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14)
2023(8387)
2022(6764)
2021(6303)
2020(5181)
2019(11781)
2018(11140)
2017(20860)
2016(11124)
2015(12339)
2014(11668)
2013(11772)
2012(10846)
2011(10052)
2010(9474)
2009(8808)
2008(8577)
2007(6959)
2006(6031)
2005(5390)
作者
(32925)
(27654)
(27594)
(26075)
(17436)
(13354)
(12221)
(10934)
(10589)
(9688)
(9363)
(8993)
(8770)
(8678)
(8677)
(8496)
(8315)
(8104)
(7985)
(7831)
(6935)
(6676)
(6668)
(6341)
(6251)
(6143)
(5930)
(5672)
(5493)
(5424)
学科
(49814)
经济(49764)
管理(29751)
(28491)
方法(24349)
数学(22740)
数学方法(22656)
(21297)
企业(21297)
中国(15997)
(14586)
贸易(14579)
(14360)
(12637)
(11406)
业经(9353)
(8587)
(8568)
农业(8344)
(8202)
银行(8171)
(7904)
金融(7904)
(7884)
环境(7690)
(7490)
关系(7076)
技术(6731)
(6388)
财务(6385)
机构
大学(164504)
学院(160106)
(79516)
经济(78603)
研究(61905)
管理(60698)
理学(53474)
理学院(52881)
管理学(52234)
管理学院(51965)
中国(48910)
科学(36048)
(34363)
(32624)
(31965)
(31441)
研究所(29112)
财经(27328)
中心(27048)
经济学(26886)
业大(26036)
农业(25634)
(25475)
经济学院(24512)
北京(21973)
(21680)
财经大学(20889)
(19992)
科学院(19752)
研究中心(18192)
基金
项目(113901)
科学(90752)
基金(88517)
(80586)
国家(80018)
研究(76499)
科学基金(67432)
社会(54152)
社会科(51687)
社会科学(51677)
基金项目(46396)
自然(43890)
自然科(42991)
自然科学(42974)
自然科学基金(42317)
(39343)
资助(36169)
(35413)
教育(33866)
(27034)
重点(26075)
编号(25964)
国家社会(24982)
中国(24282)
(24071)
(24028)
教育部(23158)
创新(22728)
科研(22529)
人文(21492)
期刊
(75645)
经济(75645)
研究(47828)
学报(30520)
中国(28534)
(27515)
科学(27409)
(23067)
大学(22652)
学学(21860)
管理(21300)
农业(18815)
(17221)
金融(17221)
经济研究(15240)
财经(14321)
(12434)
(12261)
(11647)
国际(11323)
世界(10686)
问题(10672)
业经(10186)
技术(9924)
教育(8283)
技术经济(7857)
(7814)
业大(7672)
统计(7545)
科技(7351)
共检索到230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潘建成  唐诗磊  
通过假设成本加成定价幅度是信心的函数,本文构造了基于信心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并通过VAR模型和BVAR模型实证研究了信心如何影响中国通货膨胀。研究发现,企业家信心指数能够影响也能预测中国通胀,而消费者信心指数无法影响也无法预测中国通胀;企业家信心指数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类似于总需求冲击影响机制;VAR模型和BVAR模型的结论基本一致,这证实了本文结论的稳健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昆亭  郑文风  
通货膨胀福利成本问题是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本文在研究传统的(Bai- ley(1956)定义的消费者剩余的估计方法)和当前流行的Lucas(2000)一般均衡框架下,用补偿思想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的估计方法)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估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中国1992—2005年的数据,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对我国的通胀福利成本分别进行估计。分析结果认为:名义扭曲是导致社会福利损失的根源,过度的扭曲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严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强  胡静  
文章综合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混合性预期以及以因子模型为代表的有限理性预期模型,利用1990~2011年的年度和月度数据,对比检验了我国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是有效的,即公众充分利用了宏观经济变量来预期通货膨胀,但公众在长期中低估了通货膨胀,即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存在系统性错误。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郭妍  张立光  
汇率预期主要通过货币替代效应、资产价格效应和进口价格效应影响物价水平。递归VAR模型检验结果表明:2002年以来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本轮通货膨胀影响显著,其中,资产价格效应、货币替代效应、进口价格效应依次增强,影响主要集中在前期;同时,汇率预期变量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及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都十分明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太明  逄博  张彦波  
通货膨胀究竟会给社会福利水平带来多大的影响,这是经济学者和各级政府所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双对数货币需求函数,结合中国1992—200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应用计量经济学前沿方法得到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和相应参数值,然后使用消费者剩余方法和变异补偿方法来具体估算中国通货膨胀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将利率从14%降至3%会改善社会的福利水平,其数值相当于增加实际产出的0.67%;将利率从3%降至零带来的福利收益相当于增加实际产出的0.19%;通货膨胀越高,社会福利水平越低,因此,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维持低通货膨胀.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温浩  
