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20)
2023(7732)
2022(6304)
2021(5808)
2020(4807)
2019(10661)
2018(10392)
2017(20031)
2016(9874)
2015(10918)
2014(10168)
2013(10064)
2012(9143)
2011(8116)
2010(8511)
2009(8193)
2008(7007)
2007(6437)
2006(5676)
2005(5009)
作者
(24796)
(20440)
(20083)
(19090)
(12978)
(9564)
(9110)
(7848)
(7574)
(7370)
(6971)
(6877)
(6450)
(6388)
(6325)
(5940)
(5937)
(5804)
(5779)
(5711)
(5041)
(4732)
(4704)
(4604)
(4584)
(4572)
(4567)
(4470)
(4107)
(4056)
学科
(38711)
(37614)
经济(37495)
管理(35681)
(31179)
企业(31179)
(24850)
金融(24850)
(22306)
银行(22301)
(21741)
中国(19161)
技术(14838)
(12004)
方法(11784)
(11681)
技术管理(11569)
中国金融(10988)
业经(10076)
数学(9947)
数学方法(9873)
(9530)
地方(9270)
(7705)
财务(7657)
财务管理(7643)
企业财务(7336)
(7126)
贸易(7114)
服务(6984)
机构
学院(126493)
大学(125437)
(56187)
经济(54866)
管理(52999)
理学(44772)
理学院(44389)
管理学(43903)
管理学院(43645)
研究(38652)
中国(37683)
(28121)
(24881)
财经(21652)
中心(21183)
(19802)
(19671)
科学(19302)
经济学(18019)
(17593)
(17386)
(17042)
金融(17011)
银行(16968)
(16789)
财经大学(16305)
经济学院(16260)
(15912)
北京(15728)
商学(15163)
基金
项目(83755)
科学(67905)
研究(66977)
基金(60621)
(50543)
国家(50041)
社会(45270)
科学基金(45042)
社会科(43019)
社会科学(43009)
(34423)
基金项目(32121)
教育(29598)
(27135)
编号(27083)
自然(25684)
自然科(25206)
自然科学(25202)
(24885)
自然科学基金(24830)
资助(22729)
成果(22470)
创新(22125)
(19043)
国家社会(19026)
课题(18600)
重点(18461)
(18284)
项目编号(18018)
(17877)
期刊
(61708)
经济(61708)
研究(40729)
中国(31654)
(30107)
金融(30107)
管理(22114)
(21887)
教育(14884)
科学(13353)
(12690)
学报(12685)
技术(11634)
大学(10847)
财经(10776)
经济研究(10355)
业经(9860)
学学(9832)
图书(9691)
(9370)
科技(7986)
农业(7499)
理论(7464)
书馆(7193)
图书馆(7193)
(7165)
论坛(7165)
问题(7017)
技术经济(7013)
实践(6809)
共检索到206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普雷  
黑龙江省地处边疆高寒地区,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形成了大量集中连片的煤矿、林业、城市、垦区和国有工矿等棚户区。为此,从2008年开始,黑龙江省始终把保障房建设当做民生"天字号"工程,持续多年不断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仅"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便累计投入2728亿元,开建保障房204万套,约600万城镇中低收入群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汪利娜  
金融危机使"两房"和证券化倍受诟病。本文试图从历史、政治、经济、内生机制和外部市场环境等多个视角系统梳理美国住宅金融体制演变及"两房"和证券化的作用。通过梳理历史,客观评析了"两房"的创立对促进美国传统住宅金融向现代金融转变的积极作用,分析了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金融市场环境和"两房"自身资产结构变化及诱发的危机的金融与实体经济因素,并着重剖析了后危机时代"两房"成为政府救市的工具运作机理和未来美国住宅金融市场改革的要点。最后提出我国保障房融资机制匮乏,应建立政策性住宅金融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元斌  王雪青  
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和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深受广大老百姓拥护的惠民工程。住房关系民生,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资金不足成为制约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主要瓶颈,融资渠道单一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进程。本文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融资模式经验借鉴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创新保障性住房的融资模式选择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祖晓青  
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融资机制方面存在诸如资金来源不足,住房公积金日常运作不规范,缺少住房信贷的政策担保体制等问题。要尽快建立保障性住房体系的法制基础,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融资渠道,加大对保障性住房投融资的风险控制以及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金融机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华  张梅玲  
住房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保障房投融资问题是制约其建设规模、速度的核心问题之一。针对目前我国保障房项目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面临的资金瓶颈,将PPP模式引入保障房建设是重要的制度创新。本文就融资模式选择、私人部门资金回收、风险分配、运行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安排进行了研究,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强   赖行健  
