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5)
- 2023(12358)
- 2022(10208)
- 2021(9234)
- 2020(7925)
- 2019(17282)
- 2018(17096)
- 2017(32729)
- 2016(17894)
- 2015(19440)
- 2014(19125)
- 2013(18752)
- 2012(16926)
- 2011(14981)
- 2010(15082)
- 2009(14510)
- 2008(14806)
- 2007(13268)
- 2006(11792)
- 2005(10901)
- 学科
- 业(87014)
- 企(80316)
- 企业(80316)
- 济(75026)
- 经济(74891)
- 管理(74720)
- 方法(31526)
- 财(30653)
- 业经(28820)
- 农(26564)
- 数学(23521)
- 数学方法(23373)
- 务(22894)
- 财务(22872)
- 财务管理(22848)
- 企业财务(21754)
- 制(21426)
- 农业(19142)
- 技术(17364)
- 中国(16730)
- 体(15902)
- 划(15429)
- 策(14775)
- 体制(13952)
- 和(13312)
- 贸(13302)
- 贸易(13295)
- 易(12968)
- 理论(12902)
- 企业经济(12458)
- 机构
- 学院(260043)
- 大学(254385)
- 济(110579)
- 经济(108607)
- 管理(105916)
- 理学(91153)
- 理学院(90328)
- 管理学(89258)
- 管理学院(88791)
- 研究(80354)
- 中国(65362)
- 财(55477)
- 京(52005)
- 农(50451)
- 科学(47425)
- 财经(43393)
- 业大(40945)
- 所(40253)
- 江(40152)
- 农业(39879)
- 经(39432)
- 中心(37316)
- 研究所(35924)
- 经济学(33204)
- 财经大学(31969)
- 北京(31923)
- 州(30846)
- 商学(30805)
- 商学院(30547)
- 经济学院(30084)
- 基金
- 项目(170543)
- 科学(135879)
- 基金(126957)
- 研究(121965)
- 家(111096)
- 国家(110075)
- 科学基金(95975)
- 社会(81067)
- 社会科(76946)
- 社会科学(76926)
- 基金项目(67819)
- 省(67406)
- 自然(62781)
- 自然科(61378)
- 自然科学(61358)
- 自然科学基金(60393)
- 划(55548)
- 教育(54527)
- 资助(50252)
- 编号(47039)
- 业(40253)
- 创(39145)
- 重点(37929)
- 部(37906)
- 制(37537)
- 成果(36510)
- 创新(35757)
- 发(35598)
- 国家社会(34072)
- 科研(32822)
- 期刊
- 济(126307)
- 经济(126307)
- 研究(72520)
- 中国(49992)
- 财(48422)
- 农(47758)
- 管理(44273)
- 学报(40603)
- 科学(38103)
- 农业(32073)
- 大学(31446)
- 学学(30565)
- 融(25885)
- 金融(25885)
- 业经(23363)
- 财经(22551)
- 技术(22040)
- 经(19325)
- 经济研究(19323)
- 业(19158)
- 教育(17430)
- 问题(16646)
- 财会(14615)
- 技术经济(14475)
- 现代(13209)
- 版(13095)
- 商业(12912)
- 贸(12484)
- 世界(12386)
- 会计(12240)
共检索到385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斌 刘有贵 曾楚宏
人的经济活动总是嵌入于某种社会关系当中,人们之间的信任可以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从而对企业的控制权配置产生影响,企业控制权配置是信任成本最小化的选择结果。本文通过构建信任—交易成本—企业控制权配置的理论框架分析发现,当物质资本投入者掌握企业的控制权信任成本很高时,人力资本投入者掌握企业的控制权为最优选择。反之,则物质资本投入者掌握控制权。当双方的信任程度非常高时,任何一方掌握企业的控制权都是无差异的。
关键词:
信任 不确定性 信任成本 控制权配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俊 陈晓芳 王志涛
本文选取2007—2021年沪深A股集团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集团企业控制权配置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人事、财务控制权对企业短期经营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但对长期绩效无显著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人事控制权集中配置有利于降低企业集团管控成本,因此对短期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但人事控制权集中配置不利于提高投资效率,因此对长期经营绩效影响不显著;财务控制权集中配置有利于缓解集团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进而提高集团短期绩效,但对集团经营效率影响为负,因此对长期经营绩效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集团管理 控制权配置 经营绩效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宋玉华 虞迪锋
根据传统理论,银行作为企业外部治理者,应具备一定的控制权,但是我国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债权人却缺乏这种控制权。由于债务约束机制、合约履行机制和债权治理机制不健全,我国商业银行作为利害相关者参与公司控制权配置还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机制。同时,由于治理环境的不同,商业银行对企业控制权有不同形式的要求,核心问题是控制权的配置和在此基础上的制衡,在比较美日两种控制权配置模式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企业治理结构特点的控制权配置目标模式,即企业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相结合,债权硬约束与股票投票权相结合,形成一个合理灵活的融资结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月欣
本文运用罗宾斯泰英的轮流叫价谈判模型对企业控制权配置进行了动态分析。文中认为,企业控制权的唯一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结果取决于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耐心程度。耐心程度取决于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实力、稀缺程度、专用性、唯一性和流动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控制权配置的未来趋势和多样化特征,并根据我国现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控制权配置 动态博弈 人力资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秀丽
