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93)
- 2023(14164)
- 2022(12205)
- 2021(11438)
- 2020(9618)
- 2019(21986)
- 2018(21974)
- 2017(42529)
- 2016(22904)
- 2015(26031)
- 2014(26137)
- 2013(25378)
- 2012(23209)
- 2011(20768)
- 2010(20587)
- 2009(18735)
- 2008(18200)
- 2007(15916)
- 2006(13793)
- 2005(11841)
- 学科
- 济(88828)
- 经济(88710)
- 管理(69316)
- 业(64464)
- 企(53633)
- 企业(53633)
- 方法(43774)
- 数学(37859)
- 数学方法(37469)
- 财(25539)
- 农(23962)
- 中国(23324)
- 学(20409)
- 业经(20211)
- 地方(17528)
- 制(17415)
- 务(16537)
- 理论(16511)
- 财务(16463)
- 财务管理(16427)
- 农业(16185)
- 企业财务(15661)
- 贸(15428)
- 贸易(15422)
- 易(14928)
- 和(14588)
- 技术(14415)
- 银(13829)
- 银行(13777)
- 融(13509)
- 机构
- 大学(324312)
- 学院(321712)
- 管理(130698)
- 济(123848)
- 经济(121107)
- 理学(113736)
- 理学院(112494)
- 管理学(110642)
- 管理学院(110043)
- 研究(103167)
- 中国(75762)
- 京(68252)
- 科学(64301)
- 财(58744)
- 农(50714)
- 所(50438)
- 业大(48516)
- 中心(47845)
- 财经(47668)
- 研究所(46133)
- 江(46011)
- 经(43483)
- 北京(42629)
- 范(42455)
- 师范(42022)
- 农业(39814)
- 院(38018)
- 州(37787)
- 经济学(37185)
- 财经大学(35723)
- 基金
- 项目(226579)
- 科学(178295)
- 研究(167243)
- 基金(164343)
- 家(142809)
- 国家(141589)
- 科学基金(122257)
- 社会(104592)
- 社会科(99002)
- 社会科学(98977)
- 省(88516)
- 基金项目(87473)
- 自然(79644)
- 自然科(77814)
- 自然科学(77794)
- 教育(77322)
- 自然科学基金(76425)
- 划(74414)
- 编号(69108)
- 资助(67520)
- 成果(56639)
- 重点(50040)
- 部(49966)
- 创(46975)
- 发(46908)
- 课题(46894)
- 创新(43691)
- 项目编号(43441)
- 教育部(43268)
- 科研(43248)
- 期刊
- 济(129584)
- 经济(129584)
- 研究(91649)
- 中国(59439)
- 学报(52939)
- 科学(46086)
- 管理(45842)
- 农(45183)
- 财(44786)
- 大学(39565)
- 教育(38553)
- 学学(36956)
- 农业(31218)
- 技术(27217)
- 融(25672)
- 金融(25672)
- 财经(22925)
- 业经(22110)
- 经济研究(20981)
- 图书(20950)
- 经(19456)
- 问题(16765)
- 理论(16686)
- 业(15556)
- 实践(15449)
- 践(15449)
- 科技(15398)
- 情报(15014)
- 版(14768)
- 技术经济(14475)
共检索到457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金燕 王祎 毕崇武 杨瑞仙
[目的/意义]探究不同类型证据对在线健康信息可信程度的影响,为在线健康信息可信度评估提供客观工具和科学依据。[方法/过程]借鉴循证医学中的证据分级理念,提炼在线健康信息中不同类型的证据要素,通过两轮德尔菲确定证据类别及证据等级,构建包含三大类别、15个一级证据的3级证据等级体系,并从信任转移视角展开相关讨论。[结果/结论 ]通过两轮德尔菲构建的证据等级体系等级分明,专家意见统一,具备较好的准确性和可用性。该证据等级体系可充当信任转移的中介,帮助用户基于信任转移评估在线健康信息的可信度,最终实现在线健康信息的甄别与利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艳丰 赵资澧
[目的/意义]探析现象图析学视角下在线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与生成机理,有助于丰富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范式,为解决替代搜寻问题提供相应的建议与参考。[方法/过程]基于意义建构理论模型框架,从“情景—鸿沟—桥梁—结果”4个维度,对在线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行为进行模型要素解析,并利用现象图析学质性方法深入挖掘该行为的内在机理,构建在线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行为机理关系模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在线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行为机理可分为情景触发、条件控制、桥梁构建、结果反馈4个子机理,并明晰了其机理关系,为今后相关研究者对在线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行为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易明 周阳 张庭玮
[目的/意义]从力学视角构建三层次分析框架,解析单个动力的基本要素,揭示动力之间的多元关系,从而系统呈现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创群体动力的复杂特征。[研究设计/方法]以“与癌共舞”平台中414条研讨帖的17,168条有效评论作为数据来源,首先微观层面通过三级编码,明确群体动力的具体类型及其基本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然后中观层面对评论文本进行标准化处理后,通过计算耦合协调度来揭示两两动力间的耦合关系;最后在宏观层面上进行系统动力学建模,基于情景仿真分析来探寻三维群体动力系统内的混沌关系。[结论/发现]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创的群体动力包括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和患者依从,信息支持通过群体共识和群体认知两个作用点发挥基本推动力,情感支持通过关系感知和情绪感知两个作用点发挥向心派生力,患者依从通过健康信念这一作用点发挥正向约束力。两两动力间的关系呈现出不同的耦合阶段和协调特征;三维动力同时增长10%时对知识共创的影响作用超过单一动力分别增长30%的效果,意味着群体动力间的混沌关系体现为明显的协同效应。[创新/价值]引入力学视角对知识共创群体动力进行分析,揭示群体动力的个体性、关联性和整体性,为在线社区场景下群体动力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翟运开 周帆 张坤
