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88)
2023(19335)
2022(16646)
2021(15593)
2020(12936)
2019(29718)
2018(29480)
2017(56918)
2016(30918)
2015(34588)
2014(34468)
2013(33904)
2012(31645)
2011(28574)
2010(28748)
2009(26013)
2008(25439)
2007(22542)
2006(19846)
2005(17713)
作者
(89000)
(74248)
(73500)
(70262)
(47551)
(35613)
(33530)
(29029)
(28330)
(26649)
(25322)
(25224)
(23817)
(23605)
(23120)
(22928)
(21998)
(21928)
(21346)
(21286)
(18528)
(18375)
(18076)
(17127)
(16633)
(16564)
(16545)
(16350)
(14987)
(14726)
学科
(127170)
经济(126974)
管理(87802)
(84593)
(68547)
企业(68547)
方法(52994)
数学(45815)
数学方法(45172)
中国(36222)
(35994)
(31589)
地方(30167)
业经(28241)
(27547)
农业(24096)
(23198)
(22366)
贸易(22351)
(21632)
(20280)
银行(20231)
理论(20087)
技术(19573)
环境(19460)
(19401)
(19401)
(19386)
财务(19295)
(19293)
机构
学院(432265)
大学(431921)
(172741)
管理(169015)
经济(168886)
研究(150449)
理学(145275)
理学院(143583)
管理学(140899)
管理学院(140099)
中国(112849)
科学(93258)
(93027)
(80897)
(75829)
(72315)
研究所(68965)
中心(68769)
(65257)
业大(64601)
财经(63846)
(59061)
北京(58999)
师范(58481)
(58137)
农业(56297)
(55356)
(52954)
经济学(51251)
财经大学(47418)
基金
项目(294074)
科学(231386)
研究(214258)
基金(212543)
(185867)
国家(184284)
科学基金(158063)
社会(133980)
社会科(126841)
社会科学(126810)
(114602)
基金项目(112322)
自然(103767)
自然科(101344)
自然科学(101317)
自然科学基金(99450)
教育(98820)
(97311)
资助(87869)
编号(87699)
成果(71419)
重点(66313)
(65178)
(64593)
课题(61018)
(60457)
创新(56417)
科研(56302)
教育部(55088)
国家社会(54631)
期刊
(193349)
经济(193349)
研究(129272)
中国(87031)
学报(68199)
(65865)
科学(63875)
管理(63085)
(60742)
大学(51962)
教育(51008)
学学(48876)
农业(45338)
(41412)
金融(41412)
技术(38288)
业经(32631)
财经(30501)
经济研究(30461)
(26131)
问题(25287)
(23318)
图书(22492)
科技(20508)
技术经济(20353)
理论(20266)
(19818)
资源(19767)
现代(19434)
商业(18943)
共检索到648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高欣   吴靖宇   郎建燕  
基于2023年深圳市人居抽样调研数据,本文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应对象——新市民的人口结构及住房需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新市民平均年龄约35岁,家庭完整性较高,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工作行业存在一定差异性;以租房为主,人均住房面积仅17.9平方米,住房选择上较多关注住房区位、价格和生活便利程度,居住环境改善需求较强。进一步结合深圳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探索经验,提出现阶段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发展思路,突出需求导向,多措并举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切实提升新市民居住品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亮  张军玲  
随着我国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的不断深入,在实际推进中遇到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社会主体参与意愿不高、金融与财税支持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结合深圳实践经验,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相关需求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黎莉  
解决新市民在流入地的住房问题,增强新市民在流入地的居留意愿,有利于顺利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基于2019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新市民在流入地的租住特征对居留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租住在保障房里的新市民比没有租住保障房的新市民更愿意居留在流入地;以整租方式租赁住房的新市民比与他人合租的新市民有更强烈的居留意愿;租住房屋拥有独立厨卫的新市民居留意愿高于无独立厨卫的新市民;流入一线城市或新一线城市的新市民居留意愿低于流入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新市民;租金占家庭其他支出的比例越低,居留意愿越高。因此,应根据城市实际情况为新市民提供租赁型保障房,顺应家庭式迁移趋势完善租赁型保障房设计建设标准,加强对租赁住房租金的监测监管。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文兵   王培洪   李茜   王瑶  
保障性租赁住房是我国“十四五”期间住房保障的重要发展对象,旨在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的城市住房需求。基于职住平衡视角,以近年上海市租赁住房用地出让为据,通过供需比值和可达性指数计算方法等分析,研究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特征与职住平衡性,进而发现保障性租赁住房存在的郊区化与空间错配现象。通过进一步剖析保障房空间错配的形成原因及机理,最后基于职住平衡视角,从规划选址、市政交通和住房建设等方面提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与发展策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吉康  杨枫  张筱林  
为解决深圳市保障性住房用地选址供需空间错位、配套基础设施欠缺和土地经济性欠佳等问题,为保障性住房用地选址布局提供策略参考,本文从交通区位、公共配套和土地经济3个方面构建了选址适宜性分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研究基于多源数据保障性住房选址适宜性评价结果和分布规律,提出规划选址布局策略。结果表明:第一,整体上空间分布呈现原特区内外"内集中,外分散"差异化的分布特征,选址适宜度较高主要集中原特区内在罗湖、福田区的成熟片区,分散分布在原特区外龙岗、坪山、光明区公共交通和配套较完善片区,选址适宜度较低主要集中在南山土地价值较高片区,分散连片分布在原特区外大鹏新区和龙华区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片区;第二,建议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中加强空间指引和差异化配套政策制定,强化布局面向公共交通和配套的职住平衡导向,突出原特区内外面向存量与增量空间差别化布局等策略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柳杨  
