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56)
2023(11143)
2022(9900)
2021(9399)
2020(7932)
2019(18275)
2018(18400)
2017(34886)
2016(19263)
2015(21981)
2014(21940)
2013(21624)
2012(20109)
2011(17910)
2010(17872)
2009(16206)
2008(15953)
2007(13967)
2006(12024)
2005(10470)
作者
(58314)
(48262)
(48203)
(45718)
(30916)
(23450)
(21873)
(19280)
(18389)
(17416)
(16696)
(16142)
(15351)
(15343)
(14855)
(14810)
(14792)
(14579)
(13800)
(13789)
(12256)
(11962)
(11899)
(10945)
(10865)
(10863)
(10786)
(10631)
(9846)
(9729)
学科
(73166)
经济(73086)
管理(57208)
(54470)
(46177)
企业(46177)
方法(36144)
数学(30970)
数学方法(30494)
(19407)
(19113)
中国(17990)
技术(17208)
(17148)
业经(16129)
理论(14059)
地方(13940)
(13497)
贸易(13491)
(13109)
农业(13002)
(12501)
(12036)
环境(11781)
(11413)
财务(11344)
财务管理(11321)
(10866)
教育(10696)
企业财务(10682)
机构
大学(276524)
学院(274912)
管理(109015)
(100269)
经济(97823)
理学(94905)
理学院(93769)
研究(92146)
管理学(91892)
管理学院(91408)
中国(66395)
科学(62446)
(60648)
(49114)
(48037)
业大(45756)
研究所(44278)
(43627)
中心(41574)
(39530)
农业(39033)
北京(38226)
(36988)
师范(36592)
财经(35571)
(33314)
技术(32778)
(32677)
(32319)
师范大学(29623)
基金
项目(193275)
科学(149856)
基金(138286)
研究(137370)
(122346)
国家(121349)
科学基金(103005)
社会(82430)
社会科(77993)
社会科学(77970)
(76372)
基金项目(74045)
自然(70021)
自然科(68395)
自然科学(68381)
自然科学基金(67124)
(64719)
教育(63108)
资助(57532)
编号(56412)
成果(45145)
重点(43388)
(41452)
(40479)
(40389)
课题(38769)
创新(37701)
科研(37226)
计划(36727)
大学(35450)
期刊
(108106)
经济(108106)
研究(76193)
中国(51921)
学报(50163)
科学(44827)
(44303)
管理(39801)
大学(36715)
学学(34532)
教育(33451)
(32470)
农业(31649)
技术(27002)
(18329)
金融(18329)
业经(17250)
图书(16678)
财经(16530)
(16521)
经济研究(16404)
科技(15757)
技术经济(14900)
(14009)
业大(13869)
(13801)
理论(13790)
问题(13535)
资源(13051)
实践(12897)
共检索到392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雪  李亚妹  刘娇  钟蒙蒙  陈余  李兴民  
选取哈夫单位、蛋黄指数和蛋白p H作为鸡蛋品质表征指标,并以哈夫单位为72作为保鲜终止点,模拟物流过程中冷藏法和气调法两种保鲜技术使用期间及其终止后鸡蛋品质的变化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保鲜技术应用过程中,在25℃条件下贮藏,气调保鲜鸡蛋的哈夫单位、蛋黄指数、蛋白p H的变化速率均小于冷藏保鲜,而冷藏保鲜鸡蛋的品质下降速率小于对照组;保鲜终止后,气调保鲜鸡蛋哈夫单位、蛋黄指数的变化速率均小于冷藏组,而蛋白p H变化速率大于冷藏组,冷藏组鸡蛋的品质变化速率小于对照组。综合整个过程来看,气调保鲜能够更有效地减缓鸡蛋品质的衰变速率,延长鸡蛋货架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荣建华  张正茂  韩晓  熊善柏  
以鲜鸡蛋为原料,分析了腌制温度、时间和盐水浓度对咸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腌制温度、时间的延长和盐水浓度的增加,含盐量及蛋黄指数迅速升高,蛋清的含盐量明显高于蛋黄。咸蛋腌制30 d后,蛋清pH值从9.09降到6.71,蛋黄的pH值变化不明显;蛋清的水分含量变化不显著,而蛋黄的水分含量从46.98%减少到17.23%。建立的腌制条件对蛋品含盐量及蛋黄指数的拟合方程,能较好地描述腌制温度、时间和盐水浓度对咸蛋成熟度的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志周  牟建楼  孙兰芳  王林  臧蕊  赵丛枝  
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膜对鸡蛋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和对照相比,室温下贮藏,经大豆分离蛋白膜处理的鸡蛋保鲜期至少延长2周。通过干耗率、气室高度、蛋黄指数三因素对贮存6周的鸡蛋进行综合质量评定,大豆分离蛋白膜对鸡蛋保鲜效果最好的因子组合为:4.0%大豆分离蛋白、1.0%甘油、0.05%Na2SO3、0.2%TG酶。最佳条件中大豆分离蛋白浓度对鸡蛋保鲜作用影响最大,其次是Na2SO3浓度,甘油含量对鸡蛋保鲜作用影响最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会珍  吴薇  高振江  
