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2)
2023(6440)
2022(5342)
2021(4697)
2020(3550)
2019(8106)
2018(8076)
2017(14900)
2016(8165)
2015(9185)
2014(9208)
2013(9315)
2012(9238)
2011(8596)
2010(8724)
2009(7881)
2008(7770)
2007(7071)
2006(6621)
2005(6263)
作者
(25996)
(21676)
(21440)
(20215)
(13652)
(10415)
(9766)
(8413)
(8383)
(7773)
(7484)
(7305)
(7020)
(7000)
(6933)
(6649)
(6413)
(6268)
(6252)
(6196)
(5625)
(5515)
(5322)
(5051)
(4971)
(4905)
(4815)
(4799)
(4455)
(4391)
学科
(40724)
经济(40601)
管理(20003)
(18886)
地方(16575)
中国(15409)
(14734)
(11757)
企业(11757)
业经(10241)
农业(9732)
地方经济(9522)
(9142)
方法(9067)
(8124)
(7934)
金融(7934)
(7663)
银行(7652)
(7586)
数学(7545)
数学方法(7481)
环境(7477)
发展(6799)
(6779)
(6767)
贸易(6757)
(6581)
(6437)
技术(6176)
机构
学院(120482)
大学(116837)
(50919)
研究(50652)
经济(49797)
管理(41152)
中国(38682)
理学(33728)
理学院(33246)
管理学(32657)
管理学院(32440)
科学(31615)
(27120)
(27099)
(26916)
研究所(24383)
中心(22456)
(21984)
农业(20975)
(20487)
业大(19266)
(18259)
(18172)
师范(18010)
北京(17843)
(17408)
(16634)
财经(16228)
科学院(16136)
(15278)
基金
项目(75529)
科学(58353)
研究(56788)
基金(51439)
(45651)
国家(45187)
科学基金(37072)
社会(35200)
社会科(33239)
社会科学(33234)
(31612)
基金项目(26776)
(26174)
教育(24569)
(23664)
编号(23500)
自然(22287)
自然科(21669)
自然科学(21661)
自然科学基金(21239)
资助(20530)
成果(19352)
发展(19008)
(18662)
重点(17829)
课题(17677)
(15685)
(15542)
创新(14665)
国家社会(14300)
期刊
(68151)
经济(68151)
研究(39431)
中国(33058)
(27281)
学报(19549)
农业(19398)
科学(18517)
管理(17027)
教育(16400)
(14919)
大学(14521)
(14335)
金融(14335)
学学(13674)
业经(13201)
技术(11520)
(10293)
经济研究(10273)
问题(8888)
财经(7700)
世界(7277)
资源(6694)
(6684)
(6222)
论坛(6222)
(6216)
经济问题(6205)
科技(6195)
商业(6102)
共检索到205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晓俐  
生产生物能源最初是为了消化过剩的粮食,随着能源的紧缺,农产品开发生物能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其中粮食就是生物能源最好的原料之一,但是在开发生物能源的同时抬高了粮价,影响了粮食安全。因此,在开发生物能源,解决能源安全的同时,如何处理好粮食供给,保障粮食安全,成为重要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宁泽逵  王征兵  付青叶  
文章借助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生物能源发展与粮食安全问题的缘起和演化进行了初步梳理,并对中国生物能源发展与粮食安全问题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能源危机和气候/环境变化是生物能源发展的两大重要的推动力,但随着生物能源的发展必然地产生与粮食生产争夺有限农业资源的问题,进而引发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乃至贫困问题。根据世界发展经验,中国生物能源发展战略应注重真实福利效果考虑,正确理顺能源安全、气候/环境变化、粮食安全三大目标约束,加快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蒲明  黎东升  
由于石化能源的短缺和价格上涨,各国将生物能源作为发展替代能源的重要战略,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与人争粮、与粮争地的现象,危机粮食安全。因此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从以粮食为主要原料向以非粮食为主要原料进行转型,而利用边际性土地发展生物能源有很多优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我国"边际性土地"资源丰富,能源作物品种多,发展生物能源前景广阔,但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玲霞  黄朝禧  彭开丽  
本文以玉米生物乙醇为例,采用情景分析法定量分析"生物能源"与"吃饭"的关系。研究表明:(1)设定2020年生物乙醇的产量为1000万吨、1500万吨和2300万吨,玉米生物乙醇占生物乙醇的60%、40%和20%,则9个子情景所需玉米量最多3864万吨,最少560万吨;(2)结合其他玉米需求分析其供需关系,发现9个子情景均未达均衡,最大和最小缺口分别为4249万吨和945万吨,说明玉米生物乙醇的发展对玉米需求造成了影响。如对口粮和其他工业用粮进行更切合实际的预测,则供求情况会有所缓解,所以玉米生物乙醇的发展不会对"吃饭"问题造成太大影响。但若考虑库存和出口则会显得供求紧张。发展粮食能源是一场技术与战略的考验,积极引导技术创新,并保证最基本的粮食需求是未来的出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序  
2008年初国际粮价暴涨引发了对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及其减排温室气体效应的普遍怀疑和批评。该文述评了国际上有关此方面有影响的研究以及学术争论,明确了在不通过开垦荒地扩种能源作物的前提下,生物能源的温室气体减排效应是肯定的。结合中国国情和实证的研究结果表明,那种认为生物能源等于乙醇和生物柴油,以及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保障矛盾不可调和的观点值得商榷。认为: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生物能源的最重要领域不是液体燃料,而是沼气,特别是代表发展方向的产业化沼气。同时,须摒弃"生物能源争地"的绝对观点,利用能源作物与粮食作物在耕地利用上互补的可能性,寻找到"双赢"内涵的技术途径。在讨论生物能源时,应把生物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晓俐  
以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为代表的生物燃料在近年来发展迅猛,并且引发了近期新一轮全球性的粮食价格上涨。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主要有,国际粮食在食物盈余地区和食物匮乏地区的分配问题,同时将燃料价格和农产品价格密切联系在一起。对中国口粮安全没有影响,但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的饲料安全和植物油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敏  
