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1)
- 2023(13051)
- 2022(11557)
- 2021(10990)
- 2020(9270)
- 2019(21328)
- 2018(21439)
- 2017(41317)
- 2016(22750)
- 2015(25027)
- 2014(25099)
- 2013(25055)
- 2012(23017)
- 2011(20406)
- 2010(20367)
- 2009(18259)
- 2008(17611)
- 2007(15344)
- 2006(13230)
- 2005(11360)
- 学科
- 济(82080)
- 经济(81905)
- 管理(62479)
- 业(60207)
- 企(48015)
- 企业(48015)
- 方法(37807)
- 数学(32659)
- 数学方法(32262)
- 农(23853)
- 中国(22320)
- 财(21892)
- 地方(19730)
- 学(19554)
- 业经(18774)
- 制(16151)
- 农业(15702)
- 贸(14915)
- 贸易(14904)
- 理论(14526)
- 易(14421)
- 务(13511)
- 和(13477)
- 技术(13465)
- 财务(13426)
- 财务管理(13399)
- 环境(12677)
- 企业财务(12654)
- 银(12338)
- 银行(12291)
- 机构
- 大学(307067)
- 学院(304580)
- 管理(122295)
- 济(114026)
- 经济(111117)
- 理学(106229)
- 理学院(104988)
- 管理学(103161)
- 管理学院(102590)
- 研究(101637)
- 中国(73537)
- 京(65598)
- 科学(65518)
- 财(53362)
- 农(51255)
- 所(51023)
- 业大(47752)
- 研究所(46720)
- 中心(46561)
- 江(44089)
- 财经(42586)
- 范(42034)
- 师范(41642)
- 北京(41201)
- 农业(40309)
- 经(38793)
- 院(37209)
- 州(36602)
- 师范大学(33823)
- 经济学(32875)
- 基金
- 项目(216146)
- 科学(168465)
- 研究(157782)
- 基金(155246)
- 家(135919)
- 国家(134766)
- 科学基金(115029)
- 社会(97165)
- 社会科(91726)
- 社会科学(91697)
- 省(84585)
- 基金项目(83773)
- 自然(75938)
- 自然科(74157)
- 自然科学(74138)
- 自然科学基金(72793)
- 划(71712)
- 教育(71712)
- 编号(65656)
- 资助(63026)
- 成果(53388)
- 重点(48108)
- 部(46839)
- 发(45781)
- 创(44693)
- 课题(44524)
- 创新(41610)
- 科研(41437)
- 项目编号(40504)
- 大学(39869)
共检索到442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武田艳 何芳
在城市更新和住房保障制度实施的背景下,保障性社区正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形成,由于其选址较偏,对相关配套关注少,公共服务设施的供应严重滞后与不足,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阻碍了保障效果的实现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分析保障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影响因素出发,针对保障性社区的特征,阐述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规模确定、供给内容特征和供给时序安排,提出不同导入时期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优化建议。
关键词:
保障性社区 公共服务设施 供给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武田艳 何芳 徐玥
从规模、结构和时序三个方面构建了保障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与入住人口系统的评价指标,选择公共服务设施结构满意度和人口入住率作为衡量保障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与入住人口子系统发展的指标变量,并对其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保障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与入住人口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的、双向因果互动关系,即保障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对入住人口具有推拉作用和集聚作用,入住人口对公共服务设施具有支撑作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红霞 樊舒舒 李德智
大型保障房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直接影响其使用效率,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住户的生活质量和住房保障政策的效力。在定义大型保障房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可达性评价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应用加权平均距离法,综合考虑各项设施的客观供给和住户的主观需求,建立基于GIS技术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评价模型,并对南京岱山保障房片区开展案例研究,定量评价其基本医疗卫生设施、基本公共教育设施和商业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卫东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国外已经发展多年,中国才刚刚起步。上海市经过20多年的创新实践,基本建起较为全面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内容体系,初步形成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发展仍需健全完善法制、促进社会发育和提高政府谈判能力等。不可忽视城市社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行为导致城乡差距扩大的消极后果。
关键词:
社区建设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上海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卢婷婷 李志远
促进城市空间均衡、充分发展,推动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全面提升,是中国式现代化对城市治理提出的核心要求。论文以超大城市上海为例,围绕居住空间分异如何影响公共服务供给的问题,首先从城市治理最小行政单元的居/村委会尺度刻画了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的空间格局,其次运用因果推断中的广义倾向值匹配方法分析基于住房产权的居住分异程度对公共服务供给程度的实际影响,最后进一步阐释政府部门与市场部门在不同场景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差异性逻辑。研究发现:(1)上海居住分异程度和公共服务供给程度在空间全局呈相反关系,且在中心聚集“低分异—高供给”的空间,在边缘聚集“高分异—低供给”的空间;(2)居住分异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在整体场景、分部门场景下均以显著的负向因果效应为主,即居住分异程度的加深将引起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但该影响在居住分异程度居中阶段均出现小幅度的正向波动变化;(3)相较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主导的公共服务供给受到居住分异的负向因果效应作用更大。基于研究结论,论文从促进适度住房产权混合和社会融合、弥补边缘空间的公共服务资源不足、改善弱势社会群体的住房机会三方面提出城市治理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孔翔
从剖析工业城区的发展特征入手,深入探讨了工业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为现代服务业发展不仅是工业城区功能优化的需要,也是工业城区彰显特色和优势的需要。结合上海市宝山区的发展,指出有选择地培育现代服务业的特色部门,有助于推动工业城区的功能优化。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工业城区 上海宝山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蒙 车越 杨凯
