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79)
- 2023(6944)
- 2022(5765)
- 2021(5287)
- 2020(4187)
- 2019(9788)
- 2018(9350)
- 2017(16930)
- 2016(9021)
- 2015(10312)
- 2014(10477)
- 2013(10758)
- 2012(10416)
- 2011(9776)
- 2010(9951)
- 2009(9531)
- 2008(9272)
- 2007(8380)
- 2006(8085)
- 2005(7250)
- 学科
- 济(60196)
- 经济(60085)
- 管理(23294)
- 税(21633)
- 税收(20198)
- 收(20029)
- 地方(18280)
- 业(16935)
- 中国(15407)
- 方法(14971)
- 数学(13128)
- 数学方法(13053)
- 财(12883)
- 企(12782)
- 企业(12782)
- 地方经济(12448)
- 农(11582)
- 学(10656)
- 业经(10120)
- 和(8615)
- 环境(7767)
- 制(7708)
- 农业(7457)
- 经济学(7354)
- 融(7086)
- 金融(7085)
- 财政(6894)
- 发(6873)
- 体(6229)
- 贸(6201)
- 机构
- 大学(131777)
- 学院(131013)
- 济(65457)
- 经济(64221)
- 研究(53115)
- 管理(43677)
- 中国(41019)
- 财(35732)
- 理学(35609)
- 理学院(35122)
- 管理学(34581)
- 管理学院(34316)
- 科学(28711)
- 京(28225)
- 所(26685)
- 财经(25419)
- 中心(23466)
- 研究所(23256)
- 经(22938)
- 经济学(21759)
- 江(21729)
- 经济学院(19242)
- 院(18847)
- 北京(18831)
- 财经大学(18360)
- 农(17639)
- 范(17579)
- 省(17495)
- 师范(17473)
- 州(17071)
- 基金
- 项目(75917)
- 研究(59273)
- 科学(58804)
- 基金(53808)
- 家(46191)
- 国家(45795)
- 社会(39247)
- 科学基金(38173)
- 社会科(37045)
- 社会科学(37036)
- 省(28477)
- 基金项目(27350)
- 教育(25769)
- 编号(24282)
- 划(23919)
- 资助(21985)
- 成果(21734)
- 自然(20893)
- 自然科(20298)
- 自然科学(20292)
- 自然科学基金(19932)
- 发(18151)
- 重点(17623)
- 课题(17461)
- 国家社会(16968)
- 部(16764)
- 性(16194)
- 发展(15316)
- 展(15102)
- 济(15076)
共检索到239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邓之驹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苏东斌
1.“建设创新型城市”战略目标的确立,标志着深圳迈进了胡锦涛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路线。2.当中国经济特区被定义为“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开放、特别能创新的地区”的时候,特区已经在本质上由实体转入精神了。3.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与先进文化相适应。4.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效益深圳”的最大希望所在,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从根本上消除束缚自主创新的体制性障碍。5.由伦理道德力量所支配的“规模扶贫”,说明了深圳成功地实行着“第三次分配”。
关键词:
经济特区 战略目标 新举措 创新型城市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硕
深圳经济特区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产物,是新一轮开眼看世界,各种思想风云际会、折冲交锋的一个重要舞台。深圳特区从创办决策的形成到初步建成大约用了7年时间(1979—1986),走过了一条奇崛而艰辛的发展之路。它的建立,在国内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深圳特区的创建过程尤其是有关重大政策的演变问题,进行了初步梳理和分析,揭示了它从诞生到站稳脚跟这一阶段的因果逻辑。
关键词:
深圳 经济特区 建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建树
(一)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产物,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圳经济特区总面积为327.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30多万。从战略地位考察,有优势,也有不足之处。优势表现在:(1)毗邻香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2)开放和改革进行较早,已取得一些有益经验;(3)广东是侨乡之一,有海外华侨12万多人,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另外,居住香港的还有23万多人,他们爱国爱乡情深。不足之处主要是人才缺、资源少、工业基础差、科技水平低、管理经验不足。香港是国际贸易及金融中心之一。深圳和香港并不是互相排斥、互相吞并的关系,而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桑百川
世界贸易组织为了实现其推进自由贸易的宗旨所确立的一系列原则,概括起来无非是对缔约方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经济体制加以限定,使之不致于成为破坏自由、公平贸易的手段。这对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会产生较大影响,特区面临着新的选择。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杨晓雷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9月6日在广东深圳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指出,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和全国大力支持下,深圳经济特区坚持锐意改革,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勇于突破传统经济体制束缚,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我国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崔孝松
滥觞于1994年,持续一年多时间的经济特区还要不要“特”的争论在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梳理研究这场争论的缘起、争论的焦点问题以及争论的影响,反思这场争论的意义,对于准确掌握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历史,全面理解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发展路径,全面推进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经济特区 争论 使命 功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天祥 魏清泉
从1979年起,我国先后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划出共338.4平方公里的四小块地方,筹办经济特区。三年多来,特区建设进展迅速,举世瞩目。它们在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引进经济管理经验、扩大出口贸易和扩大就业机会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为了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的积极作用,本文试图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探讨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区位条件以及各区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苏鹏
深圳建立经济特区之后,实行“外引内联”方针,大量的外资进入特区使特区的所有制发生了变化,迫切要求劳动、工资和保险制度也要与之相适应,原有的管理体制必须要进行系统的改革,并逐步建立起与外向型经济相适应的新制度。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它们要求按国际惯例实行...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晓刚
1992年2月恢复的关贸总协定缔约国(下称GATT)准入谈判,进展令人较为满意。如果谈判进展顺利,我国今年有可能恢复GATT缔约国的合法席位,正式进入GATT。届时,我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应有的义务;在获得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必须扩大开放国内市场。这种状况不仅对国内经济发展,而且尤其对特区经济建设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深圳经济特区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规定(1998年2月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的管理,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土地使用权出让条例》的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特区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适...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作者在序言中说:"深圳经济特区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模式与路径,其成就远远大于一座城市的成长,其功绩远远高于一个区域的繁荣,其意义远远超越经济增长本身。经济特区是一种发展道路的选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预示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兴起,而是一个民族的崛起。"于是有必要真实、详尽地记载它30年
关键词:
深圳经济特区 经济增长 中国特色 苏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仲深
深圳经济特区的崛起,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在“特事特办、新事新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的方针指导下,深圳特区的人口与经济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发展,呈现一派繁荣兴旺景象。实践初步揭示了人口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间某些特有的规律性,使我们有可能对深圳特区人口发展的特点进行探讨。 首先,人口伴随特区大规模经济开发而高速度增长,同时人口结构发生急剧变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