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7)
2023(9624)
2022(8080)
2021(7190)
2020(5804)
2019(13092)
2018(12674)
2017(25151)
2016(13268)
2015(14536)
2014(14743)
2013(14584)
2012(13890)
2011(12999)
2010(13276)
2009(12283)
2008(12038)
2007(10900)
2006(9869)
2005(9219)
作者
(39210)
(33010)
(32877)
(31486)
(21353)
(15713)
(14801)
(12539)
(12466)
(12001)
(11478)
(10855)
(10681)
(10668)
(10636)
(10134)
(9777)
(9696)
(9462)
(9260)
(8413)
(8089)
(7971)
(7667)
(7625)
(7426)
(7308)
(6897)
(6721)
(6446)
学科
(79157)
经济(79098)
管理(39502)
(35993)
(28669)
企业(28669)
方法(27546)
数学(24924)
数学方法(24662)
地方(18638)
中国(16951)
(15939)
(15787)
业经(13958)
(13857)
地方经济(12962)
(12525)
贸易(12519)
(12393)
(12136)
(11138)
金融(11138)
(10845)
(10780)
银行(10772)
农业(10527)
(10430)
环境(10035)
(8998)
(8735)
机构
学院(202134)
大学(200498)
(100498)
经济(98670)
管理(75138)
研究(73698)
理学(64167)
理学院(63488)
管理学(62519)
管理学院(62130)
中国(56569)
(45945)
科学(40852)
(40184)
(37264)
财经(36228)
研究所(33426)
经济学(33369)
(32958)
中心(32661)
(30656)
(30091)
经济学院(29835)
财经大学(26879)
(25931)
业大(25613)
北京(25423)
(24619)
师范(24414)
(23989)
基金
项目(127248)
科学(101816)
基金(95064)
研究(92728)
(82394)
国家(81748)
科学基金(70463)
社会(62990)
社会科(60028)
社会科学(60014)
基金项目(48419)
(48124)
自然(43799)
自然科(42861)
自然科学(42849)
自然科学基金(42124)
教育(41897)
(40381)
资助(40300)
编号(35108)
(29090)
成果(28981)
重点(28607)
(28450)
国家社会(27106)
(25956)
教育部(25462)
(25391)
课题(25214)
人文(24828)
期刊
(116668)
经济(116668)
研究(67887)
中国(37032)
(34233)
管理(29981)
学报(27855)
(27567)
科学(26677)
(26120)
金融(26120)
大学(21641)
经济研究(21172)
学学(20897)
财经(19471)
农业(18333)
技术(17078)
(16909)
业经(16174)
教育(15812)
问题(14660)
(13095)
技术经济(11853)
国际(11685)
统计(11360)
世界(10784)
(10265)
商业(9629)
决策(9180)
现代(9172)
共检索到314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国进   郭珺莹   赵向琴  
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与宏观经济的稳定性紧密相连,深入探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于实现我国稳增长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包含银行与企业部门的三期模型,研究信号效应、经济不确定性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内在关联,并结合工具变量局部投影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第一,我国存在货币政策信号效应,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货币政策将影响公众对经济基本面预期从而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第二,宽松型货币政策能通过延长信贷期限刺激经济增长,然而,信号效应的存在会削弱货币政策对信贷期限结构调节的能力,进而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第三,当经济不确定性加剧时,信号效应将被放大,这会进一步削弱货币政策调节信贷期限结构的能力,并减弱其稳定经济的作用。因此,在经济不确定性较高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做好预期管理工作,提高公众对货币政策效果的信心,同时疏通货币政策信贷期限结构的调节渠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段梅  
基于Baker等编制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实证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与企业信贷配置之间的关系,进而从微观层面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抑制企业的新增借款,尤其是导致新增短期借款减少;(2)较高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导致货币政策对企业信贷融资的调节作用下降,降低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此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国企和非国企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段梅  
基于Baker等编制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实证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与企业信贷配置之间的关系,进而从微观层面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抑制企业的新增借款,尤其是导致新增短期借款减少;(2)较高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导致货币政策对企业信贷融资的调节作用下降,降低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此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国企和非国企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苏治  刘程程  位雪丽  