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评价,应当考虑企业的控制权配置方式。企业控制权的配置方式不同,对经营者业绩进行评价的主体、目标、内容及方法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在分析了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不同配置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不同所有权与控制权配置方式对企业运转目标及对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的影响。最后对我国国有企业、存在控股股东的企业及股权分散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配置特点、企业目标及经营者业绩评价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控制权 配置方式 业绩评价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颜光华 沈磊 蒋士成
主流的西方企业理论从资产专用性角度来研究企业控制权分配,无法很好解释企业控制权分配与企业参与者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认为资产专用性和专有性是资产的二重性,资产专有性才是企业控制权的源泉,企业内部控制权在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分配取决于两者资产的专有性强弱,而不同资产所有者对企业控制权的实现形式取决于其资产拥有者行使控制权所获得收益和付出的成本大小。
关键词:
资产专用性 资产专有性 控制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覃家琦
本文根据控制对象将控制权划分为非人力资产控制权和人力资产控制权,后者等价于决策控制权。研究表明:企业非人力资产配置与管理结构之间具有耦合关系;非人力资产控制权依附于管理科层并被捆绑于岗位上;由于知识的分散性,决策控制权的配置必然是分散的,任何个人在拥有特定控制权的同时都将获得管理自由裁量权;在管理科层中,让知识与决策控制权相匹配的最优途径是让知识向相应控制权位置移动,而不是让控制权向知识位置移动;控制权具有传递性,某层级的企业成员的控制权随着其层级的增加而递减。
关键词:
管理科层 非人力资产控制权 决策控制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清泉 李美清
企业权利的合理配置,有助于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发挥。在影响企业绩效的各种权利和制度安排中,企业控制权是关键。所有权意义上的企业控制权针对的是作为单个体的原子,是整体意义上的控制权;而非所有权意义上的企业控制权针对的是原子内部系统,原子内部是一个作用与反作用的互联互动系统。企业控制权是这两种控制权的有机结合与动态协调。
关键词:
企业 所有权 非所有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曾楚宏 林丹明 王斌
企业的控制权配置行为是获取和维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行为,企业中各要素所有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源是否具备成为战略性资产的充要条件而进行讨价还价来配置控制权。由于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符合战略要求、能够成为战略性资产的资源并不相同,由此导致了企业的控制权配置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
关键词:
资源基础观 控制权 产权理论 战略性资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传富 谈坚
本文在控制权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国有企业控制权特点的分析,构建了国有企业控制权配置模式,并对当前进行的股权分置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国有企业控制权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控制权模式 股权分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建祥 李秉祥
企业控制权配置是解决经理管理防御的有效手段,还是导致经理管理防御的重要根源?本文以2013年至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企业控制权配置的结构特征变量对经理管理防御程度的影响。利用全样本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控制权、现金流权和委派董事比例越大,实际控制人的监督效应占主导,经理管理防御程度越弱;股权制衡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两职分离、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和经理层持股比例越高,制衡度的特征变量发挥其制衡作用,经理管理防御程度越弱;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经理管理防御程度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企业控制权配置的特征变量对经理管理防御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应通过调整企业控制权配置中的控制度与制衡度的特征变量,以达到控制权对经理人激励和约束的双重效应,从而减少经理管理防御行为,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连建辉
长期以来 ,人们是以委托代理框架中的“股东至上主义”逻辑来诠释管理者控制权内涵的。本文认为 ,管理者不仅拥有企业特定控制权 ,而且拥有企业剩余控制权 ,管理者剩余控制是内生于企业契约内各参与方之间谈判的过程中。切实地发挥董事会作为各利益相关主体共同配置企业剩余控制权的载体功能 ,从而有效地控制管理者剩余控制权的“侵袭”效应 ,是公司治理的核心任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鲁银梭 郝云宏
对创业企业而言,"成长与控制"往往是两难问题。引入外部资金导致的快速成长与保留控制权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虽然控制权对创业投资者和创业企业家的意义并不相同,但双方出于自身利益的优化,都会积极争取更多的控制权。控制权配置不仅对创业企业家和风险投资者的个人收益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影响企业的价值。文章在对控制权的内涵、创业企业控制权的来源、作用及其配置和转移进行了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创业企业控制权初始配置对企业成长影响机理的研究框架。研究认为创业企业控制权配置是影响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重要因素,其作用机理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慧香 孙莉
基于2007~2016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从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三个层面综合分析了控制权配置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权分离度抑制企业创新,而超额董事席位和终极控股股东担任CEO均促进企业创新;终极控股股东直接控制公司的控制权配置方式更有利于企业创新。
关键词:
终极控股股东 控制权配置 企业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新艳
在银企战略联盟中,企业的控制权分配问题影响着银企双方的风险承担、利益分配以及联盟的稳定。联盟企业需要将部分控制权让渡给银行,以获得融资的便利;银行需要通过从联盟企业获得控制权,以便有效地监控企业,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企业控制权配置模型,导出了银行与企业拥有企业控制权的比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