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50)
2023(3114)
2022(2298)
2021(2258)
2020(1772)
2019(4182)
2018(4242)
2017(8181)
2016(4305)
2015(5100)
2014(5208)
2013(4875)
2012(4185)
2011(3645)
2010(3869)
2009(3514)
2008(3467)
2007(3043)
2006(2800)
2005(2551)
作者
(12977)
(10591)
(10538)
(10098)
(6594)
(5048)
(4688)
(4145)
(4062)
(3911)
(3768)
(3638)
(3487)
(3477)
(3368)
(3287)
(3245)
(3146)
(3140)
(3023)
(2703)
(2636)
(2587)
(2436)
(2427)
(2401)
(2366)
(2298)
(2132)
(2106)
学科
(11789)
经济(11775)
管理(11485)
(10966)
(9079)
企业(9079)
(4799)
教学(4768)
中国(4348)
理论(4294)
方法(3972)
业经(3657)
(3303)
数学(3081)
学法(3053)
教学法(3053)
数学方法(2970)
(2929)
(2851)
贸易(2847)
(2838)
农业(2833)
技术(2799)
(2785)
地方(2591)
学理(2567)
学理论(2567)
(2480)
教育(2314)
(2298)
机构
学院(60484)
大学(57819)
管理(21017)
研究(18623)
(18617)
经济(17954)
理学(17629)
理学院(17452)
管理学(16942)
管理学院(16856)
中国(14189)
(12743)
科学(12184)
(10617)
业大(9967)
(9758)
(9546)
技术(9449)
中心(8853)
(8777)
研究所(8658)
农业(8481)
北京(8154)
(8075)
(7972)
师范(7912)
工程(7355)
职业(7325)
(7100)
财经(6858)
基金
项目(39569)
科学(29203)
研究(29176)
基金(25518)
(22912)
国家(22704)
科学基金(18755)
(16863)
社会(15763)
社会科(14861)
社会科学(14853)
教育(14758)
(13841)
基金项目(13288)
编号(12833)
自然(12553)
自然科(12262)
自然科学(12259)
自然科学基金(12020)
资助(10865)
成果(10435)
课题(9688)
重点(9204)
(8559)
(8553)
(8136)
创新(7958)
(7926)
大学(7607)
计划(7477)
期刊
(22810)
经济(22810)
研究(15542)
中国(14629)
教育(11396)
学报(10498)
(10260)
管理(9481)
技术(8636)
科学(8462)
大学(8253)
学学(7686)
(7381)
农业(7340)
业经(4612)
(4560)
金融(4560)
职业(4141)
(3868)
业大(3531)
图书(3505)
经济研究(3387)
(3323)
科技(3267)
财经(3218)
农业大学(3040)
(3024)
论坛(3024)
商业(2820)
(2800)
共检索到90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思贞  郭嘉明  李亚慧  陆华忠  吕恩利  
【目的】研究厢内管道式超声波加湿装置的工作特性,提高保鲜运输加湿系统的工作性能,改善保鲜环境的湿度均匀性。【方法】设计了一套管道式加湿装置,搭建保鲜运输加湿系统试验平台并研究水雾输送管管径(12.5,19.0和25.4mm)、开孔数(2,4,6和8孔)、水雾输送风机电压(12,18和24V)、回风道风速(4,6和8m/s)对加湿特性的影响。【结果】水雾输送管管径、回风道风速、水雾输送管开孔数、水雾输送风机电压对加湿均匀性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小;在水雾输送管管径为25.4mm、回风道风速为4m/s、水雾输送管开孔数为4孔、水雾输送风机电压为24V时,厢内相对湿度标准差最低,为2.92;在回风道风速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嘉明  吕恩利  陆华忠  李源泉  周晓龙  
【目的】为解决保鲜运输车厢用加湿方式存在的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设计超声波加湿装置,搭建保鲜运输用湿度调控试验平台。【方法】设计运输车厢用超声波雾化加湿系统试验平台,并通过改变回风道风速、隔板开孔率、进气口缝隙和导向板角度等,研究各因素对超声波加湿时间的影响,分析超声波加湿的湿度调节特性。【结果】针对特定的车厢容积,导向板角度对加湿时间影响较小;所需加湿时间随回风道风速和进气口缝隙的增大而增加,而随隔板开孔率的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回风道风速、进气口缝隙和隔板开孔率对加湿时间的影响程度依次增大;回风道风速为8m/s、隔板开孔率为16.12%、进气口缝隙为1.5cm时,加湿时间最短,为212...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崔秀芳   夏霖波   安楠楠   苑晓聪   徐信  