[目的/意义]旨在构建移动健康应用隐私安全评价体系,为移动健康应用隐私安全评估与提升提供测量工具和决策依据。[方法/过程]基于系统化研究视角,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对用户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分析,提炼影响移动健康应用隐私安全的评价指标,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指标赋权,确定移动健康应用隐私安全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参考相关系数检验思想对评价体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构建包含数据治理保障、隐私风险控制、健康应用脆弱风险、隐私政策和隐私安全认知5个准则层指标和20个相应指标层指标的移动健康应用隐私安全评价体系,且实证研究结果证实该评价体系具有可靠性与有效性。最后,识别出关键评价指标,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隐私安全提升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佳 邵诗雅 彭鹏
[目的 /意义]针对当前科技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研究的不足,借鉴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从信息生态视角,构建科技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引导科技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稳定、健康发展。[方法 /过程]基于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结合科技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健康特征,构建科技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重进行估计。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结论]结果表明活力是最关键的准则维度。运用ANP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科技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和权重估计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为完善科技信息服务功能、优化科技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结构提供指导与借鉴,促进科技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稳定、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科技信息服务 生态系统健康 评价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敏 刘雪瑞 张艳
[目的 /意义]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求助行为实证研究是用户在线健康信息行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展开深入分析可推动在线健康信息服务的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方法 /过程]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获取代表性研究文献,并通过系统综述的研究方法来梳理国内外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求助行为实证研究。[结果 /结论]已有研究已初步形成知识体系框架,但仍存在一些研究空白领域。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因素(求助事项、求助者因素)、外部因素(信息环境、社会环境、施助者因素)、中介因素(求助需求、认知性因素)和调节因素(人口统计因素) 4个部分。重视研究基础、挖掘影响因素、关注结果变量、推动数据驱动等将是未来的研究热点和重点。
关键词:
在线健康信息 求助行为 系统综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胜利 夏苏迪 许家辉 付少雄
[目的/意义]鼓励在线健康社区医生的知识贡献行为是提升在线健康服务质量、推动在线健康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方法/过程]本文以好大夫在线为研究对象,采用收益和成本视角,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对影响医生知识贡献行为的因素组态进行探究。[结果/结论]结果显示,触发在线健康社区医生知识贡献行为的影响因素组态可分为四类:荣誉收益型、物质收益型、物质与荣誉收益兼顾型以及低成本型,且荣誉收益是影响在线健康社区医生知识贡献行为的核心因素。揭示不同收益和成本因素组态的联合影响机制和实现路径,对在线健康社区提升医生的知识贡献活跃度和参与度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君 胡明乐
[目的/意义]在用户体验和感知的基础上,构建在线医疗社区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在线医疗社区信息服务质量理论体系,同时为在线医疗社区和用户评估医疗信息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过程]经过预调研提取了41个评价指标,并利用问卷收集样本数据,然后使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验证并修正评价模型,最后计算评价权重。[结果/结论]最终构建了包含8个一级评价指标的在线医疗社区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并进行了讨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文韬 温佳怡 张震 杨敏 刘咏梅 谢阳群
[目的/意义]旨在探析隐私计算视角下在线健康社区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构建理论模型,为完善在线健康社区健康信息隐私安全保护机制、交互性服务建设与运营管理提出建议。[方法/过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借助软件NVivo12对访谈资料进行内容分析与编码,归纳影响在线健康社区知识转移粘滞的4个主要因素以及14个子因素,并构建在线健康社区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感知风险、社会收益、情感收益和主观规范对在线健康社区知识转移粘滞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据此,总结相关启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邓朝华 洪紫映
