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89)
2023(12707)
2022(11015)
2021(10376)
2020(8669)
2019(20165)
2018(20279)
2017(39089)
2016(21347)
2015(24252)
2014(24496)
2013(24173)
2012(22054)
2011(19930)
2010(19841)
2009(18238)
2008(17961)
2007(16134)
2006(14249)
2005(12443)
作者
(60641)
(50280)
(49897)
(47553)
(31923)
(24025)
(22689)
(19602)
(19154)
(18123)
(17258)
(16907)
(16035)
(15762)
(15464)
(15398)
(14900)
(14742)
(14443)
(14299)
(12388)
(12384)
(12044)
(11468)
(11301)
(11275)
(11192)
(11143)
(10132)
(9789)
学科
(85028)
经济(84858)
管理(67451)
(58198)
(49721)
企业(49721)
方法(36762)
数学(31447)
数学方法(31109)
(23177)
(23151)
中国(22140)
业经(19317)
(19314)
(17062)
地方(16838)
(14528)
贸易(14519)
理论(14388)
(14217)
农业(14175)
财务(14123)
(14099)
财务管理(14090)
(13893)
环境(13655)
企业财务(13351)
(13044)
技术(12989)
(12986)
机构
大学(301104)
学院(298531)
管理(120446)
(116865)
经济(114068)
理学(103823)
理学院(102686)
管理学(101012)
管理学院(100459)
研究(97485)
中国(73094)
(64541)
科学(59146)
(57108)
(47779)
中心(44882)
财经(44785)
(44692)
(44512)
业大(43490)
研究所(43072)
北京(40947)
(40608)
(39310)
师范(38975)
(35854)
(35700)
农业(34698)
经济学(34634)
财经大学(33322)
基金
项目(203121)
科学(159550)
研究(152174)
基金(146537)
(126111)
国家(125043)
科学基金(107954)
社会(94853)
社会科(89708)
社会科学(89685)
(79176)
基金项目(78263)
教育(70067)
自然(69478)
自然科(67780)
自然科学(67766)
自然科学基金(66532)
(66214)
编号(63313)
资助(59950)
成果(52330)
(45147)
重点(44851)
课题(43498)
(42259)
(42121)
(40647)
创新(39290)
项目编号(39155)
教育部(39077)
期刊
(131149)
经济(131149)
研究(90310)
中国(60570)
管理(44901)
学报(44802)
(43991)
科学(41362)
(41032)
教育(37072)
大学(34650)
学学(32096)
农业(28326)
技术(26491)
(25835)
金融(25835)
财经(21788)
业经(21196)
经济研究(19632)
(18447)
图书(17832)
理论(17529)
问题(16944)
实践(16287)
(16287)
科技(14337)
技术经济(13825)
(13799)
现代(13740)
(13274)
共检索到445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波  蒋和胜  
本文基于价格均衡理论,结合我国保障房和商品房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对保障性住房发挥"保障"和"调控"双重功能的政策预期,通过保障房对商品房需求的"替代作用"和供给的"挤占作用"两方面剖析,说明保障房建设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和传导机制,认识到保障性住房建设应该在不同地区发挥不同的作用,在中心城市重在发挥"保障"功能,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在"泡沫化"严重地区重在发挥"调控"功能,有效抑制投机、投资需求,和商品房"去库存"相结合,最终有利于民生改善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屈晓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商品房价格不断攀升。为了满足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国家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在回顾我国房地产市场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对商品房价格的挤出效应与吸收效应,并提出了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效抑制商品房价格上涨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洋天  
为应对房价过快上涨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包括保障房建设在内的一系列调控措施。本文从分析保障房对商品房价格影响机制入手,实证研究了保障房建设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发现:保障房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品房价格的上涨。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保障房建设,完善保障房建设的配套机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广平  陈立文  
商品房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土地财政依赖与商品房价格间存在着不显著的正向关系;经济适用房的供给量显著负向影响商品房的价格,负向调节着土地财政依赖与商品房价格之间的关系。为了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应合理分配土地财政收入,提高保障房建设的投入比例;增加经济适用房供给量,降低购房预期;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理清地方政府债务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罗孝玲  马世昌  王维  