本文从理论上厘清了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具体影响机制,将中国股市波动率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EPU)作为不确定性的度量,构造经济产出和价格水平因子作为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衡量指标,系统考察了高低两种经济不确定性情形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并将金融危机前后的差异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不确定性仅会在量上影响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并不会改变其作用方向,不确定性会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这种弱化程度在金融危机后表现得更加明显。本研究对于央行准确把握货币政策调控的方向与力度,避免经济大起大落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金明  杨祚  
日本作为较早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在长期的经济衰退背景下进行了最激进的货币政策尝试,研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日本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对后疫情时期全球的货币政策调整策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基于SE-IVAR模型对日本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不同水平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的实证分析表明:(1)日本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日本货币政策有效性在短期内存在显著的影响效应,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削弱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效果;(2)日本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处于高区制时,货币政策对产出、核心通胀、消费和长期利率的刺激作用在短期内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长期内仅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更明显;(3)日本在2001年后实施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产出的拉动效果要优于常规货币政策的效果,但非常规货币政策受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常规货币政策;(4)日本常规货币政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对缓解核心通胀紧缩的效果仅局限于短期,难以在长期内实现核心通胀的温和增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丰  
文章采用TVAR模型,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物价和产出对数量型货币政策冲击表现出更大负向反应,物价对价格型货币政策也呈现较大负向反应,产出的反应则呈现出更大的波动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负向影响大于对价格型调控效果的负向影响,不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状态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呈现明显非线性特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了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效果,使货币政策调控偏离政策制定者的目标。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实施产生了显著影响,我国央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应关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邓创  吴健  王哲  
明晰外部不确定性冲击的驱动因素及其对货币政策效果的作用机理,对全面推进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确保中国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政策意义。本文采用高维动态因子模型和两步加权法分离测度中国外部不确定性冲击,并动态甄别冲击来源,通过拓展经典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从理论层面解析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对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并在实证检验其传导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外部不确定性尾部冲击对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非线性影响特征。研究发现:全球金融危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极端事件显著推升中国外部不确定性;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更需警惕来自国外的消费、债券市场和银行信贷领域的不确定性冲击;外部不确定性会藉由“避险效应渠道”“利率渠道”和“汇率渠道”影响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相较于数量型货币政策,价格型货币政策受外部不确定性,特别是外部金融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为健全极端外部事件冲击下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小林  常诗杰  司登奎  
本文采用2003—2019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深入研究了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包括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的影响,重点探讨了这一影响在异质性经济不确定性环境下的潜在差异。研究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增加企业的信贷可得性及降低现金流不确定性两种机制改善投资不足企业的投资效率,但同时会降低投资过度企业的投资效率,而较高的经济不确定性会显著弱化这两种机制的潜在作用,由此降低货币政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特别地,经济不确定性会在更大程度上弱化宽松货币政策对高融资约束和高治理水平企业投资不足的影响,但会缓解低融资约束和低治理水平企业投资过度的风险。本文在丰富企业投资效率相关研究的同时,也为经济不确定性条件下完善货币政策调控以促进企业有效投资提供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章上峰  方琪  程灿  胡婷婷  