在线医疗健康服务作为线下医疗健康服务的补充对缓解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信任作为人际关系的基石对在线的医患关系有深刻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在线医疗健康服务中的医患信任问题。有诸多因素影响医患信任,医患信任的提升对患者的行为意向也有积极影响。以在线医患信任为核心,重点从患者角度研究在线医疗健康网站中医患信任的影响因素,分析个人、网站、医院和医生4个方面的影响。同时,感知风险和感知收益从宏观上也会影响在线患者信任和患者行为意向,也将其纳入分析。基于此,以信任模型的概念框架以及感知风险和感知收益等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邓朝华 洪紫映
在线医疗健康服务作为线下医疗健康服务的补充对缓解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信任作为人际关系的基石对在线的医患关系有深刻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在线医疗健康服务中的医患信任问题。有诸多因素影响医患信任,医患信任的提升对患者的行为意向也有积极影响。以在线医患信任为核心,重点从患者角度研究在线医疗健康网站中医患信任的影响因素,分析个人、网站、医院和医生4个方面的影响。同时,感知风险和感知收益从宏观上也会影响在线患者信任和患者行为意向,也将其纳入分析。基于此,以信任模型的概念框架以及感知风险和感知收益等理论为基础构建模型,提出9个假设。以有在线医疗健康网站中服务经验的用户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研,获得271份有效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除个人信任倾向外,医患信任影响因素中的网站、医院和医生的可信度均对在线患者信任有显著影响,其中网站因素的影响程度最高,在线患者信任也显著影响患者行为意向。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对在线患者信任也有显著影响,但对患者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显著。将医患信任的研究从线下延伸至线上,探讨在线患者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研究在线医疗健康服务中的患者信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在线医疗健康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策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倪珍妮 王淳洋 司湘云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揭示在线健康社区中知识共享网络与虚假信息传播网络的共性与特性,为社区促进知识共享、治理虚假信息传播提供建议。[方法/过程]针对循证治疗知识和虚假信息分别构建知识共享网络和虚假信息传播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揭示两者在整体网络结构层面的异同,探究知识与虚假信息的传播概况及流动效率;根据用户的信息交流特征对用户进行聚类分析,从用户主题偏好和用户社区粘度两方面对网络中用户行为进行分析,探究用户的信息偏好与行为特征差异。[结果/结论]整体网络分析结果显示,知识共享网络和虚假信息传播网络都具备无标度特性和小世界效应,且具有相似的图等级结构和图效率,然而虚假信息传播网络中用户间联系更为紧密、关联程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用户行为分析结果显示,社区成员更关注知识共享网络中支持循证医疗的经验信息和虚假信息传播网络中驳斥虚假信息的客观内容,而且知识共享网络中的用户群体在社区中的留存时间显著高于参与虚假信息讨论的用户群体。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宇颖 郭道猛
[目的/意义]在线健康社区中医患信任尤为重要。文章研究了在线健康社区中医生的哪些特征更容易获得患者信任,进而影响患者决策。[方法/过程]采用信任源可信度模型和信任传递理论,爬取好大夫在线上的真实医生数据,从信任视角研究在线健康社区中医生个人属性和在线口碑对患者择医行为的影响,并探讨疾病风险对医生能力信任和诚实信任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结论]代表善意信任维度的医生回复频次和愿意开通的服务数量、代表能力信任维度的医生职称和代表诚实信任维度的医生信息披露程度以及起信任传递作用的在线口碑均积极影响患者择医行为。且疾病风险正向调节医生能力对患者择医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在线健康社区 信任 个人属性 在线口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涛
文章构建了由医疗卫生服务、医药产业、健康促进服务、健康保障与养老以及健康体育5个一级指标及25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省域健康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分别用AHP-熵值法和层次聚类法实证分析了中国31个省份健康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所属类型。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健康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不均衡,呈现东部地区领先发展、中部地区稳步跟进、西部地区要素聚集潜力发展的区域梯次发展格局。基于综合评价与差异分析,将省域健康产业发展分为均衡领先型、医疗医药支撑领先型、医药康养带动发展型、非均衡基础型和发展潜力型共5个类型,并提出针对性发展路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龙如银 方文倩
为应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健康挑战,健康城市这一全球性战略应运而出,了解和评价我国城市的健康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构建了健康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理想解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以我国30个省会城市为例,对其在2012—2016年的城市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健康城市的综合评价水平仍然偏低,评价期内,广州市的健康特征最高,石家庄市最低,东部省会城市间发展极不均衡;中部和东北部省会城市间综合差异较小,但整体层次亟待提升;西部省会城市中呼和浩特市和昆明市的健康评价较高,但仍需持续的政策引导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根据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相应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