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2)
- 2023(13239)
- 2022(11249)
- 2021(10446)
- 2020(8874)
- 2019(19983)
- 2018(19547)
- 2017(37311)
- 2016(20121)
- 2015(22134)
- 2014(21951)
- 2013(21011)
- 2012(18855)
- 2011(16726)
- 2010(16276)
- 2009(14597)
- 2008(14006)
- 2007(12014)
- 2006(9860)
- 2005(8286)
- 学科
- 济(74184)
- 经济(74087)
- 管理(59115)
- 业(59064)
- 企(47558)
- 企业(47558)
- 方法(39109)
- 数学(34677)
- 数学方法(34261)
- 财(22222)
- 中国(20464)
- 农(20324)
- 业经(16850)
- 贸(15433)
- 贸易(15424)
- 易(15065)
- 务(14949)
- 制(14943)
- 财务(14908)
- 财务管理(14870)
- 学(14248)
- 企业财务(14101)
- 银(13695)
- 农业(13656)
- 银行(13649)
- 行(12801)
- 理论(12612)
- 技术(12468)
- 地方(12325)
- 融(12107)
- 机构
- 学院(272240)
- 大学(271429)
- 管理(110265)
- 济(108591)
- 经济(106504)
- 理学(96197)
- 理学院(95245)
- 管理学(93577)
- 管理学院(93093)
- 研究(82053)
- 中国(65685)
- 京(54443)
- 科学(51469)
- 财(51350)
- 农(47331)
- 业大(43427)
- 财经(41898)
- 中心(40667)
- 所(39736)
- 江(39318)
- 经(38380)
- 农业(37538)
- 研究所(36354)
- 经济学(33572)
- 北京(32771)
- 范(32240)
- 师范(31738)
- 财经大学(31636)
- 州(31054)
- 经济学院(30735)
- 基金
- 项目(194548)
- 科学(153959)
- 基金(144124)
- 研究(136725)
- 家(127113)
- 国家(126075)
- 科学基金(109617)
- 社会(88739)
- 社会科(84163)
- 社会科学(84139)
- 基金项目(77150)
- 省(76081)
- 自然(73730)
- 自然科(72135)
- 自然科学(72114)
- 自然科学基金(70838)
- 教育(64101)
- 划(64057)
- 资助(58082)
- 编号(53890)
- 重点(43669)
- 部(42938)
- 创(41552)
- 成果(40820)
- 发(40019)
- 创新(38879)
- 科研(38747)
- 国家社会(37399)
- 教育部(37165)
- 大学(36727)
- 期刊
- 济(107028)
- 经济(107028)
- 研究(72312)
- 中国(47249)
- 学报(45557)
- 农(40690)
- 财(40515)
- 科学(40444)
- 管理(38539)
- 大学(34643)
- 学学(32983)
- 农业(27151)
- 融(26492)
- 金融(26492)
- 教育(24045)
- 技术(23678)
- 财经(19684)
- 业经(18852)
- 经济研究(17444)
- 经(16760)
- 业(14528)
- 问题(14399)
- 版(13913)
- 财会(13006)
- 理论(12976)
- 科技(12789)
- 商业(12772)
- 技术经济(12666)
- 统计(12501)
- 策(11971)
共检索到378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培 赵国杰 尹贻林
通过实证研究考量项目组织间信任对风险分担的作用机理,同时探讨彼此信任感知差异对项目组织间信任趋同与风险分担合理配置之间潜在的调节效应作用机理。结果发现:信任趋同对于风险分担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信任感知差异对风险分担效率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双方的高度信任促进风险分担合理配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雪青 许树生 徐志超
项目绩效的持续改善不仅要求承包人完成角色内行为,而且需要激发其角色外行为。然而,现实中发包人以风险分担为依托的激励方式侧重于经济激励,偏废承包人的社会人属性需求,阻碍了风险分担激励作用的发挥。本研究基于自我实现预言理论及社会交换理论,引入承包人被信任感与承包人信任两个概念,以期打开发包人风险分担对承包人激励作用路径的黑箱。来自149名承包人的实证结果表明:发包人风险分担正向影响承包人角色内行为与角色外行为;承包人被信任感在发包人风险分担与承包人行为关系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发包人风险分担与承包人信任弱相关,但承包人信任有助于促进承包人角色内行为与角色外行为的产生。理论上,本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项目组织中承包人激励的认知;实践上,为增强对承包人的激励水平提供了理论指导与管理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雪青 许树生 徐志超
项目绩效的持续改善不仅要求承包人完成角色内行为,而且需要激发其角色外行为。然而,现实中发包人以风险分担为依托的激励方式侧重于经济激励,偏废承包人的社会人属性需求,阻碍了风险分担激励作用的发挥。本研究基于自我实现预言理论及社会交换理论,引入承包人被信任感与承包人信任两个概念,以期打开发包人风险分担对承包人激励作用路径的黑箱。来自149名承包人的实证结果表明:发包人风险分担正向影响承包人角色内行为与角色外行为;承包人被信任感在发包人风险分担与承包人行为关系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发包人风险分担与承包人信任弱相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垚 尹贻林
在不完全契约视角下,对风险分担进行动态解构,并引入组织间信任要素,构建了信任、初始风险分担、风险再分担及项目管理绩效理论模型。实证研究表明:信任对初始风险分担及绩效改善具有正向作用,而与风险再分担缺乏关联性;初始风险分担与风险再分担均能够正向影响绩效,且初始风险分担在信任与绩效改善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琪 殷猛 王璇
基于个人信任倾向和五大信用服务工具的相关研究提出假设,以五大信用服务工具对消费者信任感知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个人信任倾向显著影响消费者对五大信用服务工具的信任感知;声誉反馈和商誉标识对消费者信任感知影响最大。其次为第三方保障服务和信用印章,第三方支付担保的影响不显著;第三方支付显著影响消费者对第三方保障服务和信用印章服务的感知。
关键词:
网上信用服务 信用服务工具 信任感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约瑟夫·P·康基米 王道澍 邱清平
不同的组织,其内部有不同的信任感,在雇主和雇员身上亦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理想的组织,其负责人始终对职员进行鼓励,并依据下属对组织的投入状况而采取行动;其雇员也具有较大的满足度和内驱力。面雇主和雇员之间信任感不足的一类组织也表现出它们的特征。例如,组织负责人更倾向于采取威胁和惩戒的手段,这种领导行为的结果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和组织士气的衰落,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对组织内部的信任感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子豪 顾海
