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2.77.15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02)
2023(4704)
2022(3970)
2021(3589)
2020(3007)
2019(7135)
2018(6886)
2017(13290)
2016(6854)
2015(7338)
2014(7214)
2013(7389)
2012(6941)
2011(6590)
2010(6726)
2009(6335)
2008(6396)
2007(6071)
2006(5531)
2005(5125)
作者
(19831)
(16778)
(16625)
(16161)
(10752)
(7981)
(7329)
(6506)
(6256)
(6093)
(5819)
(5559)
(5522)
(5399)
(5253)
(5129)
(4933)
(4854)
(4764)
(4365)
(4274)
(4115)
(3966)
(3959)
(3772)
(3716)
(3706)
(3441)
(3397)
(3357)
学科
(38214)
经济(38183)
管理(22090)
(17063)
(14668)
企业(14668)
方法(13083)
数学(10593)
数学方法(10428)
中国(9230)
(8007)
(7567)
(6957)
理论(6678)
业经(6413)
(6127)
(5484)
金融(5483)
地产(5437)
(5437)
房地(5437)
房地产(5437)
地方(5416)
(5411)
贸易(5406)
(5212)
教育(4928)
(4926)
银行(4917)
关系(4813)
机构
大学(109931)
学院(105073)
(46907)
经济(46085)
管理(38657)
研究(36743)
理学(32645)
理学院(32274)
管理学(31677)
管理学院(31458)
中国(27424)
(24434)
(22843)
科学(20205)
财经(19280)
(18156)
(17471)
(16611)
研究所(16196)
经济学(16020)
中心(15889)
(15721)
师范(15631)
北京(14508)
经济学院(14449)
财经大学(14319)
(14231)
(12897)
业大(12864)
师范大学(12808)
基金
项目(65449)
科学(52713)
基金(49889)
研究(48636)
(43319)
国家(42983)
科学基金(37017)
社会(33626)
社会科(32064)
社会科学(32057)
基金项目(25551)
(23641)
教育(23044)
自然(22229)
自然科(21786)
自然科学(21780)
自然科学基金(21391)
(20515)
资助(20342)
编号(18084)
成果(16216)
(15541)
国家社会(15042)
重点(14832)
教育部(13992)
(13592)
人文(13229)
(13071)
课题(13055)
(12836)
期刊
(53093)
经济(53093)
研究(38335)
中国(21625)
(19992)
学报(17256)
管理(15591)
科学(15478)
教育(14203)
大学(13729)
(12566)
学学(12444)
财经(11522)
(10603)
金融(10603)
(10081)
经济研究(9097)
技术(8144)
农业(7821)
问题(7487)
(6785)
业经(6735)
图书(5691)
统计(5479)
技术经济(5436)
国际(5399)
(5185)
理论(5115)
世界(4929)
(4816)
共检索到16758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京奎  
本文在一个信息不对称框架下分析了市场繁荣和非理性繁荣时期开发商和置业者的战略选择,认为在信念和反馈效应的作用下,开发商和置业者之间的互动行为将导致房地产价格不断变化。只有当置业者认为市场处于一种非理性繁荣时,房地产市场中才不会出现跟风和正反馈行为,才会抑止房地产投机泡沫的产生。其他情况下,策略信念的临界值都由对方的信念和收益决定。在反馈效应的作用下,他们的行动将导致市场投机行为迅速蔓延,最终形成房地产泡沫。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京奎  
本文在一个不对称信息框架下分析了银行和房地产投资者之间的行动选择,认为在单重博弈中,只要房地产市场没有出现太糟糕的事情,提供金融支持是银行的最优选择。在多重博弈中,双方将根据对方过去的行动来更新自己的信念。在借款人不良贷款行为对银行的收益影响足够小的情况下,借款人采取信誉低的行动,银行采取金融支持力度高的行动,将是多重博弈的均衡解。在银行存在沉没成本的情况下,这种均衡在短期内也没有被改变,直接推动了房地产泡沫的形成。然而,在长期内这种均衡会因为参与者对市场景气的信心发生逆转而被打破,最终的均衡将是借款人采取信誉低的行动,银行采取金融支持力度低的行动,最终导致房地产泡沫彻底破灭。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红利  
与一般商品市场不同,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具有多种特性,这是房地产泡沫易发的内在基础。该文运用经济学中的供求规律、均衡价格模型和弹性理论分析房地产泡沫生成、发展和破灭的内在机理,认为在住房供给有限的情况下,房价上涨预期所引发的投资性购房需求的增加,是房价在短期内迅速上涨的动力,一旦这种涨价预期消失,房地产市场将形成超额供给。但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垄断性以及其他一些国情因素,超额供给增加并不必然导致房价大幅下降和房地产泡沫破灭,而是更多地表现为空置率上升和成交量的萎缩。因此,房价对现行调控政策不敏感,在宏观背景未变的情况下,房价上涨容易下降难,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可能性不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振国  王利  
笔者利用博弈论从微观个体的角度出发,论证了房地产泡沫的产生、膨胀、破裂是微观个体理性选择的均衡结果,如果没有合适的干预机制,商业银行的个体理性会诱发银行危机,证明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同时也对泡沫干预政策不能产生预期影响的原因做了分析,并提出了为控制房地产泡沫采用“自动调节器”所需规则的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春青  田益祥  
基于均衡分析得到一个检测房地产价格合理性的理论参照,通过将计算出的房地产泡沫度在时间上做纵向对比以及在不同地区间做横向对比,考察现阶段我国房地产泡沫的严重程度。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大陆总体上的房地产泡沫度与房地产过热阶段的1993年相差不大,与楼市高峰时的香港有不小的差距;我国内地省市的房地产泡沫度一般较低,部分沿海地区接近或超过了楼市高峰时的香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龙建辉  
任何一种资产的泡沫都会经历从形成到破裂过程,房地产泡沫也不例外。综观历史上著名的房地产泡沫事件,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日本以及我国的香港地区等,一般都经历六个阶段:即无泡沫理性涨价阶段、泡沫的形成阶段、非理性膨胀和恶化阶段、泡沫的颠峰和突然破裂阶段、信心崩溃和价格非理性下跌阶段以及市场平静和价格回归阶段。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简单的测度房地产泡沫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比较有效地测度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泡沫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然后从心理学角度阐述房地产泡沫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何宝峰  杨文  
