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
2023(18)
2022(8)
2021(14)
2020(10)
2019(16)
2018(23)
2017(30)
2016(20)
2015(29)
2014(25)
2013(31)
2012(34)
2011(35)
2010(26)
2009(31)
2008(18)
2007(25)
2006(9)
2005(16)
作者
(57)
(56)
(50)
(39)
(30)
(28)
(24)
(22)
(19)
(19)
(17)
(16)
(16)
(15)
(15)
(14)
(14)
(14)
(13)
(12)
(12)
(12)
(11)
(11)
(11)
(11)
(11)
(11)
(11)
(10)
学科
(108)
经济(101)
中国(64)
管理(59)
(58)
(57)
(50)
农业(48)
社会(48)
保障(45)
社会保障(45)
福利(45)
(45)
收入(43)
社会福利(40)
财政(40)
(37)
地方(36)
分配(29)
方法(28)
问题(27)
(26)
(26)
数学(26)
数学方法(26)
建设(23)
(22)
制度(21)
及其(21)
支出(21)
机构
学院(280)
大学(277)
(169)
经济(165)
研究(122)
管理(111)
中国(99)
(94)
理学(88)
理学院(87)
管理学(85)
管理学院(85)
中心(67)
(65)
(64)
(57)
财经(54)
(52)
(49)
发展(49)
(49)
(49)
研究所(48)
社会(48)
(47)
(46)
科学(44)
经济学(44)
农业(43)
(43)
基金
项目(181)
研究(140)
科学(131)
基金(128)
(108)
国家(107)
社会(93)
社会科(83)
社会科学(83)
科学基金(78)
(62)
基金项目(60)
教育(60)
(55)
资助(53)
成果(52)
自然(48)
(48)
社科(47)
编号(46)
自然科(46)
自然科学(46)
自然科学基金(46)
(43)
教育部(42)
重点(42)
人文(41)
(41)
(40)
(39)
期刊
(231)
经济(231)
中国(136)
研究(115)
(78)
(61)
管理(53)
(41)
金融(41)
经济研究(39)
大学(38)
学报(38)
农业(37)
经济管理(34)
学学(33)
财经(33)
业经(32)
(32)
财政(32)
科学(30)
(29)
(29)
劳动(29)
教育(26)
(26)
(24)
宏观(24)
宏观经济(24)
(24)
问题(24)
共检索到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建国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建设总布局,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蓝图,把民生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报告145次出现"人民"二字,标注出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红色基线,宣示着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把握十八大精神的精髓,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保障改善民生是公共财政应有之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文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发展诉求,即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一诉求,是新时代以来重视民生思想的延续,是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之后对民生问题重视的一个重大升级,是对中国社会当下及未来发展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增进民生福祉发展诉求包括四个方面:从重视经济总量转向强调高质量全面发展、从重视物质文化需要转向强调美好生活需要、从重视生产效率转向强调公平分配、从重视生存需要转向强调全面发展需要。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诉求,根源于政治承诺兑现、物质财富积累、主要矛盾应对、民生问题凸显四大事实,对于当下及未来中国社会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自信建设以及世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新春  王君  
近年来,甘肃省金塔县财政局下大力气补足民生事业发展的短板,有效增进了民生福祉。一是教育优先促发展。依托"全面改薄"工程,投资1.34亿元,新建、维修校舍1.6万平方米,改造体育运动场面积2.5万平方米,购置教育教学设备400余件。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普惠政策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更加均衡,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本科上线率达到了74.59%。民办教育规范发展,新审批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文涛   胡建  
新时代生态文明增进民生福祉以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指导,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利益立场,立足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利于指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路径,有利于把美丽中国建设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有利于统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与清洁美丽世界建设。新时代实现生态文明增进民生福祉的存续和强化,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坚持用最严格制度和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文涛   胡建  
新时代生态文明增进民生福祉以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指导,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利益立场,立足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利于指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路径,有利于把美丽中国建设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有利于统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与清洁美丽世界建设。新时代实现生态文明增进民生福祉的存续和强化,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坚持用最严格制度和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真  封启帆  王翔瑞  