在互联网社会与风险社会双重背景下,公众互联网使用经由风险的社会放大效应影响风险感知,探究互联网使用对风险感知的影响机制对政府风险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17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从差异化人际信任视角通过OLS与工具变量法(IV)探讨了互联网使用强度对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及差异化人际信任在其中发挥的间接效应。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强度会增强公众风险感知水平,差异化人际信任均能够降低公众风险感知,公众与陌生人形成了“弱信任”,与亲近人与周围人形成了“强信任”。机制分析表明,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在间接效应中表现为遮掩效应,一般信任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基于此,政府部门可通过加强多主体网络空间治理,通过增进社会融合构建公民社会以提升普遍信任,通过家风建设、公众教育等加强特殊信任与一般信任,最终降低公众风险感知水平,实现有效的风险治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健生 赵星宇 杨宜苗
基于线索利用理论和风险-信任理论,本文构建了自有品牌外部线索、感知风险、信任及购买意愿的概念模型,并利用536个样本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价格、包装、商店声誉及口碑推荐对感知风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促销活动对感知风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价格、包装对信任没有显著的影响,促销活动对信任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商店声誉、口碑推荐对信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信任、自有品牌购买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信任对自有品牌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商店声誉对自有品牌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和信任在二者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邹秀清 温世聪 尹朝华 肖泽干
剖析农民失地后感知的各类风险,深刻揭示失地农民的风险态度和制度信任对其风险感知的影响,对于政府征地安置工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基于沪、赣、桂失地农民的问卷调查,通过构建失地农民风险感知评价体系,对失地农民的风险感知与风险态度进行测度,并采用有序Logit模型对失地农民的风险态度和制度信任对社会保障风险感知、经济收入风险感知、居住环境风险感知和社会心理风险感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失地农民的风险态度对于上述四类风险感知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其中风险规避型的失地农民风险感知程度更为显著。此外,对制度的信任能够有效地降低失地农民的风险感知。异质性分析表明,风险规避态度对中低收入失地农民和中西部地区失地农民的风险感知具有强化作用;制度信任对高收入失地农民和东部地区失地农民的风险感知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推进征地工作并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时,应纾解农民的风险规避态度、提升政府征地制度的信任度,以降低并有效控制失地农民所面临的潜在风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宇 陈佳莉 肖洒
以我国15家物流企业308名员工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物流企业员工组织信任和员工责任分担行为的关系,以及PRESOR在这个关系中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物流企业员工组织信任对其责任分担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PRESOR正向影响其责任分担行为;员工PRESOR反向调节组织信任和责任分担行为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组织信任 责任分担 PRESOR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秀芝 吴清津 唐碧翠
随着商业竞争由实体店面向虚拟店面蔓延,网络零售企业如何吸引消费者在虚拟环境中购物,如何留住顾客,成为学术界和实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对186名网上购物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消费者的零售网店感知对信任感和忠诚度的影响。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对于重复购买的顾客,信任感对顾客忠诚起部分中介作用。购物网店美感、网店实用性和网店服务质量对顾客忠诚度的影响因顾客类型和产品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狄为 任岩
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模式下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企业所在供应链与其他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日益注重与供应链上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为了保持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大多数企业选择通过将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即通过有选择地将一些功能及其日常管理转交给第三方供应商来围绕核心能力进行企业重新设计,以此来降低成本。由此也使得成本管理的范围超越单个组织的边界进而扩展至整个供应链,企业与企业之间有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雪梅 王征兵 刘婧
基于"风险—信任"理论,构建了社员信任影响合作社社员参与行为的理论框架,利用陕西省75家果蔬类合作社350个社员的调研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社员信任对社员参与行为的影响关系和影响路径。研究表明,社员信任对社员参与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社员信任的两个维度即人际信任和系统信任均正向影响社员参与程度;社员信任不仅直接影响社员参与行为,也通过社员风险感知的中介效应影响社员参与行为,社员信任度越高,越能够降低风险感知,进而提高社员对合作社事务的参与度。
关键词:
信任 参与行为 风险感知 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雁晨 周庭锐 严兴全
本文提出了一个商业关系背景下感知风险、风险态度与信任的概念模型。从整体上来说,环境风险和关系风险同时影响信任的建立,但有着不同的机制;而信任影响决策者感知风险的效应是通过影响决策者的决策框架,即决策者加工、处理决策问题的方式来实现的。而信任同时通过影响决策者的决策框架,影响决策者的风险态度,进而影响信任建立的过程。
关键词:
信任 风险 风险态度 决策框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旭培 王桢 时勘
为考察组织认同、上级信任感对公务员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选取北京市六家政府机关219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组织认同对帮助和谏言行为均有正向预测作用;上级信任感对帮助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对谏言行为预测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上级信任感在组织认同与援助和谏言两种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上具有调节作用。
关键词:
组织认同 上级信任感 组织公民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