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74)
- 2023(13924)
- 2022(11947)
- 2021(11536)
- 2020(9490)
- 2019(22057)
- 2018(22149)
- 2017(40930)
- 2016(23485)
- 2015(26823)
- 2014(27339)
- 2013(25935)
- 2012(23611)
- 2011(21425)
- 2010(21625)
- 2009(19421)
- 2008(18925)
- 2007(16719)
- 2006(14724)
- 2005(13230)
- 学科
- 济(78842)
- 经济(78674)
- 管理(66591)
- 业(59080)
- 企(50529)
- 企业(50529)
- 方法(35861)
- 数学(30676)
- 数学方法(30229)
- 中国(26440)
- 教育(23564)
- 财(23263)
- 农(21459)
- 学(19848)
- 制(19084)
- 业经(18550)
- 理论(18336)
- 地方(15020)
- 技术(14516)
- 务(14388)
- 财务(14295)
- 财务管理(14262)
- 农业(13707)
- 贸(13546)
- 贸易(13539)
- 企业财务(13468)
- 和(13465)
- 易(13163)
- 体(13089)
- 环境(13065)
- 机构
- 大学(325393)
- 学院(320588)
- 管理(121079)
- 济(115027)
- 经济(112028)
- 研究(106831)
- 理学(104910)
- 理学院(103594)
- 管理学(101600)
- 管理学院(100971)
- 中国(73447)
- 京(70701)
- 科学(65779)
- 财(56407)
- 所(53096)
- 范(52725)
- 师范(52329)
- 研究所(48120)
- 江(48057)
- 中心(47429)
- 农(45968)
- 业大(45756)
- 北京(45476)
- 财经(44566)
- 教育(42949)
- 师范大学(42752)
- 经(40414)
- 院(38958)
- 州(38630)
- 技术(38554)
- 基金
- 项目(216844)
- 科学(171176)
- 研究(166668)
- 基金(153252)
- 家(131905)
- 国家(130641)
- 科学基金(111865)
- 社会(101059)
- 社会科(95318)
- 社会科学(95296)
- 省(86130)
- 教育(84419)
- 基金项目(81136)
- 划(74181)
- 自然(71521)
- 编号(70914)
- 自然科(69778)
- 自然科学(69765)
- 自然科学基金(68487)
- 资助(62631)
- 成果(60782)
- 课题(52099)
- 重点(49602)
- 部(49421)
- 发(46129)
- 创(45070)
- 项目编号(43725)
- 教育部(43226)
- 制(42835)
- 年(42480)
共检索到477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展硕 祁占勇
职业教育教师的法律地位是优化配置职业教育教师权利和义务、明确职业教育教师与不同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核心。新职教法从立法层面明确了职业教育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保障了职业教育教师的权利、明晰了职业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但目前仍存在教师权益配置与教师公共职责弱化、教师职称制度与师资配置局限性、教师教学任务凸显而教师权利式微、教师待遇需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因此,建议从重树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的公共性、重构职业教育教师与不同主体的法律关系、重申职业教育教师的特别权利和特殊义务、重建职业教育教师的待遇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制度设计,保障职业教育教师的法律地位。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教师 法律地位 制度设计 教师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俊 秦惠民
全球教育治理对教师职业的符号控制随着国际组织在治理权竞合中的变化,逐渐从"强分类"转向"强架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等推崇自由市场和竞争比较的国际组织,通过全球教育评价中的认识论权威对各国教师法律制度改革产生合规拉动。以数据比较和指标竞争为基础的"善治"方案,成为主权国家启动教师法律制度改革的外部合法性来源。主权国家在与国际组织的互动中达成教育立法合意,以表现性和问责制为主线推进教师法律制度改革,改变教师权利与义务构成的权重导向。教师法律地位重构存在潜在风险,应重视教师法律制度尊师重教的价值导向,发挥其基本功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申素平
公立学校教师法律地位的关键点在于教师是公务员还是劳动者。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国外及台湾地区的立法或改革情况显示,公立学校教师不属于狭义的劳动者,而是具有专门职业特性的公职人员,其权利义务和管理应主要受到教师法的专门规范。
关键词:
公立学校教师 法律地位 公务员 劳动者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希
高校人事制度变迁导致公立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性质的转变。教师法律地位由"国家干部"的公职属性向市场契约化转变,并同时具有私法上"劳动者"的双重特性。法律地位决定了教师教育活动中权利配置与义务履行的实际状态,也明确了教师权利救济的有效途径。基于此,社会法作为第三法域结合了"公法"与"私法"的属性,并融合了高校教师法律地位双重特质。本文尝试以社会法理念为视角,将公立高校教师界定为"特殊劳动者",通过教师法律地位遵循的基本原则、利益观、权利观及人事争议立法调整模式进行厘清与解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崴 孟卫青
英、美、法、德、日等国都非常重视用法律手段解决教师问题,但在以法规定政府、学校、社会、市场和法院等的教师管理权限,突出教师法律身份的公务性,健全教师权利保障机制,确保教师资格和工资待遇,保证教师具有一定程度的教学自由和建立完备的教师法律救济制度等方面,因各国国家体制的差异、所属法系的不同以及文化的多样性,上述各方面的法律规定又不尽一致。本文就此进行概要比较。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教师法律地位 比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陆道坤
教师法定见习制度是英格兰一项重要教师教育制度,该制度兼具对初获资格的新教师进行教学能力训练和从中进行合格教师甄选的双重功能。对资格教师进行教学能力训练是法定见习制度的主要功能,其特点和优点有:注重长时段(三学期)的教师教学能力养成;提倡教师基于教学实践开展教学反思;凸显责任导师与教学专家在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的作用;基于"过程评价—反馈"模式推动教师能力发展。基于教师见习期表现的综合评价,法定见习制度同时发挥了甄选作用。该制度有效地保证了英格兰教师队伍"增量"的质量,但在运行中,不足之处也日益显现,如见习基地建设与评价—优化机制缺失,责任导师遴选与评价机制尚未形成,见习教师个性发展关注不足。
关键词:
见习制度 英格兰 资格教师 合格教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玉中