本文回顾了我国生物能源的相关政策演变,分析了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能源发展现状,及其粮食基础,并借鉴了国外生物能源发展的经验、政策,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生物能源发展仍会以粮食为主要原料,而且生物能源无论如何发展,都必须考虑到相关的"三农"、粮食安全、技术效益等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碧芳  
为了抑制不断攀升的石油价格及有效解决温室气体排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生物质能源可以缓解能源压力问题,但同时出现"与粮争地"的矛盾,对保障粮食安全不利。如何在同时保障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的情况下发展生物质能源成为政策迫切解决的问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余莹  
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已经对国际粮食安全产生了消极影响。作为粮食进口大国,我国应推动将生物能源纳入WTO环境货物进行谈判,并对生物能源进行降税,还应推广实施鼓励以非粮原料的生物能源技术标准,以实现生物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蒲明  王雅鹏  
在国际上,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引起了生物能源的开发,但在我国特殊国情下,生物燃料的发展出现了与人争粮的问题,如果对生物燃料的发展不加以干预和监控,就有可能对粮食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应该根据国情,理性对待生物燃料和粮食安全问题,要在政府监管下,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大力发展非粮能源作物,开发非粮生物燃料作物技术,在不影响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谨慎发展生物燃料。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米锦欣  王龙  
当金融危机从2007年开始向全球蔓延时,粮价也开始飙升,同期,石油价格也创下历史新高。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凸现出来。而为缓解能源危机而高速发展的生物能源生产,可归咎为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但是,从2008年下半年起,石油和粮食价格又大幅回落,甚至跌幅过半。本文借助统计数据,对这轮粮价波动的过程与根源做了实证分析,阐明了发展生物能源与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向丽  
生物燃料发展往往对粮食安全存在着负面效应,生物燃料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矛盾的根源在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统筹生物燃料发展和粮食安全要求现有的土地资源生产出足够多的农产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世界土地资源在兼容生物燃料发展与粮食安全保障上的生产潜力,探讨生物燃料发展与粮食安全保障兼容的可行性,分析表明:当前世界仍存在着一定比例闲置且适合种植的土地,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增加土地的种植面积实现农作物粗放型扩张;世界土地资源在集约型农作物扩张上仍存在较大的潜力空间,通过技术进步、灌溉和增加投入可以大幅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农作物产量。因此,从农业生态角度上看,生物燃料发展与粮食安全保障是可以统筹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飞翔  刘伟平  
该文是基于粮食安全视角下对发展福建生物质能这一新兴产业做出的思考。从生物质能源发展引发的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的平衡思索切入,通过运用蛛网模型分析,并借助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和ECM模型对玉米价格与乙醇价格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判断,通过实证研究,从而对生物质能源发展是如何影响粮食安全的内在机理做深入探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和平  尧珏  蒋黎  
本文基于改革视角,从粮食生产和消费角度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粮食供需发展的现状,并指出了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新问题,提出了构建国家粮食安全新观念的四个重点:即粮食生产应构建一套保障粮食安全的供需改革双轨机制,从注重粮食供给的数量安全转向兼顾供给价格安全和粮农收入安全,由主要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向保障流通安全和储备安全转变以及粮食生产方式由耕地粮食向立体粮食转变。最后,文章提出了新时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未来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包括切实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适度调整品种布局,引入粮食市场化观念,促进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提高粮食生产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水平,推进粮食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樊琦  祁华清  
传统城镇化道路以外延快速扩张和数量增长为主要方式,但随着我国资源环境消耗对粮食生产的约束加强,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粗放利用、粮食产后损失浪费严重、粮食生产兼业化和老龄化、水土重金属污染等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城镇化与粮食安全不可协调性矛盾凸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唯有推进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式转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传统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契机,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从外延粗放扩张向内涵提高的集约型发展转变,从数量增加向质量提升型的转变,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并提出建立新型城镇化与耕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机制,依托新型城镇化发展建立高效粮食生产经营体系,构建新型城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