构建了"刚性需求吸收"和"土地挤出"的代理变量,建立了保障性住房对商品房价格影响的VAR模型。滞后4阶的自回归结果和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土地挤出量对商品房价格确有正向影响;刚性需求吸收量对商品房价格确有负向影响;二者都与商品房价格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在短期内,刚性需求吸收对商品房价的平抑作用更显著;长远来看,土地挤占对商品房价格的提升作用比刚性需求吸收导致的抑制作用更持久。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涛  何宜庆  
为从定量上了解城镇住房保障规模对商品房价格影响的变化规律,本文应用Granger因果分析理论确定了影响住房保障规模和商品房价格的主要因素及其关系,构建了住房保障规模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显示,住房保障规模增加10%可抑制商品房价格4.67%的上涨幅度,表明了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对商品房价格的抑制效应,并就如何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国富  董旭  
文章根据不完全竞争市场收益最大化定价理论,分析了商品房价格形成,是由于地价水平、造价水平、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的共同作用,并建立商品房价格定价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地价水平、造价水平、收入水平均对商品房价格变动有显著影响,地价水平和造价水平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尤为显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欣  浦晓天  杨君  陈为  
本文运用我国29个省份2002-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保障房供应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障房价格对商品房价具有正向的反馈作用,而其面积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存在双向作用,影响力度上存在较强的区域差异。结合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艳芳  
基于我国商品房价格的现状,对地价、投资额、需求及政府政策等影响房地产价格形成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造成高房价的根本原因进行了探析,并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抑制高房价的政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卢媛  刘黎明  
从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入手,运用收入分布函数拟合方法,建立收入与居民人数比例的对应关系,计算出保障性住房体制外需要通过购买商品房满足住房需求的居民人数,通过改良传统的房价收入比公式,提出新的房价收入配比公式,计算居民可承受商品房价格区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先柱  赵奉军  
通过构造一个简单的供求模型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对住房市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保障性住房分流了住房需求并提供了更低价格的房源,商品房的价格因此会走低。在实践中,我国保障性住房面临困境的根源在于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上缺乏激励,导致保障性住房建设短缺,迫使更多的人涌向商品房市场,从而推高其价格。为此,中央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地方政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金升平  曾恂  李琼  
我国新建商品房价格指数的准确与否关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效果检验、风险与泡沫程度的测量以及金融经济政策的制定,但目前我国的房价指数存在理论基础缺乏、发布的指数与房地产市场不相吻合等问题。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我国新建商品房价格指数编制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新建商品房价格指数编制方法应满足的3个要求,其次建立房价指数的半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并基于同一上下楼集合的房屋匹配,重点构建了同质可比的房价指数编制模型与迭代计算方法。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回避了特征价格法需要采集众多特征变量数据的问题,所给计算方法可剔除原始价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金升平  曾恂  李琼  
我国新建商品房价格指数的准确与否关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效果检验、风险与泡沫程度的测量以及金融经济政策的制定,但目前我国的房价指数存在理论基础缺乏、发布的指数与房地产市场不相吻合等问题。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我国新建商品房价格指数编制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新建商品房价格指数编制方法应满足的3个要求,其次建立房价指数的半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并基于同一上下楼集合的房屋匹配,重点构建了同质可比的房价指数编制模型与迭代计算方法。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回避了特征价格法需要采集众多特征变量数据的问题,所给计算方法可剔除原始价格异常数据所产生的匹配对误差,并可剔除匹配过程所产生的新误差。最终基于襄阳市的商业银行贷款数据进行实际计算和结果分析。本文的模型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采样上的方便性和计算上的简单性,达到了第3代房价指数的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