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1)
2023(10319)
2022(8499)
2021(7737)
2020(6169)
2019(13835)
2018(13833)
2017(25541)
2016(13708)
2015(15660)
2014(16007)
2013(15898)
2012(15655)
2011(14549)
2010(15060)
2009(14044)
2008(13982)
2007(13226)
2006(12356)
2005(11361)
作者
(42336)
(35418)
(35255)
(33553)
(22826)
(16952)
(16011)
(13685)
(13643)
(13047)
(12331)
(11880)
(11632)
(11422)
(11087)
(10941)
(10475)
(10281)
(10140)
(10045)
(9280)
(8800)
(8693)
(8274)
(8107)
(8074)
(8014)
(7864)
(7441)
(7038)
学科
(85853)
经济(85711)
管理(38504)
(30852)
地方(26139)
中国(24442)
(22887)
企业(22887)
方法(21061)
(19326)
数学(17580)
数学方法(17376)
业经(17136)
地方经济(15755)
(15085)
农业(13053)
(12738)
(12590)
(12501)
金融(12501)
(11883)
银行(11868)
(11696)
(11640)
环境(11127)
(10569)
贸易(10556)
(10109)
(10036)
理论(9813)
机构
学院(207750)
大学(206217)
(92633)
经济(90548)
研究(80912)
管理(71384)
中国(62623)
理学(58349)
理学院(57516)
管理学(56404)
管理学院(56018)
科学(47474)
(46270)
(42163)
(41954)
研究所(37172)
中心(36303)
(34846)
(34077)
财经(31565)
(30641)
北京(30478)
师范(30344)
经济学(29184)
(28819)
(28367)
(28218)
业大(27375)
(26169)
农业(26028)
基金
项目(122606)
科学(95240)
研究(93465)
基金(84967)
(73139)
国家(72420)
科学基金(60828)
社会(59771)
社会科(56335)
社会科学(56323)
(49414)
基金项目(43759)
教育(42510)
(40412)
编号(38107)
自然(35608)
资助(35192)
自然科(34715)
自然科学(34706)
自然科学基金(34066)
(33160)
成果(32958)
课题(28895)
重点(28086)
发展(27398)
(26934)
(26332)
(24511)
国家社会(24395)
(23553)
期刊
(125548)
经济(125548)
研究(72433)
中国(54813)
(34103)
(31547)
管理(30807)
学报(30421)
教育(29430)
科学(28601)
(24266)
金融(24266)
大学(23706)
农业(23226)
学学(21854)
技术(20931)
经济研究(20157)
业经(19432)
财经(16900)
问题(15567)
(14851)
技术经济(11905)
图书(11794)
(11763)
世界(11665)
(11616)
国际(10800)
(10308)
论坛(10308)
商业(10135)
共检索到357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尹梦霞  
在我国房地产供应市场化的过程中,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强导致了房地产资源的分配出现了严重不均的状态,于是,国家对房地产业进行了数次调控。当前的保障房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是国家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在保障房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应实现保障房建设自身的有序发展,另一方面亦应关注商品房建设的健康发展,最终使房地产资源的配置得到优化和国家整体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殷越男  
房产建筑作为城市实体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空间直接决定于所在城市发展的潜力与空间。上海作为未来的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贸易、金融、航运中心,外商最看好的投资场所和居民消费增长较快的城市,无论是旧城改造、城市扩建、新城建设、郊县开发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这就在宏观环境上为上海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根本性条件。房地产经济的长期看好,并不等于它的发展就会一帆风顺。本文着重探讨了上海房地产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印堃华  赵传葆  胡彬  
上海房地产业已具备产业发展潜力大、产业关联度广、附加值高、产业生产率上升等作为支柱产业的一些特征。但由于统计惯例和一些统计口径的问题 ,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被严重低估。本文在对统计数据进行再处理的基础上 ,推算出实际可能的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大约是官方统计数据的两倍。上海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已经确立。此外 ,本文对房地产业的发展作了积极的预测 ,并指出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所面临解决的问题 ,如国有房地产企业的改革 ,优化组合中介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房地产金融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涛  
在构建房地产投资与地方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模型基础上,利用东部地区10个省市1996~2009年的数据,就房地产投资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房地产投资通过其投资效应和极强的产业波及效应推动了东部地区各省市的经济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效应并不显著,弱于同期的人力资本形成、物质资本投资和外贸发展的推动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强  
我国的房地产业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进入了发展周期的顶峰。房价上涨,空置面积增加,大量囤积土地的现象已不罕见,房地产市场的有害泡沫正在增加。加强政府的调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设立新的税种,引导房地产业稳定发展,已属当务之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荣  张所地  
城市房地产是城市经济增长和创新产出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将城市公共性、经营性以及居住性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及创新产出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探讨了以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为中介的不同类型房地产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机理。以2006-2016年中国创新型试点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借助中介效应模型及面板门限回归模型,揭示了不同类型房地产通过经济发展水平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城市各类房地产对创新产出存在正向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在城市房地产与创新产出间发挥了正中介效应。随着公共性与居住性房地产指数由低到高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创新的正向影响呈现"U"型趋势,但公共性房地产指数的影响程度强于居住性房地产;经营性房地产指数的增加强化了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健  
本文论证了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分析影响房地产业的外部因素的基础上,对房地产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宋春华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法律保障宋春华由建设部负责起草的房地产法,按立法程序,经1994年国务院第17次常务会议审议同意,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由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于1994年7月5日通过,同...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樊光义  张协奎  
推动金融、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举措。文章借鉴樊纲等学者的市场化指数测度框架,构建了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化指数,运用1999-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房地产为第一视角实证检验了房地产市场化改革、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显著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在房地产拉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体上金融支持对房地产市场化改革驱动实体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但这一正向调节效应在金融发达地区并不适用,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反而抑制了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对实体经济的拉动作用,且限购限贷等行政限制类政策无法从根本上扭转这一负向调节效应。文章的研究不仅为现有关于房地产与实体经济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揭示了宏观经济"脱实向虚"风险的内在动因,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房住不炒"定位,构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新的改革思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飞  黄满盈  
房地产业如何推动经济增长以及房地产业的产业关联效果(对相关行业的带动效应)已有不少文章做了重要的分析,其中顾云昌(1998)、李启明(2002) 和王国军等(2004)对这一领域,特别是房地产业的产业关联效果的分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认为在探讨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时应该从房地产开发和房地产销售两个方面来进行,缺少任何一个都是不全面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凌云  
文章从房地产价格膨胀方面提出了中国经济滞胀压力的解释:商品房价格上涨会带动相应的房屋租金水平上升;房屋居住是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因而租金水平上升会推动名义工资水平上升;名义工资水平上升从总供给角度拉动通货膨胀并缩减产出,这就引发了经济滞胀。中国的实证检验证实了这一看法。为应对滞胀压力,近期,中国政府应采用综合手段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膨胀;在中长期,中国政府应建立反周期的金融监管框架防止房地产泡沫的过快膨胀和急剧破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扬  杨青  
本文用C-D函数模型分析了房地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并针对目前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敏  
三个失衡问题提出的简要回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与经济关系的重要论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结构性失衡指的是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三个失衡"。当时的背景是,2015年股市波动,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