选用具有抑菌和非抑菌作用的3种保鲜剂———壳聚糖、聚乙烯醇和液体石蜡对产后12 h内的鲜鸡蛋进行涂膜处理研究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贮存6 d,各组间蛋白pH差异极显著(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之颖  陈静茹  陈可欣  罗永康  
针对草鱼片贮藏过程中品质易变化的问题,研究不加盐(生鲜,对照组)与加盐(生鲜调理,w(盐)=2%,处理组)处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片在4℃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测定其理化、微生物及感官品质的变化,评价2%盐处理对4℃贮藏草鱼片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腺苷三磷酸(atp)关联物相关指标与各主要鲜度指标间的相关性,探讨更适宜作为该条件下草鱼片品质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处理组草鱼片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质量分数、汁液流失率、白度及菌落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鲜度指标K、Ki、h及Fr值中,Ki和Fr值更适合评价该条件下草鱼片的品质变化。综合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贵禧  梁丽松  宗亦臣  
研究了板栗的贮藏方式、贮藏温度及贮藏过程中板栗品质的变化。在 0~ 2℃温度条件下 ,冷藏板栗干耗较严重 ,栗仁失水皱缩 ,并在贮藏后期发芽 ;用保鲜袋包装后冷藏 ,可有效地防止板栗失水 ,栗仁新鲜饱满 ,但在贮藏后期发芽 ;人工气调贮藏能较好的抑制失水和发芽 ,但贮藏成本较高且对技术要求较严格。采用保鲜袋包装并变温 (即在贮藏后期将温度降至 - 2~ - 4℃的临界低温 )保持了板栗的新鲜度 ,贮藏期达 8个月以上 ,干耗率为 2 .0 %~ 2 .3% ,腐烂率为 0 .6 %~ 1.6 % ,发芽率为 0 ,保存率为 92 .1%~ 97.4 % ,较好地保持了板栗的淀粉、糖和蛋白质含量...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家辉  余东  许玲  林旗华  郑少泉  吴少华  
以晚熟品种九月乌、立冬本研究龙眼果实挂树期假种皮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九月乌在其挂树保鲜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速度快于立冬本.两品种假种皮蔗糖呈下降的趋势,但立冬本的下降速度慢于九月乌;立冬本还原糖含量先降后升,积累高于完熟时,九月乌则相反.因此立冬本退甜慢,能更好地保持品质.两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相似.两品种均以积累蔗糖为主,蔗糖含量是决定甜度与挂树性能的重要指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林朝朋  谢如鹤  许晓春  
研究了鲜切马铃薯的干物质含量、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褐变度等在低温运输条件下的变化,并考察该运输条件下不同保鲜剂的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运输期间鲜切马铃薯的品质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采用的最佳保鲜剂组合为0.2%L-半胱氨酸+0.1%植酸+2%柠檬酸+0.1%山梨酸钾;与对照组(清水)相比,该组合保鲜剂可以较好地保持马铃薯的营养品质,延缓了鲜切马铃薯的褐变和抑制了多酚氧化酶活性,在此条件下模拟运输12 d,鲜切马铃薯外观色泽基本保持良好。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曾名勇  黄海  
以感官评价、细菌总数、T VBN、pH、ATPase活性、K等作为鲜度指标 ,研究鲈鱼在微冻 (- 3℃ )保鲜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规律 ,评价鲈鱼微冻保鲜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鲈鱼在微冻过程中 ,①感官评分变化在前、中、后 3个 10天内下降速度分别为 0 0 7、0 0 9、0 12分 /天 ,但差异不显著 ;②细菌总数变化第 30天下降至初始菌数的 1/ 10 0 ;③T VBN变化第 30天时为 0 15 6 6mg/ g ,远未达到 2级鲜度指标上限 ;④pH变化前10天一直下降 ,第 10天最低为 6 3,而后缓慢上升 ;⑤ATPase活性下降速度很快 ,第 2 0天下降至 ...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谢晶  李沛昀  梅俊  
水产品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等营养素而脂肪含量相对较低,深受人们喜爱,也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品中由于水分、蛋白质等成分含量丰富,极易在微生物和内源酶的作用下发生蛋白质、脂肪等的降解或氧化而腐败变质,从而缩短了货架期,降低了商业价值。气调包装保鲜技术是指通过使用高阻隔性能的复合包装材料,并调整食品贮藏环境中的气体组成来改善食品贮藏品质并延长货架期的技术,因其安全性高、保鲜效果好而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品保鲜领域中,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气调包装复合其他保鲜技术(低温、紫外杀菌、臭氧处理、超高压处理、化学保鲜剂、生物保鲜剂)在水产品保鲜领域中的应用,旨在为气调包装在水产品保鲜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已有的研究表明该复合技术能有效地降低水产品贮藏末期微生物总数、挥发性盐基氮、三甲胺、生物胺等指标,并维持较高的感官评分、水分含量、鲜度值,可有效延长水产品的货架期,未来可以从气调包装复合保鲜技术的抑菌机理、理化指标变化机理、包装材料及模式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紫璇  王静文  胡海静  韩敏义  邓绍林  徐幸莲  王虎虎  