经济不确定性下,政府如何选择最优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应对?本文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多种财政货币政策组合下技术不确定性的宏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无论实行何种货币政策目标和财政政策,价格型货币政策比数量型货币政策更有效,更适合应对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可能引起的经济波动。第二,从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的效应和持续时间上看,价格型货币政策和遵循支出规则的财政政策组合最优。第三,从社会福利损失角度来看,在应对经济不确定性方面,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和遵循支出规则的财政政策是最优组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丁剑平  刘璐  
基于2012年4月30日至2018年12月17日的银行间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本文首次使用波动率回归拟合的方法,从政策利率的角度改进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并进一步研究了在不同程度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宏观经济新闻的反应。收集和构建10项宏观经济新闻后,本文发现当市场参与者普遍不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政策变化的情形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宏观经济新闻的反应显著减弱。当货币政策存在较高不确定性时,市场对未来政策判断的分歧加剧,进而人民币汇率对宏观经济新闻的反应不足。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增加央行的汇率沟通,可以发挥其对宏观经济新闻的补充作用,同时增强市场对宏观经济基本面信息的反应。本文不仅丰富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经济后果以及宏观经济新闻的人民币汇率效应相关理论研究,而且为未来货币政策制定、调整和实施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为货币当局进行有效外汇市场干预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荃  刘心睿  甘小军  
文章通过构建TVP-SV-VAR模型,分析了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的溢出影响。研究发现,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短期内会引起我国产出下降和通胀紧缩,渠道主要是人民币升值、净出口下降和金融市场波动,且这种短期负向溢出效应无论是在美国货币政策宽松还是紧缩周期都存在,中长期受益于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大幅资本流入,对我国产出有一定正向溢出效应。此外,在美国货币政策紧缩周期中,Taper阶段的不确定性对我国贸易、金融市场、经济增长的短期负向溢出效应最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创  吴健  杨晨龙  
本文构建111维中国外部形势指标体系,基于高维动态因子模型和两步加权法合成中国外部经济与金融不确定性指数,在构建外部不确定性与货币政策独立性关联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借鉴LSTVAR和TVP-VAR模型分别从避险情绪、汇率稳定度与资本开放度层面,实证考察外部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对中国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外部经济与金融不确定性的相对关系与冲击来源密切相关,在2011年之前,全球金融子市场波动使得外部金融不确定性明显大于外部经济不确定性,而在2011年之后,全球实体经济不确定性因素使得两种外部不确定性大小关系出现反转。第二,外部不确定性会提升全球避险情绪,当全球避险情绪、汇率稳定度和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较高时,外部不确定性会更为显著地削弱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独立性,其中外部金融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短期负面冲击更大。本研究为防范外部不确定性冲击、提升货币政策独立性、维护经济全局稳定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洛丽塔·梅斯特  王宇  
量化的通胀目标有助于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形成通胀预期锚。通过货币政策操作来实现物价稳定目标,需要科学地测算通货膨胀率并进行通胀预测。货币政策需要前瞻性,然而基于市场数据的通胀补偿等指标无法准确评估长期通胀预期,需要通过对多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评估和修正,并通过多种途径完善对通胀趋势和通胀预期的理解。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洛丽塔·梅斯特  王宇  
量化的通胀目标有助于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形成通胀预期锚。通过货币政策操作来实现物价稳定目标,需要科学地测算通货膨胀率并进行通胀预测。货币政策需要前瞻性,然而基于市场数据的通胀补偿等指标无法准确评估长期通胀预期,需要通过对多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评估和修正,并通过多种途径完善对通胀趋势和通胀预期的理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志伟  刘建丰  
经济不确定性怎样影响中国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如何应对?本文将异质性收入和流动性约束引入标准的新凯恩斯框架,定量研究了收入不确定性的宏观效应及多种货币政策规则的稳定作用。理论分析表明,收入不确定性上升时,家庭会预防性地增持流动性资产,并对生产性风险资本的供给产生挤出效应,最终导致总需求变弱、经济下滑。基于贝叶斯结构估计,本文发现:收入不确定性冲击是产出和投资波动的重要驱动力,因而是理解经济形势不确定下中国经济周期的重要维度。动态分析表明,与数量型规则相比,以利率为工具的价格型规则由于直接影响资本市场价格而具有更好的稳定效果。本文为经济不确定性下的货币政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