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91)
- 2023(15575)
- 2022(13191)
- 2021(11967)
- 2020(10598)
- 2019(23974)
- 2018(23664)
- 2017(45249)
- 2016(24713)
- 2015(27695)
- 2014(27578)
- 2013(27071)
- 2012(25013)
- 2011(22438)
- 2010(21995)
- 2009(20271)
- 2008(20000)
- 2007(17919)
- 2006(15328)
- 2005(13245)
- 学科
- 济(103074)
- 经济(102874)
- 管理(73484)
- 业(69499)
- 企(56701)
- 企业(56701)
- 方法(52536)
- 数学(47081)
- 数学方法(46544)
- 财(28053)
- 农(26850)
- 中国(24197)
- 业经(21411)
- 学(21114)
- 贸(19092)
- 贸易(19091)
- 务(18900)
- 财务(18823)
- 财务管理(18778)
- 易(18538)
- 地方(18311)
- 企业财务(17914)
- 农业(17724)
- 制(16927)
- 技术(15114)
- 理论(14745)
- 环境(14324)
- 和(14247)
- 银(14024)
- 银行(13960)
- 机构
- 大学(355120)
- 学院(351951)
- 管理(139904)
- 济(139684)
- 经济(136929)
- 理学(122025)
- 理学院(120688)
- 管理学(118462)
- 管理学院(117829)
- 研究(112764)
- 中国(84419)
- 京(73378)
- 科学(72293)
- 农(65447)
- 财(63936)
- 业大(58143)
- 所(56789)
- 中心(55518)
- 财经(52451)
- 农业(52151)
- 研究所(52117)
- 江(51760)
- 经(47872)
- 北京(44838)
- 范(44215)
- 师范(43607)
- 经济学(43087)
- 州(41302)
- 院(40009)
- 经济学院(39432)
- 基金
- 项目(248212)
- 科学(195110)
- 基金(182792)
- 研究(172416)
- 家(161898)
- 国家(160554)
- 科学基金(137922)
- 社会(110731)
- 社会科(104963)
- 社会科学(104931)
- 基金项目(97321)
- 省(96437)
- 自然(92735)
- 自然科(90716)
- 自然科学(90683)
- 自然科学基金(89110)
- 划(82370)
- 教育(80087)
- 资助(75005)
- 编号(68608)
- 重点(55684)
- 成果(54793)
- 部(54625)
- 创(51261)
- 发(51237)
- 科研(49139)
- 创新(48043)
- 计划(47402)
- 教育部(46707)
- 国家社会(46514)
- 期刊
- 济(139692)
- 经济(139692)
- 研究(91005)
- 学报(63801)
- 中国(63222)
- 农(56850)
- 科学(54411)
- 财(51123)
- 大学(46707)
- 管理(46677)
- 学学(44276)
- 农业(38210)
- 教育(30571)
- 融(29435)
- 金融(29435)
- 技术(29269)
- 财经(25715)
- 业经(23180)
- 经济研究(23054)
- 经(21951)
- 业(20526)
- 图书(20397)
- 统计(19052)
- 问题(19039)
- 版(18382)
- 策(17402)
- 理论(17365)
- 技术经济(16845)
- 科技(16205)
- 业大(16016)
共检索到497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熊景维 钟涨宝 李奥奇
以房养老是将老年人在年轻时积累的存量财富置换为养老现金流的新型养老保障形式。运用武汉市中老年人的调查数据,文章实证估计了老年人"以房养老"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老年人的收入状况对其"以房养老"参与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代际关系因素显著影响老年人"以房养老"的参与意愿,其中子女的支持态度呈正向影响,而子女数量及经济状况呈负向影响;老年人对"以房养老"政策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及其需求认知的强化特征,均对其参与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果揭示了在老年人"以房养老"意愿的生成机制中,存在着收入替代效应、代际经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熊景维 钟涨宝 李奥奇
"以房养老"是将老年人在年轻时积累的存量财富置换为养老现金流的新型养老保障形式。运用武汉市中老年人的调查数据,文章实证估计了老年人"以房养老"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老年人的收入状况对其"以房养老"参与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代际关系因素显著影响老年人"以房养老"的参与意愿,其中子女的支持态度呈正向影响,而子女数量及经济状况呈负向影响;老年人对"以房养老"政策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及其需求认知的强化特征,均对其参与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果揭示了在老年人"以房养老"意愿的生成机制中,存在着收入替代效应、代际经济契约关系的约束效应和基于信息-风险评价的需求引致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秀 余绍绍
本文以武汉市中心城区调研数据为例,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了2014年7月1日以来我国以房养老试点失败原因以及人们参与以房养老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第一,目前武汉市以房养老实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仍然存在障碍,尤其受政府担保、法律保障缺乏,保险、金融市场不成熟以及传统亲情观念的影响;第二,当惩罚系数?值为0.014时,通过交叉验证法共筛选出10个变量,其中对以房养老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变量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对以房养老的了解程度、无子女或只有女儿、文化程度、家中同堂代数、是否独立拥有房产,对以房养老有显著负向影响的变量按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是否愿意与父母或子女同住、年龄、家中小孩个数、退休收入、月收入范围。文章结论能够为推广我国以房养老模式提供一定政策依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琪 栾海英 张栋
