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40)
- 2023(12961)
- 2022(11532)
- 2021(11136)
- 2020(9370)
- 2019(21903)
- 2018(21805)
- 2017(42886)
- 2016(23580)
- 2015(26593)
- 2014(26717)
- 2013(25952)
- 2012(23673)
- 2011(21221)
- 2010(21638)
- 2009(19705)
- 2008(19029)
- 2007(16666)
- 2006(14635)
- 2005(12751)
- 学科
- 济(89579)
- 经济(89478)
- 管理(69495)
- 业(62993)
- 企(53111)
- 企业(53111)
- 方法(43507)
- 数学(38175)
- 数学方法(37480)
- 财(24555)
- 农(24289)
- 中国(23636)
- 业经(19415)
- 地方(18781)
- 学(18735)
- 理论(17301)
- 贸(16123)
- 贸易(16116)
- 制(15968)
- 农业(15895)
- 易(15677)
- 技术(14634)
- 和(14465)
- 策(14343)
- 务(13959)
- 财务(13879)
- 财务管理(13848)
- 环境(13705)
- 企业财务(13080)
- 划(13013)
- 机构
- 学院(325416)
- 大学(324069)
- 管理(132418)
- 济(126311)
- 经济(123401)
- 理学(115163)
- 理学院(113951)
- 管理学(111702)
- 管理学院(111111)
- 研究(105131)
- 中国(77617)
- 京(68602)
- 科学(65587)
- 财(60047)
- 所(52170)
- 农(49207)
- 中心(47911)
- 业大(47651)
- 江(47475)
- 研究所(47413)
- 财经(47263)
- 北京(43462)
- 范(42956)
- 经(42954)
- 师范(42610)
- 州(38766)
- 院(38536)
- 农业(38323)
- 经济学(36600)
- 技术(35300)
- 基金
- 项目(222753)
- 科学(175093)
- 研究(165393)
- 基金(160006)
- 家(138084)
- 国家(136919)
- 科学基金(118381)
- 社会(101168)
- 社会科(95849)
- 社会科学(95824)
- 省(88088)
- 基金项目(84442)
- 自然(77964)
- 教育(77635)
- 自然科(76171)
- 自然科学(76157)
- 自然科学基金(74733)
- 划(73851)
- 编号(69233)
- 资助(67640)
- 成果(56708)
- 重点(49518)
- 部(49019)
- 课题(48006)
- 发(46998)
- 创(46430)
- 创新(43101)
- 项目编号(42733)
- 教育部(42260)
- 科研(42147)
- 期刊
- 济(136752)
- 经济(136752)
- 研究(95783)
- 中国(61060)
- 管理(48472)
- 学报(47893)
- 科学(44927)
- 财(44572)
- 农(44419)
- 教育(41736)
- 大学(36623)
- 学学(34291)
- 农业(31231)
- 技术(30629)
- 融(27276)
- 金融(27276)
- 业经(22891)
- 财经(21938)
- 经济研究(21824)
- 经(18601)
- 图书(17676)
- 问题(17376)
- 业(15938)
- 技术经济(15935)
- 理论(15892)
- 科技(15781)
- 统计(14922)
- 现代(14767)
- 实践(14690)
- 践(14690)
共检索到470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雷 张欣钰 刘蕊
人才是国家和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人才政策则是构建人才强国的重要基石。本文对事后奖励性激励政策和事前普惠性补贴政策这两种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比较评价,研究发现:当经济陷入低质量均衡时,激励政策能够以更小的成本突破这种均衡,但对收入公平产生较大影响。当经济中的均衡无法自我维持时,实施补贴政策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均衡的维持,并对收入公平提供更好的保障。进一步研究发现,如果经济中存在无效投资劳动者,补贴政策的成本将显著上升,此时需要引入一个甄别机制使补贴政策能够恢复高效率运转。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境况,从鼓励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投资这一人才政策的根本目的出发,地方政府事后奖励性的人才引进政策应被普惠性补贴政策逐渐替代。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康凌翔
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会受到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的干预。地方政府通过产业政策改变企业的成本或收益,企业参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行为将会发生改变,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也会发生改变。以产业补贴和税收政策来代表产业政策的干预,通过构建模型可以分析在地方各种产业政策的干预下,企业产业转型升级行为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产业转型升级的效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翔
企业在社会环境大背景下只是一个微观单元,在人才引进问题上单靠企业自身力量显得力不从心,地方政府应该为企业人才引进提供服务。文章基于城市品牌的塑造有助于企业人才引进的视角,提出根据城市品牌发展的不同阶段,地方政府在企业人才引进工作中重点应成为品牌的定位与开发者、品牌的设计与传播者、品牌的监管与维护者的角色,并总结了城市品牌、地方政府、地方经济、地方企业四者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红英
政府决策能否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信息能否实现有效共享。政府信息能否有效共享取决于过程控制是否得当,本文通过建立传递模型发现,激励、规范和约束机制有利于信息在政府内部的顺利有效传递;传播信息的权威性和传播媒介的可信赖性对政府外部信息的有效传递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政府 信息 有效共享 传递模型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桂花 许成安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地方政府债务的多年累积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根据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表现形式、产生机理及传导机制,文章以违约债务为基点,构建基于熵模型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模型指标体系。在量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比一般的线性预警方法更能有效而合理地反映债务风险规模,在理论上提供了一种新的债务风险控制思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广斌 张雷 谭丹 陈天民
