦对经济变量的影响方面,国内外学者做的不多。该文将粘性价格模型与金融摩擦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摩擦与粘性价格的扩展DSGE模型,同时,利用我国1993年Q1-2015年Q4的季度数据,分析在粘性价格的条件下,金融摩擦对实体经济主要经济变量产出缺口、利率水平及通胀率的影响渠道及效果。通过分析发现:第一,粘性价格对金融摩擦的作用渠道与效果影响巨大。当经济中存在粘性价格时,经济变量特别是产出水平受金融摩擦的冲击比较大。第二,粘性价格与金融摩擦会使经济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新伟  余力  
目前,将金融摩擦明确纳入粘性价格的分析框架内,研究金融摩擦对经济变量的影响方面,国内外学者做的不多。该文将粘性价格模型与金融摩擦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摩擦与粘性价格的扩展DSGE模型,同时,利用我国1993年Q1-2015年Q4的季度数据,分析在粘性价格的条件下,金融摩擦对实体经济主要经济变量产出缺口、利率水平及通胀率的影响渠道及效果。通过分析发现:第一,粘性价格对金融摩擦的作用渠道与效果影响巨大。当经济中存在粘性价格时,经济变量特别是产出水平受金融摩擦的冲击比较大。第二,粘性价格与金融摩擦会使经济产生比较明显的衰退,繁荣循环,增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不利用经济的稳定增长。第三,粘性价格会使社会经济效率降低,产出水平下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鄢莉莉  吴利学  
本文以中国经济现实为基础,构建并估计了一个具有投入产出结构的新凯恩斯多行业DSGE模型,分析了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行业经济的差异性影响,以及投入产出结构、行业消费结构、价格黏性、要素密集度等行业异质性特征在宏观总量与行业波动中的作用。基于中国1996-2014年季度数据的校准和估计,我们发现:多行业模型与传统单行业模型模拟得到的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总量的影响总体一致,但外生冲击对行业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原因来自行业间在价格黏性、投入产出结构和要素密集度方面的差异及其相互作用。本文的多行业模型可以更好地分析中国宏观和行业经济波动,并作为相关政策实验的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鄢莉莉  吴利学  
本文以中国经济现实为基础,构建并估计了一个具有投入产出结构的新凯恩斯多行业DSGE模型,分析了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行业经济的差异性影响,以及投入产出结构、行业消费结构、价格黏性、要素密集度等行业异质性特征在宏观总量与行业波动中的作用。基于中国1996-2014年季度数据的校准和估计,我们发现:多行业模型与传统单行业模型模拟得到的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总量的影响总体一致,但外生冲击对行业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原因来自行业间在价格黏性、投入产出结构和要素密集度方面的差异及其相互作用。本文的多行业模型可以更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永玲  张婧屹  史占中  
本文在阿西莫格鲁(Acemoglu)关于产业结构分布与经济波动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劳动力占比,实证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分布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设定多种产业规模指标反映中国不同产业的关联度差异,既验证中国产业结构的不对称性,也探讨了产业层面潜在的波动形成源。通过Nadaraya-watson非参数估计回归,发现产业规模不对称时,产业部门的波动确实会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由于高阶关联关系的存在,波动会有一定的持续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产业波动可以解释9%的宏观波动原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赵恢林  
人口流动是我国经济的热点问题之一,那么人口流动管制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有什么样的影响?文章在标准RBC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了异质性高低技能劳动,考察了人口流动管制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劳动人口流动管制对总产出和总消费都有负向影响,会增加低技能工资,降低高技能工资;(2)资本质量冲击、政府购买冲击不仅会使消费和工资水平下降,同时也会造成福利下降,其中单位政府购买冲击会使居民福利下降最大,低技能总福利损失大于高技能总福利损失;(3)通过方差分解发现人口流动冲击能解释产出波动的7.83%和投资波动的5.60%,同时还发现随着经济中高技能比重加大,单位人口流动负冲击对社会福利损失越大。文章基于人口流动管制异质性视角研究得出流动人口管制不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总福利,为我国流动人口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翱  李长洪  
本文在城乡二元经济特征背景下,按照财政支出的消费效应和生产效应,将我国财政支出分为政府城镇和农村的生产性财政支出、消费性财政支出,通过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了多种外生冲击对总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短期内,政府城镇(农村)生产性支出的增加对总产出的正向作用比政府城镇(农村)消费性支出的增加更为明显,但长期内效果相反。当进一步分析政府财政支出冲击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城乡厂商所得税税率波动对城乡居民就业的影响时发现:(1)政府城镇(农村)消费性支出的增加对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在短期内表现为挤出效应,在长期表现为挤入效应;政府城镇(农村)生产性支出的增加对城镇(农村)居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筱欣  蒋睿  
本文利用1978-2012年中国3 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一阶差分G M M模型,分阶段地考察了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均能有效抑制经济波动,该抑制作用的大小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有所差别。相比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更能有效缓解中国经济波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源源  张晓林  于津平  
厘清公众不同形式预期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对提高货币政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新凯恩斯模型系统考察不同预期行为下经济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并据此讨论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央行偏好何种货币政策工具,异质性预期模型较理性预期更易放大总供给和总需求冲击造成的通胀、产出均衡偏离,并引致较大央行福利损失;价格型调控相比数量型调控能更有效降低宏观经济波动,但数量型调控仍在局部情形占优价格型调控。为此,本文认为央行应强化预期管理,通过提高政策透明度、完善信息披露等以增强公众理性预期程度,并在宏观调控时根据经济周期特征审慎遴选合意货币政策工具,以提高货币调控效率,更好引领新常态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源源  张晓林  于津平  
厘清公众不同形式预期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对提高货币政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新凯恩斯模型系统考察不同预期行为下经济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并据此讨论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央行偏好何种货币政策工具,异质性预期模型较理性预期更易放大总供给和总需求冲击造成的通胀、产出均衡偏离,并引致较大央行福利损失;价格型调控相比数量型调控能更有效降低宏观经济波动,但数量型调控仍在局部情形占优价格型调控。为此,本文认为央行应强化预期管理,通过提高政策透明度、完善信息披露等以增强公众理性预期程度,并在宏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韩金山  谭忠富  
我国工业经济周期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煤炭、电力及下游高耗能工业的大起大落。电力产业链是以煤炭工业为起点,电力工业为纽带,向钢铁、电解铝、电石等下游工业辐射而构成相对独立的产业链群系统。对电力产业链主要基础工业和工业经济在1985—2005年期间的三个周期上的增长率数据进行直观比较,发现它们在长期发展速度、波动幅度和波动关联性等方面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协整分析证实它们之间存在逆向长期均衡关系。这样的波动关系说明,产业链的扩张必然存在与工业经济不相容的动力来源,强化了工业经济传统增长方式所固有的资源路线。逆向长期均衡波动关系是三个因素相互耦合的结果:政府的有意推动;轻工业发展的边际效应缩小;我国资源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