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养老方式与服务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了解北京市老年人"以房养老"意愿总体状况的同时,全面分析影响北京市老年人"以房养老"意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子女状况、受教育水平和养老观念等因素均对"以房养老"意愿产生影响。
关键词:
以房养老 养老方式 人口老龄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立军 张明 方莉
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家庭自助和社区协助相结合的一种养老模式,既可以减轻家庭负担,又有利于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同时还有利于推动社区服务建设,但在实施和推广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本次统计调查了解杭州市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中老年人对该种养老模式的评价差异。为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提出具体对策建议如必须完善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及服务建设、提升服务队伍的专业化程度、逐步形成多元化发展机制等。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社区居家养老 养老模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栋
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养老方式与服务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了解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的同时,全面分析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生活自理状况、子女数量、收入状况和养老观念均对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养老方式 居家养老 社区养老 机构养老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旭峰
通过对老年人养老保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老年人对养老保障的满意度基本上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对养老保障满意的可能性大于身体不健康的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老年人对养老保障满意的可能性也越大;家庭经济状况差、家庭支持小、家庭关系差会显著降低老年人对养老保障的满意度;没有养老保险、没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障不公平会显著降低老年人对养老保障的满意度。为更好提升老年人对养老保障的满意度,必须要有一个科学、合理、良性的运行机制,这一运行机制必须要与老年人生活的外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老年人
关键词:
老年人 养老保障 满意度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田北海 王彩云
社会养老服务是家庭养老日渐式微的产物,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养老的可替代性。本文基于嵌入性分析视角,阐释了家庭养老的替代机制,分析了城乡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总体水平较低,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服务需求水平相对较高;身体机能是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硬约束条件,身体机能越差,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水平越高;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嵌入家庭结构情境之中,家庭人口数或上过大学的家庭成员越多、代际数或儿子数越少,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水平越高,配偶健在的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水平相对较低;基于当前养老方式的自我强化效应,在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有更高的社...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吕雪枫 于长永 游欣蓓
本文基于2016年全国12个省1218份农村调查数据,借鉴医疗服务利用模型,构建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分析框架,利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不愿意选择机构养老。预置因素中的受教育年限以及需求能力因素中的养老保险、所在地区、家庭规模和家庭存款,显著影响农村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受教育年限越长、养老保险水平越高、家庭规模越大的农村老年人,越不愿意选择机构养老;家庭存款越多的老年人,越愿意选择机构养老。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老年人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概率发生比,分别是东部地区这一概率发生比的0.514倍和0.422倍。农村老年人不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主观解释表明,他们不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首要考虑因素,并不是经济负担能力,而是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问题。因此,把机构养老定位在补充地位是较为合理的,加强舆论引导和老龄化国情教育,鼓励老年人储蓄,构建温馨、舒适的养老机构,有助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应斌 刘新燕
随着第一个国际老人年的来临,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老年人。而拥有近13亿人口的中国,到2000年也将步入老龄化社会。庞大的老年群体,使社会面临着新的课题;而随之而来的巨大的老年市场,也给商家带来了无...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一凡 易定红 赵依兰