为更好地适应人才租赁住房数量巨大、分布分散的特点,满足人才租赁住房的要求,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租赁住房定价方法。以系统分析租金定价影响因素和现行租金定价模式为切入点,结合深圳的实际,提出采用整体评估法确定片区市场租金与采用"04打分模型"确定片区基准折扣系数的定价模式,并从方案可行性和结果合理性的角度进行深入论证,以期为定价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柳杨  
为更好地适应人才租赁住房数量巨大、分布分散的特点,满足人才租赁住房的要求,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租赁住房定价方法。以系统分析租金定价影响因素和现行租金定价模式为切入点,结合深圳的实际,提出采用整体评估法确定片区市场租金与采用"04打分模型"确定片区基准折扣系数的定价模式,并从方案可行性和结果合理性的角度进行深入论证,以期为定价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瞿富强   程俊文  
租金价格的合理确定是保障性租赁住房持续发展的关键,对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市场租金、保障性租赁住房成本、保障对象住房可支付能力三个主要因素构建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定价模型,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保障性租赁住房成本租金受运营时间影响大,运营时间的延长可以降低保障性租赁住房成本租金,扩大保障范围;对于同一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不同收入层次保障对象应负担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除了与自身住房可支付能力相关外,还与保障性租赁住房面积、保障性租赁住房品质相关。基于此,相关部门应通过制定支持政策,鼓励保障性租赁住房投资主体长期运营;建立完善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成本监管审核制度,提高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定价的真实性;准确把握被保障群体的差异化住房需求,实现供需匹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鹏彦  
“十三五”末,我国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已基本实现公租房依申请应保尽保,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住房保障工作的重点转向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租不起房”“租不好房”的问题。2021年6月24日,国家层面出台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明确基础制度和有关支持政策,各省市也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本文结合四川省实践经验,剖析新形势下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面临一些新问题,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晓莲  常林  易嘉兴  
本文在国家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背景下,对公共租赁住房在人口增长、面积供应、价格补贴、融资渠道等方面进行探讨,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和DPS软件建立数学模型,对广州市公共租赁住房需求面积与补贴金额进行定量预测,以提升对公共租赁住房的精准供给。本文结合公共租赁住房的定位特点提出建议:即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完善多主体供给与保障策略、积极引导房地产企业转变发展模式、完善租金价格监管机制、建立公共租赁住房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公租房政策真正惠及一方百姓。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谢煜  
由于资本逐利性和保障房公益性的内在矛盾,使得保障房建设的资金筹措难题日益凸显。如何采取有效融资措施,顺利实现保障房的建设目标成为当务之急。以深圳市为例,针对保障房建设实际情况,提出"PPP/BOT+REITS"的社会共建融资模式和相关的配套政策建议,以期解决保障性住房的融资难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谭荣  
在我国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的政策背景下,进一步解决大中城市特别是人口净流入城市的重点群体住房保障问题,较为迫切。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以来存在"重售轻租"的现象,导致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对此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国务院办公厅有关文件精神,对当前如何通过土地政策创新来应对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齐锡晶  杨雯迪  李雪  汪婷婷  
阐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探索过程及政策演进,分析大力发展集体土地租赁住房的原因、背景及影响。利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从社会、经济、市场等方面选取指标构建模型,分析开展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项目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在促进人口汇集、地区经济增长、抑制房价地价等方面均有积极效应,但受开发企业积极性、基础设施等因素的限制。考虑未来人口流入、产业发展等变化,提出完善收益分配、土地产权、金融支持等对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奇会  周伟忠  孙莉  
我国的住房保障在实现基本保障应保尽保以后,进入了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的发展阶段。本文在对保障性租赁住房供需两端的新特点、新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这些变化给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带来的挑战,并就如何化解这些挑战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柳杨  
公租房定价模式的选择是解决现有空置率过高问题关键所在。在分析和梳理公租房定价影响因素和现行定价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整体评估的公租房片区租金定价模式,从片区划分方案和片区租金评估流程两方面解析该方法,并以深圳市公租房为实证,验证其科学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