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23)
2023(13465)
2022(11074)
2021(10110)
2020(8097)
2019(18420)
2018(17857)
2017(34151)
2016(17792)
2015(20026)
2014(19897)
2013(19880)
2012(19105)
2011(17659)
2010(18078)
2009(17214)
2008(16273)
2007(14364)
2006(13321)
2005(12877)
作者
(51103)
(42350)
(42261)
(40406)
(27521)
(20315)
(19071)
(16451)
(16362)
(15156)
(14865)
(14138)
(13804)
(13717)
(13491)
(13410)
(12450)
(12308)
(12232)
(11440)
(10965)
(10222)
(10199)
(9934)
(9637)
(9613)
(9309)
(9050)
(8593)
(8360)
学科
(100696)
经济(100607)
(46582)
管理(46166)
(35399)
企业(35399)
中国(34673)
方法(32217)
(27977)
金融(27977)
数学(27902)
地方(27777)
数学方法(27759)
(25949)
银行(25934)
(25293)
(23705)
业经(21011)
(20241)
(19023)
(18514)
贸易(18495)
(17933)
(17341)
农业(16882)
地方经济(16140)
(14525)
环境(13950)
(13189)
理论(12331)
机构
学院(263042)
大学(263029)
(130838)
经济(128566)
研究(102826)
管理(93924)
中国(86005)
理学(78736)
理学院(77770)
管理学(76887)
管理学院(76386)
(59684)
(57347)
科学(55753)
(51887)
研究所(46474)
财经(46449)
中心(46146)
经济学(43733)
(42353)
经济学院(39167)
(39005)
(38951)
北京(37881)
(36347)
(34855)
财经大学(34576)
师范(34563)
(31799)
科学院(31110)
基金
项目(162106)
科学(129455)
研究(123262)
基金(119955)
(103373)
国家(102524)
科学基金(87554)
社会(83524)
社会科(79527)
社会科学(79512)
基金项目(61408)
(59955)
教育(54543)
自然(51096)
(50673)
自然科(49897)
自然科学(49885)
资助(49686)
自然科学基金(49069)
编号(47570)
(41710)
成果(40025)
(37627)
重点(37376)
国家社会(36370)
发展(34968)
(34424)
课题(34312)
(33742)
中国(33366)
期刊
(155193)
经济(155193)
研究(93221)
中国(58907)
(44273)
(42444)
金融(42444)
管理(37897)
(37484)
科学(35249)
学报(34598)
大学(27479)
经济研究(26944)
教育(26248)
学学(25866)
农业(25242)
财经(24965)
业经(21993)
技术(21826)
(21823)
问题(20120)
(18260)
世界(17505)
国际(17250)
技术经济(14534)
(13741)
经济问题(12591)
统计(12315)
现代(12037)
商业(11873)
共检索到433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科  何理  孟蔚洋  
对于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巨大差异,传统研究主要关注增长的最直接因素,强调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正式制度的作用得到了更多关注,例如根植于文化和历史之中的信任,因而探讨信任对经济增长、金融发展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26个省份2010—201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信任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信任对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对于信任影响经济金融的路径,本文分为个体特征层面和社会层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家庭收入满意度和对政府信心度可以显著地提高信任水平,同时文革历史事件和南北区域异质性对于信任均有显著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中国未来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和继续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科  何理  孟蔚洋  
对于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巨大差异,传统研究主要关注增长的最直接因素,强调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正式制度的作用得到了更多关注,例如根植于文化和历史之中的信任,因而探讨信任对经济增长、金融发展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26个省份2010—201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信任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信任对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对于信任影响经济金融的路径,本文分为个体特征层面和社会层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家庭收入满意度和对政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书华  杨有振  
首先,在OLG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两阶段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函数推导了供给领先的金融发展模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然后,基于40个国家1985~200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了VAR模型,对Patrick(1966)提出的供给领先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与效应进行了分析和检验。最后发现,在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供给领先的金融发展模式的效应较为明显,经济增长对供给领先的金融发展模式具有较强的正面响应,而在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这一效应却并不明显,说明供给领先的金融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彭文平  
传统金融发展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为打破金融抑制现象,必须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但很多发展中国家在金融自由化之后都爆发了金融危机。严峻的现实使人们不得不对传统理论进行反思。以Levine等人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摒弃了传统金融发展理论框架,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最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武志  
在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存在着经济货币化比率异常等一些令人困惑之处,因此需要对此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文章采用戈氏指标对我国金融发展水平进行考察,并通过剔除虚假成分得到我国金融发展的真实水平,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关系进行经验研究。同时,将发展经济学的观点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间的"供给主导"、"需求遵从"理论假说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假说:虽然金融增长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金融发展的内在质却只能由经济增长所引致;最后是简短结论与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廷春  夏金霞  
本文通过设计金融发展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等变量,运用中国1981—2002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在1981—1991年间,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明显;而当金融体系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因果效果才明显地体现出来,即在1992~2002年期间,金融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从不同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的角度进行考察发现,在1992~2002年间,银行结构变迁与银行效率提升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银行体系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却是非银行结构变迁与非银行效率提升的直接原因,正是我...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白钦先  张志文  