人口老龄化时代,养老保障制度设计和老年人就业问题是需要关注的焦点。基于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养老保障对老年人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人享有养老保障会降低其就业的概率,但影响程度较为有限。不同类别养老保险所带来的影响存在差异,享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会显著降低老年人就业概率,而享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则会提高就业概率。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生活在东部地区与城市地区的老年人享有养老保障会显著降低其就业概率。老年人对社会的心理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养老保障对就业概率的抑制作用。政策启示是适当完善养老金发放机制,在保障老年人生活福祉的同时,合理运用老年人力资本,促进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实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望晓东 魏玲
以武汉市为例,采用问卷调查,获取城乡居民对耕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的支付意愿数据,以此为基础分析影响其支付意愿的社会经济因素。研究表明:受访农民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是否支持环保活动等因素对其是否有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而受访市民仅有其家庭年收入的多少会对是否有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该研究为确定农地城市流转的福利补偿和耕地生态补偿提供参考,为政府耕地保护决策提供启示。
关键词:
耕地 生态价值 支付意愿 武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温兴祥
中国农村地区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和人口老龄化程度都高于城市地区,收入不平等会增加个体遭受到的相对剥夺,而人口老龄化是否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取决于中老年人群体的健康状况。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5年数据,以村内其他居民为参照组构建相对剥夺测量指标,考察相对剥夺对中国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多层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收入的相对剥夺对农村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受较强程度相对剥夺的农村中老年人的自评健康状况较差,精神抑郁程度较高,且这种影响在以不同指标来测量相对剥夺的情况下均存在。进一步地,本文发现,相对剥夺对农村中老年人的客观健康状况并无显著影响,且相对剥夺对健康状况的不利影响主要作用于45~60岁的中年人、男性和来自收入不平等程度较高地区的农村中老年人。收入不平等引致的相对剥夺给农村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改善农村地区的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农村中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本文研究为深化农村地区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相对剥夺和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关系视角的经验证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浩 李世平
基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市居民的调查数据,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对兰州市居民参与以房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水平、支出方向、岗位职业、养老体系满意度、家庭工作人数、是否为"421"结构家庭、子女埋怨风险和信用风险对居民参与以房养老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有无配偶、家庭支出水平、对以房养老的了解程度对居民参与以房养老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有制定多元化的以房养老模式、以中低收入群体为突破口、加强以房养老模式宣传、构建健全的以房养老信用体系、政府提供相应保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伟 周钦
本文应用CHARLS两期面板数据,构建相关计量模型进行分析,发现房价确实对中老年人居住安排产生了影响。随机效应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房价每上升1000元/平方米,子女与中老年父母分开居住于同一个社区另一个家庭的概率下降13.3%,中老年父母与子女合住的可能性增加。房价这一变动对城市居民影响效应更为显著和稳健,会使子女与中老年父母分开居住于同一社区另一个家庭的可能性下降36%,父母与子女合住的概率增加。房价影响中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可能机制在于:房价影响了中老年人及已婚子女形成新家庭的最优居住安排,即既住的不太远从而方便代际转移又可照顾代际隐私和自治的"一碗汤的距离",而高房价使已婚子女与中老年人合住。研究的政策启示在于,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其健康发展,这对于中老年人居住安排优化,提升中老年人及已婚子女福利均有积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代际交换、责任内化还是利他主义——隔代照料对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影响
社会托幼资源、隔代照料与中老年人劳动参与
中国老年人出国旅游需求与制约——基于北京中老年人市场调查
替代还是补充?居家养老服务对中国老年人代际支持的影响效应
养老金融产品购买意愿与行为及其悖离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武汉市的调查
农地保障功能被替代程度地区差异及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基于江苏省农户的调查
意愿调查法在房屋拆迁补偿价格评估中的运用——以武汉市为例
农户核桃交易契约链参与意愿分析——基于核桃种植农户的调查
社会保障能够替代土地保障吗——基于新农保对土地租出意愿租金的影响研究
“制度”与“人”是互补还是替代?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领导支持对员工关系型心理契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