前几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持续递增,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并稳居世界第一;另一个方面,国内经济保持着低通胀高增长。可是从2007年开始,结构性物价上涨成为了经济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之一,因此重新在中国的国情背景下研究贸易与通胀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基于对外贸易,通过总需求总供给和成本输入两个方面来研究开放经济下通货膨胀的风险,并且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丹丹  刘铮  
本文选取全球通货膨胀率、国际能源价格、国际食品价格作为3F外部冲击的三个影响因素,应用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实证分析1981年至2011年的外部冲击因素与我国通胀率的长期关系,然后使用VAR模型对这些外部因素所产生的冲击效果做进一步探究。实证结果表明:短期内,全球通货膨胀率是导致国内价格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能源价格与国际食品价格对于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且在中长期成为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而通胀预期与产出缺口则是中长期影响物价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为了抵御外部冲击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管理我国对于本国及全球通胀的预期、构建相应的价格缓冲机制、实施农产品进口渠道多元化战略等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彦斌  陈伟泽  陈军  邱哲圣  
本文基于居民资产与消费结构差异等特征,通过构建一个两部门两产品的Bewley模型来研究中国通货膨胀对财产不平等的影响,而已有文献基本上只从居民资产结构差异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如果通货膨胀率从0上升到5%,那么总体财产不平等程度将会被加剧,城镇穷人家庭的净财产减持比例将达到富人家庭的30倍以上,农村家庭将遭受到较城镇家庭更高的福利损失。究其原因,除了穷人家庭因为在资产结构中持有更高比例的货币资产,所以在通胀过程中遭受到财产减持与福利损失之外;更重要的是,带有结构性特征的中国通货膨胀会进一步恶化以穷人(尤其是农村的穷人)为代表的高恩格尔系数居民的消费结构,从而导致财产减持与更高的福利损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金全  姜梅华  
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已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双变量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方法估算出我国通货膨胀预期,并检验实际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预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通货膨胀预期与实际通货膨胀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中国通胀预期受实际通胀及其滞后值的影响较大,这表明通胀预期形成具有适应性。因此应该尽快将目前实际通货膨胀降低到较低水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志伟  
针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周期性交替的现实 ,本文认为客观存在通胀与通缩的目标区间 ,在此区间中的通胀率是良性的。据此 ,文章重新定义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估算了中国通胀与通缩的目标区间 ,并认为可以用此区间作为宏观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建议采用微调作为主要的宏观调控方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彦斌  唐诗磊  李杜  
研究表明,M0,M1,M2均对我国通货膨胀没有影响,且不能预测通货膨胀。因此,在短期内不能单纯采用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但是,即便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没有影响,仍不能否认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意义,也不意味着可以任意地发行货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志远  
货币主义的经济理论给通货膨胀下的定义是货币数量过多引起的物价的普遍上涨,据此,治理通胀的唯一政策选择就是提高利率紧缩信贷以达到控制货币数量和稳定物价的目标。与之相对,非货币因素的通胀,最基本的特征是物价上涨同货币数量没有必然的联系,或者物价上涨在前,货币数量增加在后。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价格放开后,提高利率、紧缩信贷、控制货币发行一直是治理通胀的基本政策手段,但是1993年,利率大幅度提高了,货币也紧缩了,物价却依然不断上升。为什么会这样?回答只能是过去几年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已经改变了宏观经济调控的微观基础,产生了非货币通胀压力,使简单的货币紧缩对之无能为力。进入1994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姬冬梅  熊德平  姬旭升  
本文运用2001~2014年第一季度数据,基于VAR模型,对进出口贸易、FDI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显示进出口贸易、FDI会通过价格机制、外汇储备、汇率机制、经济增长等渠道影响通货膨胀。实证结果表明:长期中,进口和FDI会抑制通货膨胀,而出口作用相反,基础货币显著影响通货膨胀;短期中,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通胀的影响大于出口贸易;FDI在长期和短期中对通胀影响的方向相反,整个系统向均衡状态调整的速度较快,长期协整关系束缚力较强。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钱宗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数次高通货膨胀期,物价的大幅上涨不仅对居民的生活水平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容易造成市场紊乱。然而关于中国通货膨胀的研究却往往由于统计指标和方法的局限得到不可靠的结论。本文在回顾中国通货膨胀历史的基础上比较和探讨合理的通货膨胀度量指标的构建,并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分析,进而对通货膨胀的未来走势做出判断,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的轨迹图1描绘了自1978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年变化率。可以看到中国的通货膨胀走势分别在1980年、1985年、1988~1989年、1994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启贵  段继红  吴开尧  
本文深入分析了1992年以来国际油价向中国通货膨胀传递的特征,发现它是一个时变过程,且这个过程在1998年前后有一个明显的结构突变。通过结合1992年以来与油价有关的事件以及国家几次大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进行分析,本文探讨并实证检验了可能对国际油价传递产生影响的因素。文章最后给出了相关的结论和政策建议,以期给政策制定者们一些有益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