[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脉冲光技术对冰鲜鸡的减菌效果,为其在冰鲜鸡产业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方法] 以脉冲电压、脉冲距离和脉冲时间为试验因素,设置单因素和Box-Behnken试验确定最优杀菌条件,并通过细菌数量和理化指标评估脉冲光技术对冰鲜鸡贮藏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脉冲光对冰鲜鸡的杀菌效果在一定条件下随脉冲电压、时间的延长及距离的缩短而显著增强(P < 0.05)。响应面优化出的脉冲光杀菌条件为:电压8 V,距离3 cm,时间12 s;在此条件下冰鲜鸡初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和假单胞菌数分别降低了0.91、0.86和1.05 lg(CFU·g~(-1)),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参数可信度高。脉冲光能显著抑制冰鲜鸡表面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的增长,有效减缓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和生物胺含量的升高,脉冲光技术可将冰鲜鸡货架期从3 d延长到6 d。[结论]脉冲光技术对冰鲜鸡的微生物控制效果较好,在产业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楠  刘强  魏康丽  潘磊庆  屠康  张伟  
[目的]为探讨鸡蛋污染过程中微生物总量无损预测的可行性,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可视化鸡蛋中菌落总数的无损预测方法。[方法]将鸡蛋样本在接种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混合菌悬液后储存,采集并统计不同污染程度鸡蛋样本的原始高光谱信息和菌落总数信息;在完成最佳预处理方法筛选后,结合连续投影算法(SPA)分别建立了基于全波段和特征波段光谱信息下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和支持向量机(SVM)菌落总数预测模型;优选出相对最佳预测模型后进一步实现对鸡蛋内部污染程度的可视化研究。[结果]二阶导数预处理效果相对最佳,其中交叉验证集相关系数R_(CV)为0.88,交叉验证集均方根误差为0.82 lg(CFU·g~(-1));鸡蛋中菌落总数的相对最佳预测模型为基于特征波段下SVM模型,其中建模集相关系数R_C为0.88,预测集相关系数R_P为0.84,建模集和预测集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6和0.97 lg(CFU·g~(-1));根据鸡蛋内部污染程度及光谱特性的差异,建立了鸡蛋内部污染程度伪彩色图像。[结论]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及图像处理方法,可实现对鸡蛋内部菌落总数的无损预测及污染程度的可视化,该技术可以为鸡蛋的安全性在线检测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从田  刘勤晋  
对不同嫩度茶鲜叶经蒸汽杀青、沸水杀青处理后的杀青效果以及各主要品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嫩度较好(四级)的茶鲜叶采用蒸汽杀青、沸水杀青均可行,但较老茶鲜叶(六级以下)采用沸水杀青效果更好。鲜叶经蒸汽杀青后,各种成分的含量和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多数成分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茶多酚总量、儿茶素总量、咖啡碱含量分别下降8.6%、12.1%、24.9%。而且沸水杀青叶中水溶性成分损失高于蒸汽杀青叶,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氨基酸、矿质元素分别多降低8.6%、50.8%、57.8%、28.3%,但苦涩味指数却下降15.9%。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巨秀  蒋晓菲  
为揭示小麦籽粒蛋白质在制麦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探讨籽粒蛋白质对麦芽品质影响的机理,以皖麦38、扬麦13和小偃6号3个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以澳大利亚啤酒大麦品种Stilling为对照,系统分析了参试材料在降温发芽过程中的蛋白质变化规律。结果发现,总氮在制麦过程中变化较小,仅变化了2.09%;可溶性氮在制麦过程中变化较大,制麦前后相比可溶性氮增加了约4.8倍;隆丁区分的高分子氮变化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约为48%),中分子氮变化不大(约为7%),而低分子氮在40%~48%变化。小麦和啤酒大麦在制麦地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差异较大,揭示其制麦工艺应与啤酒大麦有所不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明才  赵丰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