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0)
- 2023(7356)
- 2022(6134)
- 2021(6107)
- 2020(4851)
- 2019(11123)
- 2018(11009)
- 2017(20748)
- 2016(11547)
- 2015(13115)
- 2014(13075)
- 2013(12673)
- 2012(12273)
- 2011(10671)
- 2010(10866)
- 2009(9987)
- 2008(10091)
- 2007(9282)
- 2006(8377)
- 2005(7655)
- 学科
- 济(47808)
- 经济(47679)
- 管理(30003)
- 业(24274)
- 企(17768)
- 企业(17768)
- 农(15896)
- 地方(14596)
- 中国(13666)
- 方法(13619)
- 数学(11508)
- 数学方法(11177)
- 农业(10441)
- 业经(10019)
- 财(9812)
- 学(9718)
- 制(9505)
- 城市(7054)
- 理论(7029)
- 环境(6961)
- 贸(6910)
- 贸易(6902)
- 地方经济(6639)
- 易(6526)
- 银(6453)
- 银行(6445)
- 教育(6379)
- 和(6142)
- 融(6128)
- 金融(6124)
- 机构
- 学院(155551)
- 大学(154516)
- 研究(55696)
- 济(55644)
- 经济(53932)
- 管理(53565)
- 理学(44257)
- 中国(44061)
- 理学院(43526)
- 管理学(42322)
- 管理学院(42038)
- 京(37404)
- 科学(36032)
- 所(28609)
- 财(28244)
- 中心(27156)
- 农(26267)
- 江(26206)
- 研究所(25421)
- 范(25408)
- 师范(25219)
- 北京(24615)
- 业大(23080)
- 州(21569)
- 财经(21114)
- 院(20690)
- 师范大学(20361)
- 农业(20174)
- 省(19105)
- 经(18853)
- 基金
- 项目(99475)
- 科学(77081)
- 研究(75009)
- 基金(68781)
- 家(59448)
- 国家(58863)
- 科学基金(49971)
- 社会(45228)
- 社会科(42418)
- 社会科学(42405)
- 省(39825)
- 基金项目(37070)
- 教育(34175)
- 划(33942)
- 编号(32184)
- 自然(31861)
- 自然科(31058)
- 自然科学(31050)
- 自然科学基金(30442)
- 资助(27664)
- 成果(27353)
- 课题(23550)
- 发(22579)
- 重点(22442)
- 部(20402)
- 年(19903)
- 创(19668)
- 性(18699)
- 项目编号(18535)
- 创新(18402)
共检索到255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红平 宋伟轩
城市保障性住房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以往对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探讨多集中在供给制度、资金来源、准入条件等方面,而对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是否合理,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则重视不够。在对南京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分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由于南京保障性住房普遍成片建设在城市远郊区,将可能导致出现低收入阶层向上流动受阻、社会阶层隔离与排斥加剧、贫困文化再生产和社会风险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合理规范城市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分布格局,推行不同阶层混合居住模式,以此降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风险与转型成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志毅,张兆干
区位是饭店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对商业设施与饭店的区位因素 (市场、设施的集聚、地价水平、消费者因素 )的具体影响机制进行了比较 ,并以南京市为例 ,对饭店空间布局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饭店住宿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饭店 微观空间布局 区位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伟轩
本文研究了北京、上海、南京等五大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特征,指出大城市保障性住房普遍存在空间选址偏僻、大规模集中建设、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在分析以上问题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认为大城市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设在偏远郊区可能导致社会隔离与排斥加剧、出现城市贫民区与贫困文化、贫困的代际延续与社会风险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建议政府出台相应法律法规,重置城市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分配格局,维护城市空间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建议推行保障性住房配建模式与不同阶层混合居住模式,降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风险与转型成本。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谈力 史北祥 王红扬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型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化,知识创新型服务业开始出现并快速发展,成为城市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带来的城市服务业布局变化将成为城市业态调整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南京为例,利用业态分布的POI数据,综合运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区位熵等方法,从等级与结构的视角探究知识创新型服务业在南京市城区的空间分布,并进一步归纳衍生空间布局结构模型,探索产业空间布局的一般规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菂 李进 王正
通过对2002年至2009年南京市保障性住房供给的空间特征及其与低收入群体居住空间、大规模拆迁安置等相互关系的分析,本文初步探究了保障性住房在空间布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远离就业、交通不便、服务设施差以及居住分异现象等,并从城市规划角度就相关空间发展政策提出优化策略,旨在为今后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提供借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
南京 保障性住房 空间布局 优化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慧 吴晓 强欢欢
依据2008年南京市第二次经济普查的就业人口数据和2007年南京市用地现状图,修正匹配得到南京市主城区各街道统计单元服务业、制造业及总的就业密度值,对城市就业人口空间分布数据的统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采用就业集聚指数分析方法分析南京市主城区总体和分行业的就业空间集聚区分布,并结合地统计方法和城市空间结构模型识别其就业中心。结果显示:南京市服务业就业集聚区集中于主城中心区域,呈"单核+扇形放射"分布,形成了强集聚的单中心就业结构;制造业就业集聚区集中分布于主城南、北部边缘区域,呈现出较明显的"圈层+环带"结构,且主城范围内无就业中心;总体就业集聚区集中于主城中心区域,呈"单核放射+散点"分布,形成了单中心主导的就业结构,其分布格局与服务业类似,且拥有共同的就业中心,但相较于服务业,总体就业中心影响力较小;历史因素、政策引导和市场力量相互作用,是影响就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漱洋 蔡志昶 唐寄翁