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在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格局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区域,并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开展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护的城市土地空间分区优化研究。结果显示:①宝山区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梯度分异显著,呈现出由东南部向西北方向辐射状递增的特征;②区域可划分为重点保育区(57.22km2)、一般保护区(123.32km2)、生态建设区(88.5km2)与优化开发区(24.67km2),建议结合基础条件及控制要求开展差异化发展;③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结合,应用于城市土地空间分区优化研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与可操作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杜伊 金云峰
此次研究基于满足居民的日常休闲需求的目标,选择社区生活圈视角研究公共开放空间绩效。首先依据上海市在新一轮总体规划中提出的社区生活圈中对公共开放空间的要求,讨论了生活圈概念,分析了社区公共开放空间的核心价值与标准,并设定空间绩效评价的指标;构建绩效评价的工作框架,借助Arc GIS平台,对各项指标做出具体分析,并得到基于社区生活圈的公共开放空间绩效的5点结论,旨在从规划角度为未来公共开放空间优化提供方向。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兴祥 陈兴海 周哲俊
从社会公众参与建设、工程项目内外部协商、项目后社会评价等方面探讨了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的社会性管理内容和方法。拓宽公众参与工程管理的途径,提高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建立工程建设的协商机制,沟通工程相关各方的意见,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复杂问题;通过对保障性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构建了保障性住宅项目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了一些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
工程项目管理 保障性住房 社会维度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章晓懿 刘帮成
文章在对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定性分析基础上,根据服务质量模型和理论,尝试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模型是一个包括助洁、助餐、助医和康乐服务质量4个子维度的二阶结构,现阶段科学合理地评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应该从助洁、助餐、助医和康乐服务质量方面进行操作。应用该模型对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的结果表明,上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已经步入规范发展的轨道,基本实现了服务能力、服务执行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具备了可靠性、响应性和可感知性等特点,但在通过个性化服务和专业人员队伍反映的移情性和保证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关键词:
社区居家养老 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模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邱磊
本文以上海市为个案,设计与发放2200份调查问卷,基于问卷数据,采用有序回归、主成分因子分析等方法对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形象、老年居民感知的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利用频率对服务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其中,参与性、居委会管辖的老年服务设施利用频率、社区环境形象、员工形象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俊
基于上海市83个居住小区的调查发现,城市社区邻里冲突普遍存在,而以往的研究均强调居住小区公共空间的社会交往功能,存在忽视因争夺公共空间引发的邻里冲突的问题。在分析因争夺公共空间引发的邻里冲突的特征、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缓解超大城市邻里冲突的对策,即通过推动实施城市与社区的协同治理、社区与居民的共享共治、空间社会秩序的自然生长等措施,缓解因争夺公共空间引发的邻里冲突,提高社区的治理水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君英
课程建设是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领域。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有较大的实践意义,是落实社区居民"有其学"、"优其学"、"乐其学"的根本。社区教育课程建设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确立建设主体、加大共建共享力度、创造性地实施好课程。
关键词:
社区教育课程 建设 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宗菲 於家 陈芸 温家洪 尹占娥
在城市快速扩张的区域,传统基于土地利用现状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在支持未来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决策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首次提出了城市建设用地潜在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概念和方法,把模拟预测得到的未来城市土地利用分布作为重要因子加入生态适宜性评价框架,生成更适合于未来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决策的潜在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空间化展现城市用地扩张背景下的2050年城市建设用地潜在生态适宜性分布情况,并与传统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空间量化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潜在生态适宜性评价有效降低了不适宜及较不适宜开发用地与未来城市建成区重叠度较高的矛盾(分别由9.74%和22.7%降低为0.0%和14.5%),能更好地匹配城市开发边界规划和生态空间规划,突显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生态保护重点区域。本文实证了新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该方法能更好地为城市扩张背景下的生态城市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耀 陈高森 骆守俭
文章在界定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三种类型的服务业在GDP增长贡献方面上的差异。文章的实证结果表明与消费性服务业和社会性服务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市GDP增长的贡献最大。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经济增长 上海市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以上海市为例
基于效率、回应性、公平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以上海市公共汽车交通的服务绩效为例
社会变迁视角中的区域成人教育发展研究——以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为例
基于改进潜能模型的城市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
和谐之道:党建引领社区公共安全治理的动力与机制研究——以上海市A区“田园模式”为例
基于弹性理念的城市用地开发战略研究——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
面向社区生活圈构建的郊区居民社区依赖性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土地保障、逆向激励与农村流动人口就业行为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实施现状问题与优化对策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中国老龄化高峰期对养老设施和医疗设施的需求——以上海市为例