本文采用GMM估计量,把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投资、出口、进口、人力资本、制度质量和通货膨胀)作为条件信息集,对金融发展(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银行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发现:债券市场规模发展、银行对私人信贷扩张和股票市场流动性提高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而股票市场规模发展和波动性扩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促进投资规模扩张,进而驱动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洪斌  柳欣  
通过将金融发展水平作为一项投入引入新古典生产函数,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均衡时的资本存量,进而增加了均衡状态的人均产出的结论。根据中国1995~2006年季度数据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指标的选取,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协整检验,得出在我国二者之间的实践关系与理论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结论。最后针对实证结论探究中国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钱海章  陶云清  曹松威  曹雨阳  
研究目标: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基于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的特征事实,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2011~2018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为了控制内生性,以1984年各省份固定电话数与人均邮电业务量作为工具变量,结论一致;将央行推出的《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在城镇化率低和物质资本高的省份中,数字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增强;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技术创新与地区创业,并进而推动了经济增长,即存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创新和创业渠道。研究创新:使用工具变量、准自然实验的方法,缓解了内生性问题;使用中介效应模型,揭开了数字金融发展影响实体经济的可能机制。研究价值:对制定"数字中国"战略、理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出台创新创业政策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羽  赵晓梦  
基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本文试图解释在以技术密集度不断提高为主要形式的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演进关系。理论分析表明,不同金融制度安排在服务不同行业时的效率存在差异,导致金融结构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存在结构性的"行业效应",而这种行业效应又进一步导致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基于产业结构的非线性特征。我们选取1999-2011年间中国30个地区20个制造业行业为样本,分别采用双重差分法和门限回归对上述行业效应和非线性特征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提升直接融资比例有利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且作用渠道主要为资本积累;相对应地,随着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比的提高,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由负转正且呈增强态势。由此可见,进一步提升金融体系中的直接融资比例,将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海峰  王爱萍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是学术界长盛不衰的热门话题之一。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莫衷一是。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国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归纳,认为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实证模型的选择是用单调变化模型还是非单调变化模型,关键变量的测量是使用单一指标体系还是采用多指标体系,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去确定,而不是仅仅依靠统计上的拟合优度指标去判断;对研究结论要谨慎解读,不能脱离具体的研究背景而随意推广;未来的研究要跳出窠臼,尝试在传统模型基础上充分考虑样本国家异质性以及加入技术创新等能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新变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苏建军  徐璋勇  
本文从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机理出发,构建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多方程模型,利用1993~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系统考察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互相影响,但作用方向具有差异性。金融发展规模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力因素,但金融效率严重制约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发挥。金融产业发展在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经济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升级,快速发展的金融产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助推器。产业结构升级对金融发展起着巨大的拉动效应,金融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外部支撑条件。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清  李东  
有关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的理论着重研究一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区域化是大国经济发展一种普遍的现象。本文试图从中观层面以特定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市场发育程度差异的情况下,区域内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和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力军  
金融发展为国债发行和交易创造条件,金融机构为国债投资提供配套资金,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利用中国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金融发展和国债融资的联合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当前,在我国金融体系资金充裕的条件下,继续坚持发行国债,进一步改善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调节收入分配,提高人民福利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康继军  张宗益  傅蕴英  
影响经济增长的众多因素中,金融发展一直是近年来研究学者所注视的焦点,然而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方向均未达成一致。本文以银行的变量来衡量间接金融的发展,以股市的变量来测度直接金融的发展,对中国、日本、韩国这三个具有相似经济发展历程国家的金融中介的发展、股市发展与 GDP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跨国比较研究。在实证方法上,本文运用季度数据,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探讨研究对象的金融发展与GDP增长的长短期因果关系。实证结果支持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的金融发展与GDP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同时三国在因果关系的方向上存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