共享发展是新时代民生福祉增进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期间,国家在产业精准脱贫、特殊农村区域发展、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个方面深入推进共享富农,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个体维度、区域维度和城乡维度上分别形成了多主体参与、多模式引领、多线条推进的重要经验,但也存在着政策效率低、匹配性差和结构性问题突出等不足。面向"十四五",共享富农仍然面临着贫困治理重点将发生重大转变、特殊农村区域发展约束将进一步增强、城乡基础设施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重道远等挑战。为此,需要深刻理解新发展理念,在加快完善新时代制度化减贫体系、积极构建特殊农村区域农牧业绿色化发展体系、着力打造公平互补的城乡基础设施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继续推进共享富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裕国   杨继瑞   臧旭恒   柳思维   唐未兵   尹向东   易行健   刘怀德   田学斌   洪涛   汪伟   张恩碧   何晓波   张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消费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扩大内需、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顺应新发展阶段居民消费发展的新特征,推动扩大内需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促进供给与需求匹配;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发展新质消费、现代服务消费,特别是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商旅文体消费,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强化人力资本积累,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应对少子化、老龄化,发展生育友好型消费和银发消费;改革分配机制,提升居民劳动报酬和财产性收入,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改善劳动者、企业家、投资者和消费者心理预期,激发社会内生动力;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高总量、优化结构、促进均等化,强化经济政策的惠民生效果。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着力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才能统筹发展与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潘浩之   陈杰   单峰  
住房与生育、教育、健康、养老等领域的基础民生福祉紧密相关,不仅是生存的前提,也是发展的保障。当前我国还存在较大程度的住房资源占有不均衡,并且进一步导致了基础民生福祉供给的不均衡。这两者的不均衡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务须尽快克服的短板。从中共“二十大”报告关于住房制度与民生福祉相关论述出发,指出“住房资产与福祉过度绑定”、“社会力量与利益相关者协同缺位”两大问题;基于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住房新制度,从协同治理理论视角出发,面向福祉领域、社区空间、社会力量、多相关者四种机制,为住房保障与基础民生福祉配套协同增进提供理论框架与实现路径,并提出民生福祉均衡分享、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空间嵌入等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范如国  张宏娟  
本文对民生福祉的内涵及其综合性、心理适应性、动态性、层次性、文化性的五大特征进行了定义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民生福祉的指标评价体系。采用信度和结构效度分析法对该指标评价体系进行优化,然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该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并通过路径系数标准化处理计算出指标权重,构建了民生福祉指数(IPLW)的测算模型。最后测算了2009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民生福祉指数的得分及排名情况,并给出对策建议。该测算模型有效克服了以往民生福祉评价体系上存在的主观或客观单一赋权法的弊端,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封进  吕思诺  
本届女经济学者国际研讨会在中国政府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背景下召开。此次会议的主办方为中国女经济学者联谊网络,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承办,于2018年5月20日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隆重召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元竹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肩负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建设美好社会的理想等优秀文化传统,从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出发,坚持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初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保障和增进民生福祉。进入新发展阶段和踏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我们仍然必须坚定不移地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使收入结构更加合理,社会公平正义程度不断提高,全体人民最大限度地在发展中享受发展成果。这是中国共产党制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社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助力稳定经济基本盘和保障改善民生;决定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等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外贸平稳发展;确定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措施,引导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会议指出,消费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协同发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民生工程来抓,从1998年开始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到2007年廉租住房保障工程的广泛开展,再到2010年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工程的全面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种类不断增多、覆盖面不断扩大。"十二五"以来,计划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116.32万套、约7600万平方米,保障任务之重,建设规模之大,史无前例。为全面落实住房保障任务,自治区财政厅多渠道筹集资金,落实税费支持政策,不断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伐,累计为130多万户住房困难群众解决了住房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长民  
社会保障环境是制约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制约了人力资本的开发。因此,应改变社会保障的城乡“二元化”状况,打破社会保障项目的户籍、单位身份界限,降低保障费金率,实现城乡整合,较广覆盖;设计合理的社会保险计缴费办法;破除社会保障管理分散局面;实施“就业保障”;强化社会保障责任与人力资本投资的统一性认识,处理好社会保障环境与人力资本市场的互动关系,以良好的社会保障环境,促进人力资本的开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隋牧蓉   张志静   邓谨  
青年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三农”认同是青年成为乡村人才并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思想前提和保障。当前,青年“三农”认同整体薄弱成为其助力乡村振兴的掣肘因素,主要表现为认同对立、认同离散、认同逃避、认同功利等。认同本质上是心理过程,因而既要从心理学的层次分析认同薄弱形成的原因,也要从中寻找增进青年“三农”认同的着力点。在实践中,以“三农”政策引领乡村振兴以彰显认同的时代主旋律,以“三农”教育夯实理性基础严守认同的认知主阵地,以“三农”实践激发行动热情打开认同的知转行主通道,联动协同发力,增进青年“三农”认同,从而培养“一懂两爱”的青年乡村人才,助推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