建筑信息模型(BIM)被认为是全球建筑行业的变革性理念和里程碑技术,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开始制定BIM技术实施政策。本文解释了BIM技术的战略意义,对我国BIM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BIM政府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我国BIM技术应用政府政策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应用现状 政府政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莉 李姗蔓 赵婧
[目的/意义]政府数据开放(OGD)动态能力识别与培育是准确把握OGD变革创新着力点,提升政府数据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方法/过程]研究筛选出7个代表性省级(域)地方政府的OGD政策文本72份,并对其进行扎根理论编码,通过内容分析法对OGD动态能力进行挖掘和提炼。[结果/结论]识别出OGD的6种动态能力,即环境感知能力、交互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变革更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与创新应用能力,并构建OGD动态能力作用模型。研究发现,不同发展侧重点下地方政府应关注的动态能力具有不同的特征表现,并由此提出OGD动态能力培育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董四平 方鹏骞
基于商业信贷融资成为现阶段非营利性医院最主要外源性融资方式的现状,为防范医院经营风险和银行信贷风险,本研究应用博弈论理论对医院商业信贷过程进行了分析。首先,构建了医院商业信贷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信号传递模型;其次,给出了该博弈的精练贝叶斯纳什均衡解;最后,提出了博弈双方及政府在医院信贷过程中的博弈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珒
政策信号是传递上级政府治理意向、激励下级政府行为合规的重要手段。分析政策信号多层级作用机制下市级政府2008—2018年环境信息公开行为发现,政府组织中的上层与中层信号均会显著影响下层政府合规行为;在多层级传递过程中,政策信号的影响随行政级别差异的增加而减弱;中间环节传递的不一致信号会削弱上层政府信号效果;在交互作用中,上层政府的“强信号”将翻转中层政府的“不一致”信号,而“弱信号”则可能被后者抵消。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策执行 政策信号 市级政府 行为合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晓娟 部闫若 莫富传
[目的/意义]公共数据对于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聚焦我国省域公共数据治理的政策工具问题,有助于公共数据政策设计的完善以及相关工作的开展。[方法/过程]基于马—萨理论模型构建公共数据“政策工具—政策执行”二维分析框架,运用文本内容分析法并借助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地区)的公共数据政策进行编码和量化分析,考察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数据治理中的决策逻辑、执行策略及其运行特征。[结果/结论]我国省级公共数据政策地域发展不均衡,政策存在环境型政策工具过溢、需求型政策工具应用不足、政策工具组合结构欠佳,以及政策执行目标定位不足、内部执行要素不够协调、外部环境衔接不强等问题,未来应该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工具结构、明确价值定位、规范执行程序、强化衔接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新宇 鞠逸飞 段雨欣
本研究以陕西省高层次人才政策为例,从政策目标出发,在人才成长、学术成果等维度上构建高层次人才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采用描述性统计、断点回归等方法,探究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即使获得了政府支持,省级高层次人才也很难成长为国家级人才,而青年学者是其中潜力最大的群体;从实证分析结果看,政府对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支持不能显著促进其创新成果产出;而地方政府是否应该继续维持对少数高层次人才的高强度支持以及如何破除政策实施效果的制约因素可能是未来人才工作的关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朱洁 李齐云
我国地方政府自2009年始,通过各种方式频频举债,虽未引起债务危机,但由于地方债缺乏市场化约束,其具体规模、真实性难以准确测算。本文以S省为例,运用改进后的KMV模型对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信用风险进行测算,得到不同期限内地方政府债券的安全发行规模与违约概率,进一步说明目前S省债券发行规模尚在零违约安全范围之内。最后从规范地方政府债券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完善地方税收体系及明确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董理 李卢霞
文章引入收入分配边界概念,结合劳动力流动的市场均衡模型,研究外来劳动力对某一地区收入分配水平的影响。分析表明,如果流入者是某一地区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净受赠者,那么,劳动力流入使得该地区的收入分配边界收缩,至少部分居民的收入水平降低。如果此时给予流出地劳动力转移支付,将使流入劳动力的数量减少到一个合理水平,劳动力流入地区的所有居民都会获益。此结论不仅对发达地区政府针对外来劳动力流入采取的限制政策提供了一个合理解释,也为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进行财政合作,利用收入再分配手段合理配置劳动力、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劳动力流入 收入再分配政策 收入分配边界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必勇 刘芮
[目的/意义]通过揭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基本状况,提升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成熟度。[方法/过程]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为调研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从政策类型、组织机构、政策目标三个视角对地方政府开放数据政策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并从法律法规、数据开放共享与应用、开放数据平台建设、数据开放许可协议及标准规范、数据安全、人才培养等多层面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结果/结论]从政策集群理念、组织保障理念、法律法规理念、标准规范理念、数据共享与安全理念、人才培养机制6个角度提出了具体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军辉
研究众筹项目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是,信息不对称会影响投资者正确解读平台和网络信息,难以区分项目的优劣。通过提高投资人对筹资计划书的质量预期,筹资人在根据收益最大化的原则选择信号传递模式后,可以有效地实现项目的分离均衡,从而将资金配置到前景更好、回报率更高的项目。通过典型案例研究,我们发现项目质量、项目团队的经验和潜力、投资标的价格、回报的形式、项目团队与投资者之间的互动都会影响项目的成败,和理论研究一致,优秀的团队只有将自己的优势信息通过筹资计划书有效地传递给投资者,才能获得投资者的认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