为了研究渔场分布规律在虾蟹养殖中的应用,以及解决传统虾蟹养殖投饵装置投饵过于集中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整体结构布局、储料舱、投饵装置、垃圾收集装置、控制系统和动力装置等方面的研究,完成了移动式自主投饵装置的机械结构及智能控制系统设计,进行了稳定性和运动可行性分析,并试制投饲装置样机,进行了水下立体投饲试验。该装置可搭载5kg饵料,通过推进装置和压水舱进行水下立体投饲,能够模拟自然水域中虾蟹的行为模式 ,优化饲料分布,从而更贴近自然生态的投饲环境。试验结果表明,改装置可在水下6个不同深度进行投饲,投饲速度为4.9kg/min,能够满足智能化立体投饲需求,并能收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浮漂垃圾。该投饲装置投喂饲料灵活均匀,可代替人工投饲,减轻劳动强度,同时,可以借助该智能装置记录水体、虾蟹等各种参数,用于渔场分布状况的研究,进一步助力渔场分布规律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为智慧化精准化养殖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军  王群  
研究了湿冷条件下 ,不同采收期、不同成熟度冬枣的耐贮性 ,比较了鲜枣保鲜剂和臭氧的杀菌、抑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 ,湿冷保鲜和臭氧杀菌技术能有效地延长冬枣的贮藏寿命 ,提高冬枣产业的经济效益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佳  陈春皓  李建平  张阔  
针对苹果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的撞击损伤问题,对管道气力输送装置的参数组合进行研究。以输送管道内径、管型和进风口风速为影响因素,以苹果迎风面风速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仿真试验确定各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规律;基于单因素仿真结果利用多因素仿真试验获得最优输送参数组合,通过验证试验检验最优组合的可靠性。单因素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当管道内径分别为88、96、104、112和120 mm时,随着输送管道内径的增大,苹果迎风面风速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管型对苹果迎风面风速大小影响的排序为,下圆弧管>螺旋管>S型管>上圆弧管>反S型管;当进风风速分别为14.07、15.83、17.59、19.35和21.11 m/s时,随着进风风速的增大,苹果迎风面风速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多因素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最优输送参数组合为,管道内径112 mm、下圆弧型管型、进风风速19.35 m/s,此时苹果迎风面风速为18.46 m/s。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最优输送参数组合的管道气力输送装置输送苹果时苹果损伤率为14%,苹果损伤面积0~14.82 mm~2,损伤体积0~23.84 mm~3,86%的苹果为一等及以上果,14%的苹果为二等果。管道气力输送装置可有效降低苹果采摘后落入果筐时的损伤。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宫元娟  张研  王宇宸  郭娜  
为了降低果蔬保鲜库运行成本,实现温湿度低成本远程监控,设计了自然冷源果蔬保鲜库及其基于NRF24L01+无线通信模块的温湿度监控系统,系统包括监测控制单元、数据传输单元及上位机监控单元,能够实现果蔬保鲜库温湿度环境参数的无线监控。将沈阳农业大学寒富苹果科研基地采摘的寒富苹果放置于本研究设计的保鲜库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时精确地监测和控制库内的温湿度,且温湿度最大误差分别为0.2℃和0.7%;将寒富苹果在该保鲜库保鲜系统运行环境下贮藏10周后,平均失重率为1.9%,果皮和果肉色差分别增长11%和8%,咀嚼性下降21.53%。说明该保鲜库系统运行稳定,保鲜效果较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阳  闫小丽  朱瑞祥  李成鑫  刘源  刘正道  卢琦  
【目的】针对目前开沟破茬圆盘工作部件机具设计缺少精确设计参数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角度可调的圆盘刀试验装置。【方法】以缺口圆盘为研究对象,选取等直径但缺口数为8,9,10的3种圆盘,前进速度取3,4和5km/h,偏角取5°,7.5°,10°,倾角取2°,4°,6°,利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以破茬率和工作阻力为评价指标进行试验研究。【结果】圆盘刀试验装置符合设计要求,倾角调节范围设定为-10°~10°,精度为1°,偏角的调节范围为-20°~20°,精度为2.5°;影响破茬率和工作阻力的主次因素依次为圆盘刀类型、前进速度、偏角、倾角;最优组合是8缺口圆盘、前进速度4km/h、偏角5°、倾角4°,平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玉平  洪添胜  苏建  徐宁  李震  焦富江  陈金德  