通过市场化举措推动存量闲置资产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是形成存量时代下新住房体系产业发展模式、推动房地产发展模式转型的创新和重要抓手。目前,存量改建在政策体系、市场主体、金融要素配置上存在诸多不适应不匹配的难点。国际经验表明,激励社会资本加大供给、充分发挥专业投资运营机构能力以及利用资产证券化等融资工具对加快推进租赁住房市场化具有重要作用。建议形成多部委协同,住房与产业政策协同,规划土地资金等多要素协同的存量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新机制,从转变观念、释放供给、调动积极性、保障退出、监管到位等方面完善相关政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夏丹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楼市调控下弥补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拉动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能为"稳增长"提供重要动力。随着2 0 1 2年我国保障房在建规模达到空前高度,保障性住房在政策制定和建设重点方面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但总体来看资金来源不足仍是制约该项工程顺利推进的瓶颈。根据各类保障房贷款的特点,可大致将其分为销售型和租赁型两类,相应地银行也具有不同的业务开展机会。商业银行应找准机遇,顺势而为,区别对待,合理支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薇辉  傅尔基  
上海已初步建立了住房保障制度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基本上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从整个住房保障体系上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本文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创新上海住房保障体系的基本理论和政策思路,凸显“宝塔式”住房保障体系框架与发展“集约型”住房保障体系构想。特别是针对各种社会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包括老年人、青年人、外来打工人员,如何采取不同措施,以建设全覆盖的上海住房保障体系新思路。
关键词: 住户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何静  
当下保障房物业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物业费筹集困难,服务质量低下,业主与物业企业沟通不畅等。从制度的视角看,问题主要源于经费筹集机制、权责配置机制、服务考核评价机制以及沟通救济机制缺失,需要通过专门的保障房物业管理立法予以解决,建构多元的物业服务经费筹集机制、明确的权责配置机制以及科学的物业服务考评机制和规范化的沟通救济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晓  
本文在简要介绍分析国内外对于保障性住房分配与管理研究的成果、现状及存在不足之后,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系统提出了我国保障性住房分配与管理的若干制度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家华  徐瑞  刘路瑶  张杰  
自"十一五"计划提出保障房建设以来,我国已建成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为主的较为完善的保障性住房体系。然而,我国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来源仍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收入、各种专项资金投入和银行贷款等,政府财政负担较重,后续建设动力不足。为破解保障性住房融资困境,本文在分析保障性住房现有融资模式的基础上,提出PPP模式、REITs模式等新型融资模式,以期为缓解政府债务压力、保证后续建设资金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金伟  
物流是基础,资金流是保障。把物流服务与金融服务相结合进行服务模式的创新,是当前金融机构、物流公司等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的重要途径。物流金融是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相结合的产物。物流金融也是供应链的金融服务的创新产品,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实施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德旭  范力  
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金融创新作为金融领域各种要素的重新优化组合和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既有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金融安全,也可能带来金融脆弱性、危机传染性和系统性风险,从而对金融安全产生负面冲击。实证研究表明,在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升级过程中,金融创新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金融创新-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金融再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如果金融创新信息披露充分、金融创新风险管理有效、金融创新监管到位,那么,金融创新仍然是规避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阳建勋  
在应然层面上,我国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当实现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互动。然而,在实然层面,二者之间的互动存在不足,如去金融管制易而风险监管难、金融创新措施具体得力而金融监管相对滞后,尤其是自贸区所在的地方政府存在重金融创新而轻监管的倾向。互动的不足与垂直型分业金融监管体制存在密切联系,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金融立法滞后于金融创新实践。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必须要加强和完善自贸区的金融法治,探索符合自贸区实际的金融监管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阳建勋  
在应然层面上,我国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当实现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互动。然而,在实然层面,二者之间的互动存在不足,如去金融管制易而风险监管难、金融创新措施具体得力而金融监管相对滞后,尤其是自贸区所在的地方政府存在重金融创新而轻监管的倾向。互动的不足与垂直型分业金融监管体制存在密切联系,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金融立法滞后于金融创新实践。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必须要加强和完善自贸区的金融法治,探索符合自贸区实际的金融监管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