房地产泡沫扩散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本文对我国房价泡沫的扩散效应进行分析,提供了估算扩散效应的新方法。在De Groot模型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简单实用的扩散模型和与之对应的计量模型,用于估算房价变动过程中城市间的相互影响和泡沫扩散效应。分析表明,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之间有高度相关性,扩散效应在泡沫形成和发展中作用明显,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变动对其他城市影响显著。因此,控制一线城市的房价泡沫应成为调控重点。同时,应提高二三线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以抑制泡沫扩散。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富田  
房地产市场之所以出现严重的泡沫,关键在于土地市场的单边垄断,而这又和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利益密切相关,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业的利益分配上存在着竞争关系,所以构建房地产环境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模型是理解房地产泡沫的关键。分析表明,扩大地方居民对地方政府官员的监督力度及控制中央政府不受约束的税收权力是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关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聂辉华  
本文根据制度的性质和环境将所有制度分为4类:完全契约下的正式制度,不完全契约下的正式制度,完全契约下的非正式制度和不完全契约下的非正式制度。从一个基准模型出发,通过不断放松假设,文章梳理了使用经典博弈论方法分析制度产生、持续或变迁的经济学文献,并归纳了若干主要结论。最后,作者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构建一个完整的制度动态学理论所面临的研究议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金长宏  
本文根据房地产泡沫的涵义及其形成的原因,阐述了房地产泡沫测度的主要方法,并剖析了所述方法的基本思路与操作程序,以期能对完善房地产泡沫测度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所裨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国进  刘金娥  
房地产基本价值是由其未来的现金流(即租金)和贴现率决定的,异质信念与通胀幻觉分别从投资者对房地产未来现金流分布的信念差异和对贴现率的估计偏差两方面解释了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制。本文基于1994~20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季度数据,利用时变现值模型估计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价值,进而给出房地产价格泡沫,并检验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异质信念和通胀幻觉都勾勒出了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形成的画面,但相对于通胀幻觉,异质信念是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形成的主导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姜春海  
由于对国民经济具有明显的乘数带动效应,因此房地产业既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也可能导致经济过热,进而常常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首选对象和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概况进行了简要分析,介绍了有关泡沫的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研究,以及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在此基础上,本文重新定义了房地产基本价值、投机泡沫和泡沫度,并利用中国房地产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房地产基本价值、投机泡沫和泡沫度进行了实际计算,得出了中国房地产泡沫已经产生、而且比较严重的结论,并解释了中国房地产投机泡沫产生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挤出房地产泡沫的若干政策,并特别指出,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有关政策能否“上令下达,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京奎  
本文在房地产市场局部均衡的框架下,探讨了金融支持过度与房地产泡沫生成和演化的过程,提出了金融支持过度假说,认为如果房地产开发商和置业者都可以从银行取得贷款,当房地产市场存在群体投机行为时,房地产价格将高于基础价格,并且会随着金融支持力度的增加而不断上升,这一上升的部分我们称之为泡沫。此时,如果房地产借款者违约行为迅速蔓延,房地产泡沫将随之破灭,并有引发金融危机的危险。本文最后利用文中所确定的衡量金融支持过度的临界值,对我国房地产金融支持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饶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关系的持久争论是一个理论界的长期问题。本文对江西省上饶市房地产发展和房地产金融运行进行案例研究,结论如下:第一,资产价格泡沫在宏观价格稳定和微观金融风险两个角度影响货币运行,因而资产价格应该且可以成为货币政策的钉住目标;第二,在政策操作规则上,反周期的总量性政策与结构性的信贷政策应并举,在有效实施总量调控以稳定货币供给的同时,要保证对特定子市场的差别化调节;第三,考虑到中国经济转型期居民投资偏好的特殊性,针对资产价格的货币调控必须结合微观面的面向借款人的激励、多元化房地产金融体系建设、风险防范的制度建设等措施渐进推进。在长期,我国货币当局的根本任务之一是确立面向资产价格泡沫管...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余晓东  杨治南  
股东积极主义是近年来欧、美成熟证券市场上兴起的公司治理方面的新现象 ,也是机构投资者主导证券市场的产物。本文对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 ,进而积极参加公司治理给出了一个博弈论的解释 ;并且结合我国机构投资者超常规发展的趋势 ,展望了股东积极主义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