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69)
- 2023(2557)
- 2022(2159)
- 2021(2010)
- 2020(1687)
- 2019(3994)
- 2018(3796)
- 2017(7609)
- 2016(4063)
- 2015(4787)
- 2014(4685)
- 2013(4731)
- 2012(4580)
- 2011(4250)
- 2010(4142)
- 2009(3976)
- 2008(4056)
- 2007(3815)
- 2006(3646)
- 2005(3548)
- 学科
- 银(14624)
- 银行(14478)
- 济(13841)
- 经济(13818)
- 行(13314)
- 制(11474)
- 业务(8845)
- 管理(8676)
- 度(8389)
- 制度(8384)
- 业(8143)
- 银行制(7691)
- 融(7230)
- 金融(7230)
- 企(7011)
- 企业(7011)
- 方法(6968)
- 数学(6112)
- 数学方法(6040)
- 学(4583)
- 中国(4498)
- 体(3559)
- 财(3353)
- 体制(3183)
- 农(2784)
- 业经(2663)
- 贸(2471)
- 贸易(2464)
- 理论(2423)
- 易(2402)
- 机构
- 大学(59731)
- 学院(56666)
- 中国(26103)
- 研究(24460)
- 济(22764)
- 经济(22169)
- 管理(18511)
- 银(17200)
- 农(17027)
- 银行(16483)
- 科学(15941)
- 行(15300)
- 理学(14785)
- 理学院(14569)
- 京(14272)
- 管理学(14213)
- 管理学院(14133)
- 农业(14060)
- 所(13866)
- 研究所(12670)
- 财(12062)
- 中心(11940)
- 业大(10512)
- 江(10449)
- 业(9384)
- 北京(9218)
- 财经(9107)
- 部(8980)
- 融(8971)
- 省(8859)
共检索到104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世昌
信义银行是清末成立的华商银行,也是中国第一批倒闭的华商银行之一。该行的倒闭留下了许多需要妥善处理的难题,困扰着当时的地方官和当事人,著名学者马相伯也被牵连。过去金融史家对信义银行的了解很少,本文以所收集的资料对它作一系统的论述,从中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信义银行 尹克昌 马相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鲁桐
8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业动荡不安。银行倒闭此起彼伏,这一现实暴露了美国金融体制及其管理方面的弱点,改革现状势在必行。90年代的金融改革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与繁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亮
北岩银行的悲剧再一次向我们证明,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既是商业银行适应金融监管要求,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制的需要,也是树立市场良好形象,巩固营销基础,保持业务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柳宾
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主权,开为商埠,民国初期中央政府颁布和实施的各类金融政策开始在青岛付诸实践。此后一段时间,尽管青岛的金融实权仍然操控在外资银行手中,但民族金融业也在夹缝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明华商业储蓄银行青岛分行(以下简称"青岛明华银行")曾经一度成为青岛商业银行的成功典范,但在1935年却因经受不住白银风潮的冲击而倒闭,成为民国时期青岛乃至全国金融史上一个重大事件。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姝威
1991年1月6日,美国新英格兰银行宣布倒闭。这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和损失最惨重的一次银行倒闭事件。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为此支付了7.33亿美元偿还新英格兰银行所欠的债务。我们分析新英格兰银行倒闭的原因,可以了解商业银行风险点在哪里,从中吸取教训,加强监督。 一、新英格兰银行倒闭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博
1773年,苏格兰艾尔银行的倒闭堪称18世纪苏格兰经济史上的大事件。就对苏格兰的影响而言,该事件的影响力或许只有17世纪的达里恩事件和南海泡沫事件可以相提并论。对于这一事件,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曾有过细致的观察和精当的评论。艾尔银行,这家本以"救国难"为志业的银行,为何会引发18世纪末苏格兰的金融危机?艾尔银行的倒闭对于苏格兰的经济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关键词:
银行倒闭 巴克勒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黎新林
本文通过回顾最近发生的美国印地麦克银行倒闭事件,分析了该行倒闭的原因,并从银行监管、宏观调控和银行经营管理等方面总结出了这一事件带给我们的启示。印地麦克银行的倒闭表明,银行监管当局不能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必须始终坚持审慎的监管原则,将银行的流动性监管放在第一位,并与外界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联系。政府必须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理性、稳健发展。银行经营者要注意分散风险,保持充足的流动性,同时还必须改变传统的以"贷值比"确定住房按揭贷款的方法,才能避免重蹈印地麦克银行倒闭的覆辙。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银行倒闭 启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游
一、美国中小银行掀起破产浪潮2009年是美国中小银行倒闭的高峰之年。尽管美国经济已开始恢复增长,但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结束,预计2010年仍会有相当数量美国中小银行倒闭。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银行倒闭总数多达140家,远高于2008年的26家。目前,在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问题银行"清单上仍有约500家银行。历史经验显示,上了这一清单的银行约有13%最终会倒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海群
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不仅震惊世界银行界,而且也引起中国改革者的深思。本文试图从理论上说明巴林银行倒闭反映出的银行控制方面的问题。 一、企业控制理论和银行控制理论 银行控制论是在企业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延伸发展出来的。在市场经济中银行也是一种企业。只是这种企业非同一般。一般生产或商业企业在市场活动中有内在的控制机制。它们的控制是通过债权人的内外监察实现的。企业的债权人有两种:一为持债人,即借钱给企业而成为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季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建立 岳瑞科 马继伟
1995年巴林银行的倒闭向世人敲响了金融业内部控制的警钟。反思巴林银行倒闭的成因,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成为了每一个企业管理者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最新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巴林银行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致命缺陷,从而为我国的企业管理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格 熊坤立
2007年爆发的华尔街"次贷危机"升级为全球金融危机,有很大的宏微观和制度必然性。宏观层面的原因是,金融和贸易全球化引导大量的盈余资本持续注入美国,使美国产生战后最大的资产泡沫。制度层面上,美国放松金融监管,催生了很多跨区域提供高风险金融业务的垄断性金融集团,导致高风险资产绕过监管泛滥到金融体系之中。在中观和微观层面,大型银行实施激进的多元化和集团化的背后,本质上却是高杠杆化的跨界经营。而风险管理实践未能有效遏制业绩至上者的过度贪婪和赌博倾向则是危机扩散和恶化的主要原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贾永言
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在世界金融界引起强烈震动。由此引发对银行业与证券业分合问题的重新思考。文章认为我国银行改革有待深入,证券业的发展也才起步,尚不具备混业经营的条件。实现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分业经营,乃是现阶段的合理选择。
关键词:
巴林银行,证券业,混业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