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77)
- 2023(9540)
- 2022(7942)
- 2021(7165)
- 2020(6132)
- 2019(13767)
- 2018(13188)
- 2017(25515)
- 2016(13087)
- 2015(14457)
- 2014(14110)
- 2013(13932)
- 2012(12743)
- 2011(11647)
- 2010(12199)
- 2009(12012)
- 2008(10794)
- 2007(9793)
- 2006(8956)
- 2005(8448)
- 学科
- 济(51416)
- 经济(51321)
- 管理(45105)
- 业(41537)
- 企(35914)
- 企业(35914)
- 融(26735)
- 金融(26733)
- 银(24185)
- 银行(24173)
- 行(23465)
- 中国(21396)
- 财(19915)
- 方法(19559)
- 制(18570)
- 数学(16737)
- 数学方法(16534)
- 农(13867)
- 业经(13297)
- 务(12778)
- 财务(12741)
- 财务管理(12716)
- 企业财务(12227)
- 体(12113)
- 中国金融(11101)
- 地方(10958)
- 体制(10414)
- 贸(9970)
- 贸易(9958)
- 易(9695)
- 机构
- 大学(183754)
- 学院(182964)
- 济(81037)
- 经济(79398)
- 管理(69255)
- 研究(61091)
- 理学(58614)
- 理学院(58036)
- 管理学(57147)
- 管理学院(56808)
- 中国(54879)
- 财(43628)
- 京(37927)
- 财经(33379)
- 科学(32185)
- 经(30181)
- 中心(30067)
- 所(29431)
- 江(28207)
- 经济学(26472)
- 研究所(25940)
- 农(25776)
- 财经大学(24886)
- 北京(24139)
- 经济学院(23771)
- 州(22767)
- 业大(22720)
- 院(22357)
- 范(21989)
- 师范(21790)
- 基金
- 项目(117175)
- 科学(93570)
- 研究(88210)
- 基金(87345)
- 家(74607)
- 国家(73967)
- 科学基金(64457)
- 社会(59343)
- 社会科(56474)
- 社会科学(56466)
- 基金项目(45317)
- 省(44692)
- 教育(40300)
- 自然(39342)
- 自然科(38405)
- 自然科学(38394)
- 自然科学基金(37714)
- 划(36864)
- 资助(35274)
- 编号(35003)
- 成果(29324)
- 制(28475)
- 部(26795)
- 重点(26315)
- 国家社会(25367)
- 创(24835)
- 发(24752)
- 课题(24425)
- 教育部(23939)
- 性(23651)
共检索到295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汪其昌
目前对英美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的介绍,着重于条文和概念,对于背后广泛运用衡平法下信义义务的精神实质很少关注。已有的法与金融理论研究虽然指出了英美法系较之于大陆法系更有利于保护投资者,从而较好地促进了金融发展,但对于为何促进了金融发展缺乏学理分析。为此,本文指出其法律基础和作用途径是信义义务,用不完全合同理论和科斯定理推论三,对金融消费者保护中运用信义义务的合理性作了经济学原理分析,并对英美金融服务者与金融消费者的信义关系及其信义义务适用情形、与普通法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了阐述。这对于我们在移植英美金融监管法律时,加强对形式后面的精神实质的理解和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衡平法 信义义务 金融消费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其昌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金融监管中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对英美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的介绍,着重于条文和概念,对于法条背后广泛运用的衡平法下信托原理的精神实质很少关注。比如英国《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中对于包括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在内的业务监管11条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江鸿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消费者保护和金融安全之间的内在关联,而金融领域的消费者保护随即成为国际社会金融立法及政策的热点。本文拟借鉴次贷危机以来英国、美国在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方面的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庄毓敏 陈峰
金融消费者保护这一命题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早在1995年,英国学者迈克尔·泰勒(Michael W.Taylor)就提出将金融消费者保护与维护金融稳定并列作为金融监管的两个目标,即双峰理论(Twin Peaks)。作为该理论发源地的英国,其监管当局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改革,并通过《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提出了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监管目标,但监管方并没有采用双峰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汪其昌
已有的法与金融理论研究虽然指出了英美法系较之于大陆法系有利于保护投资者,从而较好地促进了金融发展,但局限于以公司法和证券法为对象分析保护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且缺乏学理分析。本文指出衡平法下信义义务是英美法优于民法促进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本文具有原创性地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金融服务者与金融消费者的关系以金融工具为交易基础形成委托代理关系,二是以科斯定理推论三论证了信义关系和信义义务是治理这一委托代理关系的最优制度安排。移植英美金融监管法律时,我们务必高度关注其背后的信义法,我国可以强制金融服务者对金融消费者负有法定信义义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焦瑾璞 宋俊平
按照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依据、监管目标、监管机构、监管制度、监管方法这一逻辑框架,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现有研究的主要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保护 金融监管 文献综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调研组
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包括英国议会通过的法律、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则和行业自律规则。《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FSMA)于2001年4月1日生效。该法案标志着英国金融监管体制从1986年《金融服务法》确立的"成文法框架下的行业自律"体制转变为"成文法规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殷兴山
从经济学视角看,金融消费者权益之所以需要建立制度予以特别保护,根本原因在于金融交易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垄断经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莉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更加重视金融监管中的空缺,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金融消费者保护日益成为金融监管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界定了金融消费者的含义及特征,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和机构就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的先进建设经验,在分析我国金融消费者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应在立法完善、监管完善及纠纷解决机制完善方面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悦
由于金融产品交易的特殊性,金融消费者往往处于信息的弱势地位,出于社会公正和有序的要求,需要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文章分析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经验借鉴 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吕炳斌
金融消费者是消费者概念在金融领域的延伸和专业化,是指与金融机构建立金融服务交易关系、接受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自然人。在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上实行统一监管模式,创设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官方机构已经成为西方金融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我国有必要构建和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制度,使金融消费者保护有法可依。首先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我国应完善相关法律及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规定。其次,从制度构建角度看,借鉴国外经验,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机构设置。建立统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是我国金融业走向统一监管模式的一个尝试和最佳突破口。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消费者 保护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明奎
随着我国金融业市场的迅速发展,与居民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日趋多样化,购买各类金融产品逐渐成为居民个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金融产品本身的复杂性、专业性和技术性等特性,金融市场中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文顶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支付领域的运用,我国的零售支付方式丰富多样,移动支付、电子支付、第三方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使消费者的支付手段更加的丰富和便捷。与此同时,规制零售支付的相关法律滞后和"空白"、纠纷解决渠道的单一以及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落实不到位,致使零售支付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通过对零售支付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提出了建议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
零售支付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双喜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消费形式已从单一的银行存取款向支付、理财、融资、投资等一体化交易延伸,金融消费者群体迅速壮大,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地位的不平等日益突出。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标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基础薄弱,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温信祥
日本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建立起事前防止和事后救济制度,在历次危机中金融消费者均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其立法、执法和监管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事前防止制度主要包括金融机构提供信息、广告上的限制、个人信息的管理、限制不正当的交易方法以及利息的法律限制等;事后救济制度主要包括存款保险制度、因伪造和盗窃银行卡和存折发生损失后的赔偿制度、针对使用盗窃存折及网上银行非正当提款的措施以及针对电话诈骗汇款的规定。相比较而言,中国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和制度在立法层次、保护对象和规则细化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