兼职教师在实践中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职院校进行技术技能专业授课与实践教育的重要支撑。国家教师资格制度法律体系基于其滞后性而使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处于身份尴尬境地。但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促使职业教育领域法律法规及政策赋予兼职教师合法地位,但这却存在与上位法产生效力冲突的嫌疑。问题的解决需要坚持依法治教原则,顺应高职教育发展需求,调适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政策之前的矛盾冲突,赋予兼职教师合法身份及地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兼职教师 教师资格 身份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黄韵
[目的/意义]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空间承载的公民日常行为活动越来越多,国家对于网络空间的依赖也逐渐加深,需要国家正视和完善网络空间的法律地位和法律保障。[方法/过程]通过对实体空间内国家主权和领土概念的深入研究,结合目前网络空间中法律行为的现实表现形式,对网络空间的主权化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网络空间目前正处于主权化的进程中,网络空间的主权化权利需要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谋求等同于实体空间的法律地位和法律保障。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国家主权 领土 法律地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国伟
"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言论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习近平近期关于民营经济,社会上各种声音比较多,甚至有"私营经济离场"的奇葩论调扰乱人心。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民营企业家回信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韩小雨 庞丽娟
教师的法律身份是关于教师与其他各类教育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规定,是建构教师权利、责任与义务体系的核心依据。明确教师的法律身份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前置性与根本性问题。我国现行相关法律对义务教育教师法律身份界定不明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权益保障与队伍建设。当前,以法律形式确立义务教育公办教师的国家教育公务员身份是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与现实需求,同时应抓紧研究建立国家教育公务员制度以及相关的职业、待遇、培训、法律救助和监督问责等保障机制与配套政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红荃 黄雅茹
文章从建设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体系入手,提出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体系、确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基础性问题、明晰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的经费来源及扶持措施、明确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形式及利益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确保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内容保障受教育者权益、确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的法律责任及法律制裁等具体措施。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法律制度 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褚国建
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构建既是当前深化校企合作的现实需求,也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导向。校企合作活动作为一种以关系型服务合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复杂法律关系,既可以通过强化合约本身履行预期的内生型路径,也可以通过寻求外部力量、优化其组织形态的外生型路径来构建其保障机制。但是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体制条件下,并没有一个通用性的法律保障机制可供采用,更为现实和合理的思路是根据校企合作的对象特征、职业院校的体制属性构建一个多元适需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保障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克松 杨欣怡
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在迈向共同富裕的时代语境下,农村职业教育将持续发挥建设性作用。完备的法律制度建设能从顶层设计、中层协同以及底层推进三个维度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加以保障。因此,以新职业教育法颁布施行为契机,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建设,应该成为共同富裕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突破点。结合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建设的短板,需要根植现实需求,由国家高度统筹布局农村职业教育法规建设,区域精准对接农村职业教育对象发展诉求,院校深入挖掘法规制度运行节点,各主体有效监督实现农村职业教育依法运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玉珍
文章主要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保障的内涵、必要性、机制、策略等几个方面,对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保障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以此为基础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法律保障 回顾 展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英芹
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政策与制度方面存在干涉过多、指导不足以及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与良性的竞争机制等问题,并建议政府部门合理定位,创造优良的外部管理环境;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办学机制;引进良性的竞争机制,逐步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的配套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