针对山地果园牵引式双轨运输机的牵引钢丝绳在弯曲起伏轨道上使用时易出现乱绳、挤绳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双螺旋式自动排绳装置。在分析该装置的设计要求、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基础上,对装置的链传动、滑块换向曲线、导向拨叉的结构参数和排绳轮的受力进行分析,并进行综合排绳测试试验。测试结果显示,原驱动装置加装排绳装置后,绕卷16m的钢丝绳,其钢丝绳充满系数平均增加22.6%,功耗平均增加0.026kW·h,振动噪音平均降低0.75%。这表明该排绳装置具备有序排绳、耗能少和降低驱动装置振动噪音等优点。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君   孙建超   季明仁   丁尘磊   陈天增   陈晓明  
为了解决油莎豆收获过程中破损率高、脱净率低等问题,结合现有的农作物脱粒分离装置的特点,设计了一款纵式轴流油莎豆脱粒分离装置。对该装置的脱粒滚筒、螺旋喂入头、凹版筛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对脱粒滚筒进行应力和模态分析,确定设计的合理性,并通过试验确定了影响脱粒性能的主要因素,利用搭建的纵式轴流油莎豆脱粒分离试验台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到了脱粒分离性能较好的滚筒转速及脱粒间隙的变化范围。以滚筒转速、脱粒间隙和脱粒元件材料为试验因素,以籽粒破损率、未脱净率为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籽粒破损率和未脱净率影响由大到小均为滚筒转速、脱粒间隙、脱粒元件材料;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转速367.55 r·min~(-1)、脱粒间隙4.18 mm,脱粒元件为聚氨酯橡胶,此时的未脱净率为0.751%,破损率为0.906%。对该组合进行试验验证,各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邱威  邬伊浩  周慧能  方杰  吕晓兰  余洪峰  
[目的]目前温室植保作业多采用背负式摆动作业方式,喷施过量与不足并存,不均匀现象严重,针对此问题研制了一种适应于温室环境的风幕式施药装置,实现气、雾场均匀分布。[方法]以风幕系统各出风口风速相等为设计目标,利用“静压复得”原理,完成了渐缩式导流管的设计,其最大截面直径为120 mm,最小截面直径为57.5 mm,出风口直径为35 mm,间距为0.2 m,数量为7个。并通过气流场分布试验分析出口风速对气流场气流特性的影响,雾场试验检验喷雾均匀性。[结果]试验表明:风幕式施药装置在800~1 300 m~(3)·h~(-1)出风量范围内出口风速变异系数小于11%;有效作业区中心位置与出口风速间呈现线性关系,有效作业区的高度区间在20~32 m·s~(-1)出口风速范围内为0.224~0.368 m;有效作业区内雾量水平空间分布变异系数小于12%,与传统背负式摆动作业方式相比,雾滴覆盖率平均提高48.71%,层内雾滴分布变异系数平均减小39.42%,各层间变异系数小于13%。[结论]该风幕式施药装置气、雾场均匀性较好,为温室气流辅助施药装置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小雷  罗忠祎  庞景权  章怡敏  杨昌洁  李瑞琦  
为解决苹果在采摘过程中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根据人手采摘苹果的机理,借鉴章鱼吸盘吸附猎物的方法,研制一种仿生无损吸取式苹果采摘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气吸式末端执行器、摆位支撑机构、送果机构、实时在线采摘监控系统以及计重系统等组成。对采摘装置的关键部件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强度分析和动力学模态分析,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模拟采摘和吸取损伤试验结果表明:1)该苹果采摘装置可以采摘3 m高度以下,直径60~90 mm、果梗直径3.3~4.8 mm的苹果。2)该苹果采摘装置采用3关节万向节的气吸式末端执行器便于调整转动,在苹果采摘过程中可以调整末端执行器的采摘位姿与果实的生长姿态保持一致,并避开树叶、树枝造成的障碍,从而以最优位置和最佳角度实现采摘。3)对同一批次大小、质量相近,表面完好的30个苹果进行吸取损伤试验,吸盘吸力不会对苹果表皮造成损伤;对放置了7 d的试验苹果削皮处理后也未发现其内部果肉组织有损伤情况。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代林  蒋小霞  李振荡  蔡金雄  周树峰  张黎骅  