通过回顾健康与韧性概念的发展历程,论证了在疫情背景下社区健康韧性建设的重要性及社区医疗设施在其中的基础地位,梳理了社区医疗设施空间布局影响社区健康韧性的工作机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社区医疗设施与健康资源空间数据与统计数据,运用核密度、OD服务范围、潜能模型、泰森多边形等分析模型,从均衡性、可达性、适用性对社区医疗设施空间布局进行了分析评价,从规划布局、医疗资源配置、健康资源分布等角度以社区健康韧性为导向提出了发展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晓 张鸣洲
我国的绿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借鉴了国外的优秀经验与成果。国外绿道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成功开展多年,功能也早已从单纯的视觉审美发展成了一种具有深刻意义的基础设施。绿道对于人们的生活而言不再可有可无,而是成为了一项必要的建设项目。文章从绿道的概念和发展历史出发,介绍了现代绿道发展的趋势,并以南京为例,详细描述了南京市绿道系统建设的现状,描述了南京市建设绿道的机遇与挑战,并根据现状提出了适合其发展的绿道系统和功能,展望了未来南京绿道发展的趋势和动态。
关键词:
绿道 可持续发展 规划途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俊杰 张建坤 刘娟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如何作好保障房的物业管理,是一个既迫切又严峻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保障房物业管理与一般商品房物业管理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保障房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当前形势下可行的保障房物业管理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准市场化模式"是一种更为有效的保障房物管模式。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物业管理 模式 准市场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游娟 黄春晓
新时期住房发展目标从"住有所居"转为"住有宜居"、城市更新由增量转为存量。本文通过对南京市保障房进行调查研究,从选址建设趋势、住区空间特征和社会保障情况3个方面梳理20年来南京市保障房演化的绩效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政策和市场是影响空间和人群发展的核心因素。进而预测新时期保障房发展将以"精细化"管理和"微更新"为趋势,并从政策调整、规划设计、更新改造及社区营造过程对多方参与主体提出建议。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演化趋势 对策研究 南京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勇 何峰 韩也逸
【目的】为进一步掌握江苏省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组成,探索其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对南京市的古树名木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方法】基于2021—2022年的南京市古树名木的调查资料,采用最邻近点指数法与点要素核密度分析法等研究了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特征、空间格局特征、优势种及其分布特征。【结果】南京市共有古树名木2 094株,其中名木、一级古树和二级古树分别为257、80和1 757株,隶属于49科87属142种,且达20株以上的优势古树名木树种有16种。树龄高于1 000 a的一级古树共有14株,而小于1 000 a并高于500 a的一级古树共有24株,有70.06%的古树名木分布于玄武区的中山陵景区。南京市古树名木共有56.16%生长状况旺盛,生长状况一般的古树名木占比41.36%,且以柏科与松科为主。南京市古树名木空间分布特征属于空间聚集型,不同辖区呈现出显著的差异,且中部区域具有最高的空间聚集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古树名木的占比排序为居民点及建设用地>林地>耕地>草地>水域>其他用地,分布于林地区域的古树名木总量占比为44.75%,仅有4.11%位于耕地区域。【结论】总体来看,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其数量和种类的分布特征均表现为聚集型分布,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类型、经纬度和海拔等因素均对古树名木的空间分布产生了显著影响。
关键词:
古树名木 南京市 资源现状 空间布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焦石 李晓东
以南京市图书零售业为研究对象,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城市空间的角度研究图书零售业空间布局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南京市图书零售业存在中心聚集-外围分散、地区差异显著、道路沿线布局、与商业中心和学校布局高度相关等空间布局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区发展水平、人口、交通、地价对南京市图书零售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并从图书零售业商圈、社区、校园导向3种空间布局模式视角提出了南京市图书零售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健元 杨琪 朱姝
运用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决策优选方法,评估了南京市鼓楼区城市低保工作的绩效,揭示了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如队伍建设不够完善、覆盖不够全面、低保金发放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围绕能力建设、投入力度、救助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低保工作 绩效评估 指标体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白冬梅 陈红霞 朱丽菲 李德智
以南京市为例,在对其保障房建设情况及四大典型保障房片区多中心协同供应情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文献综述法和德尔菲法确定南京市保障房多中心协同供应的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并通过问卷调查对南京市四大保障房片区进行使用后评价(POE),指出南京市保障房多中心协同供应的经验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为国内其他地方的保障房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POE 保障房 多中心协同 供应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沈昊婧 冯长春
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布局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居住者出行具有重要影响。首先采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计算了北京不同时期经济适用房在不同空间上的建设规模密度,分析其空间布局特征;其次,从经济适用房与地价、交通和主要就业地的相互关系分析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的演变。研究表明,北京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经历了逐步调整的过程,前期主要分布在城市北部城乡结合地带,后期考虑居民交通出行和到工作地方便等因素,在城市四周较均匀的配置和建设。总体来说,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基本分布在城市郊区,就业地与居住地相距较远的矛盾依然突出。建议今后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应更加注重主要就业地和居民交通出行的最佳匹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