为提高薏苡脱壳质量,运用柔性剪切揉搓脱壳原理,设计了一种压力磨盘式薏苡脱壳装置。装置主要由进料搅龙、动磨盘、压力磨盘和压力调节装置等部件组成。工作时,薏苡随进料搅龙进入脱壳空间,依靠两磨盘之间的压力和摩擦力对薏苡进行揉搓脱壳,当压力磨盘受力大于薏仁破碎力时被顶起,以增大脱壳间隙,保护薏仁。对薏苡在导流区、破壳区和分离区的受力进行分析,确定影响薏苡脱壳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薏苡含水率、脱壳转速、脱壳间隙和预紧力。以脱净率、破损率为试验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薏苡脱壳装置的最佳参数范围;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含水率为7%的薏苡,以脱壳装置的转速、脱壳间隙和预紧力为试验因素,脱净率和破损率为响应指标,进行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果影响薏苡脱净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预紧力、脱壳间隙、脱壳转速,影响薏苡破损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脱壳间隙、预紧力、脱壳转速;基于响应曲面法对回归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优选出脱壳装置的最佳作业参数组合为脱壳转速513.625r/min、脱壳间隙2.061mm、预紧力119.628 N,薏苡脱净率为91.731%、破损率为9.612%。将优化参数圆整,对薏苡进行连续脱壳作业,测得薏苡脱净率为91.12%,破损率为8.93%,可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雪卫  郝岩  白鑫  张雨  谭睿  宫元娟  
自走式秸秆制粒机通过一次进地作业,可对田间散铺的秸秆,或经还田机构初步粉碎的秸秆进行捡拾、再粉碎、输送、除尘,经致密成型机构压制成颗粒形态,输送至集料箱后实现秸秆离田收集。其捡拾装置的工作性能对秸秆颗粒质量及整机工作效率具有显著影响。为解决目前玉米秸秆捡拾制粒机的捡拾率低、捡拾秸秆的含土率高、整机功耗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玉米秸秆捡拾制粒机的锤爪式捡拾装置。对比分析现有的秸秆捡拾装置并设计适用于自走式秸秆制粒机的锤爪式捡拾装置;通过SolidWorks进行三维建模,对捡拾装置各参数进行设计。通过Ansys-Workbench对装置进行模态仿真表明:装置工作频率23.3~33Hz远低于自身固有频率120.08Hz,确定捡拾刀轴的稳定性。单因素与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捡拾损失率与含土率的最主要因素为锤爪刀尖离地高度,影响粉碎长度合格率与比能耗的最主要因素为捡拾刀轴转速。利用Design-Expert得出各个试验指标的回归模型,优化出最佳工作参数组合:捡拾刀轴转速1941r·min~(-1),捡拾刀尖离地高度93mm,捡拾损失率3.17%,秸秆含土率12.4%,比能耗463.47kJ·kg~(-1),粉碎长度合格率97.3%。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各项指标都满足自走式秸秆制粒机捡拾装置的作业性能要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配  全腊珍  肖旭  杨思远  李岑  胡跃腾  
针对撞击式油茶果破壳装置破壳率低和碎籽率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破壳装置。该装置由破壳组件、加料装置、动力及驱动装置、机架等组成。破壳组件主要包括外壳体、转子、叶轮,三者同轴安装,形成破壳空腔,利用转子和叶轮的高速旋转,使油茶果与转子及外壳体内壁发生撞击完成破壳。在运动过程中确保足够大的撞击力从而提高破壳率,采用圆弧面导料板可有效降低碎籽率。以油茶果含水率、主轴转速和导料板安装角度为影响因素,以破壳率和碎籽率为评价指标,对破壳装置进行L_9(3~4)正交试验,结果,当油茶果含水率约为60%、主轴转速为425 r/min、导料板安装角度为75°时,破壳率可达95.37%,碎籽率可降至4.27%。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代林  蒋小霞  李振荡  蔡金雄  周树峰  张黎骅  
为提高薏苡脱壳质量,运用柔性剪切揉搓脱壳原理,设计了一种压力磨盘式薏苡脱壳装置。装置主要由进料搅龙、动磨盘、压力磨盘和压力调节装置等部件组成。工作时,薏苡随进料搅龙进入脱壳空间,依靠两磨盘之间的压力和摩擦力对薏苡进行揉搓脱壳,当压力磨盘受力大于薏仁破碎力时被顶起,以增大脱壳间隙,保护薏仁。对薏苡在导流区、破壳区和分离区的受力进行分析,确定影响薏苡脱壳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薏苡含水率、脱壳转速、脱壳间隙和预紧力。以脱净率、破损率为试验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薏苡脱壳装置的最佳参数范围;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含水率为7%的薏苡,以脱壳装置的转速、脱壳间隙和预紧力为试验因素,脱净率和破损率为响应指标,进行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果影响薏苡脱净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预紧力、脱壳间隙、脱壳转速,影响薏苡破损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脱壳间隙、预紧力、脱壳转速;基于响应曲面法对回归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优选出脱壳装置的最佳作业参数组合为脱壳转速513.625r/min、脱壳间隙2.061mm、预紧力119.628 N,薏苡脱净率为91.731%、破损率为9.612%。将优化参数圆整,对薏苡进行连续脱壳作业,测得薏苡脱净率为91.12%,破损率为8.93%,可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